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现在,大周散兵的黑枪打得却一点不差,他们在西宋枪大夫开火前就抢先射击了,而且打得很准。

    在行进过程中没有隐藏好自己的西宋秀才、举人,甚至还有一个进士,纷纷中弹倒地。或是马上死去,或是发出一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

    不过枪声和惨叫声都被不断响起的炮声给掩盖住了。所以西宋的火枪兵和手炮兵们并不知道前方的枪大夫已经损失惨重了,他们现在只是蒙着头向前。

    整整四个营下属的近2000名火枪兵、手炮兵,这个时候组成了四个齐头并进的方阵,刺刀如林,战士如潮,滚动着向前猛扑而来。

    而最先迎接宋军凶猛而上的四个方阵的,则是周军榴弹炮打出的凶猛火力。

    周军在姜山前线有6个榴弹炮队,一共36门5寸榴弹炮。

    在发现宋军在“粮库”方向厚集兵力后,立即就被拖到了相应的预设阵地上展开。现在正好一的发射最凶残的榴霰弹!

    榴霰弹是榴弹和霰弹杂交的产物!就是在一枚开花榴弹的“腹中”塞上铁珠以加强杀伤力。

    拥有木质托架和木质引信的周国产的榴线弹在实战中的表现,比起西宋的榴弹可好太多了。大约有20的榴霰弹会在落地后或落地前的霎那间爆炸——这就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啦!

    而且周军榴弹炮打得也准,在轰击三到四华里开外的大片移动目标时,还能保持30的命中率。

    也就是说,有大约6的榴霰弹会在人堆中爆炸!6乘以36的结果超过了2。从概率上讲,一次榴弹炮齐射的结果,就是2枚榴霰弹不偏不倚的落在人堆中,然后爆炸。

    哦,也有一定的几率在人群的头顶上炸开。

    那可真是伤亡惨重了!

    不断落下并且炸开的榴霰弹,几乎将周军堑壕防线前的两三里间,变成了一个吞噬人命的生命禁区。灰色的西宋军战士在队长、排长的率领下,一头扎了进去。然后整齐密集的方阵就被炸出了大大小小的缺口。榴霰弹的破片和铁珠四下飞舞,轻易击穿人体,血肉马上就四下飞溅出去。溅在了麦田中,草丛中,同袍们的头脸上。

    陈友谅身上也被黏稠的鲜血之类的东西溅到了,鼻孔中吸入的都是混合着血腥味道和硝烟气味的空气。不过他一点退缩的念头都没有!

    作为一个军户兵,他从小就被灌输用命搏富贵的思想。

    命,不过是赌注罢了!是用来搏富贵的赌注。

    现在的西宋武士的前途不能和200年前相比了,而且普遍贫困。但是利出一孔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往上爬,就得打仗立功!

    而临阵脱逃,不仅会被枪毙,而且还会成为家族的耻辱,连祖坟都进不去,还会被族谱除名。

    所以他现在只有和他的同袍们一起,硬着头皮冲锋,冲进周军的战壕,用手中的刺刀把他们挑死。

    可是这段一千多步的冲锋距离却显得遥远而又漫长。特别是当他们冲到周军战壕前200步的时候,一个山炮队和一个长炮队的12门直瞄火炮也开火了。

    它们发射的是可怕的霰弹!

    一枚霰弹射出,都会打到西宋军一大堆的人。战壕的前方,到处都是被打倒的尸体,有些还没有死透,撕心裂肺的惨叫着。

    可是剩下的人,却义无反顾地继续向前!

    因为他们无路可退!

    共和军第十八军五十五师三营八队的队长刘福通中尉,猫着腰从浅浅的交通壕走进了马上就要遭到进攻的战壕。比他们先进入战壕的散兵们正在开火射击,而西宋士兵的喊杀声还有惨叫声,则已经穿过炮声、枪声、爆炸声传了过来。

    现在该轮到刘福通和他的手炮队兄弟们出手了!

