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7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在人为!”武好古说,“一要修坚城;二要备强弩箭镞;三要训练丁壮;四要储备粮草;五要以武官为缘边州县之长;第六嘛,自然是会花钱,把官家拨下的军费都花在刀刃上。”

    赵佶眉头紧皱,似乎有些舍不得钱。

    武好古连忙向多年未见的纪忆打了个眼色。纪忆会意,连忙对赵佶道:“陛下,其实咱们在西北也是这般对付西贼的,一年也要花个两三千万,一直打了几十年,论起开销,二三十亿都花出去了。

    这回一次花个一万万缗,只要能到刀刃上,也是值得的。”

    “说的也是……”赵佶扭头看着武好古和纪忆,语气突然高亢起来了,“大郎,纪卿家,你们一个是河北宣帅,一个是都转运使,河北之事,就先托付你们了。待到耶律延禧锐气耗尽,朕当亲提六军,挥师北上,与北虏一战!”

    武好古和纪忆闻言,连忙双双揖拜,“陛下圣明,臣等愿为陛下效死!”

    ……

    “多少?”

    “陛下,是一万万……”

    “一万万钱?”

    “是一万万缗!”

    “啊……”

    析津府皇宫,大辽天子耶律延禧听了南京留守马人望报告的军情,真的有点懵了。

    那个劳什子成吉思皇帝赵佶完全疯了。自己要三百万他不给,转手就拿出一万万做军费和自己打!

    一万万啊!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钱?难道全天下的钱都被赵佶搜刮一空了吗?

    “嗨,钱多有什么用?打仗又不是打钱,他们钱多,正好给我们契丹男儿去抢!”

    说话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契丹武将,名叫耶律章奴。官拜右中丞,牌印宿直事,就是宿卫耶律延禧的亲军将领。

    耶律延禧瞅了眼这个废话很多的牌印宿直事,目光冷厉,让耶律章奴打了个哆嗦。连忙后退一步,低头垂手不言语了。

    耶律延禧也没再和耶律章奴计较,而是继续和马人望议论军情。

    “马卿,现在还是夏天,要强渡界河——拒马河与宋军交战也不可能,筹集粮食也不容易。要不就从定州和真定府南下,先打破几座城池再说吧。”

    “不妥不妥。”马人望连连摇头,“宋军善守城,若出兵太少,则不足以破其大城。若出兵太多……那宋军越界河而来怎么办?现在正是河道能够通行大船的时候。宋人的兵马可以直接乘船开到析津府城之下。难不成咱们要在析津府城和宋军一战?万一不胜,只怕要天下大乱啊!”

    耶律延禧的兵力其实也不大充足,他从山北带来的大军都是骑兵,名义上有十万,但却是一正二辅(二辅是一守铺、一打草谷)。所以精锐的战兵也就是三万多骑,其中具装甲骑有约一万骑。

    另外,耶律延禧还有常驻析津府的5000契丹兵和18000汉军宿卫亲军可用。战兵总数也就是五万几千不到六万。

    这些人集中在一起,武好古是不敢主动寻战的。毕竟武好古的六将新军在满员的情况下就是30000战兵,数量只有辽人的一半。而且能在野战中依靠的甲骑只有6000骑。

    可要是耶律延禧分兵两路,那么析津府城会不会成为武好古的目标就很难说了。

    析津府的城墙虽然看似坚固,但是对于武好古的工兵而言,也不是什么攻不破的金汤之固。

    而析津府城一失,大辽帝国在山南诸州的统治,恐怕就要彻底结束了!所以在这个时候,耶律延禧真的处在进退两难的局面中了。

第1006章 谁指挥谁啊?() 
“难道朕提兵南来,就为了在析津府城内无所事事吗?”

    耶律延禧可真是郁闷了。大辽天子率兵亲征啊!十万天兵浩浩荡荡的南来,想想也可怕。怎么打都没打,就进退皆两难了呢?这事儿要是传到草原上和东北的老林子里面,阻卜人和女真人还不得揭竿而起啊!

    “陛下,”马人望也是一脸的为难,“如今界河——拒马河水大,骑兵根本不可能涉渡。若是乘舟强渡,又容易被南朝水军所破。最好等到天气寒冷,界河——拒马河封冻后再踏冰南下。沧州乃是一马平川之地,陛下的十万铁骑自可往来纵横,便是不能攻破界河坚城,也能扫荡沧州乡野。”

    “沧州乡野有什么?”耶律延禧眉头大皱。

    自己是大辽皇帝啊!不是燕山上的毛贼,现在带了十万大军来抢劫,怎么都得抢个大城市吧?怎么能在沧州乡下抢一把就走?这不是和燕山上的小毛贼一样了吗?

    而且沧州出了名的穷啊,宋人自己挖黄河玩儿,把沧州淹了好几回,因此在宋国河北诸州中,以沧州最穷。现在虽然有了个界河商市,可这个商市和沧州乡下没有什么关系吧?

    马人望仿佛不知道耶律延禧爱面子,只是一五一十地回答:“陛下有所不知,这几年宋国的沧州乡下可是富起来了,建了三千多个骑士庄园,每个都有一千五百亩地,而且多兼营定牧,还养出了大名鼎鼎的界河马。”

    界河马不仅在大宋赫赫有名,在辽国那边也是小有名气了。毕竟契丹马也是一种放养的草原马,和后来的蒙古马几乎就是一个品种,大多比较矮小,只有不到5%的契丹马较为高大,适合作为战马。而从界河商市流出的优质阉马通常都有四尺八的肩高,搁在辽国也算上品了。本来应该缺少良马的宋朝,现在居然可以向辽国出口良马,怎么不让人感到惊讶不已?

