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观察者-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夫着急,莫斯科的史太林更着急。

    八月一日早晨八点,通过基地强大的覆盖能力,杜文成面向全世界发表了他的广播讲话。他在讲话中再次谴责了苏俄对外蒙的军事行动,同时宣称将在八月三日对苏俄展开第一次报复行动。

    杜文成在讲话中宣布:从八月三日起,先遣军将对苏俄境内所有的工业化城市以及所有的军事目标,展开旨在打击苏俄生产能力、军事能力的全面性报复行动,直到苏俄军队全部、彻底、干净、无条件撤出外蒙为止。

    杜文成还在讲话中宣布: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对无辜民众的伤害,先遣军将提前公布被列为打击目标的城市名单。先遣军第一次的打击目标已经确定,它们是乌兰乌德和伊尔库兹克。

    杜文成的讲话震惊了整个世界,没有人怀疑杜文成的报复能力,只有深深的恐惧和不安。他的这一招报复宣言实在是太厉害了,如果他真的做到了他在讲话中宣布的一切,那么,这个世界上将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挑战他的先遣军,除非你能一举消灭杜文成。

    莫斯科的史太林也听到了这个讲话,只不过他的反应并没有出乎人们的预料。这个固执的格鲁吉亚人在八月一日晚上,同样在广播中发表了讲话。

    他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在外蒙英勇作战的红军战士,深刻揭露了杜文成的“法西斯”本质,同时命令崔可夫的东方军团向乌兰巴托挺进,向杜文成盘踞的老巢挺进,直到彻底消灭东方的法西斯分子。

    对杜文成有一定了解的崔可夫遵照史太林的指示,在向部队下达了挺进乌兰巴托的命令,与此同时,他也向乌兰乌德和伊尔库兹克下达了疏散和隐蔽的命令。他可不认为杜文成在吓唬他,以他对杜文成的了解,那个从不按规矩办事儿的狠人从来都是说到做到的。

    八月二日上午,英、米两国同对外发表声明:英、米两国政府对中苏边境冲突表示极为强烈的关注,同时呼吁两国政府停止敌对行为,展开具有建设性的谈判。

    英、米两国政府还在声明中表示,中苏两国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坚强力量,希望中苏两国能够放下过去的恩怨,团结一致,以和平的手段解决边境冲突,英、米两国政府愿意为中苏和平谈判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

    八月二日午后,德、意两国政府政府发表声明:对苏俄入侵中国边境一事表表示极为愤慨,对伟大的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表示了敬仰,德、意两国政府愿意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提供必要的帮助。

    日本政府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对中苏两国的边境冲突表示了谨慎的关注。

    在世界各国关注的目光中,迎来了一九四二年的八月三日。

    从早上开始,乌兰乌德机场上空不时有值班飞机腾空而起,值班电话响个不停。不得不说崔可夫还是很有魄力的,现在的乌兰乌德已经疏散了将近一半人口,剩下的大多躲在防空洞或者其他掩体里。

    八月三日正午,防空警报突然响彻整个城市,这凄厉的警报声几乎和炸弹爆炸的声音同时响起。

    杜文成的报复行动开始了。

第190章 :杜文成的报复(二)() 
“轰,轰。”

    天空中阵阵轰鸣,成群的轰炸机开始对乌兰乌德、伊尔库兹克进行了地毯式轰炸。首先遭到轰炸的就是乌兰乌德机场,,幸好崔可夫早有准备,苏俄的飞机大多躲过了这场劫难,可整个机场却在轰炸中变成了废墟。

    与乌兰乌德同时遭到轰炸的还有伊尔库兹克,这是一个工业化城市,杜文成对它的打击强度几乎超出了乌兰乌德的一倍,它的毁坏程度自然也要高于乌兰乌德。

    工厂、军营、道路、桥梁……各种工业设施、军用设施在这种大面积轰炸中无一幸免,持续了两个小时的轰炸终于结束了,等崔可夫钻出藏身之处一看,乌兰乌德在他的眼睛里已经变得陌生起来。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火光,都处都是弹坑,战争从来就是一柄双刃剑,挑起战争就要承受战争的残酷无情。崔可夫没想到杜文成会这么狠,竟然出动了百架次的轰炸机对两个城市进行了几近疯狂的轰炸。

    杜文成是完成了他的承诺,现在就看苏俄的反应了。

    莫斯科的史太林铁青着脸,他的手里正拿着乌兰乌德和伊尔库兹克的损失报告,乌兰乌德为这次战争准备的所有物资毁于一旦,机场瘫痪,城市遭到大面积的破坏。伊尔库兹克的情况更糟,具体的情况还在清查,唯一可以证实的是,全市重点工业全部遭到毁灭性的轰炸,没有三五年的时间难以恢复正常生产。

    史太林的鼻子都快气歪了,三五年?这是什么时期?这是战争时期!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恢复生产?可现在只不过是杜文成说的第一次报复,那么第二次第三次呢?苏俄的确有着广阔的领土面积,可这面积再大也架不住这样的轰炸啊。

    他很想下令对外蒙进行同样的报复性轰炸,可是他不敢。因为他的军队侵入外蒙并没有遇到任何形式的抵抗,他没有任何理由采取这种极端措施,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外蒙进行轰炸,苏俄就不要再想得到国际社会的任何援助了。

