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6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好古当然没有从赵安惠的脸上看出怀疑的表情,官做到他们这种层次,都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这个时候,他和赵安惠、智深和尚等人,已经走到了西平王府门外。

    所以他就笑着对赵安惠道:“赵刺史,派遣博士团的事情,等到西平王抵达开封府后再细谈吧。

    今日就此别过吧!”

    “也好,就此别过,带见过大宋官家后,老夫再去贵府拜访。”赵安惠又冲智深大和尚行了一礼,“大师,咱们也就此分别吧!”

    “好,”智深大和尚笑了笑,“洒家先去见方丈(指大相国寺方丈),等说好了放债的事情,再来拜见王太妃吧。”

    ……

    武好古和赵安惠、智深大师就在西平王府门口分了手,又和郭小小分别,然后就回了金水河畔的武家大宅。

    这次潘巧莲没有跟着武好古回开封府,一路上陪伴他的是郭小小。所以他也就不会梨花别院,而是去武家大宅了。

    另外,他在界河商市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的小妈又生了个弟弟。也知道武诚之在年关前多半会回一趟开封府,所以就带着郭小小等人一块儿去了大宅。顺便看看弟弟,再拜见一下自己的老爹。老武多半是高兴坏了吧?他可是老来得子啊!

    果然,武好古到达武家大宅所在的巷子口的时候,就撞见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燃放。

    守在门口指挥放鞭炮的王婆的儿子张三宝一个三十多岁的黑胖子,在武好古兄弟发迹前在潘楼当厨子,现在是武家大宅的二管家看见武好古的大队人马,就飞也似的迎了上来,朝着武好古唱了个肥喏。

    “原来是大郎君啊,小底有礼了。”

    武好古笑着:“张三哥,你可又胖了。”

    “都是托您的福,现在家里可是兴旺的不行,小底油水丰厚,能不胖吗?”

    武好古哈哈笑着,张三宝的油水不就是从武家揩来的?不过当大官的都不在乎,只要这些家仆别惹是生非就行了。

    “大官人已经回家了,”张三宝道,“二哥儿也在家里,您再一回,可真是合家团圆了。”

    “哈哈,那三哥儿呢?”武好古问,“现在可好啊?”

    “好,好。”张三宝笑着,“今天这鞭炮就是给小郎君放的。”

    “今天?是……满月?”武好古算了算,好像早过了。

    “不是,是三哥儿做官了!”

    “做官了?”武好古一笑,“荫了个甚底官儿?”

    “是登仕郎。”

    “甚?”武好古笑了起来,“张三,你昏头了吧?怎么可能是登仕郎?”

    登仕郎是文官,而且还是正九品,是选人四阶里面的第三阶。这种文散官怎么可能荫补给武诚之的儿子?

    宋朝荫补得官一般都是武资,武好古的两个儿子(武铁哥是孽生,没有官位)都是三班借职的官衔。能够荫补到文官的,起码得是宰相或是文官重臣的儿子。武好文的儿子将来有点希望可以荫补到一个文官,可武诚之怎么可能?他自己就是个小使臣,芝麻大的官儿……

    “那不是托了大哥儿您的福吗?”张三宝笑道,“官家是因为您的功劳,才给三哥儿荫了文官。”

    “胡说……”武好古瞪了张三宝一眼,他的话可没说全:一个妾生子,怎么可能荫补到正九品的文官?而且还是因为自家的功劳潘巧莲如果生了儿子,最多也就是正九品的武官。

    顺便一提,武诚之把冯二娘扶正的行为在民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官场和贵族间根本不会承认。妾室扶正得是西门青这样的媵妾,妓院里买来的妾怎么可以扶正?

    而妾生子荫补到的官位,一定是低于妻生子的。所以武好古的两个儿子都是最小的武官,如果潘巧莲生了儿子,官位一定比他们大。而武诚之的这个儿子既是妾生,又是武好古的弟弟,荫补到的官位不应该比西门青所生的两个儿子大。

第826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三() 
    武好古的这个三弟名叫武好德,真是荫了一个正九品的登仕郎!

    吏部发出的官诰已经捏在武好古手里了,上面分明就写着正九品右登仕郎(荫补的官身要加右字)的官阶。

    赵佶真的给了个正九品的文官……还真是乱来啊!

    “对了,二哥儿呢?”武好古把官诰交还给了老爹武诚之,随后就问,“怎么没见着他?”

    武好文居然不在家!弟弟荫官,家里面大摆宴席,他这个当哥哥的居然不在,太不知礼数了吧?

    “他昨晚去撷芳楼了,现在还没回……”

    “撷芳楼!?”武好古一怔。

    武好文也学坏了!居然学会眠花宿柳了……看来封建主义的腐朽制度已经把武好文这个理学好青年给带坏了。

    不对!武好古忽然又想起来刚才武好文的夫人韩氏还带着儿子出来拜见自己的,他不是怕老婆的吗?

    哦,一定是陪官家去寻欢作乐了。这是国家大事,是可以例外的。

    “对了,”武诚之收好了儿子的官诰后,又把一本最新出版的《花魁画册》递给了儿子,“大哥儿,你可认得这个琴娘?”

    “琴娘?”武好古愣愣地看着父亲,“谁啊?”

    “她是这个月的花魁啊,”武诚之一脸好色的模样儿,笑着,“为父想……想纳她做妾。”

    什么!?

    武诚之也学坏了……哦,他本来就坏!冯二娘不就是他从青楼里面赎出来的?

    已经变成老色狼的武诚之还在说:“为父已经托阎娘子(阎惜惜)去分说了,不过她也不一定能办成,你路子广,要不给为父张罗则个?”

