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迫降在明朝-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沈嘉还在想事情的时候,丫鬟如意却已经向屋内通报说沈嘉到了。

    “沈嘉,你进来帮我看看这个如何?”从屋内传来温晴轻柔的声音,竟然夹杂着一丝娇羞之意。

    沈嘉心里一团疑惑,这可不像温晴的风格,温晴难道不应该是直爽明快的口气么。沈嘉推开门,猫着身子警惕的迈入屋子,却看到温晴正扶着脑袋低头看着桌子上的一团布。

    “师姐,你这是干什么?”

    温晴抬头突然看到了沈嘉脸上的红印子,笑吟吟的问道:“你被谁抽了一巴掌,怎么都肿起来了?”

    沈嘉苦着脸,只好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给温晴讲了一遍。

    “叫你看美女,叫你泡妞,遭报应了吧,待会叫那个姑娘来后宅,我见见她。”

    “师姐,这个小乙姑娘脾气大得很,几乎和你。。。,不,她性子野,你要小心点。”

    “滚你的,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老色迷迷的盯着人家,不说这个了,你过来,帮本姑娘看看,我设计的这个四角底裤如何?”

    沈嘉差点晕倒,他还以为温晴要怪他这两天没带她出门玩,没想到却只是让他鉴赏鉴赏自己的手工。

    沈嘉连忙走过去,看到桌子上是一条用棉布缝制的月白色四角底裤。沈嘉一脸疑惑,抬头向温晴,温晴也正满脸绯红的盯着沈嘉。四目相对之后,温晴爽朗的说道:“我前几天想换些内衣,只好前去求教吴诗涵,结果她给了我一些抹胸和裤腰,跟你明说吧,就是一块布用来裹身的。”

    沈嘉听的一脸尴尬,歪着嘴说道:“师姐,你跟我说这个干嘛,我一大老爷们,你偏偏跟我说这种**话。”

    “滚,跟你说这个是信任你,还长理了你。”温晴终于恢复了原状,蛾眉倒蹙,凤眼圆睁瞪着他。

    “我就跟你直说吧,我想你以后恐怕也没有换的,你先试试我这个手艺如何。我觉得说不定可以开一家衣帽店,专门兜售这种东西,你觉得如何?不过在这之前,你得先穿上它,再给我个评价。”

    沈嘉低头看着桌子上的平角裤,这是用棉线缝制起来的,的确花了不少心思,只是动手的貌似是个新手,缝制的针脚时疏时密,时而如同褶皱般挤成一团。沈嘉只看了一眼,脸上却已是勉强之色。

    温晴早已看到沈嘉的脸色,顿时大怒道:“滚,我花了这么久做了这东西,不想穿就罢了,我还不想给呢。”说完动作麻利的就要收起来。

    沈嘉更是手快,一把抓过来,转眼间笑容满面道:“师姐,你说啥呢,你对我好我当然明白,这是你亲手做的,我非常感动,你看我眼睛都湿了,不信你过来瞧瞧。”

    “滚,赶快滚,试穿后告诉我感觉如何。”

    温晴佯装嗔怒转过身去,眼睛里面却堆满了笑意。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五章 沈阳见闻() 
却说杨涟,熊廷弼随辽东经略袁应泰,以及辽东巡按御史张铨一众抵达了沈阳。原本巡按御史不想参与,但袁应泰觉得沈阳发生的事情自己难辞其咎,为了客观公正,干脆就叫上了张铨一起同往。

    众人抵达沈阳知府衙门后,陈辅克和一众文官武将已在衙门口恭迎。见面众人先是一阵寒暄,然后陈辅克带着杨涟和熊廷弼走在前面,袁应泰和张铨跟在后面进了知府衙门大厅。

    众人还未落座,杨涟手捧圣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勅曰,沈阳知府陈辅克,深谙兵事,与诸将合作无间,克敌于沈阳城下,兹加封为右佥副都御史,钦此。”

    杨涟笑呵呵走过来,双手将圣旨交给陈辅克,陈辅克连忙向南叩首致谢。

    众人落座后品茶,杨涟又向陈辅克问道:“陈大人,我此处还有几道圣旨,需要当面宣旨,不知道贺世贤总兵,陈策总兵何在?”