    他们的任务,就是先用手炮给冲杀而来的宋军步兵以迎头痛击。然后才是刺刀突击,打退敌人的第一波进攻。

    。

第1502章 爬向开封府() 
激烈的肉搏马上就在这条战壕当中展开了。在肉搏之前,进攻的宋军步兵先是在近距离上打了一轮排枪,而刘福通部下的手炮兵们则投出了一轮炸弹。排枪和炸弹都撂倒了不少双方的士兵。但是谁也顾不得看一眼死伤的同袍,只是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向迎面而来的敌人。

    刘福通带领的是手炮兵,属于步兵中的精锐骨干,全都是身长力大的老兵。拼刺刀的本事都是一等一的。但是他们有一个弱点,都没有上过战场,所以远没有对手那么凶悍。两下交手,顿时就落了下风。

    西宋军的凶猛真的出乎了他们的预料,有的人被爆炸的手炮和榴弹炸得浑身是血,还疯狂怪叫着扑了上来。有的在格斗中折断了枪刺,就空着手朝周军的手炮兵扑去,掐脖子扣眼珠,甚至用双手紧紧抓住刺刀不放,直到鲜血直流都不松手。

    幸亏刘福通的上司在一开始就投入了最精锐的手炮兵队,如果让普通的步兵来迎击西宋战士的第一波猛攻,现在多半已经被击败了。

    即便是最精锐的共和军手炮兵,被凶悍疯狂的西宋战士一番冲击,也有点坚持不住了。

    好在共和军的援兵很快就顺着交通壕源源不断的上来了。

    与此同时,共和军的榴弹炮、长炮和山炮猛烈开火,用榴霰弹和霰弹封锁了西宋军后续部队前进的线路。

    随着共和军援兵越来越多的抵达,双方的厮杀渐渐变成了一边倒。陈友谅和陈友仁两兄弟是肩并着肩冲入战壕的。作为兄长的陈友谅参加过西蕃的平乱战争,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西宋这几十年来不仅在中亚和蒙古(察合台汗国)厮杀,其内部的变乱也此起彼伏。特别是西域、西蕃、南荒(指蒲甘缅甸北部和大理南部一带)等地的土司部落,总是不断给西宋朝廷找麻烦。

    不过他们又怎是西宋天兵精锐的对手?无非就是成了陈友谅这样的西宋老兵刷经验的对象。而陈友仁则是头一回上战场的新兵蛋子,被周军的大炮轰的晕头转向的陈友仁现在完全蒙了,早就忘记了从小就苦练的拼刺和肉搏的本事。只是胡乱舞动上了刺刀的步枪乱扎,结果一个周国的手炮兵一刺刀捅穿了小腹。似乎没有扎穿什么要紧的内脏,这小子居然没什么感觉,还在嗷嗷叫着厮杀。

    陈友谅则杀得满头满脸的都是血,好像个凶神恶煞一样。虽然杀性大起,但他还是没忘记照看自己的兄弟,一直护在他身边。要不然陈友仁早就一命呜呼了。

    不过并不是每个西宋军的新兵都有老兵哥哥保护的,所以他们这些慌乱中跳进战壕的人,就成了共和军战士们刷经验的对象。现在已经死伤的差不多了!

    而陈友谅这样的老兵虽然难对付,但是从第一线战壕退下来的周军的散兵并没有走远,而是在附近的麦田草丛中隐蔽着,不时用精准的狙击杀死西宋的老兵。

    在子弹面前,老兵新兵可没有什么不一样!

    在榴弹、榴霰弹和霰弹面前,最蛮勇的战士,也不过是一摊烂肉!

    共和军的大炮在今天的交战中发挥出了工业化的威力!

