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7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友文解释道;“皮袜大相在元祐年间曾经两度入贡大宋,受封了一个怀远将军。”

    怀远将军是个正五品的武散官。在宋朝异常混乱的官制之中,文散官是作为文官的阶官存在的。而武散官却不是武官的阶官,只是偶尔授给官员和外国使臣。

    “原来如此。”元觉大和尚嘴巴上应着,心里面还是弄不明白——他这个宋朝的僧官连自己的官是几品几级都不知道,更别说不常见的武散官。

    不过弄不清也没关系,反正他是来要钱的,其他的不管。

    ……

    “只给20万两黄金?这,这也太少了吧?你们的国王真的是佛弟子?心怎么那么不诚?这样死后去不得光明世界,是要下黑暗地狱的!”

    恢宏壮丽的金塔浮屠寺内,高僧元觉正在用摩尼教的黑暗地狱吓唬信奉密宗佛教的皮袜大相。

    皮袜去过两次大宋,前前后后在宋朝呆了超过三年,而且在三佛齐这边也和不少宋国商人相善,是精通的汉语的。

    但他还是听不懂“光明世界”和“黑暗地狱”是怎么回事?

    不过听不懂也没有关系,对方嫌钱少的意思他还是明白的!

    “大师,20万两黄金已经很多了!”皮袜一脸肉痛的模样,陀毕罗大王给了他25万两黄金的额度,他得拿5万两提成,剩下就只有20万两了。要再加,那提成就少了……

    “是啊,20万两黄金相当于200万两白银,折成铜钱,300万缗都有了。”

    梁友文在旁边帮腔——他这几天已经找了刚刚从宋朝过来的天方教商人打听情况,总算知道大宋这几年有点混乱了。主昏臣奸,对外穷兵黩武,对内则轻文重商,重用了一批奸商,而且还弃了老祖宗传下来的儒家道路不要,搞出劳什子《实证论》、《理性论》的……总之一派国之将亡的乱象!

    估摸着,这场“保卫佛教圣地”的闹剧,也是那帮昏君奸臣折腾出来的!

    索取50万两黄金的事情,多半就是一票远征大军的官员自己私分了(还真给梁友文猜中了),真是贪官当到国际上了。

    “太少,太少了……”元觉大和尚的脑袋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这次的使团中战士加上官员有一万多人,20万两黄金不大够分啊!

    “至少25万!”元觉说,“而且这25万两得是金子,别的东西另算。”

    25万两?那不就没得贪了

    皮袜苦着张脸,元觉看了就安慰道:“大相啊,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啊!你家大王不是说出家做和尚了?出家人四大皆空,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不如拿出了支持我佛的功业,帮助佛光战胜黑暗!这才是大功德啊!”

    佛光战胜黑暗?听着咋那么变扭呢?这和尚到底念的是什么经啊?

    “而且,这25万两黄金也不是白拿你们的。”元觉和尚接着忽悠。

    别看他生得孔武有力,就以为他是靠力气吃饭的魔教妖人——其实他是个宗教领袖,是靠传教布道过日子的,本事就在一张嘴上面。

    元觉说:“现在蒲家的船队完了,你们三佛齐国东有爪哇,西有朱罗,他们都是婆罗门外道。而且都对三佛齐虎视眈眈啊!如果没有大宋的庇护,你们三佛齐国还能一直霸占着西洋、南洋间的水道吗?”

    “可是大宋离开三佛齐那么远,怎么可能庇护三佛齐国呢?”

    元觉笑道:“其实也没有多远啊,从广州南下到三佛齐不过五六千里的水路,如果顺风的话,一日一夜就能行船千里,不过数日就能抵达了。”

    “可是一年之中才有短短的数月时间常见北风,而且刮北风的时候就少有南风可借,要北上就不容易了。”皮袜道,“若是南洋此时有变,大宋如何得知?”

