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洋展开激烈的争夺。到时候,马林只需要从中煽风点火,谁弱就支持谁就行了,保证让三个航海大国疲于奔命

    想到这里,马林忽然对于这种新式纵帆船的用途开始犹豫起来

    为啥犹豫呢?怕别人学去啊

    这种新式帆船,一艘船才要10个水手操纵。若是被缺少水手的法国学去了,绝对能大大推动法国人的航海事业。

    所以,马林最终决定——还是把这种新式帆船,只放在美洲使用吧最起码,得等到自己称霸海上了,不惧别国的挑战了,才能带回欧洲使用

    不过,对于舵轮,倒是可以应用到每艘帆船上。当然,舵轮系统也是要保密的。安装的时候,也会注意尽量有外壳罩住,不让外人轻易观察到就让别的国家的船,还继续使用那种需要4个壮汉才能扳动的直舵杆去吧。自家船,就使用两个普通壮汉就能扳动的舵轮了。而且,以后舵轮还会继续改进,直到改成一个水手就能搬动为止

    因为新式的双桅纵帆船以后的使用地主要在美洲了,且就现在的情况而言,主要在北美使用。所以,马林决定把这种新式纵帆船命名为“北美纵帆船”。同时,所有擅长操控上缘斜桁帆的老水手,以及参与研发和改进的工匠,也会被马林全部送往美洲殖民地,以免他们留在欧洲造成泄密

第757章 出国的理由() 
说到这个舵轮的改进,马林想起来,似乎后世的舵轮,是由绳索和滑轮组成的。通过滑轮的应用,使得扳动舵轮时,大大节省了力气。毕竟,动滑轮可是能省力一半的。

    可问题也在这里,不是马林想不到用动滑轮省力啊。可是,马林没有合适的绳索啊!

    船舵(平衡舵)是在水下的,而海水的腐蚀性很强。橡木做的平衡舵还好,比较耐腐蚀。可普通的绳索,根本不耐海水的服侍。因为,现在航海使用的绳索,欧洲多半是用亚麻绳。就连船帆的帆布,也是亚麻制的。但亚麻虽然耐腐性能还不错,可却不怎么耐海水。正因为如此,大航海时代,18世纪人们发现了剑麻,并用剑麻取代了亚麻,作为航海用的缆绳。

    而舵轮,差不多也是18世纪发明的,和剑麻的应用时代差不多的样子。在没有橡胶和尼龙的情况下,剑麻显然是马林唯一的选择。事实上,即使有了橡胶和尼龙,后世航海界还是使用剑麻纤维作为缆绳材料。所以,剑麻纤维防腐性和抗拉性等性能综合起来,是超过橡胶和强力尼龙的。尤其是,舵轮的绳索,有一部分是始终泡在海水里的。若是耐海水腐蚀性能不够,显然是不行的。

    更何况,之前在搞上缘斜桁帆的时候,马林就发现,因为抗拉强度不足,亚麻做的上缘斜桁帆不能够做得够高够大。所以,无论是制作航海用的缆绳还是船帆,剑麻都是必须的。

    为此,马林特地向古巴哈瓦那殖民地派出船只,命令哈瓦那总督塔拉——尝试和墨西哥人进行全方位的贸易,以获得剑麻的种子。然后,找地方大量种植,采集剑麻纤维,制作航海缆绳和高级船帆。

    马林分明记得,后世菲律宾那边,貌似就是一个剑麻重要产国。坦桑尼亚,貌似也是剑麻生产大国。而剑麻本就耐旱和耐盐碱,但菲律宾是一个雨量充沛的国家。所以,剑麻适合种植的地方,貌似是湿热但排水良好的热带地区。

