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颜血-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

    杨彦晒笑道:”崔公所授乃白虎通义,我怎么会听不出?“

    白虎通义又名白虎通,共四卷,班固撰,记述汉章帝建初四年,白虎观会议有关经学内容之探讨,通篇继承了董仲舒今文经学的思想,以神秘化的阴阳五行为基础,为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编造出了一套神学世界起源说,并神学化阴阳五行理论,也是宋明理学人性论的始祖。

    崔玲又问道:“白虎通义集今文经学之大成,将军既然读过,那为何皱眉?莫非另有见解?”

    杨彦突然发现,这小姑娘战斗力挺强的啊,但他要找的是崔访,不会和个小娘子为经学争论,于是摇了摇头:“待崔公出来再说。”

    萧巧娘撇了撇嘴,向崔玲嘀咕道:“郎君见你是女流,不屑与你辩呢。“

    崔玲翻了翻眼睛。

    荀华也无奈的摇了摇头。

    杨彦虽说不打扰崔访,但教室那么近,崔访不可能听不到外间说话,在向学生吩咐了自己背书之后,就走出来,拱了拱手:“原来是将军亲至,不知将军可有指点老夫之处?“

    这话颇为傲气,也确实,南逃士人尚玄,但留于北地的士人仍以经学传家,尤其如清河崔氏,河东裴氏这样的大族,在经学上的造诣,无不堪称一时宗师,也将经学发挥到了极致,因此对杨彦有可能的见解,颇为不屑。

    这与受了杨彦的恩德无关,完全是对自己学问的一种自豪。

    杨彦也拱了拱手:“自白虎通义面世至今,已有两百余年,时易事移,今日之人事,未必是后汉初年之人事,以百年前不合时宜之学问教授于今,似有不妥!“

    荀华顿时暗道一声不好,给杨彦连打眼色。

    果然,崔访刹那间老脸沉了下来,哈哈笑道:”老夫倒是眼拙了,竟不识将军原来也是我道中人,呵呵,那老夫倒要请教,如何不合时宜!“

    喧闹声惊动了别的教室,士人们纷纷出来,有一些直叹气:”将军啊,崔老治学严谨,名扬北地,虽将军于我等有收容之恩,但某仍要问一句,将军为何发此狂悖之言!“

    也有些劝道:”将军,或是你对经学的理解流于肤浅,其实经学博大精深,宇宙万物,人生至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若是多读读圣贤书断不至于此,某劝将军还是向崔老陪个不是吧,他日有暇,请崔老为将军专门讲解,或能对经学有所领悟。“

    小孩子们纷纷扒着门缝,好奇的看了过来。

    萧巧娘悄悄的扯了扯杨彦,她有些发怵了,别看这些士人落魄的很,但嘴皮子一个比一个厉害,自家的郎君,又怎么可能辩得过如此之多的士人呢。

    杨彦却是双手一压,便道:”既然诸君都在,那好,杨某虽不才,今日便与崔老辩个清楚明白,若是理在崔老,杨彦自当执礼道歉,从此之后,对授学之事不再干涉,但若是侥幸胜了一筹半筹,那么今后诸君所授内容,须由杨某来定,如何?“

    ”哼!“

    崔访大袖一挥:”将军,请!“

    说完,就自顾自的返身进了教室。

    崔玲也哼道:”将军,虽然论起治政之道,妾不得不佩服,但大父浸淫经学半生,造诣之深岂是你能仰望,妾就事论事,还望将军莫要见怪。“

    杨彦笑了笑,并不与阿玲计较,径直走了进去。

    各人纷纷入内,教室里的学生让开座席,靠墙站成一圈,崔访身后,坐着所有的士人与阿玲,杨彦身后,只坐着荀华与萧巧娘,明显势单力孤。

    司马氏代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在政治上,开创了权臣谋朝篡位的恶性循环,一代代的权臣,自王敦起、至桓温,前赴后继,及刘裕终取司马氏而代之,并齐梁陈效法而为,如果不是隋灭陈,陈后主之子,必是下一个被篡对象,历史一次次的轮回,似是永无休止。

    这正是应了一句老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而且在学术上也是严重的倒退,正始之前,建安文学的昂扬基调是基于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自信,充满着高扬奋发、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正始年间是历史的分水岭。

    这一时期,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从而实际控制政权开始,到师昭相续执政,十多年间,司马氏大量诛杀异己,造成了极为恐怖的政治氛围。

    天下名士,少有全者,正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许多著名文人死于权力斗争当中,同时司马氏为了粉饰自己,竭力提倡儒家礼法,控制舆论,文人动辄得咎,因此正始文人很少直接发表政治见解,多以空谈,抒发苦难为主,玄学也应运而盛。

    不过逃避并不意味着妥协,逃避只是发表不满的另类手段,两汉遗泽依存。

    这些文人虽然附炎趋势,在对待学术的态度上却还是挺端正的,并不因吃杨彦,喝杨彦,受其收容之恩而与杨彦持同一立场,纷纷站在了对立面上。

    这倒是让杨彦暗暗点头,说到底,不管什么人,都有内心的坚持,眼前的落魄士人或许也如此,他们失去了一切,为了生存不得不腆颜乞食,借以维系自尊的唯有对学术的坚持。

    荀华与萧巧娘均是相视一眼,暗暗苦笑,这一看就不成比例啊,况且自身作为女流,没法在学术上给予杨彦帮助,现今唯盼望杨彦输的不是太惨。

    崔访显然颇为满意,捋须沉吟道:“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阳唱阴和,男行女随也,此句出自于易纬乾凿度,若是老夫没料错,怕是将军由此始生不满,那老夫以此讨教将军,因何不满,将军又有何见解。”

