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歌之五代-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52章 发兵() 
“笃笃笃笃”顶在辛谠等人身前的门板,顿时被射成了刺猬,两名驾舟的兵士被寒矢射中,咬牙攒眉地继续死命划着船桨。

    小舟在散乱的箭雨中跌撞前行,最终冲出了包围,快速地向着洪泽湖东岸,淮南军营地的方向驶去。

    看着矢如猬毛的小舟,郭厚本苦笑地摇了摇头,这哪里是来救援?就这一艘箭船都能让众军胆寒。

    “辛君此番前来,何故啊?”郭厚本装起糊涂来。

    辛谠深深一躬,“辛谠此番前来,为国请愿,为淮南请命!”

    郭厚本见他只字不提泗州,倒有些奇怪,他端正衣冠,一摆手道:“请讲!”

    “使君携军前来,自然不是为了坐观泗州之成败,以国家有命,节镇有令,使君之忠义也。”辛谠深深一拜道。

    “如今泗州城危在旦夕,力不能支,一旦失陷,徐泗境内将再无制衡叛军的州府,北面河朔三镇兵锋强悍,庞勋必不敢入。非北则南,淮南毗邻徐泗,富庶之地,巨盗在侧,自然首当其冲,叛军一旦南下,必然遗害东南,淮南之地则恐沦为焦土之痍。”辛谠拱手道,“泗州城若陷,敢问使君,如何回复节镇令狐相公,如何应对朝廷上差咨问?”

    其实这几日郭厚本内心也很是煎熬,一方面怀着保存实力的私心,另一方面又唯恐泗州城失陷,局面失控,若真如此,则单凭一个坐视玩寇的罪名,就能让自己永世不得翻身。

    看着眼前面容憔悴、发髻凌乱的辛谠,再看看其身后衣衫褴褛的军卒们,郭厚本心一动,自己不就是为了救泗州而来的吗?如果说之前自己因胆怯而退缩了,那么如今面对着即将失陷的城池,而自己就是这群人最后一丝希望。狠心掐断这缕希望,自己真能做得到吗?

    郭厚本沉吟了,眉头一阵舒展一阵紧蹙,在做着最后的思想斗争,四周一片沉寂,都在等着其最后的答复。

    立在一旁的袁公弁见监军意志有些动摇,赶紧打断了郭厚本的思索。“大人,叛军如此势大,咱们自保尚且不能,此刻还哪里有多余力量去救泗州?”袁公弁是淮南都将,本土意识深重,考虑自然以淮南军为先。

    于人情来说,蝼蚁尚且偷生,临危自保也是变通之法,但于大义而论,临危受命之际,赴难捐躯则应是兵者本份。

    这边郭厚本还在斟酌着,辛谠已经拔剑而起了,他边追边骂,国家命令你救泗州城,你这个胆小将军竟然临阵退缩,今天和你拼了,大不了这条命还给你,拼了!

    郭厚本一看,这哥们性子太烈了,赶紧拦腰抱住,一面让袁公弁趁机跑了。这是干什么呀,有话好好说嘛!

    借不借兵,您倒是给句痛快话啊?

    辛谠看着还在犹豫不决的郭厚本,心急如焚,在这里多呆一刻,泗州城就多一分失陷的危险,万一去晚了,则后悔莫及。

    辛谠就立在郭厚本帐营门口,对着泗州城方向涕泪纵横,落日余晖之下,一位孤寂沧桑的老者,一个青衫落寞的身影,呜呜咽咽的涕泣在军营中响了起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如果说女人的泪可以让钢铁化为绕指柔,那么男儿的泪则让人倍感摧肝裂肺。

    都是军营的汉子,平日里流血流汗不流泪,此刻看到这位大义老者,数次舍生前来求援,够义气,够勇敢,如今却在辕门之外涕泣纵横,敬佩、同情之情在军营中发酵,渲染,一些兵士们也红了眼圈,偷偷地抹着眼泪。

    “唉,”郭厚本最终深深叹了口气,“我不能让部下军伍全部都跟你冒险,他们当中若有愿意同你回还者,本使可以不拦。”郭厚本指着身西侧的五百名兵士们说道。

    “你们当中,可有人愿意随同辛君同去驻防泗州城?”

