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这一百条好汉,上了战阵也没卵用,因为铁骑冲阵不单靠人,还得有好马好甲。

    现在上四军里面哪儿有能承受甲骑具装的良马?不仅良马没有,就是上好的甲骑(人铠)和具装(马铠)也没有啊,只有一些糊弄人的薄皮轻甲,要么干脆就是纸甲了……

    穿上纸甲,骑上驽马还打个屁啊?这不是给西贼的铁鹞子送人头吗?

    “这就对了!”郭京笑了起来,“凭林大郎的本事早就不该在禁军这一棵树上吊着了。对了,陆小乙那边没问题吧?他可是出了名的恪尽职守。”

    “那赤佬敢不去?”高娘子拍着胸脯道,“他若不去,老娘便带上弓箭自己去!”

    “好个泼辣高娘子!”

    高娘子话音刚落,就听门外有人大笑说道。

    紧跟着,便看见一个大和尚同高俅联袂进来,那大和尚,正是武好古日前在王驸马府上见到的五台山来的智深和尚。

    林万成和高娘子还有林冲三人,忙站起身。

    “高大哥,怎地来了?这位高僧是……”

    “啊呀,你不是鲁大哥么?怎出家当了和尚?”

    智深和尚果然姓鲁,便是鲁智深了!

    他和林冲、郭京一样,都是从西军“漂”到开封府的二代。不过他在开封府的禁军里面干得没滋味,寻思西北战事多,总有机会可以立功升官,七八年前便自请调去了渭州谋了个提辖兵甲的差遣。却没想到再回开封的时候,却是个大和尚了。

    难道是因为在西军也当不上官,最后灰心丧气看破红尘了?

    见林万成、林冲、高娘子等人惊讶,鲁智深双手合十,念了个佛号,便笑将起来道:“本以为在西军可以痛快些,谁知在渭州也是一样气闷,三年前犯了事,便一路往五台山去,寻了在渭州相识的智真和尚把头剃了做和尚也。”

    听鲁智深这么一说,林万成便是一叹:“怎到哪里都没路走?留在开封府便连个容身之所也买不起,去了西军,竟也……”

    “也不是没路走,”高俅喜洋洋地道,“鲁大哥如今做了官,也发了财了。”

    “甚?”林万成一愣,“做和尚也可升官发财?”

    鲁智深哈哈一笑:“都是智真师兄看得起洒家,叫洒家护送真容院的首座戒绝和尚去海州。不想那戒绝老和尚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到了开封府便是亲贵豪门的座上客,连洒家也跟着沾光,天天有豪客布施,出手都是上百缗的,几天就收了上万,都能在开封府买房了。

    今日更是同老和尚一起去宫里谒见了官家,还得了个大相国寺僧判的僧官,倒也算是升官发财了!”

    “大相国寺的僧判啊……”林万成吸了口气,一张老脸上尽是羡慕了。

    大相国寺出了名的有钱,在那里做个寻常和尚都千难万难的,鲁智深现在是一步登天做了僧判,可真是僧运亨通了。

    鲁智深也跟着一叹:“如今这世道,便是武人最低贱了,洒家做了和尚便算了,若是有子孙,再不叫他从军做赤佬了。”

    “说这些作甚?”高俅看着屋子里的气氛有些低迷,“今日是鲁大哥做官的好日子,我已经在上方寺订了斋菜。

    武大郎也在啊,不如一起来吧,哥哥正有事要和你说。”

    “好啊,一起去吧。”武好古心想,多半是高俅攀上了端王赵佶的高枝了。

    ……

    上方寺位于开封城北厢,紧挨着开封内城的城墙,寺庙的规模不大,修得也不豪华,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破旧,但香火倒是鼎盛,今日是进香的日子,寺庙山门大开,香客们涌进涌出,仿佛潮水一般。

    不过看着进出山门的那些香客们的穿着打扮,都不甚底有身家的,估计这庙里的香火钱也收不得几个。

    上方寺的主持是个年老的胖大和尚,原来也是开封府的“老禁军”,同高俅、林万成和鲁智深都认得。一见到鲁智深便和他道喜,又亲自将一行人迎进了专供香客用餐的小斋堂。

    说是“斋堂”,其实就是一家专供斋菜的饭馆,也设了包房雅座。不过生意显得有些清淡,比不得大相国寺的烧猪院。

    “高大哥,你有甚事要与我说?”

    趁着斋菜还没上来的时候,武好古便和坐在身旁的高俅攀谈起来。

    高俅笑道:“是有人想和你学画。”

    “学画?”武好古微微有些失望,“谁?”

    “王驸马的一个亲戚,”高俅道,“他在绘画一图上很有些天赋,知道你善画人像楼台,便想和你学。他家富豪,这束脩之仪自是丰厚,而且这人情更是不小的。”

    束脩之仪(学费)武好古是不在乎的,不过王驸马的亲戚肯定不是一般人……当今官家也是他的亲戚啊!所以这份人情肯定不小,武好古自然不会拒绝。

    “行啊,”武好古笑道,“我不日便要启程赴海州了,待回了开封府,便收他为徒吧。

    对了,我还有《界画楼台二十四法》和《人体写真二十四法》,明日便送到王驸马府上给你吧。”

    《人体写真二十四法》是武好古这几日画了糊弄人的东西,画了二十四幅白描的人体(都穿着衣服)和手脚、五官等部位的样图。

    “不必恁般麻烦,”高俅笑道,“明日我自来取便是了。”

    正说话间,突然门外又有人在门外道:“鲁大哥可在此处?”

    和武好古等人同坐一桌的林万成忙道:“是陆小乙吗?”

