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筑城还有急造之法?

    “不可能,不可能。”折彦质连连摇头,“再怎么急造,你还能挖开冻得坚硬的泥土?”

    武好古说:“有加急钱就行!”

    加急要给钱的!后世的加急费就是这么来的……

    “加急钱?”

    陶节夫和王恩两人互相看看,心里都想:武好古这厮果然是奸商啊!

    “要多少?”陶节夫问。

    “有多急?”武好古反问。

    “多急?”王恩笑道,“老夫若要你一天内把银州城修复你也办得到?”

    武好古居然认真地点点头:“可以啊!需要十万缗加急钱,给盐茶引或度牒得加价三成。”

    什么人啊?这是什么人啊?

    陶节夫和王恩还有折彦质都傻了,不仅傻了,他们都有点想念高俅了……高俅多好的人啊,一心为公,从来不讲钱。那么好的官居然被钟傅这个奸臣给害得丢了御前三直的指挥权。现在换了个奸商过来,什么都讲钱!

    “十三万缗盐茶引可以给!”陶节夫脸色沉沉的,“不过你得立军令状!若是逾期,须得重治其罪!”

    “禀报使相!”和武好古一块儿来的金牌大状何天然开口了,“我家宣赞是不可能签军令状的,宣赞只能签合同凭由。”

    签合同?还是在做买卖啊!

    陶节夫看着武好古,武好古点点头,笑道:“军令状是不可能签的,出兵打仗是有风险的,本官可不会赌上脑袋。不过合同凭由可以签,若是逾期,本官赔钱就是了。”

    “胡闹!”王恩哼了一声,“军中无戏言!打仗哪有签合同的?”

    “只能签合同,”武好古坚持道,“下官不和人赌脑袋的,下官只有一个脑袋,还得留着吃饭呢。

    若是陶使相和王总管答应了,那么不包括行军和完全攻占银州城所需之时间,本官的御前三直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对银州城的急造修复,使之足以抵抗西贼大军攻击。”

    说真的,陶节夫和王恩都有让人把武好古拖下去打板子的冲动了——他们真有这个权力!军中是有肉刑的……不过打完以后,别说银州城没人去修了,就是那些厉害无比的女真骑兵(其实只有一小部分是女真)也别想用了。

    “逾期一日须赔偿十万!”陶节夫咬着牙说,“武崇道,这是本官的底线了!”

    武好古听了陶节夫的话,只是苦苦一笑:“使相,下官说一日筑城,其实是有十足把握的。而且这十万缗的加急钱也不是本官装进口袋里,不仅下面的府兵、民伕要给钱激励,而且还得花钱在材料上面。折从事都说了泥土坚硬不能施工,下官虽然有办法,但必须花钱买引火之物把泥土烤软了。其实这个泥土冻结只是一层,下面的土还是软的,只要烤化了表面,就可以进行挖掘了。

    另外,为了加快修复城墙,下官还准备了特殊的筑城工具,都是从界河商市高价买来的!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说实在的,下官在筑银州城的事情中,是一文钱都不赚的。所以您要下官逾期一日赔偿十万,恕下官难以从命。”

    这话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王恩皱眉道:“那你准备赔多少?”

    “三千缗,”武好古道,“逾期一天赔三千缗吧……也不是下官赔,而是参加筑城的全体官兵和民伕扣减工钱、赏钱。”

    听上去好像有点道理啊!

    “好吧!”陶节夫其实也没啥选择的余地,想要在冬天筑银州城,就得武好古来了。

    他想了想,又问:“你要多少民伕?”

    “不需要太多,”武好古道,“几千人就够了。召集民伕动静太大,费时也久,是瞒不过西贼密探的。”

    陶节夫有点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了,“武宣赞,你真能用两万几千人在一天之内修复银州城?”

    “能!”武好古点了点头,“如果使相没有异议,那么下官就让人起草合同凭由了。”

    “好!”陶节夫笑道,“本官领兵多年,还第一次同部下签合同……你可别叫本官失望了!”

    ……

    高俅又一次和武好古凑在一块儿了,他接到了鄜延路帅司签发的命令后,立即就点起了3000人马赶来了肤施和武好古汇合他带来的也不是都是民伕,其中有1000名精锐的缘边弓箭手。

    缘边弓箭手其实也是一种府兵试点,最早开始于宋真宗景德二年,由知镇戎军曹玮提出,用给田200—250亩招募一壮丁,自备粮食兵器,参战则为正兵前锋。

    这种类似于府兵的半农半军的存在,虽然不在禁军账面上,但却是西军战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人数甚至不少于西北禁军的数量,而且每每被置于前沿,用于先锋。战斗力之强,也不亚于隋唐府兵了。

    但是陕西、河东的弓箭手也和历史上的唐朝府兵一样,出现了难以维持的困局。一方面连年征战让弓箭手们承受了极大的经济压力和伤亡;另一方面陕西诸路官田被日益膨胀起来的将门大量占用,也出现了无田可授的情况出现。

    没有田,自然就没有弓箭手了……没有田的情况在新开辟的熙河路并不存在,但是在鄜延路这样一百几十年的大宋土地上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从哲宗朝开始,鄜延路缘边弓箭手的数量就开始持续下降,不过眼下还没有发展到难以为继的地步。至少高俅和杨可弼还是从鄜州地面上拉出了1000名弓箭手。

    “大郎,你真能在一天修好银州城?”

