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颜血-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灌觉得杨彦秘而不宣的收割之道不是这么回事,这段日子以来,她一直在琢磨着,于是又问道:”阿翁,那该如何掠取天下之财,同样不为人觉察?“

    “这”

    荀崧花白的眉头一皱,要说夺一家一户之财尚可隐秘,可是夺天下之财,除了横征暴敛,谈何容易,可那都是使在明处,该怎么样才能不为人觉察呢?

    他想不明白,许久,才反问道:”灌娘,你怎会问这些?“

    ”啊?呵呵“

    荀灌干笑道:”小女就是胡思乱想,故有此一问。“

    荀崧就觉得,正是因为没有成家,爱女才无聊到去想这些不着边际的东西,看来,是得尽快择一良婿啊!

第81章 击鼓求见() 
九月初一!

    按规定,朝庭须于每月朔望,即初一、十五召开大朝会,介时,凡在京九品以上官员都要朝见皇帝,不过因晋祚东移,制度未全,人心离散,内帑羞涩,朔望大朝的规模缩减为与日朝相当,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入朝参拜。

    日朝则是形同废弃,一应决议皆由台省与内苑议定发出。

    总的来说,朔望大朝不是奏事的,礼仪的色彩较浓,以此显示当今的天下仍是司马家的天下,朝会的内容一般是皇帝对臣僚的关怀和慰问,然后臣僚上敬言谢恩赞颂,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茶话会,气氛是比较欢乐的。

    朝会进行中,一行车驾于宫城宣阳门前缓缓停下,裴妃身着亲蚕服,戴着蔽髻,插着步摇,环佩叮咚,满头珠钗,极尽雍容华贵,被荀华搀扶下车。

    “来者何人?陛下朔朝与会诸公,速速退去!”

    戊守宣阳门的宿卫禁军厉声喝道。

    荀华毫不示弱的回声道:“东海王妃在此,求见陛下!”

    “这”

    宿卫几个将领相互看了看,东海王妃虽然没有实权,也没有任何跟脚,是实打实的孤家寡人,更是失国老贼东海王越的嫡妻,可光是凭着东海王霸府与江东的渊源就不是他们能肆意妄为。

    也许苑中乐见东海王妃受辱,但是施辱者绝无好下场。

    其中一人施了一礼:“末将丹阳纪明参见王妃,陛下正于朔朝会见群臣,王妃可于门内牙房暂歇,待朝后再行参拜亦不为迟,或者末将可代为向夫人禀报,夫人节制后宫,听闻王妃请见,必是欢喜。“

    夫人就是郑阿春,出身荥阳郑氏,本为寡妇,建兴三年,被时任丞相的司马睿纳为妾,后于太兴元年,司马睿称帝,封郑阿春为夫人。

    当时很多豪门权贵都喜欢纳人妇为妻妾,这是有深刻原因的,毕竟那个时代的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生育子女的死亡率奇高,而人妇有过生养经验,产道也曾开拓,在生养方面,显然比妙龄少女更有优势。

    裴妃开声道:“孤只为求见陛下,请为孤通报。”

    纪明的眉眼间闪出一抹轻蔑之色,丹阳纪氏虽清名不比顾陆朱张,但族中纪瞻乃是国老级的人物,曾平陈敏之乱,又于晋主鼎定江东立下汗马功劳,是深受信重的肱股之臣,纪氏子弟也大部入宿卫为国效力。

    纪氏久居江东,对侨人素无好感,更何况是司马越的王妃?

    自己和颜悦色,还真是蹭鼻子上脸了,不过纪明不愿当出头鸟,仍是拱手道:“朔朝时已过半,请王妃稍候,末将自有职责守卫宣阳门,务请见谅。“

    裴妃脸一沉,提起裙角,疾步奔向门边的登闻鼓。

    纪明面色大变,厉呼道:“王妃请自重,快,快拦住!”

    “谁敢惊扰王妃玉驾?”

    荀华也是急忙指挥几名侍婢拨刀相向,团团护住裴妃。

    宿卫到底晚了一步,又不敢真的动刀动枪,裴妃毫不犹豫的操起棒捶,用力敲击起来。

    “咚!”