    在旁充当皮袜幕僚的梁友文这时也补充道:“便是消息送到广州,广州也不能出兵啊,得飞马入京报给天子知道,然后才能安排出兵事宜。这来来去去的,一年两年都过去了。”

    宋朝原有的体制是将从中御,地方上的兵权很小,因此对于殖民主义的反动事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隔着几千里乃至几万里的海洋,还想将从中御是做梦。

    “今时已不比往日了,”元觉道,“既然大宋天子已经决定出兵天竺,拯救佛家圣地,自然要放权的。现在朝廷已设立沿海市舶制置司,全权负责外海事务及援救波罗王国。

    今次打败蒲家海贼的,就是沿海市舶制置司的战船队!除了可以组成战船队之外,沿海市舶制置司还有权在外海开始巡检司,作为节制战船队的衙门。如果三佛齐国愿意和我朝一起为佛教圣地的存亡而战,那么两国自然就是盟友,我朝就会在蒲罗中岛设置巡检司,布置船队了。”

    这是在索要蒲罗中岛作为“租界”了。不过纪忆的诈骗手段高明,想出了一个组建佛教同盟去拯救天竺佛教圣地的名目——此时的东南亚地区除了安南之外,都受印度的影响。佛教和婆罗门教在南洋诸国(不包括安南)中分庭抗礼。

    其中信奉佛教的有三佛齐、蒲甘(缅甸),信奉婆罗门教的则是吴哥王朝统治下的真腊帝国和爪哇国。

    而三佛齐、蒲甘、真腊、爪哇这四个地区大国还受到域外国家的影响。属于儒家圈子的安南国和真腊长期敌对,争夺占城国,从而牵制了真腊国向南、向西扩张。

    天竺圈子的朱罗国则和爪哇国结盟,同三佛齐国争斗百年,以争夺三佛齐海峡的统治权。同时又和蒲甘王朝,以及占据佛教圣地的天竺波罗王朝敌对——朱罗国梦想将孟加拉湾变成自己的内湖,不仅跨海攻打三佛齐,还攻打过波罗王朝、蒲甘王朝,以及锡兰这三个佛教国家。

    而波罗王朝、蒲甘王朝、锡兰和三佛齐四国,一直以来都存在联系,有时候还会联合同朱罗王国作战,四国间也存在联姻。

    所以对南洋的情况比较了解的纪忆,就想拼凑一个佛教大同盟——拯救波罗王朝保护的佛教圣地其实就是个名目。用这个名目,让宋朝介入南洋变得合情合理,也容易争取南洋佛教僧侣的支持。

    毕竟,大宋能够投入到南洋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存在碾压各国的绝对实力。在这种情况下,拉一派打一派就很有必要了。

    当然了,在大宋组建佛教联盟的同时,也不等于一定要和天方教、婆罗门教翻脸开战。

    纪忆提出的口号是“拯救佛教圣地”,不是收复“佛教圣地”——现如今波罗王国还没到马上就要灭亡的时候,而入侵西北天竺的迦色尼王朝自己也陷入了分崩离析,根本没有力量征服佛教圣地那烂陀寺。

    所以他只是想用“拯救佛教圣地”的名义,将波罗王朝、蒲甘王朝、锡兰和三佛齐四国团结在大宋周围,形成一个佛教联盟,以控制南洋和西洋的商路。

    “大师的意思是,”皮袜大相已经觉出一点儿不对的地方了,“大宋的水师以后要常驻蒲罗中岛了?”

    “大军远征天竺,路途遥远,风波难测,总是需要一个落脚点的。”元觉道,“如若让大军进入末罗瑜难免会造成兹扰,很不方便,所以就想在蒲罗中这个荒蛮之岛驻扎。国王和大相想来不会反对吧?”

    “那你们要驻扎多久呢?”皮袜问。

    元觉笑道:“佛祖需要我们驻扎多久,我们就驻扎多久!”

