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6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西皇城就是琼林宫周围的一片独立区域,用城墙和西城厢的其余地方分割开来。其中西皇城的东、南两面城墙,就借用了开封府的西城墙和南城墙的一部分,都是新建的城墙,坚硬的红砖包着夯土,高大坚固。而西皇城的西、北两堵城墙同样也是新建的,连接着开封府的西城墙和南城墙,高度、厚度和使用的材料,也都和新建的开封府西城区和一部分南北城墙一样。

    而辟雍学宫,则是西皇城内,占地面积仅次于琼林宫的存在。

    和原本文武分科,亲贵寒门分学的国子监诸学不同,辟雍学宫的学制大体上模仿云台学宫,走的也是真理邪路道理是真的,但却是在为资本主义培养实干人才,自然是邪路了!

    辟雍学宫也设了“儒学”、“文学”、“算学”、“格物学”、“生物学”、“武艺”等六门基础学科,此外还有“军学”、“音律”、“地理”、“史学”、“律学”等五门专业学科。专业学科比不过两所云台学宫,也没有附属专科学院,而且也没有“通才”、“博士”、“专科”之分。实际上就是一所培养军官和公务员的新式学校。和原先的国子监三学一样,新的辟雍学宫也采取了“外舍”、“内舍”和“上舍”,不过和原本的国子三学不同,新辟雍的三舍是按照由浅到深的原则,采用了不同难度的课本。

    另外,因为有十一门基础和专业学科,所以辟雍学宫的教师数量也远远多于原本的国子监三学,而学生的数量则没有原来的国子监三学那么多。总共只有不到900人,根据辟雍学宫的招生计划,每年会有400名来自全国各州郡的生员入学,进入外舍,而内舍和上舍的生员名额分别只有350名和300名。

    也就是说,将来每年最多只能有不到300人(毕业试还会淘汰掉一些人)生员从辟雍学宫毕业。

    而所有从辟雍学宫毕业的生员,都可以获得免左榜解试和参加右榜进士考试的资格。相比云台学宫,辟雍学宫虽然在教育水平和规模上逊了不止一筹,但是政治特权却更多一些,生员可以免解,也就是可以参加左榜进士的省试。而云台学宫和生员,只能参加右榜进士的省试辟雍学宫的毕业生员当然也可以参加右榜进士的省试。此外大宋的各个府州军,都可以推荐文武双全的士子参加右榜进士省试。

    当然了,各府州军的推荐生员基本上也没什么可能通过右榜进士省试。因为右榜进士科考试的科目,将会对应辟雍学宫的六门基础科目和五门专业科目。必须全部合格,才有资格通过省试。

    那些没有经过辟雍学宫、云台学宫教育的生员,怎么可能十一门科目全部合格?

    至于辟雍学宫、云台学宫的生员来源,则是三个来路,一是考试;二是亲贵官员子弟走后门入学;三是府州军推荐每个府州军的学宫生员推荐额度,是和新府兵招募数量挂钩的,不能提供府兵或者朝廷不需要该府州军提供府兵,那么额度就是零了。不过该府州军的生员,依旧可以通过考试进入辟雍学宫和云台学宫。

    而且,现在朝廷也鼓励和云台学宫类似的“新式学宫”的开办,只要通过礼部和国子监的审核,就可以获得资格。

    顺便提一下,国子监作为一个衙门还是存在的,只是不再直接开办官学,而是变成了类似后世教育部的存在。

    “原来如此……”听完武好古关于辟雍学宫、云台学宫、左右榜进士等等的介绍,赵安惠终于有点明白了,不过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将来光是一个辟雍学宫一年就有300生员完成学业,云台学宫规模更大,生员数量恐怕要倍于辟雍学宫了。这可就是900人了,一年900,三年就是2700……右榜进士才取多少?剩下的人可怎么办?”

    其实不止900这个数目啦,等到云台学宫有南北二院,而且还有“骑士”、“工学”、“营造”、“船政”、“律法”、“医学”、“书画”等七大专科学院。而且每个专科学院里面还要细分专业,等到这些专科学院达到了预期的规模,光是云台一系,一年就能毕业1200左右的生员了。

    如果再加上辟雍学宫,加上很快就要开张的格致大书院,在可见的将来,一年2000以上的生员都是有可能的。

    相比后世一年几百万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一年2000的“大学”和“专科”生仿佛是很少的。

    但是一年2000,三年就是6000,而正奏名进士的数量,每科(三年一科)不过就是600,不到“大学”和“专科”生数量的十分之一。而且进士科也不能让学宫垄断啊,全国还那么多五经勤向窗前读的书生呢!他们才是正宗的读书人……

    所以这每年2000甚至更多(肯定越来越多)的“学宫生员”的出路,必然是工商业……也就是为万恶的资本服务!就像后世天朝的几百万大学生一样,无论多么憎恨资本,多么鄙视商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只能选择与工商为伍。按照宋朝的标准,这些人都是工商末业呵呵,大宋首富武好古是个目光短浅,卑鄙无耻的商人,为武好古打工跑腿的那些,大宋朝廷会给他们评个高贵的士人成分?

    因此,那些立足于实学,以“实证”和“理性”为指导思想的新式学宫,就是为工商业,就是为资本主义的到来而服务的。

    灵魂来自后世的武好古非常清楚,真正能主宰天下的,并不是权力,而是科学!是真理!

