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8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鲜为人知的是,顾炎武还是京华时报的头号笔杆子。他以“亭林”为笔名,在报纸上撰写了大量的文章。为贴近百姓,让百姓能看懂,他明明文笔极佳,却故意使用浅显易懂的文字。文章的题材也很丰富,有的是阐述中华传统文明中的精华,如仁、义、礼、智、信,为什么要这么做,怎样才算是,怎样才能做到,都说得一清二楚,对开启民智很有益处有的是介绍时局、战事,让百姓关心国家大事,逐渐懂得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荣辱息息相关有的则是对官场上的贪腐渎职之人进行辛辣的讽刺,百姓看了不禁拍手称快。

    而且在通州知州任上,顾炎武做得也很出色。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顾炎武就是在物资极度匮乏、又赶上严酷寒冬的情况下,硬是做到了通州全境没有一人饿死、没有一人受冻。兵劫之后的灾民自是对顾炎武感恩戴德,“顾青天”之名不胫而走但顾炎武却累得又瘦又黑,朱由检再见到他时,心疼得差点没掉眼泪。

    对这样的优秀人才,朱由检当然要给他更大的平台,让他充分施展才华。此时顾炎武与阿鲁不花刚到“满庭芳”楼外,众多商人赶紧出迎,并要跪拜这位位不算高,但权力颇重的父母官。

    其实这也很正常,别看他们有钱,可是明代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四民,商人排在最后一位,社会地位在理论上还不如农户和匠户。想要做生意发财,实在是阻力重重,甚至循规蹈矩做生意根本就赚不到钱。商人为了逐利,无奈只得喂饱当地官员,为他们开启方便之门,这便是“官商勾结”的根本原因。因此别说当众下跪了,只要顾炎武愿意,管他叫爷爷、祖宗,这些人照样叫得出口。

    顾炎武却赶紧朗声笑道:“各位万勿行此大礼。今日本官奉旨请你们与叶尔羌贡使商谈封贡贸易之事,打个比方说,你们是戏台上唱戏的名角,本官只是打锣鼓点的,本官为辅,你们才是主角。有劳各位久等,咱们还是入席详谈吧!”

    众商人自是千恩万谢,心道早听说顾大人礼贤下士,没想到谦逊如此。说句实话,别看他们富甲一方,可向来是他们求官员办事,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官员对他们有半分尊敬。今日受到顾炎武如此礼遇,不但受宠若惊,心中更有几分感动。

    须臾众人入席坐定,互相介绍寒暄过后便开了席。国人一向喜欢在酒桌上谈生意,顾炎武也深谙此道。酒过三巡后,他便切入正题:“各位大概也有耳闻,此次叶尔羌入贡,贡品乃是大宛马二千匹。按照过去的规矩,是官府与贡使接洽交易。不过这次圣上有旨,允许京师各大商帮参与交易。”

    接下来顾炎武便详细介绍了具体规则。首先,朝廷向入贡的番邦使团颁发“金牌”,而向参与交易的商帮颁发“信符”。这两样物件同样一分为二,官府保留一半,堪合后方可交易。

    对贡使来说,金牌是朝廷赐的,有了金牌就有了贸易许可证。而对商帮来说,这信符可不是白得的。具体到这次交易来说,每个信符“价值”一百匹大宛马,每匹身体健康、体格优秀的马定价黄金一百两,折合市价就是九万两银子。拿到信符的条件,就是要无偿上缴户部一百匹大宛马。

    而信符的作用在于:有了信符,便可与贡使进行其他贸易。如果没有信符而与贡使进行私下交易,一方面对双方都没有任何保证,被骗了只能自认倒霉另一方面,这将被视为走私行为而受到严厉处罚,处罚力度依金额而定,最高甚至可判死罪。