    高俅已经知道武好古在陶节夫跟前夸下的海口了。

    “不大可能吧!”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苏迟,他自己就是知肤施县事,自然常往武好古这里走动了。而且他也已经将1000名种地的府兵和1000名民伕准备停当,随时可以开拔了。

    “哪里用得着一天?我又不会用板筑的法子去把银州城墙完全修复了……难度还要考虑百年大计?眼下能用就行了,半天足够了。”

    武好古笑着,勾勒在嘴角的纹路中尽是得意的表情,西贼会怎么对付宋朝来势汹汹的攻势是再清楚不过了。一定和元丰四年的办法一样,用坚壁清野加诱敌深入的法子。决战的战场肯定不会摆在无定河一带。

    所以无定河一带的战斗就是围绕攻打防守并不严密的城池和修复城池还有屯田展开的。且不说屯田,那是苏迟的活儿。攻城和修城是完全难不倒自己的!

    等到把无定河畔的城池都搞定,自己也该加遥郡了,到时候想办法走人就是了……

    “不用板筑法?”高俅一愣,“难道要修砖城?”

    武好古笑着:“砖城多贵啊……高大哥,伯充,我告诉你们,你们可别泄露了。其实黄四郎在离开界河的时候就想好办法了,用麻袋装上泥土堵塞城墙的破口。”

    “用麻袋装土?”苏迟皱了皱眉,“牢靠吗?”

    “牢靠!”武好古说,“界河商市用这个加固过界河河堤的,这种办法施工很快。有两万多人,扛一晚上的土包怎么都有十万个了,还会堵不上缺口?”

    “可土从哪儿来?”苏迟又问,“泥土都冻硬了。”

    “拆房子啊!”武好古笑道,“银州城内房子不少,都是土坯的,拔了房子就有土,足够把城墙补好了。”

第701章 银州一夜城 三() 
    一支军队正穿行在瀚海沙漠之中。

    站在队伍的中段,向前望不到头,向后望不到尾。浩浩荡荡,人马多达数万。前军已经靠近盐州城,后军则仍然在戈壁滩上冒着凛冽的寒风开进。

    大白高国都统军,晋王察哥此时便身在这支队伍之中。他骑着一匹龙种骏马,头戴着防风御寒的毡帽,套了一件厚实的皮袍,一条金带系在腰间,显示了他的尊贵身份。

    本来打算等到腊月才出兵的察哥,在接到了宋朝强盗再次洗劫无定河流域的消息后,再也安坐不住,不得不提前点集兵马离开兴庆府了。

    强盗被反抢的恶劣影响可是相当严重的!因为西夏立国于贫瘠之地,而且和宋国开战后陆上丝路也随之断绝,国家的财政一直极为吃紧。长期以来,都要依靠宋朝的岁赐以及从宋国土地上劫掠到的财物维持。说西夏是个强盗国家可一点不冤枉!

    但自从横山之役后,抢掠宋朝州县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而今年又失去了宗喀吐蕃这个多少能刮一点的小弟……当然了,这只是日子难过,大家的希望犹在。

    强盗国家嘛,只要有抢劫的希望,国家就有凝聚力,有凝聚力,大家就能团结起来共渡难关。

    可是这次是怎么啦?堂堂强盗大国居然被宋朝这个肥羊给抢了……而且还是被人家的少量骑兵给洗劫了,洗劫了一次还不够,居然还来第二次,更可恨的是两次都是满载而归!

    这事儿太打击乾顺、察哥两兄弟的威望了。你们哥俩画画写大字不如赵官家也就算了,怎么做强盗的本事也不如赵佶了?你们嵬名家世世代代都是强盗头子啊!

    这脸儿打得实在太疼了——宋朝人,还有后世的人是很难理解这些强盗团伙的思路的,能抢才是真本事!能抢才有人跟随!如果赵佶抢东西的本事比乾顺、察哥厉害,那下面的小强盗当然抛弃乾顺、察哥去投赵佶这个天可汗了。

    历史上李世民的天可汗不就是怎么当上的?

    至于小强盗们被大强盗欺负的事儿,那都是小事儿,民族团结大如天嘛!只要强盗头子天可汗能带着他们去抢别人,大家就拥护天可汗的民族团结政策。

    所以乾顺和察哥现在必须证明自己是比赵佶还要厉害的强盗头目……考虑到抢劫党项人的其实是完颜斜也指挥的女真和阻卜强盗团,乾顺和察哥这两个党项强盗真的是压历山大啊!

    不过察哥现在并不知道自己遇上了强盗祖宗,他还以为是几千个(其实只有几百个)杀人不眨眼的汉人匪徒在党项人的土地上烧杀抢掠。

    丢掉的面子如果不赶紧找回来,团伙的人心就要散了。

    “抢哪里好呢……”察哥低声嘀咕着。其实他也没抢东西的经验,他今年还不到二十岁,掌权才几个月。而且就算他之前在仁多保忠手下“实习”的时候,也没什么机会去抢劫,毕竟那时候宋军占了太大的优势了。

    到了现在,随着宋军平定湟、鄯、廓三州和仁多家族的叛变,宋军的优势变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嵬名察哥不得不亲自带领铁鹞子和卫戍军这样的精锐离开兴庆府到横山—无定河前线来找场子了。

    为了确保抢劫成功,他可真是拿出老本来拼了!光是铁鹞子就出动了1500!卫戍军则一举出动了8500,总共是10000精锐战兵。再加上三倍的负赡兵,一共出动了四万大军。而且所有的正兵都是一人双马,负赡兵则牵着骆驼和驮马。只要这三万余匹骆驼和驮马可以满载而归,乾顺、察哥在军中的威望才算真正树立起来。

    不过下的本钱越大,嵬名察哥的心事也就越大。因为眼下西夏朝廷手中掌握着的,也就是三万几千真正精锐的战兵了——打酱油的,当肉盾的杂兵,西夏还是有许多的。但是大白高国武力的支柱,从来都是三万几千最多四万的精锐。

    说句动摇军心的话,只要有这三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