    雨点般打出的榴弹、榴霰弹和霰弹,严重削弱了宋军冲锋的动能。几乎有三分之一的西宋军战士倒在了冲锋的途中——蒙受了那么大的损失,居然还能坚持冲击,已经说明西宋军的悍勇了。

    而在剩下的三分之二中,又有不少头一回上阵的新兵因为炮击而陷入了慌乱。

    所以西宋军冲锋的主要动力,其实就是陈友谅这样躲过了炮击的老兵。

    不过由老兵的生命支撑起来的冲锋,终究还是随着伤亡的不断扩大而到了力竭的时候。

    在一轮周军预备队的反扑后,陈友谅和弟弟陈友仁就失散了,他被几个同袍从战壕里面拖了出来,流着眼泪向己方阵地奔逃而去,在整个战争期间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亲弟弟。直到十一年后,当战争结束的时候,他才在自己的老家汉阳见到了失去了一条胳膊和一条大腿的陈友仁。后者是被共和军的战俘营释放的……

    “命令第10师上去,继续攻击!第13师做好准备!”

    从望远筒里面目睹了第7师攻击失败的场面,赵良将却没有一点动容,只是下达了由陆军第10师继续进攻的命令。

    第10师之后,则是第13师顶上去,然后再是重整过的第7师继续进攻。三个西宋步兵师就这样发动了车轮战,在9月19日的白天,接连发起了十一波潮水一样的扑击。

    而周军的阵地,却如磐石一般坚硬,任凭宋军一再拍打,就是岿然不动!

    但是西宋军这种不顾伤亡的冲击,还是让防御的周军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他们毕竟只有三个师的兵力,而且还防御着相当绵长的战线。面对十三四万敌军的轮番攻击,兵力还是有点不足的。

    武元镇和韩山童早就在指挥部里呆不住了,两个人就带着一群机宜和传令兵,跑到了正在遭受攻击的战线后方,找了个小山丘上去观察前线。

    他们所在的位置,都在东宋军的6斤长炮的有效射程内了!不过两人完全顾不了危险,只是和手下的一干机宜都举着单筒望远镜,看着前方正在鏖战的战场。

    为了顶住西宋军一轮又一轮的疯狂进攻,武元镇已经投入了所有的预备队打反击,而且还从相对比较平静的战线抽调了大量的炮兵,全都加强到了正在遭受攻击的方向上。

    而宋军,似乎也将他们的大部分炮兵都集中运用在主攻方向上了。

    超过300门火炮,就集中在不到10里宽的正面上互相开火。在炮轰的间隙,大队大队的宋军端着刺刀,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奋勇突击。

    炮弹飞舞,硝烟弥漫,人命仿佛不要钱似的被消耗着。

    当黄昏降临的时候,武元镇这个上了年纪的中将已经兴奋的不行了,笑着收起望远镜,拍了拍韩山童的肩膀“赵良将以三倍的兵力打了咱们一整天,一寸都没有突破!看来他老人家也不过如此了。以后就该咱们俩的战例上教科书了。”

    韩山童比他的长官要冷静一些,看着被硝烟遮蔽的战场,和越来越昏暗的天色,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堂堂的西宋常胜将军,就这点本事?就只会像头蛮牛一样盯着一处猛冲?

    “军长,总有点不对劲儿啊!”韩山童摇摇头,“赵良将会不会在耍什么花招?”

    “花招?”武元镇笑问,“有什么花招好使的?无非就是绕过我们去扑击襄城。可襄城有一旅守军,他再能打,没有十天也打不下来的。

    而咱们有五万人……是他想绕过就绕过的?不打败咱们,他老人家哪儿都去不成的。可是想要打败咱们可不容易,照这样的打法,没有十天半个月的根本不可能。可到了那时,颍昌府方面就会有两个军到位了。两个军的防御,怎么都能抵挡上一个月吧?等到赵良将完成突破,咱们的第一期总动员都完毕了……到时候就有300万以上的陆军了!

    而且海军的那些家伙也该抓住东宋的舰队主力了……只要陆上能够守住,海上再取得胜利。咱们就能看到三分归一统了!

    对了,今天抓到不少俘虏吧?都送去襄城要塞好生看管,受伤的也要进行医治。再过几个月,大家就都是一国同胞了。”

    武元镇想得到是不错,不过他的对手赵良将盘算得更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