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歌之五代-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巢离开了大明宫,离开了长安城,他带走了所有齐国将士,却将臣服于自己的大齐文官尽数抛弃了,以后的日子更多的是金戈铁马,腥风血雨,留着这些文官来点缀繁华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

    大齐国亡了,虽然早就预感到有这一天,但当其真的来临的时候,人们还是惊慌失措,惶恐不知如何如何是好。

    浓粗的烟柱陡然升起,大明宫四处宫殿开始燃烧,齐军走时点燃了殿宇楼阁,一来泄愤另一方面还要拖延唐军的意思,皇帝的宫殿被烧了,做臣子的总不能见事不顾吧,一部分唐军继续追击黄巢,另一部分唐军留了下来,设法扑灭火势。

    大火自午一直烧到了傍晚,幸亏风势不大,唐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扑灭了大火,然而昔日繁华壮丽的宫阙,在经历了烈火焚烧之后,变得残破不堪,雕甍画柱尽数化为焦黑的断椽,明镜般的白玉石也被炭火熏烤的黝黑龟裂,含元殿,这座大明宫最为富丽堂皇的宫殿半个大殿已经被焚毁,一侧的龙尾道也化成了一堆残砖瓦砾。

    累了一天的唐军趁乱打开了齐国的府库大门,看守府库的兵将被唐军拉到了一旁当场处决,虽说这里面的财物已经属于齐国,但理论上还是应该封存上缴朝廷的。

    自己忙了半宿,流血流汗的,怎么能连半点实惠都没有呢,齐军拿得,咱为什么拿不得,大不了事了向上禀报这些财物被齐军裹挟走了罢了,给谁不是给,唐军将士们一边安慰着自己一边慢慢地打开了府库大门。

    随着府库的大门吱呀呀地被推开,唐军将卒们围聚在门口,屏住呼吸看着慢慢推开的大门,向内探望着。

    ?空荡荡的府库尘迹寥寥,里面只有数十匹锦帛杂乱堆积着,人们像疯子一般冲了进去,翻寻着每一个角落,可大家最终却失望地发现,这座府库确实是一个空的,拼死拼活好容易打了进来,怎么得也该发点儿横财吧?此时却发现,遇到的是一个穷的不能再穷的宫阙了,但凡值钱的东西都已经被齐军转移带走了!

    不甘心呀不甘心,红了眼的唐军满脑寻思着哪里还有钱财,很快,他们便将目光聚焦到了那些伪齐官员的身上,这些人投靠伪齐国,本来就罪该万死,这些年这群官儿们肯定也搜刮了不少脏财吧?

    咱们如今替朝廷先抢劫一把,想必朝廷里面肯定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的,如此既安全又便捷,这种好事肯定是一拍即合。

    想到这里,大家便呼啸着冲出了大明宫,冲向了城南面的那些达官贵人、富户商贾的宅院之内,当然一些看起来比较殷实的平民富户也有被波及而遭殃的,在这种纷乱的情况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自然也不可避免。

    ?一个个大宅院门被乱兵踹开,人们蜂蛹而入,哭声、骂声、惊呼声顿时响彻在整个长安城的上空,唐军将士们开始了一场抢劫比赛,人们进入各个屋内开始了翻箱倒柜,将任何值钱的东西揣进怀里,这就是自己的战利品。

    攻克长安之后,作为基层小兵们,升官进爵自然与自己无缘,自己能抓到手里的实惠也就是这些抢来的物品财物了,把握住自己现下能够把握的,尽情地抢劫吧!

