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6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阿敏无论如何也要赶在明军大部队到来之前,把迁安城夺回来,重新掌握主动。他当即扬起马刀厉声吼道:“给本王全军突击,包围这支明军,一个也不能留!临阵退缩者,杀无赦!”

    满清镶白旗可不同于汉军旗,在下五旗中战斗力首屈一指,比起上三旗亦不遑多让,真到了拼命的时候,那是绝对不含糊的。随着阿敏一声令下,全军一万五千骑兵立即分为左中右三路,左路由大将尼雅哈率领,右路由大将喀珠率领,最精锐的中路则由阿敏亲自统率,如同一大波乌黑色的海浪般,汹涌地向关宁铁骑扑来。

    遇到仓惶败退下来的汉军旗士卒,满清骑兵二话不说抬手就射,顷刻间就射死了几十人,硬生生止住了汉军旗的溃败之势。这些狗腿子一见这阵仗,知道再往回跑必是死路一条,也只得硬着头皮拨马翻回,向关宁铁骑发起冲锋。

    阿敏的战术非常明确,那就是把关宁铁骑团团包围,强行吃掉。这种打法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那就是明军的火炮必然投鼠忌器不敢击发。等吃掉关宁铁骑后,他再顺势攻城,哪怕是硬撞也要把城门撞开。

    但是明军也不是傻子,当然不会轻易让清军得逞。郝永忠在城头看得真切,立即命中军敲起大号的铜锣。在古代战争中,闻鼓而进、闻金而退是常识,关宁铁骑听到后立即重整队形,迅速向迁安南城门飞奔过来。

    清军见关宁铁骑想退入城中,当然不肯,个个打马如飞拼命追赶。可是正当他们追得起劲的时候,突然惊天动地两声炮响,迁安城头的两门元戎炮几乎同时击发。仅仅过了几秒钟,两发重达十几斤的铁炮弹就狠狠地砸落在汉军旗阵中。虽然并没砸死几个人,但一下子就把敌军的阵形轰得大乱。这帮汉奸还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但没追上关宁铁骑,反而阻挡了后面的满清骑兵。

    关宁铁骑就趁着这个机会迅速退入迁安城中,那两员将官亲自断后,却不急着入城,而是拨马回身,横着镔铁长矛冷冷地盯着压上来的大批清军,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英雄气概。

    阿敏见没能围住关宁铁骑,也只好悻悻地命令全军停止冲锋,向后稍稍撤退。他倒不是怕那两员将领,而是实在害怕明军的火炮。刚才朱昌祚为了逃避责任,胡说明军有红夷大炮上百门,阿敏虽然没有完全相信,但总觉得明军的火力一定非常凶猛,否则也不可能在短短半个时辰之内攻下迁安。

    既然清军退出了射程,明军也就停止了炮击,双方暂时陷入僵持状态。郝永忠和孟拱忙下城迎接关宁铁骑的将领,只见这两员大将均是身高九尺,体态剽悍,就连长相都有六七分相似,只是一位年长些,另一位还十分年轻罢了。

    郝永忠忙抱拳拱手大笑道:“这必是曹文诏曹将军,还有变蛟贤侄吧!”

    二将忙甩镫下马回礼道:“正是!不知将军尊姓大名,何以知晓我叔侄的名姓?”

    郝永忠则羡慕地笑道:“嘿嘿,关宁铁骑名扬天下,谁人不知!”

第1122章 火炮逞威() 
    时近正午,雪后的天空还是阴惨惨的,看不到一丝阳光。来自蒙古高原的强劲北风呼啸着横扫雪原,战场上除了恐怖的风声,竟然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然而交战双方的士卒都很清楚,这只是大战前的寂静,过不了多久,一场惨烈的搏杀就要拉开序幕。

    果不其然,很快清军就发动了全面攻击。他们先是向东西两侧迂回,快速从迁安城两边向北穿插,然后在城北合龙,完成了对明军的彻底包围。当然,进攻的重点还是在南面,因为南面地势最为平坦广阔,利于发起大规模冲锋。

