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说,印度那边硝石年产量只有上百吨?”马林有些皱眉地问道。

    德拉卡赶紧点了点头,卡里卡特此时是印度最大的外贸港口,外贸用的硝石,多半集中于此。在卡里卡特买不到,其他地方,也很难买到了。即使能买到,也都是少量的。

    马林想了好一会儿后,才释然。为啥?他忽然想起来,印度这会儿火器还不够盛行呢。现在的印度,还处于德里苏丹国和众多小国并列的时期。鼎鼎大名的莫卧儿帝国,要到1526年才建立呢。

    现在,印度还没有哪个国家有成建制的火枪手部队。甚至,就连火药程度更高的欧洲,也没几个国家有成建制的火枪手。现在的印度,只有青铜火炮,才需要用到火药。

    所以,在市场不大的情况下,印度人生产硝石的积极性也不高。要等到拥有大量火枪手的莫卧儿帝国建立以后,印度人对硝石的生产才更加重视起来。到17世纪以后,英国人才能够在印度每年买几百吨硝石回去。

    而现在,因为市场不大,印度人也不太重视硝石生产和销售。自然地,马林能买到的硝石也就不多了。甚至,马林通过三次购买,买走了印度卡里卡特大商人这些年库存的所有硝石。想再要,还得明年再过去,但也只能再买上百吨的样子。毕竟,现在印度硝石产量就那个样子

    马林拍了拍脑袋,感觉有些头疼

    “看来,还得去大明买,以及开发智利硝石啊”

    这个时期,大明帝国硝石肯定不缺的。当然,不是说明朝火器部队规模又多庞大(事实上也的确比较庞大,相对其他国家而言),而是因为——明朝人制造爆竹需要用到大量的硝石啊

    理由就是这么霸道,大明的百姓需要放炮仗,所以硝石需求很大。同时,硝石的供应也很充足。在古代,川内、汉中、西北和云贵等地,是有硝石矿的。而东部地区,也盛行熬土硝。因此,硝石的供应很充足。而且,价格比印度更便宜。从大明购买硝石,量肯定比印度更大。

    至于智利北部沙漠的巨大的硝石矿,那就更不用讲了。唯一的麻烦,就是那边环境极度恶劣,外加极度缺水。想要放开来开采,难度貌似也比较大

    所以,马林现在想让海军放开来开火,貌似条件还不够成熟啊。不过呢,这450吨硝石,也足够马林打两场大仗了

第561章 印度贱民() 
亚美利哥此次去印度,一共带了10艘船,排水量都是200吨以上的,平均每艘船载货量可达120吨以上,总共可载货1200吨。

    只不过,因为硝石短缺,船队只带回了450吨硝石。另外,还有早先计划好的100吨铜和30吨锡。当然,还有“配额”的5万磅香料。但是,这些货加起来才总共才602。6吨。算起来,船队一半都要空载。

    当然,马林也提过,让亚美利哥和德拉卡在印度“招募”精通棉纺的工匠和妇女的事情。于是,德拉卡在收购其他货物的时候,也特地招募这类人才。

    不过,印度社会在印度教的荼毒下,阶级分明。那些个皮肤白的高等种姓的“上等人”,生活都还过得去,而且受到法律保护,想要他们接受德拉卡的招募,远赴海外,基本是不大可能的。

    所以,德拉卡招募到的会制造棉纺车的工匠,以及擅长棉纺的妇女,全都是皮肤黝黑的印度贱民。

    在印度,即使到了21世纪,贱民地位依旧低下,不配和高等种姓的人坐在一起,否则,就会挨打。而在古代,这种情况就更严重了。

    在16世纪初的印度,贱民在印度,并不被当做人看,只是人形牲口而已。贱民们的居住地,也是和高等种姓的人严格分开的。而且,这个年代印度的法律,是不保护贱民的。高等种姓的人,若是杀了贱民,最多赔偿一头牲口的钱或者粮食就可以。若是哪个贱民家的妻女长得漂亮,很容易被高等种姓的男子侵犯。而且,贱民还不敢因为妻子被侵犯而打那个侵犯其妻子的高等种姓的人。即使去告官,也无人受理。

    所以,在古代印度,贱民虽然不是奴隶,但地位和奴隶是差不多的。比如这次德拉卡高价招募懂得制造棉纺车的工匠和懂得棉纺织布的妇女,就被一个当地高等种姓的掮客看上了

    因为,德拉卡开出的价格是每个工匠5个金币,每个会棉纺织布的妇女1个金币。而在印度,即使经过马林和西班牙人的推动,胡椒价格不过从1。5芬尼达到了2芬尼。一个金币,相当于60芬尼,可以买30磅胡椒了。

    这个叫塞卡的印度当地高等种姓的掮客,对于德拉卡开出的价格很眼馋。但是,这个价格,在当地显然是招募不到高等种姓的工匠和妇女的。

    所以,心思歹毒的塞卡,干脆纠集了当地一个流氓团伙,直接洗劫了好几个贱民村落,抓到了50名贱民工匠和300名精通棉纺的贱民妇女。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塞卡不但绑架了这些贱民工匠和精通棉纺的贱民妇女,还顺手把那些工匠的妻子,以及贱民妇女的丈夫,也一起绑架了过来,要一起卖给德拉卡。

    至于绑架这么多贱民造成的后果,塞卡只给当地的法官贿赂了20个金币,这事就算过去了。而把这些人卖给德拉卡,光是那50个工匠和300精通棉纺的妇女,就价值高达550个金币。

    而且,当得知塞卡把这些“招募”的贱民工匠和贱民妇女的配偶也带过来之后,德拉卡也没有不认账。当然,也不会给高价。毕竟,那不是他要的。而那50个工匠的妻子,以及那300个贱民妇女的壮年丈夫,德拉卡一共给了70个金币,折合12芬尼一个

