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6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体上铸有“宣府镇城钟”五个斗大的大字。马千雪不禁看得呆了,半晌才喃喃地道:“这么大的钟,是怎么架上去的?”

第1033章 意见相左() 
    马千雪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这重达万斤的大铜钟是怎么挂到楼顶上去的。卢象升早看出些端倪,便对李定国笑道:“李将军,你来为马小姐解释解释吧!”

    李定国腼腆地一笑道:“这口钟是如何挂起来的,末将确实不知道。但京郊有座万寿寺,里面有一口比这还大的钟,铸于永乐年间,故又名永乐大钟。圣上出城巡视三大营时,曾在万寿寺驻陛,末将陪同,有幸见到那口大钟。当时圣上也很好奇这么大的钟怎么挂上去,还说起重机什么的,末将也不明白。

    “后来问过庙里的方丈才知道,原来这口大钟是在别处用泥范法铸成。具体做法是先在地上挖一个大坑,用草木和三合土做好内型,上面涂上极纯极细的泥,再把写好字的宣纸反贴在细泥上,刻好阴字。然后加热烧成陶范,再一圈圈做好外范。最后把熔化的铜汁一次性灌入,大钟便铸成了。”

    马千雪听了啧啧称奇,却又不耐烦地道:“谁问你钟怎么铸来,我问它是怎么挂上去的!”

    李定国早习惯了马千雪的脾气,微微一笑道:“就要说到了。大钟铸好以后,首先要选在冬天,在地上泼水为冰,冻出一条冰路,在这条冰路上拖动大钟,直至钟楼所在位置。然后用冰土堆一个高台,还要堆一个长长的斜坡,数百人一齐用力,把大钟拖到高台顶部。然后拆掉斜坡,这才开始修建钟楼。待第二年春暖花开,楼已建成,用巨木把大钟固定好之后,挖掉下面的土堆,大钟就挂起来了。想来这口大钟也是如此吧。”

    马千雪听罢赞叹不已:“工匠们真是太聪明了!这工程也真浩大呀!”

    李定国也感慨地道:“当时圣上也是这般说,又道人心齐泰山移,鞑子就像这口大钟,虽然看起来可怕无比,但我中华泱泱数千年文明,有的是人力物力和人才。只要文武军民齐心协力,定能把鞑子挂起来,要他们永远也不能作乱。”

    袁崇焕和卢象升听了登时肃然起敬,同向京师方向深深一揖道:“臣等敢不尽忠竭力报效陛下!”

    在顶楼入座之后,袁崇焕也不客套便直奔主题道:“如今京师被围,学生奉旨率大同边军来宣府,这一步已经完成了。下一步如何行动,圣上却未有明示。依二位之见,该当如何呢?”

    卢象升立即慨然道:“圣上怕鞑子蹂躏京畿百姓,要附近府县百姓撤入宣府,为此不惜京师被围,实乃仁君之为。又以鞑子兵锋甚锐,要各地官军不可冒进。虽然如此,为人臣者,为君父分忧乃份内之事。如今宣府坐拥数万官军,若只死守关城,逡巡避战,将置圣上于何地?因此学生以为,必须主动出击,寻敌作战!”

    袁崇焕也很欣赏卢象升不畏强敌的勇气,但还是苦笑着道:“建斗兄,学生在辽东多年,深知建虏野战远胜边军。就任宣大总督以后,又发现宣大边军还不如辽东边军,兵力虽不在少数,却多久疏战阵,不堪大用。守城尚嫌勉强,就更别说出城野战了。以学生之见,还是遵旨而行,先把宣府守住,然后再伺机而动。”

    卢象升却倔强地对袁崇焕一拱手道:“总督大人,学生亦知宣府官军并非善战之兵。但学生自大名来时,还带了六千天雄军。虽是募兵,并无粮饷,但皆敢战能战,与边军大不相同。即或宣大边军不出城,学生还可率天雄军出城作战!”

