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腓特烈三世想了两天,最终,他想到一个办法——用投石机抛射火球烧船

    可惜,勃萨联军因为普遍装备了火炮,便放弃了抛石机的装备。所以,抛石机需要新造。幸好,萨克森军队装备火炮的时间也不是很长,随军的民壮里,有懂得制造抛石机的木匠。于是,腓特烈三世下令那些木匠,开始就地寻找木材,制造抛石机。

    三天后,十几架简易的抛石机,摆在了特拉沃河的对岸,开始向10艘250级战船开始抛射火球。

    经过这一场袭击,有两艘船被烧掉了船帆和部分船体。要不是水手抢救及时,船就完蛋了。

    马林一看,这可不行。于是,趁着勃萨联军抛石机不多的时候,赶紧让基德带着船队退出了特拉沃河,回到海上去了。毕竟,特拉沃河在吕贝克城外的河道太窄了。如此近的距离,船只简直就是抛石机的靶子。若是勃萨联军抛石机够多,被烧掉几艘船都是正常的。

    不过,这也无所谓了。因为,船队把马林需要的粮食、弹药和火炮,都卸载下来了

    有了火炮和充足的弹药后,马林把火炮架上城头,开始和勃萨联军的炮兵对轰,把对方的炮兵阵地砸了个稀巴烂,再也不敢靠近城头火炮的射程之内。

    “那混蛋得了弹药补充,这下如何才能耗光他们的弹药啊?”勃兰登堡选帝侯乔基姆一世忧心忡忡地说道。

    “没事,等丹麦大军来吧。”腓特烈三世安慰道。

    “可是,丹麦两万军队,就算死光了也不一定能耗光那家伙的弹药啊。你也看到了,这次补充的物资好多啊”

    “这个嘛,我想好了。等到丹麦大军过来了,让丹麦大军押着当地百姓当炮灰,顶在前面,耗费他们的弹药”

    “什么?”乔基姆一世惊得直接站了起来:

    “腓特烈阁下,这可不能开玩笑。这种事要是被人知道了,绝对名誉扫地啊!”

    欧洲的贵族是很讲究名誉的,驱赶老百姓当炮灰,这可是容易名誉扫地的。要是没了名誉,这贵族会被人鄙视的,说话也没人听了。尤其是在德意志这种贵族林立的地方,丧失名誉等于丧失帝国会议上的话语权啊

    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微微一笑道:

    “所以,我才让丹麦人做这事情啊!丹麦人恨马林和吕贝克入骨。即使做出一些不名誉的事情,想必丹麦人也不会在意的。”

    乔基姆一世了然地点点头,丹麦人被欺负惨了,这次是报血仇来了,自然不会在意些许名誉。由他们来做这种恶事,自然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到时候,丹麦大军驱赶当地民众登城,吸引马林的枪炮弹药,的确会很有效果。周边的百姓很多,可马林的弹药是有限的

    想到这里,乔基姆一世和腓特烈三世会心地对视一眼,然后都嘿嘿地贱笑起来

第409章 四方震动() 
“对了,港口那些船只继续给吕贝克城运送补给怎么办?要是再运来弹药,我们驱赶再多百姓也没用啊”笑完之后,乔基姆一世担忧地说道。

    腓特烈三世则不在意地摆摆手,说道:

    “这个我已经想好了,我打算再建造上千具抛石机,横列在河边。只要他们的船敢再出现在河道里,就拼命抛射火球烧船。船只都是木头做的,最怕火了。”

    乔基姆一世想了想,不由地点了点头。特拉沃河并不宽,抛石机射击河面上的大船,是很容易的,根本就相当于活靶子。之前抛石机数量少,才被马林的船队跑掉。要是有上千架抛石机一起抛射火球,10艘战船铁定跑不掉的。毕竟,特拉沃河就这么点宽,非常方便抛石机命中。