    “呃,这事儿子去和张择端说,他有办法的。”

    爸爸变身色狼,武好古也没什么办法……反正他亲妈早不在了,冯二娘就是个父妾,所以也只能答应老头子了。只是有点担心,老武的身体不怎么好,可别酒色过度挂掉了。到时候自己就得当孝子守三年孝,那得耽误多少大事儿?

    武好古正琢磨要怎么劝说老爹保重身体的时候,门外一叠声的有人大喊:“宫里来人了,宫里来人了!”

    随后就看见一个不认识的小黄门匆匆走了进来,“那位是武帅司?那位是武帅司?”

    是找武好古的!

    原来郭小小和武好古分手后没有去道观,而是直接去了琼林宫向赵佶做汇报了。

    “本官武好古。”武好古起身道。

    小黄门在武好古跟前站定,尖着嗓子:“天子有旨,宣郓州防御使,沿海市舶制置使武好古,即刻入宫陛见。”

    “臣恭领陛下圣谕。”武好古恭声领旨,随后冲着跟着小黄门进来的张三宝使了个眼色。

    张三宝早就准备好了一份赏钱,这个时候上前去塞给了那小黄门。

    武好古又顺便问了一句:“这位中贵人,官家此时召见某家,不知有何要事?”

    小黄门收了钱,而且也知道武好古是能夜宿皇宫的红人,所以就满脸堆笑着说:“是个女道士入了宫,和官家说了帅司到京,所以官家就急着要见您了。”

    说了等于没说。郭小小本就是赵佶派来武好古身边的,武好古又怎么会不知道她会给赵佶通报消息?其实这事儿根本没有什么了不得。

    接了旨后,武好古又和武诚之说了几句,然后又让跟着自己的武诚久拿来了一根长大的卷轴,然后就出门上马往宫中去了。一路上,他都在猜着赵佶的意图。估计是为了借钱给河西军打仗的事情想和自己讨论一下吧?

    也不知道赵佶会不会答应自己?如果没有他的支持,往西边派出博士团的事情可就要泡汤了。

    而博士团西进可是非常重要的!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武好古一行人才到了宫门外,他从武诚久手中拿过卷轴,然后才和那个小黄门从琼林宫的东华门入内,接着就被带到了金明池畔的宝津楼之上。

    宝津楼是一处高达七层的“高层建筑”,下面三层是个城堡装的高台,内部空间很小,只是用做上下楼梯。上面四层则是楼阁式建筑,最上面还有个三重歇山组合的大屋顶。整个建筑的高度在开封府,绝对是第一位的。

    武好古跟着那个小黄门,直接就上了最高的七楼。当他抵达的时候,就看见潘孝庵和纪忆两个胖子都在那里,郭小小却不见踪影。两个胖子都被赐了座,还一人捧着一碗茶汤在一边喘气一边喝着,可见他们也刚到不久。

    看到武好古气色平常的走了上来,赵佶也笑吟吟招呼他坐下,还让在旁伺候的周飞燕也给他上了茶。

    “大郎,见过你家三哥儿了?”赵佶问。

    “已经见过了。”武好古笑着,“白白胖胖的,很有福相。”

    “当然有福相,”赵佶道,“要不朕怎么会封他一个正九品的选人?你知道吗,早在去年,郭京就和朕说,他夜观天象,发现有天上的星宿下凡,落在了河北也不知是京师,要做保卫大宋江山的名臣……朕觉着你这个弟弟,就是郭京说的星宿。”

    你搞错了!武好古心道:郭京说的一定是岳飞……回头得让人去相州汤阴县找一找!

    心里怎么想,武好古嘴巴却说:“陛下,臣以后一定好生教导提携这个弟弟,不让他负了陛下的期望。”

    “好好!”赵佶这时看到武好古带来的那个大大的卷轴了,于是指着问,“大郎,你拿来的是幅画吗?”

    “回禀陛下,是一幅地图。”武好古道,“是臣在朔方带兵时偶尔得到的一幅《天下全舆总图》,据说是唐朝的玄奘法师所画。”

    “唐朝的玄奘?”赵佶笑着,“那个写《大唐西域记》的和尚?”

    “正是。”

    “那就给朕看看,”赵佶道,“朕得看看真伪。”

    他当然看不出真伪了,因为这幅地图是武好古让杜文玉做旧的杜文玉可不仅有武好古传下的画技,还得到过大师兄米友仁的指点,造假作伪的本事出神入化,赵佶怎么可能看出来?

    图已经展开在赵佶的眼前了,陈旧、沧桑、古朴、让人震撼。

    这是一幅不包括欧洲的大陆地图,图上有后世的中国、中亚、西亚、南亚和一部分东南亚等等。

    地面当然都是唐初时候的,所以没有大食国,只有吐蕃国、波斯国和大秦国(东罗马),另外还有戒日王朝为首的阿三诸国。当然,还有强势无比的大唐帝国。

    而地图上各国的大致位置和欧亚大陆(不包括欧洲)的形状,则是武好古根据自己的记忆画出来的,还算是非常准确的。

    “大唐真大啊!”赵佶感慨了一声,“大宋在何处?”

    “在这里,”武好古用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条虚线,“比大唐小多了……不过,比陛下接手的时候可大多了!以后还会更大!”

    那是肯定的,以后赵佶是要当“拥有四海的海可汗”的,地盘肯定小不了。

    “安西在哪里?”

    “在这里!”武好古指着地图上的于阗说,“离天竺是很近的。”

    “从地图上看很近,真要走的话也不容易吧?”赵佶看着地图问。

    “说容易也容易,”武好古笑着,“说难也难……忆之兄,天竺的情况,你比我知道的多吧?”

    赵佶看了一眼纪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