    “建虏全是骑兵,来去如风,更兼兵力雄厚,任何一旗都超过万人,六千人能顶什么大用?”袁崇焕还是摇头表示不同意,“纵观辽东战事,也只有宁远之战我军以守城获胜。而凡是主动出击者,无不遭到惨败。杨镐、王化贞的前车之鉴,建斗兄不可不察!”

    “不然。”卢象升接口道,“杨、王之败,在于不明敌情贸然出击,虽然总兵力占优,却被建虏以众击寡、各个击破。学生此次出战,却是要寻找小股清军,一鼓歼之,让建虏不敢撒网式地抢掠乡间。如遇大队敌军,学生可利用宣府一带地形与敌周旋,或将其引至宣府城下,这不就可以减轻京师的压力么!”

    袁崇焕却不相信天雄军的战斗力。二人意见相左,商议了半天,却是谁也说不动谁。卢象升不禁有些急了,转向李定国道:“李将军奉旨来此,必是圣上有所安排,总不会让你这四千骑兵来守宣府吧!”

    李定国忙拱手歉然道:“二位大人,请恕末将无状!末将确实是奉了圣上的密旨,但圣上千叮咛万嘱咐,要末将不得将作战方案透露给任何人。乞请总督大人为末将所部提供七天的干粮,末将即刻就要启程。皇命如此,还望二位大人鉴谅!”

    袁崇焕和卢象升均是一怔,但既是圣意,他们也不好多问。卢象升还是迫着李定国表态,李定国只好道:“二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总督大人是奉旨而行,而且宣府确实不容有失。巡抚大人主动求战之法,末将其实是很赞同的。不如立即飞鸽传书,奏请圣上定夺,二位大人意下如何?”

    袁卢二人眼前均是一亮:对啊!宣府与京师直线距离不过二百余里,信鸽仅用两三个时辰,便可打个来回。虽然清军围城,但是信鸽他们可挡不住,怎么把这个法宝给忘了呢。

    于是二人立即将争执的内容译成密文,为保险起见,一共誊抄十份,让十羽信鸽分别携带,立即在清远楼上放飞。

    信鸽振翅而去,接下来的就是难熬的等待了。当然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也没闲着。卢象升忙着为难民和远道而来的大同边军安排食宿,袁崇焕则同样发现李定国脸色很差,一问才知道他得了疟疾。

    袁崇焕立即命中军官取来一个袋子,笑着交给李定国道:“李将军,你真是吉人自有天相。若不是碰到本官,你这病还好不了!”

第1034章 刀必见血() 
    李定国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是几个叠得很紧的纸包。展开一个纸包,里面则是一些白色粉末。

    “小心些,这东西可不是产自我国,用一点便少一点。”袁崇焕提醒道,“此物名为金鸡纳霜,是从南洋带回来的,专治疟疾。”

    原来袁崇焕曾在福建邵武任知县,当地蚊虫颇多,袁崇焕被叮之后,也患上了疟疾,几度死去活来。恰好当地百姓中有亲戚在南洋跑船,带回来这些金鸡纳霜,让他每次服食一小点,连服十余日,便痊愈如初了。袁崇焕心有余悸,便把没用完的药一直带在身边,没想到今天用在李定国身上了。

    马千雪是不大相信这些白色粉末能治打摆子的,生怕李定国吃错了药。但是袁崇焕身为宣大总督,断无胡言乱语之理,她也只得心情忐忑地将少许药粉溶入温水之中,让李定国服了下去。然后就不错眼珠地盯着李定国,生怕他反而中毒。

    就这样过了两个时辰,李定国感觉全身舒坦,本来算日子又该到疟疾发作的时间,可现在却是什么事都没有,看来药力已经发作。马千雪不禁大喜,对袁崇焕深施一礼道:“多谢总督大人!”

    袁崇焕则捻须微笑道:“这可奇了,患疟疾的是李将军,要谢也该是他谢本官才对,马小姐谢什么?”

    马千雪登时满面飞红,结结巴巴地道:“那个因为李将军他,他救过我嘛,我又没有治好他的病,所以那个”又狠狠地瞪了李定国一眼道,“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谢过总督大人救命之恩!”