    就这样,德拉卡只花了620个金币,就获得了350对壮年夫妻。平均下来,一个人一个金币都不到。而同时期,马林向葡萄牙购买黑奴,则需要高达40金币一个。700人的话,得要花费2。8万个金币

    这个价格,在汇报的时候,直接把马林惊呆了

    “什么?你是说你只花了620个金币,就得到了350对印度壮年夫妻?那不是说,每个人价格不到一个金币?”马林惊讶万分。

    “是的,大公,不过,这不具备代表性。因为,这是那个叫塞卡的流氓头子带人掠夺来的人口。卖给我们,和销赃差不多,所以很便宜。而且,塞卡所在的那个小城的法官,非常腐败,塞卡用20个金币就买通了那个法官。换成一个法制比较好的地方,代价可能不止这么大”德拉卡冷静低分析道。

    马林笑了笑,道:

    “能有多大啊?法制再好的地方,那也是印度。贱民不算人的,只要我出5金币一个壮年男女的价格,估计当地贵族都忍不住抓贱民卖给我。”

    身为后世华夏人的灵魂,马林岂会不知道印度贱民的艰难?在印度,贱民基本就没有任何保障,即便到21世纪依然生活艰难。

    正是因为在印度被人看不起,生活又没有保障。所以,在殖民时代,很多贱民就被英国人招募到南非、圭亚那、苏里南、毛里求斯等国。甚至,后来独立后,毛里求斯、圭亚那等国的主体民族,就是印度人。

    而且,那些贱民被招募出国,有些是被迫的,而有些是自愿的。因为,他们在印度国内,看不到任何希望和未来。所以,索性不如出国搏一搏。

    因此,在国外,很多印度人皮肤都较黑。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贱民出身。没有办法,才出国谋生的。而那些皮肤白、种姓地位高的,都在国内当着地主和富翁的,出国干嘛?除非,是去欧美国家的名牌大学留学镀金。所以,我们常在印度的电影里看到那些肤白貌美的印度美女。但是,在国内见到的印度人,却多半皮肤黝黑。

    听说马林愿意出价5金币一个,德拉卡笑了笑,然后自信地说道:

    “大公,您若是真的肯对普通印度贱民出价5金币一个,属下可以保证,每年从印度拉走几万擅长种地的印度贱民,帮您开发哪些殖民地!”

    “这倒是个好主意啊!”马林的眼睛顿时亮了。

    之前,他就考虑过在殖民地大量使用日本农民的问题。但是,马林很担心日本这个民族。这个民族的人,在实力弱小的时候,非常谦卑服从。但你千万别被他们糊弄过去,因为,他们强大起来后,就敢在你身上撕下一块肉。

    而印尼爪哇岛上的爪哇人,也不是好东西。这些人自己又懒又笨,却眼红老实的华人获得的财富,曾经数次迫害华人。因此,马林对于他们,是很不待见的。即使招募过来,也不会把他们当人看。

    但印度贱民不同,这个族群非常可怜。他们世代为奴,从未享受过权益。虽然后世阿三不住挑衅华夏,但多半是那些高等种姓的白皮三哥搞出来的。

    白皮三哥们大概欺负贱民欺负惯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所以,总想着当霸主。加上脑子不太好使,被老美一挑唆,就特么想和华夏掰腕子。马林也是服了那些白皮三哥了,周边那么多小国,比如缅甸、斯里兰卡什么的,非得要挑衅华夏,不是找虐么?

    虽然同情那些印度贱民,但马林却不打算放过他们。毕竟,印度贱民的性格懦弱,比较好掌控。而且,他们的农业技能好,至少强过黑叔叔们百倍。虽然皮肤大家一样黑,但一个是老实听话,肯干活。而另一个,却是很不安分,空有一身力气,却不愿干活

    所以,马林决定——在利用黑奴开辟了巴拿马的那条陆上通道后,不再引进非洲黑奴,而是同时引进日本农夫、爪哇人和印度贱民。而且,尽量保持三者的平衡。这样,农奴们无法做到一条心,统治起来也方便些

    最重要的是,印度贱民不但老实听话、会干农活,还特么便宜啊!要是大量引进的话,价格和成本因素,将是很重要的条件。印度物价低,导致弄几个贱民农奴来,成本都比较低。而和葡萄牙人购买黑奴,那些黑奴什么农活都不会干,却特么要40金币一个,简直贵死了。要是引进10万黑奴,岂不是要支付400万金币?所以,老实听话,懂得干农活,而且很便宜的印度贱民,才是马林更好的选择

第562章 热带水果种植园() 
因为10条船空了一半,所以,亚美利哥的船队,有足够的空间去装运那700个印度贱民。同时,在德拉卡去招募贱民的时候,亚美利哥还带人去市场上购买了一批印度当地盛产的木制棉纺用的人力纺纱车和人力织布机。

    这还不算,亚美利哥还去购买了大量的印度棉花的种子,以及当地的甘蔗种子。反正船队有空间,顺便带回来呗。

    事实上,马林看不上印度的棉花品种。印度棉花的品种叫做亚洲棉,也叫粗绒棉。这种棉花产量低、纤维粗短,不太适合机器纺织,只适合人工纺纱织布。所以,后来渐渐被淘汰。

    但是,现在这个阶段,不管是印度还是大明,都是用的原产印度的亚洲棉。而质量更好的陆地棉和海岛棉,全部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上。

    其中,以海岛长绒棉的质量为最佳。只是,海岛棉生长条件苛刻,不适合全世界推广。所以,在后世,包括华夏,最流行的是原产墨西哥的陆地棉,也就是哥伦布带回的那种棉花种子。

    因此,亚美利哥的出发点虽然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