    只要有了剑麻纤维,马林就可以让人搞动滑轮和防腐缆绳制作的省力的舵轮系统了。到时候,操作舵轮,只需要一个水手就可以了,不用两人一起扳动。如此,也算省了人力了。

    此外,也能够剩下大量的铜料。毕竟,现在铜料那么贵。眼下这套使用齿轮和铜棍组成的舵轮系统,制造成本实在太高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进入了2月份。眼看着春耕即将展开,不论是马林的北海大公国,还是查理二世的格德司公国,都开始积极备战了。格德司公国是想出兵布拉班特公国,解救那1。7万“瑞士雇佣兵”。而马林,则是打算派遣2万主力部队,以雇佣军的名义,接受克里夫公约约翰二世的“雇佣”。

    眼看马林还没有出国的迹象,格德司公国查理二世有些着急。于是,他派人来马林啥时候出国

    实际上,在听说了瑞典剥夺了马林法一伦铜矿的一半股份后,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曾经是非常兴奋的。他以为,马林这个好战分子,肯定会不满自己的利益受损。没准,马林会聚集大军,前往北欧去和瑞典打仗,以夺回本身的利益。

    可是,查理二世没有想到,马林居然只是发了一个不痛不痒的抗议声明,并没有任何出兵的迹象。

    这让查理二世有些着急,若是马林一怒之下真的和瑞典开战了,那么,查理二世也就可以放心地去突袭布拉板特的那个集中营了。毕竟,马林把主力军队带去北欧作战了嘛。到时候查理二世在尼德兰地区发难,马林想救援也分身乏术了。

    可惜的是,马林居然无视了瑞典人对其利益的侵害,罕见地当起了“缩头乌龟”,让查理二世又气又急,且更加不放心了

    于是,查理二世干脆派人过去来催促马林——你该动身去国外了

    马林显然也知道这个情况——若是自己不动身出国,格德司公国未必敢真的出手劫营。毕竟,查理二世也怕自己在背后捅他刀子呢。

    为了引诱格德司公国动手,马林决定——出国待几个月

    可是,长期出国总得有个理由吧毕竟,马林现在也是一国之君。若是无缘无故玩消失,那可是要出大乱子的。即使之前率兵打仗,至少也让人知道消息的。一国之君,最忌讳的,就是无故玩消失。毕竟,一旦国君无故消失,只要有人造谣,可能就会引起恐慌。

    马林其实很想去北美殖民地那边看一看,毕竟,无论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他都没去过美洲。如今,正值2月份,北大西洋上不可能有大的风暴(北半球的台风、飓风什么的,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唯一需要注意的,大概就是纽芬兰北边飘过来的冰山了。只要船只不撞上冰山,都不会有啥大问题。事实上,即使撞上了冰山,问题也不大。只要不是单独一艘船,即使撞上冰山,其余船只也是可以救人的。不像遇到台风、飓风等玩意,碰上了直接被卷上天,很难幸免

    因此,马林决定趁着早春,带着一支船队去美洲殖民地巡查一番

    可用什么理由去北美呢?难道说北美殖民地建设得很好,自己去视察?这绝对不行!

    毕竟,马林曾经用哥伦布的名义,出版过一本蛮荒日记。这本书把美洲描述得非常可怕,加上恰逢西班牙殖民地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爆发梅毒,也就吓住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美洲的热情。直到现在,欧洲大陆还流传着“蛮荒大陆”上的恐怖传说呢

    如果自己兴致勃勃地去视察美洲殖民地,那不就等于告诉别人“蛮荒之地不可怕”吗?要不然,马林咋会跑去视察?

    所以,必须得想一个让其他国家感到可怕的理由。不然,这会引起别国对美洲大陆的兴趣的

    马林于是开始冥思苦想

    瘟疫?这个借口不行。要是美洲爆发瘟疫,按理说,自己这个君主绝不会傻不拉唧地主动凑上去的,躲还来不及呢

    殖民地暴乱?好像这个可以有啊

    不过,镇压殖民地的反抗,也用不着自己这个一国之主亲自出马啊?