    陈辅克连忙回道:“回杨大人,陈老大人和贺总兵目前还在抚顺,抚顺克复不久,城内城外仍然形势险峻,两位总兵还在清剿余匪,明日童总兵将回师沈阳与驻守的戚将军换防。”

    “哦,竟然如此,看来我们恐怕不得不去一趟抚顺了,不知飞白兄意下如何?”

    熊廷弼点点头道:“愿与杨兄同去。”

    袁应泰见来自朝廷的圣旨已经读完,便张口向陈辅克询问沈阳叛乱的经过。

    不提此事还好,一提陈辅克马上一脸愤怒道:“之前我们招募了一些蒙古人协防守城,城内有不少人坚决反对,下官四处安抚协调总算将不满压了下来,怎料三天前,城内蒙古守军突然叛乱,烧毁民房一百四十五间,死伤明军六百一十二人,下官已经下令收押副将朱万良,抚慰受灾百姓,并安抚了朱万良余部,目前暂无危险。”

    袁应泰听完,不由得一声长叹道:“我一时失察,差点让无辜百姓命丧贼人刀下,我会自请朝廷降罪,此间责任,皆是我一人所起,我愿一力承担。”

    众人听到袁应泰愿意担责,便稍微松了一口气,气氛略微缓和,却不料袁应泰说道:“只是这陈总兵,贺总兵立功心切,置沈阳安危于不顾,又在妖人蛊惑下,执意发兵抚顺。奴酋新丧,老子曰,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如此做派,岂有不罚之理?依我之见,此次攻克抚顺,功过相抵,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杨涟有些傻眼,心道昨日袁应泰可不是对自己这般说法。杨涟抬头看向袁应泰,袁应泰一脸肃然,避而不答。

    袁应泰此时心中也是难受,昨天他甚至已经准备好要嘉奖这海外异人,但后来得知支持自己的朱万良已被收押,顿时陷入深深的矛盾中。

    去年十月,袁应泰代替熊廷弼接任辽东经略,一直为手下没有信得过的得力武将而发愁。辽东形势极为复杂,大部分武将都是出身于李成梁门下。后来熊廷弼经略辽东时,适逢萨尔浒兵败,空出了很多位置,熊廷弼又大刀阔斧筛掉了一些能力低下,不合口味的武将,同时发掘了一些新的将领走上前台。等袁应泰上任时,一时风平浪静,触手已经很难深入这个辽东武将群体,也无法安插自己的人手。

    袁应泰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依赖客军将领,如西北籍贯的宁夏总兵侯世禄,但侯世禄与他并不是同路人。直到后来袁应泰碰到了副将朱万良,因为兵败不得不站在自己麾下,这才是真正死心塌地捏在手中的势力。

    只是时机不好,这朱万良竟然聚众赌博,发生营啸,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是恰逢城内叛乱,弄不好要替这次事件背锅,这是袁应泰无法接受的。他不可能让自己的人随便就被人当作背锅侠,这样以后还有谁会跟着他这个经略走。

    熊廷弼在旁边虽然一直沉默不言,但他曾是辽东经略,见事极快,很快就明白了袁应泰的心思,于是不动神色的朝陈辅克努努嘴。

    陈辅克也是官场多年,哪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连忙道:“经略大人说的也有道理,只是此事非下官所能决定,就下官认为,若不嘉奖抚顺之战的有功之士,恐遭人非议,再者沈阳镇守太监邹泰也在抚顺军中,这捷报恐怕已被他送往京城了,到时候下官就是不想叙功,恐怕也无法面对朝廷的压力。”

    陈辅克这话说的不软不硬,仔细一听,似乎又是软中带刺,无一不对着袁应泰。袁应泰此时当着钦差的面,也无法以大欺小,只好哼了一声。

    杨涟见状,连忙道:“大来兄,此事还需慎重,再者,若真有大功,也是对大来兄经略辽东的肯定,大来兄何必介怀,张巡按,你说是不是?”