    “正是小乙。”

    随后便看见一个穿着缺胯紫窄衫的白脸大汉和高娘子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郭京对武好古道:“大郎,他便是陆谦了。”接着又招了下手,“小乙哥,快些过来见见武大官人。”

第六十三章 福星?祸星?() 
靡靡细雨,不知什么时候又降了下来。

    当上方寺的斋宴结束,众人散去的时候,才发现细雨已经潜入了这个午后,驱散了一些暑气,还带来了几分诗意。

    武好古是和高俅一起离开城北厢的,高俅还向上方寺借了两把雨伞,两人各打一伞,并肩走在开封府的长街上面。

    柔柔细细的雨丝并没有驱走多少行人,进了安远门后,马前街上依旧如晴日一般热闹,只是行人多打起了纸伞,街上还多了一些卖伞的商贩。

    “哥哥,”武好古边走边问,“方才不方便说话是吗?”

    高俅点点头,笑道:“便知你要问了……这一次,真是多亏你了,我高大郎,算是看得到出头之日了。”

    原来那日武好古在王诜府上遇到的神秘少年,就是微服来访的端王赵佶,未来的大宋官家,被后世称为“灰溜溜”的宋徽宗的那位了。

    便是没有武好古的《高俅蹴鞠图》,高俅也会一头扎进端王赵佶的怀抱……他们俩可是命中注定的有缘人!因而赵佶见了《蹴鞠图》,又在王诜那里见到高俅的本尊,顿时就喜欢了。便开口向王诜要了高俅去端王府了。

    至于画了《蹴鞠图》的武好古,赵佶当然也是喜欢的,不过武好古不是谁的门客家臣,不是赵佶一句话就能要了去的。

    而且,赵佶也不想对武好古用强……强迫人家入自己的门下这多没品?以赵佶的心境,怎能做这种事情?

    “是端王吗?”武好古当然知道高俅和谁命中有缘了。

    高俅点了点头,压低了声音:“莫声张。”

    “为何?”这下武好古有些不大明白了。

    高俅一笑,“大郎,你也是读书人,又是画中第一人,怎就不明白相交于市井的那份意境呢?”

    相交于市井?

    武好古想了想,仿佛宋徽宗就是个没事儿老爱在开封市井中瞎转悠的“青楼天子”……这位官家是既要享尽天子的荣华,又想要感受名士隐者的那一份悠然。

    这份心境,后世的史家早就评过了,武好古也是知晓的。

    他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高俅接着又道:“之前哥哥我在苏学士家和王驸马府上当小吏,不知道王府是甚模样,如今一头扎进去,才知道那里的水有多深。

    大郎一身本事,何苦投入这浑水?所以哥哥便做了主,唆使他化名来做你的学生。”

    高俅是真心为朋友打算的。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斗争。赵佶的王府亦是如此,虽然面子上一团和气,然则底下的斗争,比潘楼街上不知残酷了多少!

    潘楼街上的斗争基本上还是有底线的,但是王府里面……那可就没什么谋财不害命的说法了。

    为了往上爬,谁不是不择手段?

    以高俅的老奸巨猾,自然可以应付自若,可武好古没有这个能耐。

    和武好古交往了多日,高俅早就看穿了武好古的为人。不仅恃才傲物,而且有点谋事不周。他若是入了端王门下,潘楼街上自然没人敢惹他,但是王府之中,谁也不会由他超然的。准保把他斗得北都找不着!

    所以高俅这个好朋友,就为武好古打算,替他另谋了一条路子。

    当赵佶的美术老师?

    武好古一想,这个好啊!赵佶再过一年多就是皇帝了,自己到时就是皇帝的美术老师啊!虽然是教画画的,但是名分是在的,那谁还敢欺负?

    而且做宋徽宗的美术老师,相较于做宋徽宗的臣子,更容易发挥影响力。

    至于一个官身,那根本不是个事儿!

    “还是哥哥想得周到。”武好古感激地说,“只是叫端王等上两三个月再来,是不是……有些不敬了?”

    他的意思其实是,是不是要让宋徽宗早点来拜师啊?

    高俅却摆摆手,笑道:“不急不急,得先让端王晓得你有多大本事才行……他现在得了一幅《桑家瓦子图》、一幅《醉罗汉图》和一幅《蹴鞠图》,如获至宝,成天在家里临摹。待到他临来临去临不出来,才知道你的本事,到时候才会心悦诚服拜你做师父。

    所以你尽管去寻米芾吧,只是路上须小心一些。”

    高俅思量了则个,又说:“你寻到的林家父子和陆小乙确实有真本事,若是再和智深大师一路,应该是可保无虞的。

    待你回来,端王便会微服相交。你可千万别露了底,知道吗?”

    武好古笑道:“知道,我知道……总要叫他享受一番市井江湖的逸趣。”

    “对,对,对,”高俅笑道,“就是要这个味道,大郎你明白就好!”

    ……

    金水河畔,端王府,西书房内。

    就在高俅和武好古慢慢走在雨中的马前街上的时候,赵佶,也就是武好古日前在王诜的保宁赐第门外巧遇的高大少年,这时正在品鉴一幅刚刚被送来的图画。

    这是一幅《潘巧莲写真图》,不过并不是武好古画的,而是米友仁的作品。

    “若是没有武好古,小米凭这幅画,也是当事第一人了。”赵佶看着画上的美人,突然笑了一下,“对了,这潘巧莲是谁?”

    他的问题是问一旁捧着个拂尘站立着的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宦官的,老宦官正是刘有方。这幅《潘巧莲写真图》(其实是个摹本)就是他用一纸苏东坡的真笔字帖从米友仁那里换来献给赵佶的。

    “这潘巧莲是潘家将门的女子,”刘有方柔声道,“是左卫将军潘意的姑姑,不过年纪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