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书院不一定能办好。

    米友仁不大确定地问:“老师,您的书院所授是何学问?”

    若是教人画画,应该是有人来学的。

    “要不先开个教人画画的画学?”

    武好古也没开过学校,可不敢冒冒失失就去办“六艺书院”。研修“六艺”可是个投入高、费时久的活儿。而且还得从娃娃抓起,如果没有一定的办学经验,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就上马,多半是要搞砸的。

    而且武好古准备开办的“画学”也是很有发展空间的。在开始的时候,这所学校只是一所纯粹教授美术技巧的“画学”,但是它的目标,却是一所传授艺术、医学、各种自然科学和工艺技术的“艺术和技术学院”。

    “等画学办好了,办出些名头了,”武好古思索着说,“就可以办个以武举为目标的六艺书院了。”

    读书为做官已经深入宋人之心了,因而“六艺书院”也必须瞄准科举,要不然准保招不来学生。

    而且,武好古要办的“六艺书院”首先想招收的也不是贫家子弟,而是义门大族和商人子弟……将来一旦天下有难,这些人是可以迅速招募起一支“勤王”大军的!

第120章 还是西门好(求收藏,求推荐)() 
西门家的商队常常会在柴家庄上歇脚,庄上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还专门准备了一间院子给西门家的人路过时居住。现在武好古和米友仁就住在这间院子里面,隔壁就是突然变成了漂亮大姐姐的西门青。

    西门青因为是女扮男装,有些女性使用的东西还是要带着的,又不方便让人看见,所以习惯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一大早起来便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装了一个马包,叫了一个西门家的护卫提出去绑在马背上,自己却换上一身月白色的遥涝谠鹤永锩胬椿囟遄挪阶樱呒覆酵O吕矗浜霉藕兔子讶示幼〉奈葑涌匆谎郏惺焙蚧鼓涿畹匦ζ鹄矗惺焙蛉歹酒鹦忝迹崆嵋惶尽

    也不知道是不是旅途劳累,还是昨天晚上和米友仁谈人生、谈理想,聊得太晚了。西门大姐姐在院子里转了老半天,也没见武大郎推门出来。

    就在西门大姐有些失望,想要自己离开去吃早饭的时候,却听见房门响动的声音,忙扭头看去,只见个高大、英俊,不失儒雅,气质高贵的青年站在门内。

    原来是米友仁。西门大姐有些失望了……她知道小米官人是谁,米芾的儿子,开封府的将门才子,国子监生,将来是要做大官的。

    不过,他却不是西门大姐的菜。而且西门大姐也不可能“吃”下小米,小米可是正经的开封将门之子,还是官宦子弟,国子监生,可以说一只脚已经踏上官场了。

    “西门大姐。”米友仁对西门青恭敬非常,见面就行了个礼。

    这可不是西门青受得起的!

    西门青的曾祖父虽然中过武进士,但是她家算不上世宦之家,她又是个“走江湖”的女子。如何当得起米友仁的一礼?

    除非……她能嫁给武好古,到时候就是米友仁和宋徽宗的师娘了!

    到时候,便是阳谷西门一族,都能跟着沾光。

    当然了,西门青现在还不知道武好古回了开封就要当端王殿下的“美术老师”了。

    “小米官人,”西门青也忙还了一礼,“大郎他……”

    米友仁出了门,又轻手轻脚把房门关了,然后才对西门青道:“老师还在酣睡。”

    武好古没有早起的习惯,而米友仁是练过些武艺的,因而习惯早起,无论睡得多晚,一大早总能起来。

    “哦。”西门青应了一声。

    米友仁又说:“老师昨日还提起你呢,说这一路多亏你照顾,要不然一条性命都要丢掉了。”

    “是吗?”西门青脸颊有些发烫,心里面也噗通乱跳起来。“那都是缘分,是缘分。”

    “是啊,您和老师有缘。”米友仁继续瞎扯道,“前路艰难,老师希望你可以一路陪伴……”

    武好古压根就没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只是米友仁热心过头,想给自己的老师寻个良配。

    什么?什么?

    一路陪伴?是要一生一世吗?米友仁是在给武大郎保媒吗?

    想到这里,西门青的脸颊滚烫,低着头,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米友仁缓缓地说:“……陪伴他到开封府。”

    这位怎么说话大喘气呢?

    不过有些失望的西门青还是满口答应,“嗯,我也有此意,河北路上不平静,多些人一起走也是好的。

    况且,马二哥想要去开封府一游,我正好给他做个向导。”

    马植倒是真要去开封府考察,他出来一次也不容易,自然不是单单为了见武好古一面,还要顺便考察一下宋朝的国力和民生,有可能的话,再通过武好古的线搭上几个大宋的权贵。

    当然了,他也不知道武好古的路子恁般粗,可以直接通往大宋未来的官家赵佶……

    “好,好,”米友仁连连点头,“马二哥的本领高强,若能一同去开封府,路上可就能保无虞了。”

    米友仁说话的时候,心思也转开了。

    他是知道马植是什么人物的,那可是有大背景,有大本事的人……更重要的是,马植是真正“知辽”的。

    他家是辽国汉人四大家族之一,族中的长辈、兄弟在辽国朝廷当官的数不胜数,自然知道辽国会不会真的力挺西夏……

    这样的人物,要是推荐给了宰相章惇,那么凭着举荐之功,他米友仁马上就可得官了。

    “元晖,你在和谁说话?”

