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本上,马林军队的将士,最大的特点就是都套着白底黑十字马甲,脚上穿着草鞋,看上去非常整齐。当然,军官是不穿草鞋的,人家薪水高,穿的是皮靴。

    所以,马林的军队,士兵和军官的区别很明显,看下脚就明白了——穿皮鞋和皮靴的,一般是军官,而穿草鞋的,肯定是士兵。

    经过几天的突击队列训练,八千民夫走出来居然像模像样了。当八千民夫手持长矛,踏着整齐的步伐,走在军营外时,没人认为他们是民夫,而把他们当做了正规军。

    当然,这只是假象。因为,这八千民夫让他们走个队列还成。一旦遇到战争,估计会很快崩溃。毕竟,他们还没来得及进行作战训练呢

    而在战争爆发前,丹麦人也的确派遣了几个德意志商人,以经商威名,混入了石勒苏益格公国的首都石勒苏益格城打探消息。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马林对治下的户籍制度管理很严格,加上农奴不能随便离开庄园,外来人在石勒苏益格公国很显然,一查就知道。

    所以,尽管顶着德意志商人的名头,但米克尔和伍尔夫。埃斯布兰德都清楚——他们是丹麦间谍

    当然,也没人抓他们。因为,伍尔夫。埃斯布兰德接到过命令——要演一出好戏给这几个间谍看

    就这样,当吕贝克发生大战的消息传来后,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装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然后派人前往石勒苏益格城附近的大本营调兵。然后,八千手持长矛,身穿白底黑十字马甲和草鞋的“正规军”,就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了石勒苏益格城南门外集合,并宣誓出征,准备南下救主

    在全石勒苏益格城市民以及那几个丹麦间谍的注视下,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并发誓要打败主子马林的强大敌人以前,他也曾靠着一千战兵打败过丹麦一万多人的。所以,他有资格吹这个牛

    吹完牛之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亲自披挂上阵,跨上战马,带着“八千主力军队”,浩浩荡荡地南下救主去了

    当天夜里,那几名“德意志商人”就连夜离开了石勒苏益格城,策马狂奔,抄小路向北方进发,目的直指丹麦日德兰境内。

    他们下午就出了城,但没有“南归”,而是带着马匹暂时歇息在了城外一个租来的民居里。显然,那里是他们的据点之一。

    半夜时分,这几个“德意志商人”鬼鬼祟祟地离开院子,借着星月的微光,跨上马,一路向北,要把这个消息带回丹麦。

    而在米克尔的授意下,一路上,都没人围堵这几个人,连设卡的官兵,都故意没派人巡逻,而是在值夜的房子里打了一夜的牌

    不过,在那几个间谍走后,他们之前居住的那个院子,就立即被米克尔派人查抄了。院子的主人,也被逮捕了——此人是丹麦在石勒苏益格城的间谍小头目,而他的宅子,也是丹麦的一个情报据点

    这也难怪,毕竟,这里以前还是丹麦的领土呢,丹麦人在这里遗留一些间谍,也正常。不过,今晚之后,隐藏在石勒苏益格公国的间谍们,要遭到一波清洗了

    同样在这个夜晚,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在随着“八千正规军”南下走了30公里后,立即换了衣服和马匹掉头,然后在半夜回到了石勒苏益格城。而带领“八千正规军”的,换成了另一个和他体型相仿的侍卫,穿着他的铠甲。不过,这名侍卫在行军的时候,一直把头盔上的面罩放下来,外人也看不出异常。

    而这支“疑兵”,将会在进入荷尔斯泰因公国后,放慢脚步,干脆先停留在那儿。等到大战开始后,再回头

    丹麦的间谍眼看着伍尔夫。埃斯布兰德都带着“八千主力”南下救主去了,于是就赶紧把情报送到了丹麦境内。

    当然,不是送到哥本哈根,而是送到日德兰半岛上丹麦2万大军的临时大营的统帅克里斯蒂安王子手里。

    收到情报后,克里斯蒂安王子终于放下了心。在他看来,2万大军打2000敌军,就算敌军能耐再大,也逃不掉败亡的命运。于是,他安心地号令2万丹麦将士,开始拆营寨,准备拔营南下了

第411章 战场之外() 
就在克里斯蒂安王子率领2万大军从日德兰本岛北部地区南下的同时,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也带着石勒苏益格公国真正的八千主力,急匆匆地往石勒苏益格公国西北部的重镇里伯城赶。

    根据马林派去丹麦的间谍发过来的最新情报,克里斯蒂安王子率领的2万大军,就在丹麦日德兰半岛的西北偏僻地区。从大营驻地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里伯城。

    而且,里伯城对于丹麦奥尔登堡王朝的意义重大。就是在里伯城,克里斯蒂安一世于1460年曾在此签署著名的里伯条约,宣布石勒苏益格公国和荷尔斯泰因公国“永远不分离”。

    所以,对于丹麦而言,里伯城不仅是石勒苏益格公国北方的重镇,还是一座拥有法理意义的历史重镇。拿下了这里,意味着石勒苏益格公国和荷尔斯泰因公国的不可分割性,对于丹麦意义重大。

    当然,之前为了保密,丹麦军队大营并不靠近边境地区,而是比较靠北,也比较偏僻。因为,只有偏僻点,才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同样地,马林派去石勒苏益格公国的1万英格兰雇佣兵,也被安排在了离里伯城有一段距离的偏僻乡村。当伍尔夫。埃斯布兰德率领八千主力北上增援里伯城的时候,萨卡拉也率领1万大军北上了。不过,萨卡拉和麾下的1万英军走得不急。因为,他们的任务,就是在里伯城攻防战打了几天后,才能抵达战场的。