    而明军也针锋相对,孟拱早命令炮兵把两门射程最远的元戎炮安置到了城墙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其余火炮则重点分布在南城墙上。清军刚一发动冲锋,两门元戎炮就开始不停地轰击。

    虽然这种实心炮弹对机动灵活的骑兵杀伤力有限,但在心理上的震慑作用极大,清军只能尽量分散开来,避免被炮弹一砸一大串。并且他们也根据以往对阵明军的经验,尽可能快地冲过离城墙三里到一里半的这段距离,因为宁远、大凌河等城池的红夷大炮,射程都在一里半,也就是四百五十步以上,四百五十步以内则只能靠佛郎机炮。

    可是清军并不知道,红夷大炮只是欧洲国家几十年前铸造的老掉牙的东西,而如今迁安城头上这两门元戎炮,则是代表着西班牙、葡萄牙海军最先进水平的战舰主炮。这种炮与红夷大炮相比,重量更轻、铸造更精良、射速也更快,更方便调整射击角度,对在海面上移动的目标进行打击。现在虽然被朱由检搬到了陆地上,但用起来则是大同小异。

    炮手们见清军快速推进,立即调低仰角,瞄准清军相对密集的部分重新击发。从二百步到三里,全是元戎炮的射击范围,也大大提高了这种重炮的使用效率。

    但是与元戎炮相比,真正承担守城重任的则是八门逍遥炮、十六门速射炮和四门开花炮。逍遥炮实际上就是战舰的侧舷炮,在这个时代的海战中,侧舷炮起着最主要的火力输出作用,要求打得准、打得快,所以炮身小巧,填装速度远远超过主炮。

    清军刚一进四百五十步范围内,八门逍遥炮立即来了一轮齐射。八枚炮弹的杀伤范围当然比二枚炮弹要大得多,冲在最前面的汉军旗骑兵再次充当了倒霉蛋的角色,这一轮齐射就轰死二十多人。

    但是阿敏下了死命令,这些汉奸就是再害怕,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冲,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清军只是队形稍乱,但冲锋势头仍不减弱,很快就冲进三百步范围之内。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真正的血的洗礼才刚刚来临。孟拱见敌军越来越近,队形也越来越密集,立即命令八门布置在南城墙的速射炮猛烈开火。炮手们早已填好了子铳,并且把炮口全部调向敌军最为密集的城门正前方,闻命立即点火。

    随着一阵密集的炮声,八枚炮弹怒吼着出膛。这可不同于元戎炮和逍遥炮的单独射击,而是经过精心计算的集中齐射,炮弹全部落在方圆不足五丈的范围之内。这下清军分散冲锋也不好使了,在这个范围内约有十七八名骑兵,不是被炮弹砸中,就是被前面飞来的断臂残肢击中,顷刻之间躺倒一片,竟然无一幸免。

    明军一轮齐射过后立即装填子铳、调整炮口,仅过了不到半分钟,指挥官红旗一挥,八门速射炮再度击发,仍然是集中轰击一小块区域。虽然炮弹覆盖的范围并不大,但只要在这个范围内有敌军,那就别想活命,效率比元戎炮和逍遥炮更高。

    而且速射炮的最大特点就是“速射”,标准程序是连续击发三次以后冷却一次。正好赶上严寒天气,炮身冷却得更快,击发的速度也就更快了。

    这时清军大队人马已经冲进了一百五十步范围之内,最前面的汉军旗伤亡惨重,稍稍堕后的满骑兵也不好受,因为元戎炮和逍遥炮也在不停地击发,打击位于后方的敌军。

    阿敏不用细算,就能估出清军已有至少二百人伤亡。但是他现在已经不在乎伤亡了,一心只想着拿下迁安,夺回城中的粮食,这样他才有撤退的条件。否则即使直接出关,在大雪覆盖草原的情况下跋涉数百里回辽东,就只能杀马充饥了,那他的镶白旗就会元气大伤,回去也没有好果子吃。

