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破三国-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番多亏了公瑾谋划,公瑾,你与我一起去周府拿人吧,等擒下城中官员,舒县便可传檄而定。”

    “就依伯符!”

    孙策周瑜两人带兵围了周府,得到管家报信,未免出现混战,危及自身,周尚说道:“某不胜酒力,出去透透风,诸位慢饮。”

    “周郡丞请便!”

    周尚离了宴席,出得门来,正好看到了周瑜,周瑜见叔父离开了宴会厅,当即带兵将宴会厅团团包围。

    这时候,即便是傻子都知道这是鸿门宴了,陆康已经年近七十了,看到周瑜,气不打一处来,喝道:“周瑜,叫你叔父出来见我!”

    周尚没脸来见陆康,周瑜也不会这么残忍,对着在场的官员说道:“诸位,舒县已经被孙策大军占领,诸位还是老老实实交出关防印信,与我们合作,以免伤及无辜。”

    听说贼兵已经入城,陆康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吐血了:“啊啊啊,气煞我也,周尚误我!”

    陆康这倒下去,其余官员就失去了主心骨,纷纷投降,周瑜取了官印,以陆康的名义写下文书,让城内所有官兵投降。

    接下来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徐盛拿着周瑜的文书收拢城内官兵,因为群龙无首,所以在收降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阻抗,即便有个别不识时务之人,也被徐盛很快就搞定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孙策与陆康在舒县对峙了两年,最终城破,如今有了周尚暗助,孙策几乎没费什么功夫就攻下了庐江郡。

    孙策立即整编舒县的军队,将其打乱整编,所有的低级军官都从青州兵当中挑选,而原本属于陆康的那些军官,孙策酌情使用,一大部分都被他打发走了,这些人爱去哪里去哪里,已经无关大局。

    整编完成后,孙策带着陆康的公函,很快就收复了其余几个县城,庐江全境除了袁术占据的地方之外,已经全部落入孙策手里。

    孙策占领庐江的消息也传到了袁术耳朵里,袁术万万没想到孙策这么快就打败了陆康,不过他也正好派人来催促玉玺之事。

    孙策趁机向袁术要粮草军械,袁术不想壮大孙策,所以拖着不给,孙策也不急,现在周瑜回广陵了,只需要将剩下三万青州兵送来,孙策就立于了不败之地,到时候也不怕袁术了。

    两个月之后,周瑜将剩下三万援军全部运抵庐江,徐盛、吕岱、蒋钦、周泰四将全都到了舒县,孙策实力大增,如今已经拥兵十万,丝毫不惧袁术。

    袁术也知道孙策羽翼渐丰,为了他的玉玺,不得不拨给孙策五万人半年的粮草军械,孙策不满于此,趁机向袁术提出,如果赠送他五十万担粮草,玉玺便可双手奉上。

    袁术终究是没有抵住玉玺的诱惑,答应了孙策的请求,派人陆陆续续送来了五十万粮草,而这一次孙策也没有食言,派徐盛把玉玺送到了寿春。

    袁术得到玉玺之后,欣喜若狂,对孙策好感大增,认为他是一个言而有信之人,这一高兴,不仅热情招待了徐盛一行,还给孙策送来两千副弓箭。十万箭矢,袁术已经把孙策当成了他自己的附属,也是他南方的屏障。

    袁术得到玉玺之后,心思就有些变化了,已经在谋划弄出些神神道道的东西,而孙策实力大增之后,则是在思考是东取九江呢,还是渡江攻打丹阳郡,疑惑是豫章郡。

第275章 攻克豫章() 
九江太守周喁和丹阳太守周昕都是袁绍的支持者,无论孙策是东取九江还是跨江攻打丹阳,无疑都是和袁绍为敌。

    孙策一时间有些踌躇不定,取丹阳的好处显而易见,丹阳此地方便募兵,丹阳兵天下闻名,如果占据了丹阳,孙策就能就地征兵,训练出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不用因为地盘扩大再让广陵出援兵。

    可如此一来,就和袁绍对上了,虽说如今袁术和袁绍不和,可也没有明刀明枪地对着干,而且他若是出兵攻打丹阳,必须要广陵苏辰的军队拖住九江的援兵,如此一来,他和苏辰的关系也就暴露了。

    最终在请示了苏辰之后,孙策决定攻打豫章郡,豫章郡这里没有什么太大的势力,江夏的黄祖虽说对豫章郡垂涎三尺,可一直不敢进犯。

    要取豫章,最关键的不在孙策,而在周瑜的水师,水师才是这一战的主要力量,只要击破了豫章的水军,豫章郡便大势已去。

    苏辰命令青州水师协助孙策攻伐江东,其实就是让周瑜去辅助孙策,孙策把自己先取豫章的想法呈报给了苏辰,苏辰阅览后觉得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插入点,于是同意了孙策的想法,并且让周瑜听从孙策的调遣。

    孙策得到主公的支持后,立即找到周瑜,问道:“公瑾,主公已经同意我先取豫章,此战水师是主力,公瑾你麾下的青州水师如今有多少士卒?多少船只?能否打败豫章的水军?”