    只要上千架简易抛石机布置好,船只想进入,真的要掂量下了

    勃兰登堡选帝侯国和萨克森选帝侯国联合出动5万大军进攻吕贝克的事情,很快在德意志地区传播了开来。

    更爆炸的消息是——这5万大军里有2万人是名震天下的瑞士雇佣兵。加上勃兰登堡和萨克森各自出动的1。5万主力部队,这5万大军全是精锐,战力强大无比。

    这些年,在欧洲,别说5万精锐大军了,一般战争,单方面出动超过2万大军的都很少。之前规模最大的战争,恐怕就是法国出动4万大军和西班牙大战的那场战争了。

    所以,勃萨联军的5万大军的规模,已经是这些年西欧地区最大规模的战争了。这样大的战争规模,想不引起各国的重视都艰难。

    消息传到德意志各国之后,各国君主纷纷派出探子,远距离观摩这场战争。当然,他们可不是看热闹,而是为了确定未来德意志地区的政治局势。

    可以说,这场战争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德意志地区的政治格局。勃萨联军胜了,自然是勃兰登堡选帝侯国和萨克森选帝侯国的声望一时无两,将会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掌握帝国议会中的主动权,成为德意志地区的霸主。

    而且,随着吕贝克和汉堡城的战败,汉萨同盟也会迎来一场大的洗牌,整个德意志地区的经济,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因此,那些个诸侯们,不得不严重关注这场战争的成败。

    虽然说,勃萨联军实力极为强大,而且还有2万瑞士雇佣兵。但是,根据情报,马林这个有善战之名的新晋诸侯,带了两万大军,提前进入吕贝克城,协助防守。这样一来,马林的军队虽然数量远不如联军,但却拥有了地利,还是可以一战的。毕竟,吕贝克城周边环水,易守难攻。

    依靠着坚固的城墙,在各国君主看来,马林的2万军队,即使打不过联军,但守上几个月还是不成问题的。

    大家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就在于马林能坚守多长时间。这是因为,5万大军的后勤压力太过巨大了。马林多坚守一天,就离胜利更进一步。

    若是马林的军队能坚守几个月,光是5万大军和3万民夫的巨大粮食消耗,就能生生地把勃兰登堡选帝侯国和萨克森选帝侯国两个强大的国家的财政给拖垮了

    毕竟,欧洲粮食这么贵,8万张嘴,每天粮食的消耗就是8万磅左右。打仗不同于平时,士兵比平时要吃得多,不然没有足够体力和人厮杀。一天消耗8万磅粮食的话,一个月就是240万磅

    按照这种算法,每个月勃萨联军光是粮食的消耗,就有240万磅。按每磅1芬尼的价格折算,就是240万芬尼,等于4万金币

    若是马林能够利用好吕贝克城的坚固城墙,多坚持几个月,5万大军的消耗,就能把勃萨联盟给拖垮了。

    至于马林的军队会不会被拖垮,却没有人认为会如此。为什么?因为马林本身就有钱。加上他的盟友是吕贝克和汉堡这样的土豪城市,底蕴不亚于勃兰登堡选帝侯国和萨克森选帝侯国。加上军队比对方少得多,大家都不认为马林的军队会缺少粮草和物资而崩溃

    因此,欧洲各国现在的主流看法就是——马林若是能靠着顽强的防守,把战争时间尽量拖久了,就有胜利的可能。当然,这种胜利,是指勃萨联军受不了物资的消耗,而被迫退兵,而不是马林击败勃萨联军。

    若是守不住,那就不用讲了,乖乖等着割让领土和支付大笔赎金吧

    没有人认为马林的军队会靠着军事手段击败联军,除了马林自己。因为,大家都不知道马林在英格兰新招募了1万人,还训练得有模有样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场战争,丹麦也是主角之一。但是,没有人认为,丹麦有实力参加到这场大战中去。