第166章 唇枪舌剑() 
谢谢好友门阀掘墓人的打赏与好友风伟伟的500大赏

    通常上了年纪的人,对于一休里面的提问回答印象深刻,这实际上正是唐代以前经学与玄学辨论的普遍形式,以问答的方式抒发自己的见解,并驳斥对手。

    杨彦拱了拱手:“易纬乾凿度杨某曾有幸拜读,其理论依据为,由太易生太初,太初生太始,太始生太素,太素生浑沦,浑沦生天地,天地生万物。

    其中太易乃寂然无物,太始则是从无形到有形,乃气之初,再形变而不质,此为太素,气、形、质三者浑然一体,而未分离,便是浑沦,又称为一,也即太极,由太极一生为二,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是为两仪,或称天地,再由天地生人和万物。

    对此,杨某不敢苟同,易纬乾凿度所描述的过程,归纳为一句话,便是无中生有,正如赤手变真金,这简直是荒谬之极,宇宙运行,自有其复杂规律,岂可因无而生?

    若果是如此,那么杨彦倒要反问一句,既为无,何能生有?本是无,有从何来?难道不经娘胎就直接迸出来不成?“

    这话颇为尖锐,不过崔访并未动怒,反现出了郑重之色,如棋逢敌手般打量向杨彦。

    仅凭这段话,他就可以断定,杨彦对经学是有研究的,还非常深刻,也让他颇为不解。

    近段时间以来,杨彦的所做所为他全看在了眼里,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内政管理上,虽然他未必都认同,却不得不承认成效斐然,尤其那些五花八门的发明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并切切实实的带来了便利。

    光这些成就,就已经很让人不可思议了,但更不可思议的,还是经学,当世经学大家,谁不是穷经皓首一辈子,可这位小将军,也太年轻了吧?

    要知道,经学不单纯是儒学,还包括周易、河图洛书等谶纬之说,仅是背诵,天姿稍欠者,背了后面忘前面,十几年都未必背全,而光会背还不行,还要理解,吃透,这一门学问足够人研究一辈子。

    实际上,杨彦是沾了死过一次的光,中医从来就不纯粹是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合,作为中医老师和医生,杨彦前世为了学好中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周易,河图洛书,道藏等典籍都读过,虽然几乎忘光了,可是死前的记忆回溯把这些已经被忘掉的知识又重新烙印在了他的灵魂里面。

    “哼!”

    崔访身后的一名士人冷哼一声:“昊天上帝,至玄至德,天道人心,惟精惟诚,乾坤造化,广布流行,阴阳生克,错综纷呈,皇极立宪,允执厥宸,幸甚至哉!

    府君此言差矣,昊天上帝乃是天,天无所不能,区区赤手生金,无中生有,对于昊天上帝算得了什么?“

    这话放现代,显然连辩驳都不必,直接打电话叫脑科医院来领人了,不过当时人信这套,杨彦必须认真反驳。

    略一沉吟,杨彦问道:“请问天是否两仪之一?”

    “然!”

    这人点了点头。

    杨彦又道:“易纬乾凿度云:浑沦生天地,那么显而易见,先有浑沦,后有天,昊天上帝既云天,必是生于浑沦,你云昊天上帝无所不能,可无中生有,那我再问,昊天上帝能否变出孕育他的浑沦?乃至更加原始的太素、太始与太初,直至最本源的太易?

    此理便如母亲孕育婴儿,浑沦乃昊天之母,由母生儿,天经地义,儿岂能反生母乎?既如此,昊天亦是由有而出,怎可无中生有?

    再若昊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唯女方有孕育之能,故由昊天因浑沦而出,可推论浑沦为阴,既浑沦生了昊天,此为阴生阳,又怎可阳唱阴和,男行女随乎?请君指教!“

    “这”

    这名士人哑口无言,其他人也纷纷交头接耳,但易纬乾凿度在经学中的地位还要高过白虎通义,而杨彦列举的论据完全出自于易纬乾凿度,相当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叫人怎么辩驳?

    杨彦锐目一一扫过,继续道:“由此推论,阳和阴,并无固定的从属关系,阴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阴阳如此,男女亦如是,各司其职,无高下之分,圣人其实早已阐明了道理,只是被后人歪曲罢了,崔公以为然否?”

    “嗯?”

    萧巧娘来了劲,虽然杨彦说的比较绕口,但她听懂了,得意的看着崔玲。

    荀华更是精神一振,她是女将,武力值远超一般的男性,自然对男人少了畏服,如今杨彦又从理论上阐明女性独立于男性的必要性,这话简直是说到她的心坎里了,只想着无论如何,也要把杨彦的原话带给自家女郎。

    崔访则是沉吟了许久,才缓缓道:“将军之意老夫大致猜出了几分,以阴阳之理,重塑男女之位份,但既便阴阳无从属关系,而天地亦自有序,地承天,犹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其位卑,卑者亲事,故自周于行,尊于天也,又岂能以男女之位份生搬硬套?”

    杨彦不假思索道:“就按崔公所说,撇去昊天上帝不谈,浑沦开两仪,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然清者,意同于轻,浊者,意同于重,非指污浊,否则万物生灵乃至先贤圣皇皆存于污浊之中,不识清,不辨清,岂能明清?清又岂是臆想所能猜测?

    况天果清乎?

    天又为何物?

    有说天为昊天上帝,也罢,天既为神,可有神迹,可曾显灵?“

    ”如何没有?“

    一名士人接过来道:”君王失德,必有天灾,慧星扫尾,天狗吞日,皆为上天警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