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5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句动摇军心的话,只要有这三四万精锐在手,乾顺和察哥兄弟再不济还能弃国西走。西夏的这些精兵可是久经战火考验的铁军!在东面和同样打了几十年的老对手大宋西军比自不占优势。

    可要是去了西域,哼哼!察哥已经和曹勉打听过了,西域的喀喇汗国和高昌回鹘都已经将近百年安泰下来了,军队早就朽坏了不堪了。

    也许是时候改变用兵的方向了!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察哥抬头一看,只看见几名骑士飞奔而来。当先的是一个嘉宁军司的指挥,也是察哥派到嘉宁军司中的心腹,名叫梁哆,是梁氏族人。不知什么原因没有跟着小梁太后出走,而是被察哥所用了。

    跟在梁哆身后的,是几个梳着汉人发髻的男子。察哥知道这些打扮得和汉人无异的人都是心向大白高国的横山蕃部子弟——也就是身在宋营心在夏!在宋朝占据横山后,可是有不少这样的蕃部儿郎的!

    而且就算是那些执掌一族命运的首领,也大多和西夏暗通……并不一定是爱国,而是谁也不知道西夏什么时候就会打回来!

    察哥连忙冲梁哆招招手,这个年龄只比察哥长几岁的黑瘦汉子马上就带着一个有些矮胖的青年策马到了察哥跟前,然后两人一起下马行了礼。

    梁哆行完礼,一指身边的矮胖子,对察哥道:“大王,这位是环州李讹,是心向大白高国的忠义之士!”

    李讹又行了一礼,言语恳切地说:“大王,小底李讹,愿为大白高国粉身碎骨!”

    他当然不是汉人了,他家原是横山蕃部一个首领,李姓也是个赐姓——西夏皇帝给下面人赐姓的时候很有意思,从来不赐嵬名这个姓,也不赐拓跋,而是把得自李唐的李姓赐下去。所以横山蕃部的头头基本上都李家人。

    “好!”察哥点点头道,“果是忠义之士!”

    梁哆在旁说道:“据李讹所报,日前入我国境烧杀抢掠的宋军骑兵乃是殿前御马直所部,是奉了新任的御前三直都虞侯武好古命令出动的。”

    “武好古?”察哥问,“他不是个商人吗?”

    李讹道:“回禀大王,武贼好古的确是奸商!不知用了何等手段,居然当上了统军之将。看来宋国的气数也快到头了,居然用商人为将。”

    但这个奸商还是把大白高国给抢了!察哥很有些郁闷。

    他又问:“宋军可有大举出动的迹象?”

    “并无大举出动的迹象。”李讹道,“沿边各州、军的民伕和弓箭手大多没有集结,没有他们协助,宋军是不能打的。”

    那么说武好古这个奸商就是派骑兵来抢劫的?

    察哥皱眉又问:“何处可以越横山?”

    这个问题是问梁哆的,梁哆马上回答道:“延安府和绥德军沿边比较空虚,不久之前宋人的鄜延抚司抽调了一些缘边弓箭手去延安听用。”

    “抽调了弓箭手?”察哥问,“只有延安府和绥德军调了弓箭手?”

    “只有这两处。”

    “知道做何用处?”

    “不知道。”梁哆回答,“不过抽调的数目不多,应该不是为了大举进攻。”

    察哥思索了一番,目光忽然凛冽了起来,自言自语道:“就去延安府走一遭吧!”

    ……

    几乎同一时间,武好古也率领着人数超过三万的大军在向北开进。

    他的大军,步兵人数虽多,但是怎么看都没有了高俅统带御前猛士直时候的那种锐气了。

    首先是部队的行军速度下降了,之前几乎是人人赶着上战场!而且御龙猛士的体力也好得出奇,哪怕全副武装,再披上铠甲也能日中而百里!

    可是扩编后的御前三直中的两直却明显不行了,现在虽然是无甲行军,行李也不多,但是速度依旧不快,一天走个五六十里大概就差不多了。

    其次是部队的士气也明显低落了下来!这一点旁人看不大出,但是和武好古并辔而行的高俅,却可以明显察觉到。他掌管的御前两直,那真是有一口气杀到兴庆府去把西贼的兀卒(皇帝)宰了换房子的气势。

    可是现在,他明显感到恐惧的气氛在军中弥漫着——这也难怪,在部队扩充之后,新兵的数量占到了绝大多数。而且这些新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就被武好古带上战场了。

    这样的部队,守城也许没什么,用来野外浪战,搞不好要吃败仗的,真是让人担心啊!

    不过让高俅感到欣慰的事情还是有的,就是殿前御马直在经过调整之后,仿佛变得更加犀利了,虽然从中调出了大量的骑士充当军官和军事机宜,但是调入的骑士似乎更加厉害!现在一千出头的骑士走在队伍前面开道,不仅队形极为严整,而且处处散发着让人恐惧的杀气……连高俅和杨可弼都有点看不懂了,为什么殿前御马直的气质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

第702章 银州一夜城 四() 
    数百骑战马,仿佛风一般的卷过了冬日的陕北大地。

    刚刚下过一场不大不小的中雪,官道上白茫茫的一片,马蹄踏过,只是溅起雪花。

    这是一支纯骑兵队伍,一人双马,除了战马,还有一匹走马或驮马,只是以寻常行军的速度向前。

    马背上的骑士,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典型的重骑兵,穿上了皮甲,背上了马矟,也带着弓箭,有一部分还带着模样古怪的“骑弩”。