    这一刻,整个长安都在颤抖和哭泣,齐军当初洗城之后,长安城内已经元气大伤,如今唐军又来了这一出,整个长安门阀府邸彻底被摧毁了,平民百姓们也在这番离乱中死伤殆尽。

    李克用等将领看着部署们在城内哄抢、纷争,没有任何阻拦,为了攻克长安,将领们都已经给部署们许下了很多美好的许诺,美好到足以让这些人们为之忘死。

    如今攻下了长安,就要兑现承诺,与其回到藩镇内破费,倒不如让这群人在长安城内就地取财,反正最后这座京都还是要还给皇帝陛下的,当初皇帝让大家收复城池,可没有说要收复回一座完整无损的长安城。

    这里面最感慨的恐怕就是李克用了,此番南下,本抱着在长安打一场恶仗,谁知遇到的齐军远没有自己想想中的难对付,除了梁田坡那一场与尚让之间的对决外,齐军在沙坨军面前,更多的是防御和奔亡。

    敌弱我便强,在这种态势下,之前一直装怂的藩镇们纷纷亢奋起来,反正怎么打都是赢怕什么,在沙陀军的带领下大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出击,因此数次大战下来沙陀军倒没有像朝廷当初设想的那样被削弱,其强大的战力也得到了各个藩镇的认可,大家看着李克用的眼神从刚开始的冷漠,变得敬畏和危戒,有这么强大的一位友军,真是幸运和令人恐惧的。

    还好如今我们是战友,沙陀,周遭的藩镇看着这群黑色劲衣的草原汉子们,暗自庆幸着。

    经历了一夜的折腾,天明时,长安城才慢慢平静下来,李克用和众将在清晨时下大了禁乱军令,各军将吏停止一切抢掠,如有违抗者,立斩。

    随着几个尤嫌不足的军卒被当街斩杀后,哄乱的军队被刺目的鲜血惊醒,人们开始慢慢地退出长安各处的府邸宅院,摇身一变,又成为了一支支王者之师,反正一夜劳碌,也抢的差不多了,人们满意地想着。

    李克用和众位将官策马缓缓地进入了长安城内,整个长安如今一片狼藉,齐军、唐军、百姓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御道上、沟渠之内,断壁残垣间,凄惨的百姓们衣衫褴褛地跪在地上恐惧地哀嚎着,痛失双亲的遗孤稚子蓬头垢面地趴在亲人尸体之上嚎啕大哭,整个长安城笼罩在一片凄风愁雨之中。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这首《秦妇吟》本来是讲的是黄巢之乱的长安惨像,但此刻也同样适用于如今的长安,这座让李唐荣耀灿烂的伟大京都,在一片纷乱之际,彻底地滑向了没落的深渊,再也不能回头。

    天边,初升的日头照在长安城上,将这座破败不堪的城池照的是一览无余,让这些道貌岸然的唐军将领看了也暗自在心底叹了一声惭愧。

    (本章完)

第215章 伪官() 
大明宫前的广场,失魂落魄的伪齐官员们被押至于此,他们各个身着单薄的白衣跪在冰冷的地面上,不知是寒冷还是恐惧,浑身都在不停地发抖着。

    崔璆夹杂在人群中,早已没有了往日雍容镇定的风度,他此刻如同一具空壳般,面如死灰地低头跪着,他没有料到黄巢等人那么绝情,自己贵为齐国宰辅,在国破撤退的时候竟然还是被无情地抛弃了。

    这不是自己第一次被抛弃,当初唐帝匆忙离宫之时,自己这帮臣子被抛弃在这座无助的城池之内,自己为了家族的命运违心地出来任职,后来随着齐国的威势膨胀,自己也渐渐安心认命了,安心本分地做着齐国的宰辅,维系安稳着大齐国的朝局。

    可后来齐国国势陡转而下,自己身在朝中也渐渐嗅到了风向的不对,感到危险的崔璆在不安中寻找着新的活路。

    他开始私下接触那些成都、河中的探子、使者们,通过这些人的牵线搭桥,成为了一个奉诏讨逆的潜伏者,明里他是大齐国的宰辅大员,私下他却将齐国的情报源源不断地设法送出长安,宜君寨、梁田坡这些齐军大的军事行动细节都被其提前透露给了唐庭。

