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修罗传说-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灭的名单里。

    除了彻底的****,德国法西斯主义更加迫切的需要是先得到现实利益,那就是征服欧洲,在希特勒认为统一欧洲比对付苏联要容易一些,而征服欧洲最大的障碍除了苏联就是英法,这样一来英法的同盟国就成了法西斯德国最主要的敌人。

    于是德国征服欧洲的大计便开始实施了,而首先攻打波兰是要制造即将攻击苏联的半真半假之象。

    为什么叫半真半假之象呢?

    其实苏联和德国都有吞并欧洲的野心,而英法同盟也清楚对面这两位想吃了我的哥们之间也是死对头,那咱们就等着他两互掐,能不掺合就不掺合,等他们两败俱伤或是其中一个被整死了,到时我老人家再出马不迟,小算盘打得挺好,没想到德国人大算盘早就打好了,此时的希特勒正梦想着成为欧洲的秦始皇。

    德国首先攻打波兰,在同盟国这边看来很明显是为了进攻苏联开道,在此之前希特勒也是做足文章大肆叫喊和**不共戴天,一副拼命的架势,这样就更加深了同盟国确信希特勒会攻打苏联。

    而在苏联这边,却是不慌不忙的,因为他们心理有底,这个底是什么?

    是一个条约,在对波兰动手之前,德国人偷偷跑来莫斯科和苏联签了一个条约,既然是偷偷跑来的那肯定是秘密条约,所以同盟国这边不知道。

    这个条约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从字面上看就知道了,咱两谁也别打谁,爱打谁对方也别管,这条约就是这么个东西。所以苏联有这么个底。

    但实际上德国是不是真的不打苏联?我认为是真的不打,不过这句话遗漏了两个字“立刻”不立刻打但肯定要打。那苏联知道不?如果你认为签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苏联挺乐的,估计苏联对德国抄家伙朝自己奔来这事儿没注意到?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你就错大了,因为你太小看苏联这帮“大个萝卜”了。

    事实上,根据后来披露的文件表明,苏联早就制订了主动对德作战计划,这个计划还有一个很牛的名称,叫?大雷雨计划?,只不过苏联当时国内外都很乱,计划的筹备工作进展慢了,还没来得及执行希特勒就扑过来了,但通过苏联将自己的所有重工业迁入内地山区就很明确的显示了这是苏联人早就知道德国佬很快就会杀过来而做的准备工作。

    所以,这个所谓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那是苏德各怀鬼胎的丑陋条约,双方都想以此迷惑对方而已,但双方心理都透亮,这是个毫无约束力的条约,随时可以把他当废纸,谁先撕悔条约,就要看谁的备战步伐的快慢。

    所以,刚一签完这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各自立马回家继续抓紧一切时间相互侵犯。

    还有一个国家就是日本,诺门坎战役双方草草收兵,其中有很深层次的原因,法西斯德国作为老大,就暗中提醒日本,差不多就好,机会不成熟可以等过一阵。

    德国人说到的机会,就是他们进攻苏联时日本再配合,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去打。

    而日本,本身他们就打不下去,和苏联不同,日本人确实是没那个能力,中国战场拖住他们那么多部队,两边总要先选择一个战场先解决。

    波兰成为小胡子的第一个目标,是因为正好挡在了德国和苏联之间,德国既然早有除掉苏联的计划,那么波兰这个绊脚石必然要铲掉,而此时恰恰波兰又与英法又结成了联盟,希特勒一看气的乐了。

    为什么是气的乐了?因为德国在此之前是追求过波兰的,希望就此联姻然后一起打拼,共创美好明天。

    可没想到波兰爱喝葡萄酒心里惦记着英法,扭扭捏捏的给希特勒来了三不政策,不接电话,不回短信、不说去向,总而言之就是看不上德国,因此希特勒觉得很没面子,火大了,就准备拎着菜刀跑波兰那儿声称就要杀人,偏偏这时候波兰还跟德国的仇家英法搞上了,这回就没啥多说的了,提刀就杀过去了,不管苏联这边是真傻还是假傻,这个举动给苏联看着一定还挺顺眼,这明摆着有人吃醋了。

    而对于希特勒也正好有了非常合适的借口,证明给苏联看,我打的是英美联盟。

    波兰和英法搞联盟,是得到英法保证的,英法拍着胸脯对波兰说:“有事哥罩着你”,声音还不小,全世界都听到了,波兰也美滋滋的,认为这下好了,跟对了哥往后的日子有保证了。

    果然德国入侵波兰后第三天英法就开始动了,够哥们儿吧,不过,英法没动别的,只是动了动嘴,对德宣战了,宣而不战。

    英法在等什么?他等着希特勒擂倒波兰后继续挥舞狼牙棒朝苏联砸过去。由于英法始终对德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老是固执的认为德国对英法盟国会见好就收,然而德国人的行动却大大出乎英法盟国的意料,或者说是大大出乎英法盟国的意愿。

    听到德国入侵波兰,有一个人特别高兴,就是蒋介石。

    1938年1月,日本驻德国使馆副武官大岛浩前往奥得河畔松讷贝格别墅,向里宾特洛甫拜年。

    里宾特洛甫充满感情地对大岛浩说:“我们应该签订一个使日、德关系更加亲善密切的条约。”

    此后,两人即围绕着两国缔约一事不断进行秘密接触。希特勒考虑到德国对华援助政策妨碍了日德同盟,为了赢得日本的好感,乃于1938年2月图谋改变对华政策,更换了国防军首脑集团,罢免了牛赖特的外交部长职务,任命里宾特洛甫继任外长;

