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6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吧。”赵佶说,“朕难道是听不了谏言的昏君吗?”

    张商英道:“陛下,自苏文忠死后,蔡京的确有点一手遮天了……譬如这一次的公车上书,其实就是蔡京在背后鼓动起来的。而且权发遣开封府李孝寿也是蔡京的人,今日清晨还调了300铺兵去堵梨花别院。梨花别院中的云台学宫生员也是举子的身份,不少人还有官身,就算要公车上书,也是合乎规矩的。怎么可以派铺兵去堵?”

    张康国也附和道:“臣也有同感,现在台谏之中已经有不少人附和蔡京弹劾实证学派。今次又鼓动举子公车上书,还指使辟雍学宫丞蒋存诚和权发遣开封府李孝寿阻止太学生、云台生员上书……这分明就是闭塞言路啊!本朝开国以来,何时有过这样的宰相?”

    赵佶被这两人一说,也觉得蔡京做事太过了。其实他和朝中大部分文武一样,并没有将辟雍学宫和云台学宫的生员看成太学生。也没有将右榜进士科看得和左榜一样高贵。

    可是现在一想,又发现辟雍学宫的生员就是太学生啊,云台学宫的生员至少也是举人的身份。

    蔡京不让这些太学生和举人向自己上书,不就是闭塞言路吗?自己是圣君啊,圣君就是兼听则明的,怎么可以闭塞沿路?

    而且堂堂开封府的父母官,居然替蔡京去干这种闭塞言路的事情,难道不是蔡京一手遮天了吗?

    另外,青城学宫的举人是从天下四方而来的,怎么就被蔡京鼓动起来了呢?

    这个蔡京,是不是势力太大了?

    赵佶沉默了一会儿,才对张商英和张康国说:“你们先回去吧,刚才的话,不要向任何人泄露。”

    ……

    “高,实在是高……没有想到武好古的手段那么高明!”

    同一个晚上,蔡京的府邸之内,书房里面,灯火通明。蔡京、蔡卞两兄弟正在昼夜商谈,想寻个对策。

    他们现在当然知道自己被武好古阴了一把!

    什么闭塞言路,什么操纵公车上书,什么支使权发遣开封府事,这些事情都还能对付过去,可是调动500精锐府兵包围青城宫就把事情彻底闹大了。

    这是可以政变的力量啊!

    官家怎么能忍这样的事情?

    “大哥,此事一定是武好古在捣鬼,”蔡卞急急地说,“我明天一早就出城,亲自去陈留,一定要拿住那几个祸首……”

    蔡京摆摆手,“没有用了……官家一定会连夜调兵去包围速成武学的!不过他们也抓不到领头的几个武官,那些人一定都跑了。武好古做事还没那么粗枝大叶。”

    “那不就说不清楚了?”蔡卞道。“这可如何是好?难道你我兄弟就要被奸人陷害了?”

    蔡京苦笑:“还有什么办法?请郡外放吧……只要不提举宫观,总有再起的一天!”

    “再起?”蔡卞看着哥哥,“真的能再起?”

    蔡京一笑:“如何不能?武好古以为这样就能让你我兄弟一蹶不振,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元度,如果武好古自己可以入政事堂,那么你我兄弟真要去海州养老了。因为他比咱们会办事儿,能让官家丰亨豫大,而且还让钱财越挥霍越多……这样的本事,连我都是非常佩服的。但他就是进不了政事堂!”

    “武资也可以转文,”蔡卞摇摇头道,“武好古现在是正任的防御使,转文的话四品、五品的朝臣肯定有啊。而且他还是大儒,著作那么多,是够得上赐进士的。”

    “呵呵,正因为他是大儒,他又那么多的著作,就注定了他入不了政事堂!”蔡京道,“因为和赵家共天下的终究是读书人,是士大夫!而武好古,就是天下士大夫的敌人!

    他虽然赢了当下的一局,但也只是为实证学派续了命……元度,你觉得谁会取代为兄?”