    本以为自己做了这么多,唐庭在攻破长安之后,肯定会为自己正明身份,说不定还会有所封赏也未可知。

    但昨日那场浩劫彻底打破了其的幻想,城一破,其就立即派人去找王重荣、杨复光等人,希望在乱军之际对自己的家族宅院另行保护,然而出乎其意料的是,两人对崔璆的请求全都无动于衷,没有任何表态和行动,这让崔璆顿时感到了一阵惊恐和寒凉。

    当成群的兵士闯入了府邸之后,崔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宅院被砸毁,财物被抢劫掳走,自己的儿子气愤不过,上前阻拦,被三五个士兵们抽刀一阵乱砍,当场砍翻在地,血顺着台阶一直流到了门外街心处,泛着暗红色颜色,让人触目惊心。

    崔璆无力地喊着,我要见招讨使,我要见王侍中,我也是大唐的官员,他忙不饬地掏出了告身文书,无力地挥扬着。

    然而没有任何人相信他的话,人们哄抢完其府邸之后,便将其押送至这个地方,伪齐国的官员们跪在一起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崔璆一眼看到了进到大明宫内的杨复光,他突然挣扎着嘶吼道:“杨令监,救救崔璆,救我啊!”

    杨复光被这个撕心裂肺的声音吓了一跳,他扭头看了看,发现了被按压着的崔璆,他挥了挥手,示意士兵们不要难为崔璆。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崔大人啊。”杨复光转过脸,阴阳怪气地说道。

    “杨令监,您明鉴,下官可是奉了王侍中的命,在齐国忍辱负重数载,不敢一日忘记应为朝廷尽力。”崔璆说着说着,自己都委屈地流下泪来了。

    杨复光冷冷地看着他,语气里像含着冰凌,“你说的王侍中已经不在此间了,青红皂白自然由你胡诌。”杨复光顿了一下说道,“但朝廷那边确实也没有忘记您啊!”

    “哦?”崔璆像是溺水中突然抓到了一根稻草,眼中顿时泛出希望的光芒。

    “呵呵!”杨复光冷笑着从袖筒内掏出了一本淡黄色的绢锦。

    “本官昨日刚接到了成都来的旨意,其间还真对崔大人你有所提及。”

    杨复光没有再理会崔璆,他快步沿着前面的殿阶而上,一直走到了一个凸起的平台之上,江山依旧,只是宫阙变了,杨复光感叹道,幸得天佑大唐,才使得我大唐将士一举驱除逆贼,扫荡宸宇。

    杨复光手扶着汉白玉扶栏,久久不言语,地下跪着的伪齐群臣们个个看着他,这位决定着他们生死命运的人物。

    已经收复长安了,杨复光摇了摇头,将自己从沉思中拉了出来,“来人!”他大声说道。

    旁边的校尉抢出答应着。

    “八百里加急,向朝廷报捷!赖圣天子之德,仰仗列祖列宗庇佑,长安克复了!”杨复光站在广场前面,声音不大,但声音在大明宫前回荡着显得特别清晰,下面的唐军将士们个个山呼着,跪着的各位伪齐官员们将头低的更深了。

    “列位将官,此番长安光复,诸位尽皆有大功勋,本官自会一一向上呈报,为列位请功。”杨复光继续清了清嗓音说道。

    “至于下面的伪齐官员们嘛。”杨复光故意拉长了声音,欣赏地看着这帮人疑惧的表情。

    “未破城前,圣上早有旨意示下。”杨复光将之前的黄绢拿出,慢慢地读着,唐帝对自己抛弃那些旧臣一点也没有愧疚的心理,在这个圣旨中,其充满了对投降伪廷的唐臣们的愤恨和抱怨,“崔家贵身显,崔璆为黄巢相首尾三载,不逃不隐,岂止有亏臣节乎?”

    崔璆听到这里就知道,自己完了,朝廷用完了自己后,不准备让自己再次洗白了,自己将一辈子背着叛臣贼子的污点,整个家族将因为自己的缘故再没有出头之日。

    崔璆突然感到自己很可笑,一心为了家族荣耀和生存,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