    接着又撤回了派驻在中国给蒋介石充当军事顾问的代表团,正式承认伪满洲国,公开支持日本。

    德国此举大得日本政府欢心。1938年6月,在德国撤回在华军事顾问后不久,日本正式决定进一步加强同德国的合作,并就建立军事同盟与德国开始交涉。

    为了有利于三国同盟谈判的进行,日本在人事上也进行了变动。10月,反对三国同盟谈判的驻德大使东乡茂德调任驻苏大使,大岛浩晋升为驻德大使,直接负责与德国的谈判。

    这个任命是应陆军参谋本部和陆军大臣板垣之命作出的。不久又任命另一位更激烈地主张与轴心国缔结全面条约的白鸟为驻意大使。

    这个时候,我国抗战在国际上是非常孤立的,谁也没有想到最先伸出援助之手的反而是苏联。

    一直被委员长寄于希望的英美,却没有多少动静,现在,德国入侵波兰,国际形势马上出现新的变化,蒋介石这点还是能看出的,就是希特勒的野心。

    这样一来,英法想独善其身都没有可能,德国人下一步要继续扩张,是绕不开英法的。

    而美国,也为此变得非常尴尬,远在美洲的美国人短时间虽然不会遭受战争威胁,但谁能保证以后会发生些什么,谁也说不清。

    刚刚从中国回来的史迪威也清楚地知道,东方的日本也是迟早要对西方国家惹麻烦的。

    在中国,他亲眼目睹了日本人那种大和民族不可一世的骄横和武士道精神的战争狂热。

    1939年2月,日军占领了中国的海南岛,直接窥伺南洋一带的英、法、美属地。6月,日军武力封锁了天津英租界。随后又在上海、厦门的公共租界里寻衅滋事,向英、美施加压力。

    这种日甚一日的战争威胁,不能不使史迪威感到深切的忧虑。

    然而更使他感到愤愤不平的,是英美等西方国家在法西斯强盗咄咄逼人的侵略气焰面前,竟表现得那么麻木,那么软弱,那么无所作为。

    面对日本武力封锁天津英租界,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竟与日本外相有田八郎在东京签订了英日初步协定,宣布“完全承认”日军通过侵华战争所造成的既成态势。

    年初,罗斯福总统向国会建议修改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条款,以便向被侵略国家提供军事援助。但是,孤立主义者在国会辩论中明显占了上风,众参两院于6、7月间先后作出决议,拒绝修改中立法。

    不少的美国人还沉溺于“孤立主义”的幻想之中,他们以为东西两面浩瀚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构成了美国大陆的两道天然屏障。只要美国不主动卷入战争,谁也对它奈何不得。由于孤立主义思潮的盛行,使美**方关于扩充编制、更新装备的要求很难得到国会的批准。

    作为一名有强烈爱国心和责任感的美**人,史迪威对这种在战云密布的情况下,仍然不重视充实美国国防力量的偏狭之见,心中充满了怨恨。

    史迪威向统帅部详细汇报了中国战况,在那里,他看望了身居高位、春风得意的马歇尔。本章节由芗忖暁説網免费提供阅读,如果你喜欢请告知身边的朋友,谢谢!

    马歇尔已在9月1日正式就任美军总参谋长,并从少将直接领受了临时上将军衔。

    史迪威毫无拘束地向马歇尔陈述了对远东局势的看法,表示了对美日之间不久就会爆发战争的极度忧虑。他认为,华盛顿的高层人物对远东局势的危险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并且抱怨那些人也许根本就没看过他在武官任上就远东问题所写的报告。

    麻木的美国人还在观望,史迪威的报告并没有改变什么。

    然而,一心等待国际形势大变的蒋介石,没有等到外面的盟友,令他感到悲哀的是,诺门坎战争对日军的刺激和欧洲大战的爆发,不但没有牵制日军一兵一卒,反而加大了中**队抗战的压力,加深了中日战争的残酷性。

    恰在这时,内线传来日军最先动向,武汉的冈村宁次率领第十一军,着手开始进攻长沙。

    日军大本营在9月4日在南京成立了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任命西尾寿造大将为总司令官,板垣征四郎中将任总参谋长。

    西尾从10月1日开始行使统帅侵华日军的职权。日军大本营又下令撤消华中派遣军的番号,冈村的第十一军直接听命于西尾寿造。

    冈村在江西北部集结了相当于一个半师团兵力,由第一六师团长中井良太郎指挥,准备进攻高安。在湖北南部,他命令甘粕重太郎的第三十三师团在通城附近集结。

    湖南北部是冈村攻击的主要方向,他在这里集结了约两个师团的兵力,准备分三路进攻:左路为上村支队,从汉口乘船溯江而上,在临湘和城陵矶集结,以切断第九战区主力退路,为在营田附近登陆作准备。

    中路为稻叶师团,沿粤汉线进攻,在新墙河北岸集结待命。右路为奈良支队,向平江方面进攻,在桃林以南地区集结。

    中国第九战区面临着一场大战。广东人薛岳代理战区司令长官,兼任湖南省政府主席。

    这个个头不高的国民党将军认为,中**队在战区内具有良好的地理条件,如果采取诱敌深入、后退决战的策略,完全可以限制和消耗日军的装备优势,打破日军“攻击第一,包围第二”的战术,摆脱日军的围攻,化被动为主动。

    长沙会战即将开始,薛岳将四个军和一个游击纵队部署在江西中部的高安、奉新和靖安以西地区;将王陵基集团军部署在武宁以西地区;命令杨森集团军防守渣津,并在咸宁、崇阳和蒲圻一带游击;

    部署薛岳兼总司令的第十五集团军防守湖南北部的新墙、营田和浏阳,以及九岭和渣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