    但是阿敏误算了一点,那就是明军的火力还远远没有到达极限。见敌军进入一百五十步范围内,孟拱命令分散在南城墙上的四门开花炮立即开火。

    负责击发开花炮的炮手点火后马上远远地跑开,猛听数声巨响,三门开花炮顺利地把炮弹击发出膛。但有一门炮却发生了炸膛,威力巨大的炸药把炮身都掀到了天上,翻滚着坠落于城内。幸亏明军早有防备,方圆数丈之内都没有人,才没有造成误伤。

    “真他娘的晦气!”孟拱先是怒骂一声,然后不好意思地向郝永忠和曹文诏解释道,“二位将军,这开花炮就这点不好,偶尔会发生炸膛,要不早大量装备了。”

    郝永忠却笑道:“炸膛个一两门炮很正常,过去炮身那么厚的红夷大炮,有时候还炸膛呢。没伤到自己人就好,再说杀敌效果也在这摆着呢!”

    曹文诏循着郝永忠所指的方向一看,果然见三枚开花炮弹落在清军阵中后,可不是砸一两个骑兵,也不是砸一串,而是直接爆开,方圆两丈之内的敌军,无不被四散的弹片削得支离破碎。

    曹文诏久在军中,他过去一直认为火炮对灵活的八旗骑兵杀伤作用有限,只有打造一支比清军更为强大的骑兵,才有可能彻底消灭对方。可当亲眼看见开花炮的巨大威力之后,不禁目瞪口呆,喃喃地道:“一发炮弹,就能打死这么多鞑子?这要是换了我,一样无法幸免!”

第1123章 火力全开() 
    明军的猛烈炮击让清军损失惨重,然而全面进攻已经发动,是不可能轻易停止的。清军仗着骑兵突进速度快的优势,终于顶着巨大的伤亡冲进了离城墙五十步范围之内。现在他们终于有了还手之力,一边继续前冲,一边全体向城头开弓放箭,压制明军的火炮。顷刻之间,一万多支利箭如同黑压压的乌云般,从四面八方扑向城头,气势极为骇人。

    当然明军也早有防备。刚刚拿下迁安,明军就在城中百姓的协助下,把大量宽阔的木板搬上城头,竖在垛口内侧以构建简易的掩体。本来老百姓们之前一直被清军奴役着做各种苦力,已经极度疲劳、衰弱,可是现在他们是协助官军守城,说白了就是保卫自己,那干劲岂可同日而语?不到半个时辰,数千块木板就被搬上城头,其中还有不少就是老百姓自家的房门,这东西又高又宽,相当合用。

    因此清军这一轮齐射虽然来势汹汹,但绝大多数箭支都钉在了木板上,或是越过城墙落入城内,对城墙上的明军造成的伤害却是微乎其微。

    而郝永忠、曹文诏、孟拱等明军将领也非常清楚,清军现在已是走投无路,绝不会因为遭到炮击就轻易退却,最残酷的激战马上就要开始了。因此明军除了留下一千轻骑兵做为预备队以外,郝永忠的四千轻骑兵、孟拱的一千炮手和鸟铳手,以及五百关宁铁骑全部上城。这时骑兵全都变成了弓箭手,同样向城下一刻不停地放箭。

    尤其是关宁铁骑,他们仗着自己身披重甲,索性连躲也不躲,就站在暴露之处向外面射击。在激烈的战斗中,清军看到城头有人露出身形,当然下意识地就更多地向他们放箭。而这些关宁铁骑的将士也真是铁打的汉子,有的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几十支铁箭射中。虽然箭支无法穿透极厚的铁甲,但那撞击之力还是相当大,而他们就硬是扛了下来,一步也不后退。

    有了木板的掩护和关宁铁骑吸引箭支,孟拱手下的鸟铳手们便可以大展身手了。他们在开战之前,就在木板上掏出射击孔,射击的时候把鸟铳伸出去,击发完毕后立即把枪交给后面的战友填装弹药,自己则接过已经填装好的鸟铳继续射击。

    因为有垛口和木板的掩护,他们可以打到敌人,敌人却射不到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