    “咚!”

    “咚!”

    鼓声震耳,纪明的面色难看之极。

    武帝炎曾有诏,阙左悬登闻鼓,人有穷冤则挝鼓,公车上表其奏,也就是允许百姓击鼓鸣冤,直接向朝庭申诉,只要登闻鼓一响,宿卫就无权阻拦,只能返宫汇报。

    本来这没什么,真有冤情,让他敲就是了,宿卫尽职去宫中汇报,可是敲鼓的是裴妃,自己明明好言劝过,这根本就是无视丹阳纪氏啊。

    纪明暗生恼火,但还是吩咐了句,匆匆步入宫门。

    沉闷的鼓声传入太极殿,太极殿作为中朝大殿,济济一堂,上至皇帝太子,下至臣僚均是一怔,荀崧与卞壸也是不自禁的互相看了看,纷纷现出了一抹苦笑,显然,裴妃来了。

    刁协眉头一皱,向纪瞻道:“宣阳门当值乃是何人?”

    实际上,司马睿定鼎江东远远比不得武帝盛世,要说有冤,侨人有流离失所的冤,南人有土地被侵的冤,更别提升斗小民被沉苛的役税压的渡日维艰,如果放开击鼓,登闻鼓铁定从早到晚响个不停,这不但有悖于王导推行的不以察察为明,即便是主持刻碎之政的刁协,也不允许登闻鼓响。

    摆放在宫门外,无非是样子货罢了,平时着宿卫不许人靠近,可今天,还是朔朝之时,偏偏响了。

    宿卫中纪氏子弟居多,因此刁协问向纪瞻。

    纪瞻不动声色道:“宿卫宫禁由领军将军安排,老夫不问事久矣。“

    领军将军由周顗周伯仁担任,执宿卫六军,这时便道:“今日值掌宣阳门乃护军校尉纪明,尚书令可稍待纪明回报。“

    朝中一应人等均是大为好奇,议论纷纷,司马睿与司马绍默不作声。

    唐朝以前,太子权重,可开府拥兵,有权参议朝政。

    不片刻,纪明在殿外施礼:“禀陛下,东海王妃击登闻鼓求见!”

    “哦?”

    殿中立时喧哗起来。

    刁协沉声向外问道:“王妃觐见陛下,乃应有之义,何至于喧嚣朝堂?“

    这话就是指责纪明了。

    纪明面有愤色,却不敢应答,毕竟刁协行刻碎之政,又得晋主宠信,权威日重,每日里,遭其训斥的官员与僚属不下数十人,再有刘隗与戴渊一镇淮阴,一镇合肥,与中枢呈倚角之势,军权政权一把抓,连最为显贵的王导都不敢当面顶触刁协。

    或许刁协奈何不得纪氏,但真要发作起来,纪氏会毫不犹疑把他推出去当弃子。

    手下受诘,周顗不得不站出,他先望向了纪瞻,纪瞻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仿佛纪明不是自家子侄,不由暗骂了声奸滑老鬼,便拱手道:“朔朝未散,护军校尉劝阻王妃乃是职责所在,周某相信纪明绝无刁难王妃之意。”

    周顗弟周嵩也冷哼一声:“外朝王妃,受诏方可觐见,不召自来,目中岂有朝庭焉?“

    这话一出,司马睿父子都有些不自然。

    其实周嵩的原意是针对刁协,其兄周顗曾于尚书台值守时发病势危,恰刁协在场,为之奔走照料,仿如至亲,至天将亮时,周顗病情有所好转,于是刁协使人告周嵩。

    周嵩赶来,甩手一记耳光扇在刁协脸上,并怒斥其兄:君在中朝,与和长舆齐名,那与佞人刁协有情?

    这种人,本质上就和疯狗一样乱咬,只是这次咬错了,咬到了司马睿父子,毕竟裴妃是司马睿的婶婶,又是前司马越霸府的主母,于情于理,都该是司马睿去探望裴妃,而不是裴妃主动请见,这不免有忙本之嫌。

    见阶上二主的尴尬神色,荀崧拱手道:“既是东海王妃亲来,陛下应请其入殿。”

    从头到尾,一直在打酱油的王导突然出列,施礼道:“臣愿替陛下将王妃请来。“

    ”嗯“

    司马睿略一抬手:“务必以礼相待。”

    “诺!”