    张铨既不是东林党,也并非齐,楚,浙党,对这种涉及党派的争论向来是低头不言,此时见杨涟询问他,便道:“杨大人说的极是,下官也认为先见上一见,再做决定也不迟。”

    袁应泰见杨涟也不支持他的意见,心知此事难以裁定,便不再坚持。

    众人聊了一会儿,杨涟提议想去南门看看那只巨鸟,此举获得其他三人一致同意。于是众人坐上轿子,很快就到了南门外。刚才入城时,因为急于履行公事,众人都是匆匆一瞥而过,此时到了巨鸟跟前,不由得被着巨鸟庞大的身躯所震撼。

    熊廷弼低头抚摸着巨鸟的轮子,又仰头看看巨鸟腹部,一脸惊奇的问向陈辅克道:“当日这巨鸟来时,陈大人可曾见到?”

    陈辅克微微一笑,道:“这巨鸟名曰飞鸡,当日来时下官也未曾见到,贺总兵当时在城外作战,听闻他说这巨鸟飞驰而过,碾压数里,鞑子不敌就此败逃。”

    “甚是有趣,只是不知这飞鸡还能否再飞?”杨涟一脸好奇的问道。

    “可以飞,听这海外异人沈嘉说,这飞鸡若有合适的着陆场,可半个时辰抵达京城。”

    嘶~,众人一阵惊叹。若是半个时辰就可抵达京城,岂不是一日就可环游神州大地,庄子曰,扶摇而上九万里,也不过如此吧。

    熊廷弼若有所思的说道:“文孺兄,若这飞鸡可以载人,则万里之外的叛乱,可数日而解,甚至可以深入敌后,攻城拔寨,若是朝廷有这个东西,用处很大啊。”

    杨涟这么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又听到袁应泰补充道:“神州各地每年都有天灾,各地赈灾粮食转运极慢,有时候粮食抵达灾区时,灾情已过,若有飞鸡转运赈灾物品,何愁天下不平?”

    “下官倒是没想到这飞鸡有这般大用。”

    一众官员一边笑,一边聊着飞鸡的妙用。要是沈嘉此刻在场,恐怕也要对这帮明代官员的见识不得不大加佩服。

    看完飞机后,陈辅克又带众人去库房参观那辆铁甲战车。

    陈辅克对这辆战车已是耳熟能详,此刻正口沫横飞的介绍这这辆战车。

    “二十一日下午,奴酋大举进攻,此铁甲巨兽飞驰奔入万军之中,发射数枚燃烧开花弹,命中敌方后营,鞑子奴酋因此中弹,前些日子确认,奴酋死于抚顺,这只铁甲巨兽确有万军之中杀人于无形的本事,据那沈小哥所言,如有足量柴油以及人员维护,再加上足量弹药,这怪物可横扫鞑子老巢。”

    熊廷弼围着战车转了一周,又爬上车顶看了一通,下来向陈辅克道:“为何此次没有带战车去抚顺?”

    陈辅克连忙道:“不是沈小哥不想,而是这巨兽据说非常精贵,喝油不说,还驶不得远路,听沈小哥说这巨兽连续运动三千多个小时就要大修,沈小哥说神州暂无人员可以修缮维护,如果坏了可以就麻烦了,因此他才带着另外一辆维护相对简单的‘铁甲车’去了抚顺。”

    众人大惊,原来铁甲兽竟然不止一辆。

    袁应泰此时却是另一幅想法,当初陈策让朱万良没有参加抚顺之战,恐怕是不想让朱万良立功吧。想到此处,袁应泰问清了朱万良收押的地方,然后和张铨离开库房,准备去探望朱万良。

    杨涟只是钦差,并不想插手具体的辽东事务,于是索性只是和陈辅克打探这沈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杨大人,这沈小哥甚是聪明,只是不习朱子经学,他告诉老夫如何引导城内舆论,初时下官不以为然,然则尝试之后,发现妙用无穷。例如这次城内叛乱,原本人心惶惶,很多商户都要举家迁走,下官为了稳定人心,一连三日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