    “我等愿意!”

    “愿往!”

    出乎郭厚本的意料,这些兵卒们反而各个愿意前往,看着这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他们当中很多人是淮南的新军,并未经历过战争的残酷。此刻被辛谠的大义和英雄气概所感染,因此各个表现的非常踊跃。

    辛谠的眼睛再次模糊了,这些淮南军卒们明知此去九死一生,却依然愿意陪同往,生死相依,此恩此义无以为报。

    “噗通”辛谠对着所有的淮南军倒身跪下,深深地叩了一首,白首礼敬,谨以此谢淮南军的为国忠义。

    军人就是应该有着必死的决心和赴死的勇气,危难在前,因为如果连他们都临阵退缩,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彻底崩溃。

    夜色初临,辛谠和这五百名淮南军士们陆续登船,扬帆驶向了西面的泗州城。

    夜已经撒下了黑色的大幕,但不远处的泗州城却还是灯火通明,攻防战正在激烈地进行着,经过了一整天厮杀,泗州城内已经渐渐不支,登上城头厮杀的叛军们渐渐增多,守军的防御已经缩退到了箭楼、甬道附近。

    城外,吴迥冒着流矢,在军前督战,右手下意识地握紧了佩剑,他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对方的虚弱,那种胜利在望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泗州城,你终于支撑不住了!

    顺着河道西行,数艘大船正缓缓地向泗州城方向靠近,一路无话,当激情随着沸腾的热血渐渐冷却之后,理智和胆怯却又窜上了心头,恐惧、后悔在其中一些人的心中滋生,有的人就开始捉摸着找理由打退堂鼓。

    火光盈天的泗州城内冒着浓浓的黑烟,杀声阵阵传来,城头之上杂乱的身影已经可以依稀辨识。

    “你们看,叛军们好像已经攻入城内了!”有人指着泗州城方向,大声喊道。“这个时候去内外夹攻,就是白白送死啊!”

    “既然已经失陷,此去无益,调转船头,暂到对岸淮南本境内躲避。”一个军将模样的人手搭凉棚,看着北方说道。

    很快,这艘大船转了个船头方向,靠近淮河南岸后,停泊下来。

    辛谠很快便发现了这个问题,等他寻来质问此人之时,这位军将却淡淡地说:“泗州城已经失陷了,徒去无益,不如回去吧!”他的提议很快的到了周遭人的认同,“退去吧,确实危险!”“退回淮南,这才是当务之急!”

    什么是军心,那就是坚定无比,绝不动摇的信念,当蛊惑军心的提议被提出之后,不及时制止的话,信念便会瓦解,军心便会涣散。

    当这些人还在讨论去留之时,辛谠又出手了,要说练过的就是不一样,虽然已近知天命,辛老的脾气依然不小,而且出手凌厉,一击必中。

    他抢抓住这位军将,将其佩剑顺势拿拔出,然后揽着此人的发髻,将寒刃的冰凉顺着剑锋传到了其脖颈之上。死亡如此之近,让军将不由地生起了鸡皮疙瘩,瑟瑟发抖。

    周遭的军卒们见状,立即上来扑抢,能在泗州城下几进几出,毫发无伤,能是平常人等?

    短暂撕抢下来,最终的结局是辛谠胜!

    这其中有一个声音将这位军将的身份暴露了出来,“此千五百人判官!”这个人是郭厚本队伍的判官,也就是郭厚本等人的高级幕僚,此时混在队伍之中,蛊惑军卒们,是什么意思?

    来不及仔细细想,辛谠举剑大喊,“你们登舟继续前行,我便放了这人!”