    那时候,丹麦军队的士气受挫,这1万大军再忽然出现,是可以重创敌军的。甚至,伍尔夫。埃斯布兰德率领的八千主力,都有五千人会和萨卡拉汇合,而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将会只带3000援军进城。

    因为,守城并不需要太多的人马。而且,只是坚守几天而已,并非长久坚守。

    里伯城原本就有一千守军,加上三千援军,就有四千老兵了。再在城里城外征召些民壮,凑五六千人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你要是动用上万正规军去守城,把丹麦吓到了,那也不好。既然是拖延时间,就得让对方看到一点希望。否则,丹麦大军要是吓退了,人家也来个据城而守,还真难攻克。

    因此,守军需要守住里伯,但又要让丹麦人看到一点希望。不然,人家缩回去了,那就难办了。

    毕竟,那可是二万大军。正面刚也许打不过伍尔夫。埃斯布兰德的1万石勒苏益格守军和萨卡拉的1万英格兰雇佣兵。但拿来守城,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和萨卡拉还真没办法。毕竟,他们没有炮兵。

    所以,城里的守军不能发力过猛,把丹麦人吓回去。

    要是丹麦人退回去了,那么,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和萨卡拉就难受了。想进攻吧,他们缺乏攻城器械。可不攻打吧,两人就要犯难——到底是继续打下去,还是南下和马林汇合,夹击勃萨联军呢?

    所以,这次里伯城的大会战,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和萨卡拉都希望一战解决丹麦。即使不能全歼对手,也要把对手打残了。这样,两军的主力,才能安心南下“救驾”。不然,对方只要存在,就是个威胁,会牵制本方大量的兵力

    就在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同时,马林在战场之外也没闲着。他让杰弗里派出代表,前往沃尔姆斯,向帝国大议长美因茨大主教雅各布提出诉讼,状告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和勃兰登堡选帝侯乔基姆一世,指责两人吃里扒外,明明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大贵族,却勾结丹麦,恶意攻击神圣罗马帝国“善良的商人之都——吕贝克”。

    因此,马林提议,剥夺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的选帝侯头衔,将其转让给萨克森公爵乔治;剥夺乔基姆一世的勃兰登堡选帝侯的头衔,转给霍亨索伦家族的其他系的贵族。比如勃兰登堡——安斯巴赫分支的霍亨索伦家族成员

    总之,除了战争之外,马林还在德意志境内大造舆论,攻击腓特烈三世和乔基姆一世勾结外国,侵略本国“善良”势力

    当然,马林不会傻乎乎地独自行动。除此之外,他还拉上了吕贝克和汉堡,以及两个汉萨城市的几十个小弟,一起上书的。

    不止如此,马林还联合两个城市,在全德意志地区,卖力宣传,宣传腓特烈三世和乔基姆一世勾结外国的“叛徒”嘴脸,大力抹黑二人。

    另外,马林还派人在战区附近地区大肆散播假消息,说哈布斯堡家族听说瑞士雇佣兵大部分被勃兰登堡和萨克森人雇佣走之后,觉得机会来了,打算大举出兵,攻占瑞士十三州,以收复故土

    毕竟,瑞士地区,以前的确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只是,在卢森堡王朝时期,被卢森堡家族的皇帝西吉斯蒙德,威逼利诱之下,从哈布斯堡家族分离了出去。

    因为,哈布斯堡家族是卢森堡家族皇位的强有力竞争者。所以,遭到了卢森堡王朝的全面打压。瑞士人在皇帝的支持下,从哈布斯堡家族手中独立出来,还和哈布斯堡家族结下仇怨。而当哈布斯堡家族重新获得皇权后,却发现——瑞士人翅膀硬了,瑞士雇佣兵非常强力

    为了夺回祖地,哈布斯堡家族和瑞士人打了多次的仗。而为了反抗哈布斯堡家族的卷土重来,瑞士十三个州组成了联盟,共同对抗哈布斯堡家族。

    而现在,瑞士雇佣兵绝大部分都被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雇佣走了,其余兵马,也分别在格德司公国和法国。

    因此,这个时候,的确是瑞士最空虚的时候。若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大军此时偷袭瑞士,的确是好机会

    所以,马林让人散布这样的谣言,主要就是为了动摇勃萨联军那2万瑞士雇佣兵的军心。

    有哈布斯堡家族这样强大的敌人存在,瑞士人的确会提心吊胆,从而心不在焉,影响到战斗力

    至于在帝国议会上的申诉,马林也从未想过能获得什么结果。因为,其他选帝侯,不会看着萨克森选帝侯和勃兰登堡选帝侯完蛋的。但是,他们现在也不会支持萨克森和勃兰登堡。

    为什么?因为勃兰登堡选帝侯国和萨克森选帝侯国若是这一次获得了胜利,以后就声威大振了。以后,七大选帝侯,就要以这两个选帝侯的联盟唯马首是瞻了。

    所以,其他选帝侯即使和这两个选帝侯是一伙的,却不会希望这两人取胜。当然,他们也不会希望马林取胜。

    在其他选帝侯看来,最好的结局,就是双方两败俱伤,然后谁也没胜利

    但现在明面上看,是勃萨联军占据优势。所以,马林指控两位选帝侯叛国的行为,是会得到其他几个选帝侯的私下支持的。即使不能扳倒腓特烈三世和乔基姆一世,也会让两人恶心不已,心中难受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宣传,实际上是马林事先做好的一种铺垫。因为自己目前处于劣势,其他诸侯会默许自己的这种攻击性很强的宣传,以打击腓特烈三世和乔基姆一世的声望。另外,还会通过宣传,把两位选帝侯塑造成反派人物。

    等到自己忽然翻盘的时候,那些诸侯们想阻止这种宣传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