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10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种浅井的产量是不高的,满足不了煤油灯的巨大需求。所以,在早期,煤油灯的应用其实不会很广。当然,等到北海国培养出几代机械工程师了,技术逐步成熟了,才能打出更深的油井,得到更多的石油。

    实际上,以马林的记忆,前世老马家买的那台12匹的常柴的手扶拖拉机也能找工匠复制出来了。毕竟,现在硫化橡胶已经有了,只要花点时间,让工匠们全力以赴,还是能复制出那个单缸柴油机的。最多,就是因为技术粗糙,导致机器经常出问题而已,就像目前的仿瓦特蒸汽机那样。

    但最大的问题不在这里,主要还是柴油供应问题。以加利西亚油田每天才一桶的石油产量,提炼出来的柴油,最多供一台手扶拖拉机跑一天。这还是按照30%的最高柴油提炼比例来算的。但以马林手工作坊级的技术,能提炼出20%就不错了。

    就算一胎手扶拖拉机每天只开时,最多也就可以供应两三台拖拉机用的。如此一来,这能改变啥?两三台单缸柴油机的供应能力好吧,还是有用的,至少,可以积攒技术

    于是,马林开始组织大批工匠,开始复制前世他们家那台经常出毛病的12匹的手扶拖拉机

    马林为什么在柴油极度缺乏的情况下还有坚持搞12匹单缸柴油机?不是为了广泛应用,而是为了它的转速!

    是的,单缸柴油机再怎么烂,转速也比蒸汽机强太多了。现在的北海国瓦特蒸汽机,转速只有每分钟50多转。这速度,跟手摇的机械差别也不大。而单缸柴油机不同,马林记得,前世他家那台常柴12匹,转速高达每分钟500800转!

    这个转速,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上,也许因为缺油而没啥应用价值。可是,如果拿来钻枪管

    是的,马林就是想到了钻枪管。对于旋转钻头来说,转速越快,钻透力越强。如果采用转速比目前的瓦特蒸汽机快十几倍的单缸柴油机,钻枪管的效率将会得到大大提高。甚至,还可以考虑用来钻炮管

    不要多,只要有那么几台单缸柴油机用来钻枪管,基本也就够用了。毕竟,北海国军队规模也就那样,对枪管需求不高,几万根枪管足矣。不像后世,某些列装的步枪,动辄千万级别的数量,ak47甚至数量超有两亿

    另外,单缸柴油机用来打井也很不错。前世,乡下的打井机,就是用一个钢架,上面有一个小型柴油机,带动旋转的钻头往下压。马林正宗的石油钻井机械没看见过,但这种乡下用的打井机还是见过的。虽然这打井机一般只能打几十米深,但早期用来开凿浅层油井,也是够用了。最重要的是,它的效率比现在流行的传统顿钻技术快多了。马林记得,前世那种乡下常用的打井机,一天打两口灌溉井是没问题的。而若是采用古老的重力硬砸的顿钻技术的话,按照卓筒井的技术,钻一口百米深的盐井,估计要六七十天这效率,是没法比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理想中的状态。而现实却是

    马林好不容易指挥工匠们仿造出12匹的常柴单缸柴油机了,结果,在试运行的时候,摇柄的卡口设计有问题(马林记忆中没注意这个小细节),摇柄没能及时拿下来,随后,等柴油机转起来,铁制的摇柄飞出,直接砸死了一个靠的近的工匠

    第二天,在试运行时,柴油机的巨大飞轮,因为铆合不牢固,直接飞出来了

    好在,这一次大家有了心理准备,还增加了掩体,没出现人员伤亡。

    此外,马林让人搞出来的初代的硫化橡胶做的传动带,质量似乎不稳定,耐磨性似乎不太好。这不,运行了两天后忽然断了幸好,马林有剑麻纤维作为后手。改用剑麻纤维编织的传动带后,果然更好用了

    看到这些后果难料的情况,马林也是胆战心惊。看来,社会整体机械技术基础的落后,使得机器制造出来后,有很多马林前世从未见过的毛病。而且,都是马林想不到的低级毛病。

    为了安全着想,马林还是把这些问题都交给工匠们去处理了。而且,这个处理过程,也是增长技术的过程。

    但为了防止再有人意外死亡,马林让那些工匠在测试单缸柴油机的时候,不但要放置掩体,靠得近的工匠还要穿上全套板甲作为防护服,免得意外被机器搞死

    事实上,马林不知道,在后世新华国刚成立的时候,各地发展机械工业。即使有毛子专家指导,还是出了很多的即起事故。而每一次机器事故,都可能有人受伤甚至死亡。几十年下来,不知道有多少机械厂的工人断了手指或者整个手,还有整个人被机械弄死的

    没办法,当时国家新创,机械工业基础等同于没有,比马林现在也好不了多少。唯一比马林现在情况好的,就是有成熟的国外的理论指导,还有国外的很多先进样机作为参考。饶是如此,新华夏还是有很多工人因为机器问题,或者操作不当,出了很多事故,造成了不少伤亡。马林在后世看过一个报道,说光一个武汉,在几十年里工伤事故伤亡人数就达到了5万几千人。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四肢残疾(主要是手部)

    我们在后世,很多人都佩服那些几十年前技术超牛的八级技工。却不知道,这些八级工,都是在一次次的伤亡事故中幸存下来的幸运者。不幸的人,基本都躺进墓地了。而那些八级工,就是在总结了那些死难的工友的经验教训后,才逐渐成长为国家工业建设的中流砥柱的。而这,就是摸索和发展机械工业的代价