    王导转身而去。

第82章 裴妃上殿() 
宣阳门外,荀华颇有些心神不宁,不时透过门缝往里窥看,裴妃倒是处之若泰,瞥了眼荀华,便道:“不必焦急,既是鼓响,主上必召,至今未曾开门,无非是有人借机生事罢了,但有荀公与卞公在朝,当是无妨。”

    “求见而己,也有人生事?”荀华不解道。

    裴妃冷冷一笑:“能高踞朝堂者,谁不是耽精竭虑之辈,却是心思用错了地方,若是能稍微念及家国,我朝何至沦落于此?彼等又何至于如丧家之犬,偏安一隅?可惜惶惶弃家逃亡,一朝安定,便又故态复萌,实是不足与谋!“

    “哎”

    荀华叹了口气:”我无王妃之眼界,也无女郎那般英姿,恐怕这便是杨家郎君瞧不上我的缘由罢。“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荀华与裴妃愈发亲密,几乎无话不谈,也不再讳言杨彦。

    裴妃暗感不忍,她虽还未收荀华为养女,但在内心中,已经把荀华当养女看待了,眼见荀华相思难耐,她的心里也不好受啊。

    许久,裴妃才道:“荀华,若是此番事成,我和你家女郎说说,让你跟在杨家郎君身边去郯城就藩,日久或能生情,你可愿意?”

    荀华顿时浑身一颤,俏面通红,虽然低着头不说话,可那神态,已不吝于千肯万肯。

    裴妃勉强笑了笑,她能为荀华做的,也只有这些了,若是朝夕相处之下,荀华还不能打动杨彦,那只能说,两人无缘。

    “吱呀”

    这时,宫门大开,一袭朝服的王导在纪明的陪伴下大步迈出,远远躬身施礼:“琅琊王导,参见王妃,陛下命我前来迎接!”

    裴妃眼神微眯。

    王导虽曾于司马越霸府任参军,却早早投了司马睿,是司马睿建制江东的首席谋主,这样一个人来接自己到底是何用意?

    司马越无恩于王导,她不认为王导与自己有旧情,更不会奢想自己一个落魄王妃会得王导礼待,入都已有三日,她的府邸除了荀灌时来看望,并无一人拜访。

    “竟劳动大司徒亲至,孤实不敢当。”裴妃还了一礼。

    王导侧身让过,微笑着伸手示意:“王妃不必客气,请!”

    一行人跟着王导步入宣阳门,只是在宫门处,荀华等带刀侍婢上缴了武器。

    王导在前引着路,不经意的问道:“王妃于都中安否?“

    裴妃淡淡道:”有劳大司徒垂询,尚安。“

    ”哎“

    王导叹了口气:”朝庭移祚,制度未立,内帑空虚,暂时委屈王妃了,故吴鲁王旧苑,虽气象宏伟,却年久失修,眼见凛冬将至,长居恐有不便。

    我于淮水北岸有一园墅,一尽俱全,愿奉敬王妃,以全故旧之义。“

    裴妃秀眉微微一拧!

    她并不傻,自杨彦自荐为东海国相时起,她就清楚了自己奇货可居的地位,毕竟一个孤悬于外的实土王国隐患极大,尤其还是东海国这样的敏感身份,也难怪司马家不待见她。

    其实裴妃没有政治野心,她关心的是下半生能否安然渡过,因此选择了杨彦,并未待价而沽,这除了心灵层面那难言的依赖之外,关键是杨彦知根知底,身为寒门,只能与自己抱团取暖。

    而与杨彦相比,自己相对于高门士族是弱势的一方,高门士族人情淡薄,为了家族利益可以抛弃一切,有用时,自是殷勤供奉,一旦到了需要舍弃的时候,也许一杯鸩酒,也许三尺白绫就是自己的结局。

    对高门士族的无情,裴妃看的太透了,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她也没了门户之见,所谓高门,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