    马人望接着说道:“据查,界河马是由波斯马、天竺折耳马、青唐龙种马(河曲马中的精品)杂交而来。马种管理非常严格,每一匹种马、牧马和马驹,都在云台学宫的骑士学院登记,建有‘户册’。而且还有专门的种马场,负责改进马种,最好的种马肩高都达到四尺九了!”

    四尺九的肩高对于以高瘦著称的波斯马而言并不算什么,而波斯马又是界河马最主要的父系基因来源。

    而且因为安西之战和纪忆一下西洋,界河种马场现在又得到了不少优质的波斯马、阿拉伯马、安达卢西亚马和夏尔马,不仅有种马,还有可以用来生育的牡马。

    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界河马的质量还会继续提高!

    可是对于只有马匹数量优势,没有质量优势的契丹人而言,可也也是非常难得的好马了。

    “四尺九?”

    “真的吗?”

    “宋人怎么会养出这样的好马?”

    “都赶上波斯马了……”

    “一定是从波斯抢来的!”

    “一定是抢来的!”

    “宋人太无耻了!”

    “真是强盗啊……”

    听到有肩高四尺九的好马,耶律延禧手下一帮契丹将领个个都咬牙切齿起来了。

    那么好的马,他们都没有,宋人居然有了,能不去抢一把吗?而且这些马本来就是宋人从波斯抢来的,都是不义之马!必须得把它们都弄到大辽来。

    “马卿,”耶律延禧终于下了决心,“务必查清界河种马场的位置!等到天寒地冻之时,朕就亲率大军去取波斯良马!”

    “臣遵旨!”

    马人望行了揖拜之礼,心里面却是一阵苦笑。

    界河种马场的位置他当然知道了,这个马场其实就是在他侄子马植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最初的几匹波斯种马和回鹘养马人,都是马植帮着搞来的。这个马场的位置,本来就在界河商市的河北部分,也就是在辽国的土地上。

    但是在耶律延禧驻跸析津府后,种马场就开始往耽罗岛迁移了……辽兵估计是去不了那里的,除非是作为俘虏!

    ……

    就在马人望因为应付耶律延禧而头疼的时候,武好古也快遇上麻烦事和人了。他已经和纪忆这个时候已经抵达了大宋的北京大名府,这座位于黄河岸边的河北雄城素来是河北的统治中心。因此便是河北路都转运使司和河北东路转运使司(河北有时候会设立两个转运使司)的当然驻地,同时也是大名府路安抚使司的驻地。

    如果不是武好古将界河商市当成了自己的老巢,他的河北宣抚使司,多半也应该驻扎在大名府。

    因为河北宣抚司并不是常设机构,而河北又有四到五个安抚使路(算上海路制置司就是五路),同时河北又经历了长达百年的“紧张和平”,使得河北都转运使或是河北东、西两路转运使在国防事务上的权限不断上升,成了事实上的河边诸路最高统帅。

    首先,河北转运使可以负责管辖河北的水路布防——不是海路,而是负责依托河北的河流树林进行防御设施建设。

    其次,河北转运使负责修城筑寨、督造器具衣被——这项权力是宋仁宗授予时任河北转运使欧阳修的,之后就成了惯例。

    再次,河北转运使负责供给军粮和军储——这是河北转运使的本职工作。

    第四,河北转运使可以参与边事决策!这项权力是宋朝其他地方的转运使所没有的。但是河北转运使却拥有“按察沿边将吏和与闻边事”的大权。由于宋朝以文御武的惯例,拥有这项大权的河北转运使就成为了河北五路事实上的最高统帅。

    第五,河北转运使还可以在边臣职位空缺时,权摄安抚使事务。而和河北或河北东、西两路转运使对应的安抚使有四个(不包括海路帅司),常常会有个把空缺,因此河北转运使和河北东西两路转运使权摄安抚使的机会就非常多。久而久之,河北的转运使就被当成了边帅看待。

    另外,河北转运使还拥有同契丹开展移牒外交之权——武好古控制的海路帅司也有移牒外交之权,但是外交对象必须是“海外”之国,契丹并不包括在内。

    而武好古这个河北宣抚使,名号虽然很大,但是实权却小的很。

    因为这个职位不是常设的,所以有多少权利都得由赵佶颁布的谕旨决定,而且还得在谕旨的基础上再打个折扣。

    毕竟河北几个安抚使以及大部分的州府官都是科举出身的文官,武好古一个武官想要号令他们是非常困难的。何况他还没有按察沿边将吏之权,只能在战阵上行使军法,而文官又不会上战场,根本不怕武好古。

    根据赵佶的谕旨,武好古的权限大致上就是编练六将新军,整饬河北缘边防务、督师抗御契丹和权摄沿海路帅司。

    现在契丹还没有犯边南下,所有“督师抗御”只是一个期权。武好古实际掌握的权限就是编练六将新军和整饬缘边防务,而且六将新军的军费也在纪忆这个河北转运使的口袋里装着。至于整饬缘边防务之权,不仅和河北转运使的权限重叠,而且也和真定府路、定州路、高阳关路和大名府路这四个沿边安抚使路的权限重叠。

    而且这四个安抚使路的安抚使又都是堂堂的文官,还分别兼任知大名府、知真定府、知定州和知河间府的差遣。在河北地方上的权力比武好古还大!他们根本就不鸟武好古这个吏商武官。

    所以武好古上任之后,都没有办法召集一次河北诸路安抚使的会议。

    不过这些文臣多少还是要给纪忆一点面子的,毕竟河北都转运使掌握着四个安抚路的粮饷(不包括沿海路),而且还有按察地方之权。

    托了纪忆的福,武好古终于在判大名府事的衙署之内,见到了四位安抚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