    “当然是苏子由了。”蔡卞道,“他现在是右相,你倒了,自然升左相了。”

    “右相会给谁?”

    “张天觉啊。”蔡卞道,“除了他还能有谁?”

    蔡京冷笑,“你认为苏子由和张天觉会容得了武好古的实证学说?”

    “自是容不下的。”蔡卞想了想,“但是这次的公车上书算是黄了,要禁止实证伪学又得再等上三年……”

    “三年?”蔡京冷哼,“官家容易蒙蔽,苏子由和张天觉可都是老狐狸了!他们会不知道你我兄弟是被武好古暗害的?这武好古都能在开封府左近调动府兵了,将来要是为祸,还不颠覆了整个大宋江山?他们又怎会容武好古此贼三年?”

第871章 蔡京冤枉 下() 
    大宋建中靖国六年正月,界河再一次封冻,熙熙攘攘的商市也陷入了少有的宁静之中。

    路上的行人也少了,城内的商坊也冷清了不少。只有城南依着护城河而建的打铁场和冶铁学院人气依旧——一排排各种式样的高炉已经垒起来了,有辽式的,有西夏式样的,也有从利国监抄来的几种中原式样的高炉。高炉旁边,还修建了炒铁炉,有单室式炒炼炉,有双室式炒炼炉,还有串联式的炒炼炉(就是将高炉和炒炼炉用砖石砌成的沟渠连接起来)。还修了一座双室闷炉,这是用来冶炼坩埚铁的炉子。

    所有的这些高炉、炒炼炉、坩埚炉,都冒着滚滚的浓烟,显出了热火朝天的模样儿。不过这些炉子并不是“生产炉”,而是冶铁学院的实验炉。专门用来进行系统性“试错”的,不同的配方,不同的炉温,不同的炉型,都要一一进行实验。

    而且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还会被冶金学院和工学院(冶金学院所有的教授都是工学院毕业的)的教授们一一记录备案……

    在高炉和炒炼炉群的附近,还有敞开式和封闭式的砖窑各一座,这是专门用来实验耐火砖的。

    除了浓烟滚滚的炉子,叮叮当当的锻打声也不时响起。和这片“烧钱”的炉子面对面建起来的,则是依着护城河内侧的打铁场。什么百炼钢、冷锻钢、灌钢、夹钢、包钢,种种锻铁成钢的方法,都要在这里一一实验。

    此外,还有一些水车带动水力锤的设计,也准备在护城河开冻后进行实验。

    而同样的冶金学院(其实是冶金研究所),在京东商市那边还有一座。两座学院虽然都有云台学宫的“股份”,但却是独立运作的(除了云台学宫,别的股东并不重叠),实际上是竞争关系。

    而且武好古和纪忆还各拿出了十万缗钱,设立了一个“青唐奖”——这是发给首先实现量产青唐甲的学院教授团队重奖。

    重赏之下,自然干劲十足了!

    下面的人干劲十足,武好古自己却一连多日宅在家里,尽享着天伦之乐。

    现在他正一身宽松的袍服,躺在自家宅子边上新建成的“一清观”内的一栋小楼上,悠然自得的看着开封府送来的堂报。一身清丽道装的郭小小正在一旁亲自布置午饭的饭桌。就是一桌口味清淡的小菜,没有摆酒,只有四杯清茶。

    二十多岁的道姑,现在显得越发婀娜动人,一举一动之间,都充满了媚态。

    潘巧莲从外面进来,看到她,郭小小连忙站起。

    “小小妹妹你忙你的。”潘巧莲看着有点丰腴过头了,她在去年冬天时给武好古诞下了一个男孩,刚刚做完月子。而西门青和杜文玉则生了女儿。现在武好古可真是儿女成群了!

    有了儿子,心情大好的潘巧莲到了武好古身边,“大郎,那么入神,在瞧什么呢?”