    而官府并不直接参与贸易,只起到监督作用,并在交易完成后接收贡马。至于交易价格,由双方自行商定交易货物的种类,只要不是官府明令禁止之物,也不做任何限制。

    众商人均十分认真地听着。他们明白,虽然还叫“金牌信符”,但这种交易与过去的茶马互市有着本质的不同。茶马互市的交易双方是贡使和官府,民间商人是没有资格参与的,而且价格也是基本锁定的。

    并且交易货物的种类严格限定为马和茶,可实际上双方对其他商品也有很大的需求。比如西域的毛毯、玉石,藏地的药材、佛像,在内地都是抢手货番邦对内地的丝绸、布匹、纸张、瓷器、铁器等更是爱不释手。

    但是过去这些商品只能冒险走私,现在,只要买了信符,便可正大光明地进行,而且可以讨价还价!

第1371章 商业谈判() 
    正所谓在商言商,虽然顾炎武讲述了以金牌信符进行贸易的规则,众商帮还是心存顾虑。因为大宛马的价格已经固定为九百两银子一匹,一符百匹战马,就是纹银九万两,这九万两是要白交给朝廷的。换句话说,如果在与贡使的贸易中不能获利九万两以上,那就是赔钱了,而赔钱的生意他们当然不肯做。

    不过他们的顾虑也早在朱由检预料之中。顾炎武随即又告知他们,这一块信符的效力除了与叶尔羌贡使进行贸易外,还包括苏禄和暹罗两国贡使。而与另外两国的贸易,朝廷就不收取任何财物了。

    这下在座的大商人可全都兴奋起来了。如果说只与叶尔羌贸易还不能确保盈利的话,再加上苏禄和暹罗,那就是稳赚不赔了。因为苏禄一向出产珍珠、珊瑚、玳瑁、龟甲等海底奇珍,暹罗则出产美轮美奂的金器、银器,这些极端奢侈的商品只要能搞到货源,转手就是十倍之利。龙游商帮帮主周绍宁当即起身谄笑道:“府尹大人,我们龙游商帮财力雄厚,二千匹贡马也就是纹银一百八十万两,小人只要三天时间就能凑齐,这二十块信符”

    “周帮主,话可不能这么说!”广府商帮帮主伍国瑞立刻就不干了,“府尹大人召集京师各大商帮来此,可不是为了给你浙商捧场的,有钱大家赚,周帮主难道还想吃独食不成!”

    酒席上登时吵得不可开交,哪个商帮都想多争取一块信符,以获取更大的利润。别看这帮人平时见面嘻嘻哈哈,真涉及到巨大的商业利益,谁也不肯后退一步。

    顾炎武心中暗笑,半晌才清咳一声道:“诸位稍安勿躁,听本官一言。毕竟一块信符九万两,也不是个小数目,对诸位的资金周转短时影响也不小。而且京师各大商帮均为商界翘楚,一呼百应,若为信符伤了和气,朝廷亦不愿闻。本官倒有一个法子:龙游、徽州、吕梁、广府、陕西、八闽、五洲七大商帮,朝廷一碗水端平,各分得两块信符。”

    “那剩下的六块信符呢?”

    “也好办,公开竞价。”顾炎武笑道,“三日后可仍在此地举行竞价大会,不拘何人,出价高者便可竞得信符,当然各位也包含在内。各位觉得此法是否公道?”

    “公道,公道,府尹大人之法当然公道!”众人纷纷奉承顾炎武,心中却叫苦不迭。因为谁都知道顾炎武为官公正清廉,此前投献皇庄的地主向他行贿,结果反被他顺藤摸瓜,把所有投献土地罚没一半,并追缴了十年的税银。如果是阮大铖之流当顺天府尹,那只要花点银子,就可以把信符搞到手而向顾炎武行贿,则等于自投罗网。这样,要想得到更多的信符,就只有通过竞拍了,不知要多花多少银子。