    领导的性命果然重要,这群兵卒们立即乖乖上船,辛谠随即登上了船只,几艘军船渐次靠向了淮河北岸,淮河南岸滩涂之上,那位被缴械了的判官,正孤零零地站在岸边,失神地望着远去的船只们,无边的夜色放佛张开了黑色的口子,一点点吞噬者远离的人们。

    (本章完)

第53章 围点打援() 
黎明破晓时分,将亮未亮的天空灰蒙蒙的一片。激战一夜的泗州城头依旧厮杀不息,只是攻防双方都已经处于极端疲惫的状态。

    杜慆立在箭楼之上,花白胡须上的点点血迹,隐没在红色官衣之间。

    昨夜城中丁壮、少年齐出,用血肉之躯与叛军奋力厮杀,才堪堪守住了城池,也是亏得依靠夜色遮蔽,对攻方不利,才使得叛军们没有拼全力进攻。

    如今,天色渐渐起白,泗州城将彻底暴露在敌军的视线之中,杜慆扭头看了看旁边的军卒们,疲惫、伤痛让很多人都处于崩溃的边缘,麻木绝望的兵士们瞪着红彤彤的眼珠子,看着攀爬上来叛军,却感觉手中的刀变得越来越沉重,每挥舞一次就像要耗费完自己全部的力气一般。

    吴迥盯着泗州城上的箭楼,他缓缓地拔出了佩剑,“冲”字还没喊完,就听到身后面传来一阵噪乱声音。

    趁着朦胧的天色,吴迥看到了自己身后的营地竟然火光冲天,营地之内人影绰绰,看不清多少人踏入了自己的营地,趁着未亮的天色焚烧着营地,从背后掩杀过来。

    糟了,朝廷大军来了!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最担忧的事情往往紧绷着人们的神经,一点的风吹草动都会变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混乱、慌忙、恐惧顿时笼罩在了叛军们的心头之上,乌合之众的素质立刻暴露无遗,大敌当前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有素质的军人会说,戒备并尽快弄清敌我状况,而乌合之众则会选择先保住小命儿要紧,撒丫子跑路吧。

    吴迥砍杀了数个临阵脱逃的兵士们还是没有挽救回这场溃乱,只得无奈地随着兵士们的撤退向西退却。随着城外叛军如潮水般退却,城内的军士们也被希望再次点燃了,大家纷纷拿起兵械,将还留在城头仓惶的敌军息数挑落城头。

    杜慆看着城外渐渐靠近城池的军卒们,这些人混杂在叛军之中,左砍右杀,如同一条黑色的长蟒,在死亡的边缘跌撞前行。

    这些随着辛谠冲入敌营的军士们,在踏出面向死亡的一步之时,也许会有后悔,但他们不会知道,正是因为选择了随从辛谠前来死里求生,后来的命运才真正地从死神的手中,躲过了致命一劫。

    命运总是如此变幻莫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确实如此。

    残破、虚弱的泗州城,迎来了这数百兵卒们,随着新鲜的血液注入,泗州城再次坚毅起来,修葺城池,整备守具,从死神身边擦肩而过的人们再次忙碌起来,只有守住城池,才能活下去!活着,就是坚持到底的最原始的动力。

    泗州的屡次受挫,使得庞勋很上火,增兵,增兵!人山人海,踏也把这泗州城给我踏平了。

    很快,刘佶带着数千精兵从徐州南下,王弘立从濠州领着部队向东开拔,战火的阴霾再次笼罩在淮泗口处,泗州又一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一时间,朝廷、邻镇,都在猜测着,小小的泗州城,还能继续坚持下去吗?

    论敌我实力对比的话,当然不能,但历史剧情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接下来的事情让叛军们也很纠结。

    在继续围攻了数日泗州城之后,叛军们突然掉头转向南面,将淮水南岸的一支唐军团团包围住了。

    这支四千多人唐军是镇海节度使杜审权派往北上援救泗州城的,才刚到达淮水南岸,便被叛军们围了起来。

    晚唐朝廷控制下的蕃镇多以朝中大员处任,不是宰辅就是皇亲国戚,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忠诚,他们或因自身及家族与朝廷命运息息相关,或因高门清流,荣辱意识深重,所作所为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