    米友仁正在心里面盘算着是不是快点捞个一官半职的时候,武好古的声音传来了。

    原来武好古也起来了,正穿衣服的时候就听见米友仁在和谁说话,于是就衣衫不整的拉开了房门。然后,一张有点中性的,红红的俏丽面庞,就出现在了武好古的眼眸中。

    西门青……看上去好漂亮啊!

    武好古瞅了眼羞答答的大姐姐,一边把根腰带系好,一边说:“大姐起得可早。”

    “习武之人,都习惯早起了……”西门青红着脸说,“大郎,时候不早了,你洗漱则个就来吃早食,吃完后柴家人便会护送我们出发。”

    “护送?”武好古眉头微皱,“前方不大安稳?”

    “前面是黄泛区了。”西门青叹了口气。

    黄泛区当然是“三易回河”造成的!

    如果说北宋这一百多年间做过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恐怕“三易回河”还要在“联金灭辽”之上了。

    就是因为“恐辽”,好端端的河北大平原给折腾得支离破碎,到处都有黄泛区,黄泛区不仅道路难行,而且盗贼丛生。便是西门家的走私商队,没有柴家这种地头蛇的护卫,也不大敢接近黄泛区。

    不知道是不是心里面“有鬼”,武好古和西门青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里,竟然无话可说了。

    洗漱完毕后,武好古和米友仁就跟着西门青去吃了早饭,还在吃饭的厅堂里面见到了马植、林万成、郭京和刘无忌等人。

    他们都已经吃好了早饭,也收拾停当,随时可以上路了。

    武好古和西门青、米友仁在一张方桌子周围坐了下来,柴家的两个老妇给他们上了炊饼和稀粥。武好古低着头伸手去拿炊饼,却一下捏住了个滑溜溜的手背,他忙抬头一看,发现这只手背是属于西门大姐姐的!

    西门大姐也正红着脸在看武好古,四目相对,都流露出复杂的目光。

    “快吃,快吃,吃完了还要赶路呢。”米友仁很及时的给两人打了圆场。

    吃完了早饭,林冲、张熙载就来报告,说是一切准备就绪,柴家的护卫也都准备好了。

    武好古吸了口气,对西门青道:“大姐,既然一切都准备妥当,那我们便去向柴老官人告辞,然后上路吧。”

    西门青答应着,便和武好古、马植一起去见了柴老官人,然后出了柴家庄,扳鞍上马,扬鞭一路西去了。

第121章 没有草场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肥羊。

    完全出乎了武好古的预料,他在传说中的“黄泛区”看到的并不是一片黄水无边无际的场面。而是绿色的草原上散布着白云也似的羊群,在大草原上四下流动。整个天地之间,就像一幅草原风景画。

    如果不是知道这里属于大宋的河北东路,武好古大概会认为自己到了阻卜人的大草原上了呢!

    “大姐,这里怎恁多的草地?不是说此地是黄泛区么?”

    离开了柴家庄一路西行,已经走了两天,武好古和西门青之间的尴尬也渐去了,赶路沉闷的时候,武好古开始主动寻西门青聊天了。

    西门青也恢复了江湖儿女的本色,和武好古在一起一点也不扭捏,笑着答道:“黄河决了恁多次,光是在河北东路境内改道就好几回了,这黄泛区在河北东路到处都是,我们现在路过的这处是老的黄泛区。大水早就退了好几年,又无甚人来耕种,便成了草地,附近的禁军占了下来养肥羊了。

    大郎在开封府吃到的羊肉,恐怕就有出自河北东路黄泛之地的。”

    武好古点点头,他换魂苏醒以来,可是吃了不少羊肉——在宋朝,猪肉似乎不大上台面,羊肉才是武好古这个层次的有钱人最主要的肉食,每年的消耗量应该是极大的。

    “那些羊,难道不是从辽国买来的?”

    在武好古前世的思维定式中,宋朝是没有多少养马之地的,这也是大宋军事上总处于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是没有地方养马的大宋,又怎么会有恁般多的地盘养羊呢?

    “大郎开甚玩笑?”马植闻言笑了起来,“辽国才多少人在放羊?自己还得吃呢,怎有恁般多羊卖给大宋?据某所知,每年互市上卖出去的羊,顶天就是三四十万只,够谁吃的?”

    此时的大宋,据后世研究说有一亿人口,便是没有恁般多,六七千万是怎么都少不了的。

    而其中有能力消费羊肉的宋人,至少有上千万人,其中还有几十万挺能吃的官僚地主阶级成员,一年被吃掉的羊至少有几百上千万只——一只羊可没多少斤肉啊!根本不可能全从辽国进口,要不然辽人都得去吃素了。

    所以在没有地方养马的宋朝的土地上,羊可是养了无数的!

    “对了,马二哥,”武好古这时忽然想起了一件要紧事儿,“你可有办法从辽国走私几匹好的种马来大宋这边?”

    “几匹种马?”马植一笑,“大郎想要好马么?哥哥替你想办法就是了。”

    “那便多谢了,”武好古就在马上拱拱手,“好古想要在黄河边上找块草地养马……若是方便,还请马二哥聘几个养马人南来。”

    “养……养马?”马植一愣,“这可不易啊。

    而且,就几匹种马,要怎么养马?”

    武好古一笑:“马多了便是牧养,马少了就是饲养。牧养和饲养,各有所长,不是吗?”

    “少量饲养?那不就是《保马法》用的蠢办法么?”西门青听武好古想要“饲养马匹”,忍不住就嘟囔了一句。

    所谓《保马法》,就是保甲养马法。初衷是想减省官府养马的开支,将一部分官养的马匹摊给河北、河东、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