第902章 全世界佛弟子团结起来 完() 
    三佛齐海峡,龙牙门港。

    这是一个夹在一大一小两座岛屿之间的天然避风良港,大的岛屿如今称为蒲罗中岛,后世会改名为淡马锡岛、新加坡岛。小的岛屿现在被人称为龙牙岛,后世会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圣陶沙岛。

    未来东南亚最繁华的岛屿,现在还都是没有什么人烟的荒岛。三佛齐国的王庭在蒲罗中岛南部和龙牙岛相对的海岸边上建造了一个小小的海港,称之为龙牙门港,还派驻了一个负责收税的总管和一小队士兵。

    负责收税的总管姓施,名叫施老蒲,名字很土,但长得非常洋气——这货是个华人和波斯人的混血。鼻梁高挺,皮肤白皙(穿着衣服没有被晒黑的地方是很白的),眼窝微微凹陷,目光深邃而显得有智慧。

    而且这人也有点学问,精通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梵文(三佛齐国的官方文字就是梵文),以及马来尤语(只能说,没有字儿),还懂得一些佛教、儒学、道教、天方教、婆罗门教和摩尼教的道理。

    基本上就是个各方面人物都能应付的大杂烩。这么一个人物,自然是七窍玲珑的,绝不会和大宋天朝的舰队为敌。

    实际上在成贵带领船队来攻打蒲罗中岛之前,他已经因为白思文的劝说,毅然归顺大宋了!

    没错,就是那个把纪忆的使团“出卖”给蒲家的白思文立了一功!

    在蒲家水军和使团船队开战前的几日,他就已经带着船队到了蒲罗中岛——不仅带了六艘白家的战船,还带了另外十二艘装满了货物和奴仆的商船。

    当海上的交战爆发的时候,白思文还亲自乘船出海,爬到桅杆上用望远筒观战。

    在确定了正义和胜利都属于大宋之后,白思文回到蒲罗中港就设计诱捕了施老蒲,还说服了他一起归顺大宋。

    所以成贵带领的战船是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蒲罗中!

    而且白思文还带来了一千多名奴隶和大量的工具。在成贵带兵登岸后,白思文就命令奴隶在岛上砍伐树木,整理土地,修建临时的营房了……对了,他还带来了不少安南女奴,一个个都特别会伺候男人,真是让人有点不好意思追究他的罪行了。

    纪忆比成贵晚了一天抵达蒲罗中岛,除了他自己的“光明之神”号战船外,他还带着103艘商船,呼啦啦的一起涌进了龙牙门港,将本就不宽敞的港口塞了个爆满,还有一些商船实在挤不下,只能去附近的一处宽阔的河口停泊。

    “阿拉丁,这条河有名字吗?”

    在龙牙门港休息了两天后,恢复了精神的纪忆就带几个属下,李纲,方腊,墨娘子,宛思圣父子,还待罪之身的白思文,以及吴、陈、谢等三大海商派出的管事,一块儿沿着蒲罗中岛的海滩漫步,一路走到了泊了不少商船的河口地带,才在白思文让人搭建的一个凉棚里面休息看风景。

    “阿拉丁,这条河不错啊,比龙门牙港更好,叫什么名字?”纪忆笑吟吟地问白思文。

    “回禀正使,这条河没名字。”白思文满脸都是谄媚的笑容,恭恭敬敬在纪忆身边站着,仿佛是后者的奴仆家丁。“要不就请正使赐个名儿吧。”

    “唔,”纪忆笑着道,“那就起个名儿吧……这蒲罗中岛就不是个汉名,不如先改了。本官看此地扼守着三佛齐海峡,地势非常紧要,可以说是南洋诸岛的心腹所在。不如就叫南心岛吧。这条河嘛,就叫海容河,取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旁边正在摇着大蒲扇,端着支琉璃酒杯在喝葡萄酒的宛思圣连忙赞了起来,“好好好!纪正使果然高瞻远瞩,一语就道出了南心岛来日汇聚各方客商,成为南洋第一商埠的关键。”

    纪忆笑着点头,“心岛想要繁荣昌盛,就必须立足贸易,而要以贸易立岛,就必须广纳各方客商,共和共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