    因为,之前丹麦战败后,各国就不拿丹麦陆军当回事了,普遍不看好丹麦。而且,石勒苏益格公国还有马林的1万大军在驻守。另外,海上丹麦也丧失了海权。丹麦军队想要南下,必须通过石勒苏益格公国,可他们能不能打得过石勒苏益格公国的军队成功南下,那就难讲了

    而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立陶宛大公亚历山大,也收到了这场战争爆发的情报。毕竟,他是波兰国王,波兰和勃兰登堡选帝侯国接壤,得到情报并不奇怪。

    在得知齐格蒙特王子想要和马林的霍夫曼家族联姻的想法后,亚历山大大公本来还犹豫的。现在,他不犹豫了

    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公的选择很简单——若是这场战争马林挺过来了,赢得了最终的胜利,那么,以后霍夫曼家族必定一飞冲天。这样一来,让齐格蒙特王子娶安妮也没啥。

    而若是马林战败了,霍夫曼家族必然衰落,甚至完蛋。那样一来,就没必要和这样的家族联姻了

    所以,和德意志地区的其他诸侯一样,亚历山大大公,也在观望中,等待着这场战争的结果,以做出对雅盖隆王朝最为有利的选择

    可以说,这场大战,双方的兵力,震惊了欧洲。无论谁是胜利者,都将会成为欧洲实力雄厚的一方霸主,拥有决定欧洲未来局势的强大力量

第410章 丹麦出兵() 
上一次战争中,丹麦君臣已经被打怕了,所以,这一次联合作战,丹麦虽然是挑起战事的由头,可出兵却是最慢的。因为,丹麦要观望

    当勃萨联军的5万大军进军吕贝克的时候,丹麦大军按兵不动。因为,他们知道,石勒苏益格公国可能会出兵南下增援。而且,还是出兵八千南下增援。

    石勒苏益格公国总共才1万军队,若是派遣八千人南下增援,那么,石勒苏益格公国就只剩两千人了。面对丹麦的2万大军,没有不败的道理。但若是丹麦出兵早了,这八千人也许就不会南下了。面对拥有城墙掩护的1万大军,2万丹麦军队未必有优势。所以,丹麦人忍着没出兵,就等着石勒苏益格公国分兵南下支援呢。

    而且,丹麦君臣认为,石勒苏益格公国派遣八千大军南下增援也很正常。为什么?因为马林在吕贝克啊。石勒苏益格公国的军队,说白了,都是马林的手下。若是马林在吕贝克战败了,甚至被俘,那么,石勒苏益格公国肯定会被割让。所以,石勒苏益格公国守不守得住完全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吕贝克那边的战争结果。

    因此,对于马林而言,把石勒苏益格公国的军队大部分调到吕贝克,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毕竟,两万八千人比两万人更有对抗5万敌军的实力和底气。

    而石勒苏益格公国,的确也按照丹麦人的设想,“聚集大军南下”了,在丹麦间谍的注视下

    接到马林的提醒后,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很快在马林的乡下庄园里,悄悄聚集了八千壮丁,给他们赶制了白底黑十字马甲和简易的长矛。

    然后,这八千民夫,被聚集到了正规军军营边上,开始了封闭训练。主要就是对垒训练,训练向左向右和齐步走等简单的队列。

    分清左右的办法还是老一套——一只脚妥协,另一只脚穿鞋。这样,就不容易分不清左右了。毕竟,哪只脚穿着鞋,哪只脚没穿,正常人还是能分得清的。只要再标上左右,就好办了。

    而且,士兵们穿的,也是马林一直在推广的草鞋。毕竟,草鞋不仅好用,而且,成本也十分低廉。不像皮鞋,普通人根本穿不起。

    基本上,马林军队的将士,最大的特点就是都套着白底黑十字马甲,脚上穿着草鞋,看上去非常整齐。当然,军官是不穿草鞋的,人家薪水高,穿的是皮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