    另一种则是典型轻骑兵,虽然也有皮甲护体,但是没有人背马矟或者马枪,只带了刀弓。而且他们还负责照看一匹驮了不少物资的驮马,显然是那些背矟骑士的辅兵随从。

    另外,这支七百多名骑兵组成的队伍,还有几个颇为显著的特点。

    一是没有旗号,显然是有意稍稍隐藏一番踪迹。

    二是在行军途中,呈扇形逐渐散开。先是散成了五个各有约一百五十骑的分队,然后又散成了十五个五十骑的小队,稍后又变成了三十个二十五骑的小分队。每一个分队之间,都间隔不过数里,左右都在目视可见的距离内。

    这样三十个小分队就一下子拉出了快二百里,然后开始往北面的西夏境内平推而去。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搜索遮蔽队形!就仿佛一块宽达150里的幕布,将宋军一方的战场完全遮蔽起来了。

    而此时位于无定河南岸的银州城,已经处于这些骑兵背后,完全被隔断了同弥陀洞和石州的联络。

    激烈而短促的交战很快在150里的“搜索遮蔽幕”的全线展开了。

    只要是真正懂得一点军事的人,就知道侦察和反侦察的斗争,才是军事斗争中最为关键的方面。而取得侦察和反侦察斗争胜利的一方,就会拥有最大的主动权。

    而在中世纪的战场上,侦察和反侦察斗争的主角,就是双方的精锐骑兵了。

    武好古,哦,应该是赵钟哥之所以敢带着并没有完成训练的内卫直和猛士直大军,浩浩荡荡开进西夏的境内。就是对以248名女真和阻卜骑士(在第二次入侵劫掠作战中,有2名武好古的假子和1名女真人阵亡)为主力的御马直第三指挥,拥有足够的信心!

    这些兼修轻重,而且互相之间的战术配合默契到了极点,装备也相当精良的骑兵,绝对可以扫清西夏左厢神勇军司的侦骑。

    而失去了侦骑的西夏左厢神勇军司不过是瞎子聋子……瞎子、聋子还敢出城寻敌交战?他们怎么知道来的是外强中干的“三直精锐”?

    “首席假子”武天所率领的小分队,这个时候也遭遇了几名西贼的轻骑兵。对方显然看到了武天和另外四名少年骑士背着的马矟,所以不敢靠近了交手,而是转身就逃——使用马矟进行轮番冲阵的宋军骑兵已经把西贼的左厢神勇军司打怕了!

    而且马刀不和马矟近战也是常识,根本够不着啊!不过武天他们的本事可不仅仅是在马矟上。

    他们还有水牛角弓和三不齐箭,还有一种在踏张弩的基础上开发的骑兵弩。

    这是武好古设计的武器,就是给一张缩小的,可以单手使用的踏张弩安装上类似枪托的木柄。而且这种踏张弩也使用了昂贵的水牛角制成了复合型的弩臂,也配上了三不齐弩箭,所以射程和精确程度都是非常惊人的。

    虽然在马背上无法给踏张弩张弦上箭,但是致命的打击有一次就足够了!

    策马尾随着敌骑的武天已经将上了弩箭的骑弩紧握着右手中,只用左手控着缰绳,双眸则紧紧盯着一个西夏骑兵的后背。

    因为武天拥有一匹第二代界河马,所以很快就追到了骑弩可以发挥威力的距离上了。不过他并没有发射弩箭,而是一边追赶,一边等待时机。

    在过去的几年中,假子军团的战术训练是围绕战场侦察和反侦察展开的。所以狙杀对手的侦骑一直都是重点演练内容,骑弩也是为了狙杀侦骑而被制造出来的。

    而在各种演练和最近发生的实战中,武天和他的兄弟们已经摸索到了发射弩箭的最佳时机,就是等对手在马背上回身射箭的时候抢先发射弩箭。

    一来,在马背上转身射箭时一定会放慢马速;二来,转身的敌人会露出没有甲胄保护的面部;再者,当对手转身射箭的时候,双方的距离也已经足够拉近了。

    被武天盯上的西夏骑兵已经本能地感到了死亡的逼近!在上一次“大宋强盗”入侵的时候,他就遇到过这些背着马矟的死神。无论是列阵冲击,还是在马背上比拼弓弩,自家都不是对手!特别是一群看上去矮壮敦实的“汉人骑兵”,更是强悍的不像话!不仅马背上的功夫厉害的不行,下了马还能披着披甲,提着马矟藤盾飞奔着上山去追杀逃命的党项男儿。而且他们的武艺高强,力气也大到了古怪的地步,一个打几个都不在话下。

    遇上这样的敌人,只有逃!

    可是人家的马怎么跑得那么快?不是说汉人没有好马吗?

    这位名叫细风阿兀,来自河间草原的党项骑兵都快哭出来了!他和那些生活在横山火线上的步跋子可不一样。河间草原水草丰美,宜耕宜牧,而且自从元昊死后,辽夏两国就变得越来越亲密,河间草原已经是几十年未闻干戈了。在被点集到左厢神勇军司服役之前,他不过是草原上的一介牧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身后传来的催命的马蹄声越来越响亮了,细风阿兀知道自己必须要做些什么了,要不然可怕的马矟就要捅上来了!

    想到这里,身体都有点发抖的细风阿兀取出自己的马弓,也不是什么好弓,又抽出几支羽箭,左手将羽箭和弓身握在一起,右手则抽出其中的一支羽箭,猛地转身,想要寻找目标下手,却看见一团不知什么东西就以极快的速度向自己飞来。

    不好……他刚想到这里,面颊上就不知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然后就是一阵距离的疼痛!他手中的弓箭都捏不住了,双手下意识的就去捂脸,却摸到一根木杆生生的插在了面门之上!

    恐惧和疼痛同时袭来,让他暂时失去了对平衡和马匹的控制,身体就像一侧翻倒下去,他连忙扑倒在马背上,一手捂脸,一手抱着马脖子。

    武天这个时候已经收好了骑弩,换上了马矟,同时双腿一夹马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