    不过即使如此,各大商帮也很兴奋了。席散之后,阿鲁不花登时成了抢手货,不是这家请他去品茶,就是那家请他去看戏,其实说白了都是谈生意。这也难怪,自从大明立国至今,商人极少能得到机会合法地参与对外贸易,像今天这般规模的更是绝无仅有。过去的茶马互市,其实是牵制少数民族的一种手段,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而现在的“金牌信符”却不同,这是地地道道的民间生意,除了贡马的价格固定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可以谈。

    阿鲁不花虽然也是精明的商人,可是比起在商海搏杀了数十年的各大商帮领袖来说,无论是实力还是经验,都差着一大截。因此虽然他自己就是交易的一方,按理说应该在谈判中占据优势,可事实上很快他就丧失了主动,成了各大商帮尽情施展商业才华的“沙包”。

    比如说,各大商帮不约而同地选择在一块信符的金额范围内,与叶尔羌进行易货贸易。也就是买这一百匹马并不是拿出九万两银子交给阿鲁不花,而是给付等价的其他商品,如瓷器、茶叶等。

    此举一方面是对叶尔羌的一种制约,这样阿鲁不花就不能在拿了一家的银子以后,转去采购别家的商品,对持有信符的华商是一个很有效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瓷器、茶叶等商品,本身利润也很高。说是价值九万两,其实谁都在里面赚着钱,平均成本不过二三万两罢了。

    又比如说,各大商帮都提出,贡马的价格虽然锁定为九百两银子一匹,但是也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健康优秀”。但是二千匹马,不可能状况都那么好。凡是不能达标、甚至有病的,就必须折价处理,否则不能接收。

    阿鲁不花当然不可能把马再带回去,那非得赔死不可。最后他不得不与各大商帮共同商定了一个标准,把贡马分为优、良、中、下、劣五档。“优”档还加了一百两,达到一千两一匹“良”档为九百两“中”档为八百两“下”档为六百五十两“劣”档为四百五十两。经过检视,这批贡马中以“良”和“中”两档为最多,即使如此,一百匹马的总价也绝对到不了九万两了,华商等于一块信符又省了几千两银子。

    至于其他商品的交易,双方更是谈得热火朝天。这些具体的谈判过程,顾炎武就不参与了,他只要在最后堪合交割的时候出场就行。

    在叶尔羌贡使与各大商帮连日谈判的同时,朱由检接见了第二位贡使:来自苏禄国的巴都加苏里。陪同接见的是另外五位阁臣:毕自严、文震孟、何如宠、王应熊和杨嗣昌。

    谁料苏禄贡使甫一上殿便嚎啕大哭,以头触地不止,并用流利的汉话哭诉道:“恳请大明皇帝陛下为敝国做主,否则敝国破国在即!”

    朱由检诧异地问道:“贵使臣,到底是何事体?”

    “大吕宋屡屡入寇,敝国国小兵微,无力抵御!”巴都加苏里道,“恳请大明发天兵剿灭大吕宋的红毛人。另外,临行前三王千叮咛万嘱咐,要臣一定到德州祭祖!”

第1372章 苏禄王国() 
    苏禄贡使巴都加苏里泣告朱由检,可能是由于太过激动,说着说着竟然两眼一翻,晕了过去。把朱由检和几位阁臣都吓了一跳,朱由检急传太医前来检视。太医看过之后道:“此乃急火攻心之症,虽然晕厥,并不妨事,不消半个时辰便可苏醒。再服些宁神静气的汤药,明日便复原如初了。”

    朱由检这才稍稍放下心来,命人把巴都加苏里抬下去调治静养。很显然,今天的诏见是进行不下去了,朱由检便问几位阁臣:“这大吕宋与苏禄是何关系,因何入侵苏禄?方才贡使说要去德州拜祭先王,又是怎么回事?”

    礼部尚书文震孟学识渊博,当即出班奏道:“陛下,在设立外交院之前,这类事宜归礼部管,因此臣对苏禄也略知一二。苏禄国,乃南洋岛国,去广州东南水路四千余里,北与吕宋为邻,西与渤泥国隔海相望。其国由数百海岛组成,人丁稀少,均信。国有三王,东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