    “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劳动自己这个一国之主亲自出马呢?”马林有点挠头

    这时候,马林忽然听说阿德勒从奥尔登堡回来看望老霍夫曼夫妇的消息

    “兄弟回来了啊等等兄弟”马林忽然抓住了什么

    “对啊,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马林忽然拍了拍脑袋

    马林记起来,之前,艾伯特曾经在曼哈顿岛上中了一箭,差点死掉。不过,马林那一次并未公开此事,而是不声不响地调集了军队去北美复仇去了。

    “貌似可以用‘艾伯特被土著人射伤’为借口去美洲啊”

    很快,马林就给自己去美洲殖民地找到了一个非常合理的借口——弟弟艾伯特在蛮荒大陆被野蛮的土著用弓箭射成重伤作为哥哥,马林打算带着军队去找土著报仇去

    这个借口非常好,既显示出了“蛮荒大陆”上野人土著的野蛮嗜血,能吓唬别的国家的人,以免他们对美洲产生兴趣:同时,为弟弟报仇,这个借口又让人挑不出毛病——老子是护弟狂魔不行啊?弟弟被打伤,哥哥去帮其报仇完全没毛病

    “就这么办了!”马林很快下定了决心。

    当然,这事得先跟老霍夫曼夫妇以及阿德勒打个招呼。不然,他们要是当真了,那就不好了。另外,皇帝和克里弗公爵约翰二世那边也要暗中通知下——原计划不变免得他们以为生了什么变故呢

    此外,马林还特地暗中通知了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告诉他自己找了个借口出国几个月,也好让其安心动手

    然后,马林就下令开始炒作此事。为了表演逼真,表达出自己因为弟弟受伤而愤怒的情形,马林特地当众摔坏了几件珍贵的瓷器——貌似上形容国王生气都这么写的嗯,这么搞,应该更让人相信了吧

    摔完瓷器后,马林立即风风火火地调集兵马,表示要亲自远征“蛮荒大陆”,为弟报仇

第758章 廣西民乱() 
断藤峡,又叫大藤峡,乃是廣西瑶民的聚居之地,位于桂平附近的黔江下游,是廣西境内最大最长的峡谷。传说古代有大藤如斗,横跨江面,昼沉夜浮,工人攀附渡江,因而得名。

    不过,到了明朝成化元年,因大藤峡的瑶民领袖侯大苟率领瑶民起义,反抗明朝统治。明廷派右佥都御史韩雍和都督同知赵辅等率领16万大军前来镇压,然后杀死了包括侯大苟在内的近7000瑶民。然而,韩雍觉得不解气,命人斩断了横跨黔江的大藤,并将此地更名为断藤峡。当然,后世又给改回大藤峡的名称了,还给侯大苟树了雕像。

    大藤峡地区的瑶民,从明朝建立开始,就不怎么服明王朝的统治。这里大小起义不断,光是大规模的起义,有明一朝,就有11次。从洪武十九年,直到明末天启六年。

    最传奇的是,刚刚驾崩的弘治皇帝朱祐樘,他的生母孝穆纪皇后,就是一个瑶女,也是在成化元年那场平定大藤峡的战斗中,被俘虏的女子之一。孝穆纪皇后被俘后,和一群瑶族姑娘被作为战利品送入宫中,充为宫女。然后,偶然被成化帝临幸,生下了弘治皇帝朱祐樘。

    不过,孝穆纪皇后自己命不好。她的儿子朱祐樘虽然被宦官张敏保护活了下来,但自己却被成化帝的宠妃万贵妃给弄死了,没能看到儿子成为大明中兴皇帝的那一天。

    也就是说,大明朝弘治皇帝朱祐樘,其实是有二分之一的瑶族血统的。他的儿子正德,也有四分之一瑶族血统。不过,正德无后,大明皇室的瑶族血统就中断了。

    虽然皇帝有瑶族血统,但朝廷对瑶民起义,却是毫不手软的。陈金这次被派来作为两广总督,就是专门来镇压这次由马平、洛容两县的僮族(后世叫壮族)和瑶族的起义的。

    这次僮族和瑶族的起义比较棘手,为何?因为起义的主力是僮族。如果是瑶族,大明朝廷还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