    “开封府出了点事情,”武好古道,“蔡元长好像要倒台了……侍御史石国佐(石公弼)和监察御史张介仲联名弹劾他养兵京畿,闭塞言路,图谋不轨。”

    “怎会有那么大的罪名?”潘巧莲笑着,“现在这些御史也太喜欢给官员胡乱定罪名了。”

    “养兵京畿和闭塞言路似乎是有的,”武好古摇摇头,“图谋不轨自然是顺手按上去的。”

    “养兵京畿?这怎么可能?一个相公。”

    “还不是府兵制闹的?”武好古一笑,“谁也没想到啊……大家都把府兵当成禁军仿佛,可是不知怎地,这些府兵居然唯上命是从。而蔡京又把几百个府兵调给了蔡卞的速成武学,所以就弄成养兵京畿了。”

    “府兵怎么可能唯上命是从?”

    武好古想了想,笑道:“大约是现在的府兵是五年连续服役吧?过去禁军都讲究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可现在的府兵都是离家五载,长居军营,四时训练,可是和将官日夜相处的。而且府兵都是朴实农人充任,不是禁军那种兵油子,唯上命是从也就不奇怪了。”

    潘巧莲笑了笑,“不过官人却是得利了,要不然蔡元长接下去还得寻你的麻烦呢。”

    “说的也是。”武好古笑着点头。

    这时楼梯声响动传来,西门青也上了小楼,她手中拿着只小小的木匣,见着武好古和潘巧莲,便行了一个福礼,“老爷,姐姐。”

    “大姐可来了,就等你开饭呢。”武好古拉着潘巧莲一块儿起身,就往饭桌旁走去,“今天可是小小亲自下的厨,虽然都是些清淡口味的小菜,但却是美味精致啊。”

    “是小小的手艺啊,那奴家可得多吃一点儿。”西门青和潘巧莲差不多的时候生的孩子,不过身材看上去却比潘巧莲要匀称多了——她可是自幼习武的底子,可以承受比较大的运动量,所以不怕多吃上几口。

    “大姐儿,你拿着的是什么呀?”郭小小瞧见西门青手中的木匣子了,好奇地发问。

    “是一块甲片。”

    西门青说着话,将木匣子搁在了饭桌上,然后打开了盖子。就看见木匣子里面放着一片半掌大小,颜色青黑,光洁透亮可以照见毛发的甲片。在甲片的一端,还有一小块突出部,隐约如皮肤上长的瘊子——这是用来验证没有锻打时候铁片厚度的,青唐瘊子甲的“瘊子”就因此而来。

    “是朱行书刚刚送到宅子里面的。”西门青又说。

    “东西对吗?”

    “对,”西门青伸出两根手指,将甲叶翻了个身,上面很明显有一个白点。“这是用神臂弩在15步开外射出来的,完全没有穿透。”

    “好!”武好古点了点头,笑道,“看来朱行书的人能赢下那20万了。”

    当然了,靠这一片青唐瘊子甲,朱行书和他的团队是拿不下20万奖金的。武好古的要求是“量产”!

    而且还要做到质量可靠,产量巨大。产量的问题,朱行书的团队准备用水力锤解决。现在难办到质量的控制,朱行书团队选择的路线是木炭炼铁加炒铁或坩埚熟铁(两条路线同时攻关)的工艺流程。说起来简单,但是真要完全掌握,也是很不容易的。

    真也是挺惭愧的,武好古穿越都那么些年了,也只是将要攻克“冷锻甲”这个难关——这不过是宋朝这个时代,华夏冶金工业的最高水平,远没有到突破的程度。

    至于传说中穿越者最爱的板甲,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武好古和两个妻妾还有一个外室一起用餐的时候,蔡京一家也正在避居的寺庙中用餐。

    蔡京现在已经被一群御史谏臣弹劾了,而且都是露章弹劾。所以他不能再履行左相的职责了,同时他自己也和蔡卞一同请郡外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