    李定国也赶紧给袁崇焕施礼,并感慨地道:“没想到这小小的蚊子,险些要了末将性命。末将军中亦有患疟疾未愈者,可惜这些药物太少。”

    “这要怪本官了。”袁崇焕道,“待京师围解后,本官得赶紧上奏朝廷,让朝廷想方设法多从南洋买回些金鸡纳霜来。”

    正在此时,卢象升急匆匆跑上楼来道:“总督大人,京师的信鸽回来了!”

    袁崇焕精神一振,急命帐下专门负责翻译密文的军校破译。过了片刻,军校呈上破译后的正文,几人聚拢起来观看时,见上面写的是:“督抚之议朕已知之,各有其理。着袁崇焕统宣大边军守宣府,万勿妄动卢象升之天雄军可相机出关,寻弱敌歼之。切记,不可浪战,不可贪胜,自保重于歼敌,勿嫌歼敌少,积小胜为大胜可也。钦此。”

    卢象升阅罢大喜道:“总督大人,既有旨意,学生今夜就要出城寻敌。”

    袁崇焕也只得点头道:“一定小心,倘若作战不利,尽快退回宣府!”

    当夜子时,卢象升率领五千天雄军悄然出城。这五千人全是轻骑兵,没有马匹的只好留在城中。

    李定国与马千雪也一同出城,这时远征军已经得到了七天的补给,李定国便在马上对卢象升施礼道:“巡抚大人,末将有皇命在身,就此告辞。”

    “自古英雄出少年。”卢象升羡慕地道,“李将军让本官想起,本官还有一个结义兄弟,见识卓着,文武全才,虽未出仕,亦是当世豪杰。可惜自从大名一别,至今已两年未见。致信恩师,恩师也说不知,让人好生惆怅!嘿,说这些做什么,人生岂无分别,但总有重聚之时!李将军慢行,本官祝你旗开得胜,再建奇功!”

    李定国与马千雪拱手作别,随即消失在苍茫的夜色里。卢象升静立半晌,转向中军官杨陆凯赞叹道:“你听,四千人马开拔,竟连一点声音都听不到,可见李定国治军严明。”

    “巡抚大人,我们天雄军也不差呀!”杨陆凯不服气地回应道。

    “好!”卢象升立即低声喝道,“前军派出斥候,侦探清军动向,全军随我先至顾家营附近的山中埋伏!”

    第二天午后,斥候回报:清军镶红旗真的去而复返,把涿鹿镇抢掠一空,纵火焚城后呼啸而去。卢象升更加佩服李定国的非常手段,又细问清军去向。

    斥候禀道:“鞑子已攻破昌平、延庆、怀来等县,如今镶红旗大军驻在怀来。”

    卢象升当即展开行军地图,凝神观看片刻,自言自语地道:“怀来位于宣府和京师之间,两边路程相若。鞑子驻军于此,是想同时窥探两边动静。敌众我寡,不可力战,圣上又要我积小胜为大胜”

    他的目光循着思路在地图上缓缓移动,突然问道:“鞑子镶红旗全军都在怀来么?”

    斥候忙报:“鞑子占据怀来后四处抢掠,听个别逃难的老百姓说,延庆、昌平等地,鞑子三五成群挨村乱串,还有一伙鞑子占据昌平州城,看样子想到陵区抢掠呢!”

    卢象升沉吟片刻,立即命令杨陆凯:“集合全军将士!”

    五千名天雄军将士早就厉兵秣马整装待发,此时纷纷聚于卢象升帅帐前。卢象升按剑高呼道:“将士们!我们从故乡千里迢迢来到边关,为的就是报效国家、保稷安民!如今鞑虏肆虐,京师危急,现在竟有一小撮鞑子在昌平胡作非为。昌平是什么地方?那是列位先帝陵寝所在之地!我们若是让鞑子惊扰先帝,那就是大明的罪人!”

    众将士义愤填膺道:“巡抚大人,您就下令吧,俺们就是全都战死,也决不让鞑子毁坏陵区!”

    “鞑子并不可怕!”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