    再则说贫瘠的外蒙也不具备轰炸价值,在没有找到先遣军的情况下进行狂轰滥炸,无疑是一种浪费行为,对于刚刚恢复工业生产的苏俄来说,这种浪费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八月四号上午,杜文成再次发表声明,将苏俄在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苏俄在前清时从中国抢走的海参崴列为第二轮轰炸目标,同时督促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民尽快撤出这座城市。

    杜文成这种无赖式的战争模式,让包括史太林在内的各国领导人伤透了脑筋。符拉迪沃斯托克不仅仅是一个港口,那是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是远东地区的经济、文化、科学中心。这要是让杜文成给炸了,那还不如让他给气死。

    更可气的是杜文成提前发出警告,既给自己贴上了人道主义的标签,又给符拉迪沃斯托克造成了混乱。无论杜文成炸与不炸,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瘫痪已经成为必然。

    什么叫不战而屈人兵?杜文成只是提前发出一个警告,就造成苏俄一个大城市的全面瘫痪。古老的东方战术让他玩的出神入化,无懈可击。怪只怪苏俄的防空部队和空军奈何不了杜文成的高空轰炸,怪只怪莫斯科的史太林偏要来找杜文成的麻烦。

    最让人无语的是重庆的委员长对记者发表的谈话,委员长在回答苏俄是否会将战争扩大化这个问题时认为:苏俄在和国内地方势力交好的时候,从来就没有问过国府的意见,比如苏俄在新疆,又比如苏俄在延安。现在,苏俄和外蒙交恶,苏俄政府没有理由对国府进行武力威胁。

    史太林听到委员长的讲话后几乎被气个半死,现在你说我没有理由了,我提供你枪炮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这样的话?可在生气又能怎样?

    八月四号下午,苏俄驻重庆特命全权大使潘友新,紧急约见了英米两国驻重庆大使以及米国总统的秘书居里,就苏俄和外蒙间的紧张局势交换了意见。潘友新同时转达了莫斯科对英米两国的请求,希望两国政府对苏俄与外蒙的这张战争进行调停。

    八月五号上午,英米两国政府发表紧急声明,声明中呼吁杜文成以及他的先遣军保持克制,同时呼吁苏俄军队停止在中国外蒙的一切军事行动,依照《联合国家宣言》中所规定的原则,中苏边境冲突应遵循《宣言》中有关协定,在《宣言》所允许的框架内解决一切领土争端。

    八月五日午后,苏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发表声明,他在声明中明确表示:作为《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苏俄政府愿意承担一切必要的国际事务,愿意遵循《联合国家宣言》中所规定的原则,在《宣言》所允许的框架内解决与中国的领土争端。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看得明白,苏俄这是服软了。除此之外人们还看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各国政府包括英米两国在发言中提到外蒙时,都会在前面加上一个定语——中国外蒙。

    八月五日傍晚,重庆国民政府发表声明:国民政府欢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政府,参与中苏边境冲突的调停,国民政府感谢各国政府为世界和平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八月五日晚上,外蒙自治区政府主席发表声明:外蒙自治区政府遵从国府的声明,愿意就边境冲突问题与苏俄举行谈判,前提是苏俄军队必须立刻撤出中国领土。

    战火暂时熄灭了,但符拉迪沃斯托克仍然有大半的市民撤到了乡下,没有人可以预料谈判的结果会是怎样,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还是先撤出保险。

    面对人们的恐慌情绪,莫斯科也是毫无办法,只能是尽力安抚。史太林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无能,即便是面对希特勒德国的百万大军时,他都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可现在,这种感觉越发强烈了。

第191章 :救灾() 
杜文成很不愿意就这样结束这场还没有得到任何利益的战争,可现在他却不得不接受苏俄停战的要求。在把谈判的底线告诉了沈涵阳后,他自己却着急忙慌地回到了长治主持大局。

    自从日本人在长治撤走后,留给长治的是一片来不及清理的废墟,因为当时的情况复杂,杜文成也就一直没有来得及处理这个问题。放弃长治是自己的决定,正因为警备师拒绝撤退的命令,不仅让长治变成了废墟,还使他折损了一位不可或缺的人才。

    日本人撤走了,国府在没有弄清杜文成意图的情况下,也没有兴趣接收破烂的长治,可杜文成却不能置之不理、不管不顾。

    当初他留下的那笔款项也算是发挥了一点作用,至少大部分市民有了暂时的容身之所。可那点钱毕竟是杯水车薪,长治的混乱状态也就可想而知。

    斯特恩是波兰犹太人,也是第一批来到长治的犹太人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他的个子高大,不管在什么时候他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微笑。他在波兰吃尽了德国人的苦头,最后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被辗转送到了长治。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努力适应环境、乐观地融入环境的本领被杜文成所看重。从哪儿以后斯特恩很快就成为了他那一批人中,第一位加入先遣军管理层的成功人士,并且多次得到杜文成的表彰和奖励。

    因为长治急需一位合格的管理人才来代替白云生,杜文成在选无可选的情况下,推出了斯特恩。斯特恩不仅熟悉长治,汉语也说得很溜,只要给他配备一名助手,相信他会成为继白云生之后的合格的民政官员。

    “杜,进入长治的灾民太多了,你必须给我足够的粮食,否则我不敢保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目前的混乱状态。”

    在讨论正事的时候,施特恩习惯性地扬起自己的眉毛,让他的眼睛显得更大,更严肃一些,更是为了掩饰他脸上的无时不在的笑意。

    “斯特恩,我正要找你。首先,我对你的同情和人道精神感到满意。但是,我不允许你这样浪费我们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这些粮食。从现在起,进入长治的灾民除了老幼病残之外,所有人必须依靠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