    如果工商业知识分子掌握了明显可以压倒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科学和真理,当普天下的学子都学好数理化,卖于资本家了,那么主宰天下的,其实就是工商资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除了右榜进士,”武好古当然不会和赵安惠说实话了,工商主宰天下搁在如今的大宋,那就是造反啊,“从军、做幕和参加博士团去传播儒家大道,也是学宫生员的出路啊!”

第825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二() 
    “博士团到底是做甚的?”

    听到武好古提及了博士团,赵安惠就追问起来了。博士团在界河商市名气很大,因为之前宋辽因为西夏战败而发生对峙的时候,大批博士团的成员就被安排去充当界河商市保甲部队的保正了。前前后后忙活了半年多,把一群“界河公民”折腾的够呛。

    同时也让一直关注着界河商市的辽国朝廷,注意到了博士团怎么一个“准军事组织”。和辽国高层人物关系密切的赵安惠也就知道了一些博士团的事情,不过他还是搞不清这个组织是干什么的?

    “博士团是为了向外面传播儒家大道而立的,准备做的事情,就和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武好古说的其实是标准解释博士团就是用来传播儒家大道的。可实际上,博士团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连它的创立者武好古也有点看不清它的本质了。

    博士团首先是一个布道组织,这是成立博士团的初衷。但是这个布道组织在宋辽界河对峙(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峙)发生后,就变得越来越军事化了。

    许多从西北前线返回的界河效用士和假子骑士,都被安排进了博士团。包括赵钟哥、慕容鹉、天地玄黄四假子,还有从生女真返回的马扩,也都加入了博士团。

    与此同时,武好古和慕容忘忧为了合理利用手头的军事人才,又让这些加入了博士团的军官成为了沿海市舶制置司的军事机宜和骑士学院、云台学宫界河分院的教授。

    这就等于用博士团将武好古所掌握的各种军事资源串联了起来,将博士团变成了一个军事集团的核心。

    而在这些真正上过战场,掌握了这个时代最先进陆军战术的职业军官的加盟之下,博士团拥有的军事能力也就更上层楼了。

    另外,随着大量人员的加入,博士团内部也开始建立起了一整套管理机构,分别是总管博士团事务的总务司;负责博士团财务、建设、后勤等事宜的经营司;负责对外传播儒家真理的布道司;负责理论研究的寻道司;负责军事的护道司;负责博士培养和选拔的传道司等等。

    不过要将博士团看成一个军事布道团,就好像十字军骑士团一样,好像也不大对。

    因为博士团所掌握的财富,也在过去几年中迅速膨胀起来了。

    在武好古个人的财富版图中,是分成“内”、“外”两系的。其中内系就是武家内账房所掌握的财产,主要是共和行的股份,酒仙行的股份,界河商会的股份,还有武好古和潘巧莲在界河商市、海州还有开封府拥有的大量地产天文数字一样的财产,不过武好古却没有办法随意支配,因为他是个“立宪老爷”。

    而外系财产,则是武好古在界河商市、京东商市两处经营起来的财产。包括万大商行(主要开办瓦子)、望北行(界河地产业)、界河马场、界河船厂、东海行(海州地产业)、市舶司商行(这是个“国有企业”,不过也在武好古的控制下)等等。

    和内系财产不同,外系财产不受潘巧莲的监督,是武好古可以随意支配。所以武好古就可以使用这些财产去支持云台学宫和博士团的发展。所以这部分外系财产总收益(扣除尚不能盈利的界河马场、界河船厂的损失和市舶司商行必须上缴的利润)的三成,现在被直接“捐”给了博士团。

    此外,由于博士们要负责传道布道,他们自然也是教师了,所以博士团本身会对博士们进行为人师表方面的培训(现在还没有专业的教育学科),让他们可以充当教师。

    所以界河商市的四开书院和海州的东海书院,都是博士团的博士们在主持。

    因此在辟雍学宫、云台学宫热门起来以后,这五家教授六艺的书院也就大热了。博士团也跟着沾光,收到了大量的赞助费这就是把书院开在大商市的好处,望子成龙的有钱人太多了!同样的,这也是云台学宫这一类新式教育为工商服务的开端!

    有了大量收入的博士团,不仅可以给下面的博士们发放高额的薪水,而且每年还会有不少盈余。这笔钱又被投资到了界河商市和京东商市,使得博士团的经济实力愈加雄厚,也就可以在未来吸收更多的博士,开设更多的书院……

    所以博士团不仅是个军事团体,而且还是一个经营实体,一个教师团体。

    而且武好古现在还不知道,博士团现在还拥有了耽罗国!

    “那么……博士团也会去安西向那里信天方教的百姓传播孔圣人的道理?”

    赵安惠当然知道安西四镇现在是什么情况了,西夏和东黑汗回鹘是邻居啊。所以他有理由怀疑博士团的能力,哪怕就是孔圣人再世,大概也没什么办法吧?

    “当然了,”武好古认真地点头,“博士团的博士都善于以理服人,一定可以将大道布于西域的。

    而且,当今大宋的官家可是要当天可汗的!天可汗最会以理服人了,唐太宗那会儿,不就是万国来朝吗?”

    也有不来的!赵安惠心说:高句丽和吐蕃不就不认李世民这个爸爸吗?难道赵佶现在比李世民还要牛逼了?

    武好古当然没有从赵安惠的脸上看出怀疑的表情,官做到他们这种层次,都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