第1646章 赎罪券销售再起() 
事实上,机械工业并不是工业体系中最危险的行业。论到危险,没有比化学工业更危险的了。前世,马林上大学的时候,路过化学实验楼,里面时不时传来各种爆炸声,宛如发生了恐袭一般。正好,那几年小布十还在位,而911也才过去几年。所以,那时候化学实验楼又被戏称为“911大楼”。

    当然,新世纪在搞化学实验的时候,防护水平已经很高了。比如,化学实验室就有专门的防护服。但在国朝初创之时,因为大家普遍缺乏专业知识,那才叫可怕。因为不懂化学,很多工人操作不科学。如此一来,那就不是实验室的小爆炸了,而是整个锅炉或高压反应釜等大型工业容器的爆炸,一死就是一片。直到21世纪,化工行业依然是最危险的行业,很多人都不愿意进入。当然,财大气粗的石化除外。

    不过,这也不是就咱们危险。事实上,不管哪个国家,搞化工都挺危险的。比如超级大炸逼诺贝尔,就在实验的时候,炸死了自己的亲弟弟。被炸死的助手有多少个?抱歉,他们不重要,没资格被宣传出来

    正是因为知道化学的危险,所以,马林就算知道雷汞能当底火,他也不敢去研究。因为,那玩意比火药猛太多了。而且,他也不敢告诉达芬奇,生怕这位大佬兴致来了,主动去作死。

    马林打算,等到达芬奇帮他培养出了足够的化学专业的大学生,并有了足够的化学老师后,再从中挑选出一批“敢死队员”,去研究雷汞等超级危险的东西。要不然,要是在人才缺乏的时候冒险研究,只需一次爆炸,就能断送化工行业

    机械工业同样如此,只有等该专业培养出了一批大学老师了,可以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机械系学生了,再开始各项研究。就算出点意外,大不了再培养新人顶上。

    而为了刺激机械工业的发展,马林打算学习后世新华夏的做法,把工匠分为八级。最高的八级工,算是最顶级的。至于薪水,也分为8级。其中,最低级的1级工,日薪3芬尼;2级工日薪4芬尼;3级工日薪5芬尼;4级6芬尼;5级工日薪8芬尼。5级工以上,则是大师级了,6级工的日薪就会跳到1先令(12芬尼),7级则是1。5先令,8级则是2先令

    这还不算,凡是级别越高的大师傅,奖金和福利也越高,分房只是基本操作。如此,就可以大力地刺激普通的机械工奋发图强,争当大师了。

    马林暂时是不打算管12匹手扶拖拉机的测试情况了,那些事情,都被马林丢给了一批比较可靠的钟表工匠。这个年代,能制造钟表,代表着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所以,马林对他们也放心。至于单缸柴油机,马林也随他们折腾了,他只负责给钱,用高薪刺激他们完善这个机器。

    另外就是,要等波斯那边的石油进口回来了。毕竟,现在他手里的柴油也不多,用不了多久。

    11月份,欧洲各国的秋收也基本结束了。南部意大利地区,甚至开始种植冬小麦了。这时,很久没有消息的以约翰。特泽尔为首的教廷“赎罪券”销售团队,又出现了

    而在此之前的几个月,约翰。特泽尔的团队似乎沉寂了几个月,直到秋收后,才又出现在大家眼前。

    为啥咧?因为约翰。特泽尔发现,在春夏青黄不接的时候,即使带团去销售赎罪券,效果也不太好。原因嘛,是因为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年代,秋收之前,大家都没什么钱。此时去推销赎罪券,效果有点差。

    而秋收后则不同,此时,是一年中大家手里最宽裕的时候,此时销售赎罪券,事半功倍。所以,约翰。特泽尔又带着销售团队,来到了德意志西北部地区

    之前,约翰。特泽尔的团队,已经跑遍了南边的美茵茨大主教国、特里尔大主教国、科隆大主教国、帕德博恩主教国和尼德兰地区的乌德勒支大主教国及列日主教国。

    大半年的时间,约翰。特泽尔取得了辉煌的销售战绩,居然靠卖赎罪券,获得了84万金币。即使要拿出一半和这几个教会诸侯平分,可团队还是为教廷带来了数额极为庞大的利润。

    一心想要修缮圣彼得大教堂的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开心不已,今年以来,虽然他的身体不太好,可听到教廷增收几十万金币,他还是很兴奋的,连身体都好转了很多。

    至于具体操办的红衣主教乔凡尼。迪。洛伦佐。德。美第奇,则在教廷获得了很高的声望。毕竟,能帮教廷赚钱,这就是本事的体现。

    事实上,前几个月约翰。特泽尔也没闲着,他跑去和那些世俗诸侯谈判赎罪券的利益分成问题去了。

    作为红衣主教乔凡尼。迪。洛伦佐。德。美第奇的全权代表,约翰。特泽尔在德意志地区还是很有面子的。毕竟,很多人都在猜测下一届教皇很可能就是乔凡尼。迪。洛伦佐。德。美第奇。这个时候,是没有诸侯愿意轻易得罪这位当红的红衣主教的。不然,被未来教皇记恨上,可不是什么好事。

    只不过,对于赎罪券销售的分成,世俗诸侯们还存了很大的疑虑。另外,对分成的比例,他们也很不满。

    因为,之前乔凡尼。迪。洛伦佐。德。美第奇和那些宗教诸侯分成时,是对半分的。但到了世俗诸侯这里,就变成了只分到1成了。另外四成,被交给了世俗诸侯所在的当地教会。

    那些个诸侯,其实不是对分得少不满。毕竟,能分到赎罪券销售的好处,已经很惊喜了。他们不满的是——他们所在国的教会,居然分得比他们多

    要知道,世俗诸侯国和教会诸侯国是不一样的。在教会诸侯国,自然是教会一家独大。他们拿走全部一半的好处,自然没人说啥,也不敢说啥。

    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