    “伯符未免太小瞧我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青州水师有兵士两万余人,五层的楼船两艘,三层的楼船五艘,大船十余艘,其余小船无数,区区豫章水军,绝不是我青州水师的对手。”说到这里,周瑜忽然说道:“其实我真正担心的不是豫章的水军,而是江夏的水军。”

    “江夏?”孙策听到这话,立即反应过来,“你是说刘表会插手?”

    “是的,刘表对江东可以说图谋已久,若不是顾忌袁绍和袁术,刘表只怕早就让黄祖渡江攻取豫章郡了,以前是有顾忌,可我们这一来,打破了扬州的平衡,刘表肯定会让黄祖插上一脚。”

    “这倒是个麻烦!”孙策也不得不考虑黄祖的威胁,黄祖与他有杀父之仇,当初蔡瑁带人狙杀孙坚,这黄祖可没少出力,他虽然报仇心切,可也没有被冲昏头脑,以他们目前的状况,如果出兵,对他们十分不利,甚至已经占领的庐江都有可能失去。

    “我倒是想到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周瑜忽然说道:“伯符,你现在名义上可是属于袁术的势力,何不借一借袁术的势?”

    “借势?”

    “是的!”

    “怎么借?”

    听到这话,周瑜“哈哈”笑道:“袁术如今最需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威望了!”这话孙策不用想都知道,袁术拿到了玉玺,再根据之前苏辰对袁术的分析,孙策知道,袁术已经动了称帝的心思,在这个时候,他最需要的就是影响威望。

    “所以啊,你给袁术写信,让他在南阳给刘表施加压力,然后咱们趁势夺取豫章,如此一来,也算是给袁术增加实力了,我想袁术一定不会拒绝。”

    孙策想了想,周瑜这个办法或许真的可以一试,于是他当即给袁术写信,信中对袁术非常恭敬,袁术看了很满意,当即回信给孙策,表示会在南阳给刘表施加压力。

    袁术倒也不是真的就为了帮助孙策,刘磐镇守南阳,功勋卓著,已经被刘表派去长沙了,荆南那边时常有蛮人入侵,搅得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刘表才派刘磐去荆南镇守。

    刘磐这一走,南阳就显得不是那么固若金汤了,袁术迫切地需要一场胜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增加自己的威望,所以他也是真有心取南阳。

    得到袁术即将出兵南阳的消息,孙策一颗心放下大半,在北边用兵的情况下,黄祖虽说有可能添乱,但绝不敢大肆出兵,南北作战的局面也绝不是刘表想要看到的。

    “伯符,解决了黄祖的威胁,咱们也该渡江了。”

    “好,此战,公瑾是主力,我为公瑾摇旗呐喊!”

    周瑜的水师就停在皖县,随时可以渡江,他召集蒋钦周泰二人,乘上楼船,直接往柴桑而去。

    水师刚刚靠近柴桑,就被豫章的水军发现了,双方在江面上开始了混战,周瑜对水战指挥已经是游刃有余,经验十分丰富。

    双方在江面上大战了半日,最终以豫章水军的溃败告终,周瑜率领青州水师成功在柴桑登陆。

    登陆之后,周瑜并没有忙着进军,而是在柴桑安营下寨,扎稳根基,等待孙策的援军到来。

    以周瑜这点军力,水战尚可,可若是攻城拔寨,那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豫章的水军已经被打败,战船大多被青州水师俘虏,周瑜整顿战船,去对岸把孙策的援军源源不断地运送上岸。

    除了留下徐盛吕岱二人留守庐江之外,其余军队全部在柴桑登陆,八万军队气势汹汹地直奔南昌,一路上攻城拔寨,先后攻克了历陵,海昏两个较大的县城。

    南昌城内的守军听闻小霸王孙策渡江而来,不少人已经有了畏战心理,小霸王孙策的名声可不是虚的,那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此地的豫章太守不过是个钱买官之徒,如何能够是小霸王的对手。

    等孙策大军到了南昌之后,郡守早就带着财物逃走了,只留下了一座空城,城内的守军听到郡守逃跑,最后在一个将军的带领下献城投降。

    孙策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豫章,随即便用郡守的大印下了公函,让蒋钦周泰二人火速收拢周边县城,贴好安民告示,宣布豫章易主。

    豫章仓促易主,可把会稽太守王朗吓得够呛,小霸王来势汹汹,王朗自知不是小霸王的对手,立即写信向周昕求援。

    周昕当然不希望看到孙策继续发展壮大,于是派去两万精锐的丹阳兵协助王朗守卫会稽。

    事实上孙策攻下豫章之后,前进的动作就停止了,周瑜忙着在柴桑建立水师基地,要想防备江夏的黄祖,一支训练有素的水师是最可靠的保证。

第276章 火烧博望() 
袁术派出大将纪灵率领兵马十万,攻打南阳,刘表闻之大惊失色,急忙派人传信曹操,令其北上抵挡纪灵。

    曹操当初狼狈南下,随身亲卫不超过五百,虽说有刘表粮食支应,只靠新野一地,也难以维持大军,到现在手中不过招募五千新进兵卒。

    落魄到这个份儿上,曹操哪里愿意去抵挡拥兵十万的纪灵,他这点兵马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可刘表的命令他又不能熟视无睹,所以只好带着五千将士,慢慢北上。

    纪灵从汝南出兵,直扑叶县,叶县县令畏惧纪灵势大,直接献城投降,纪灵顺势屯兵叶县,稍作休整之后,便尽起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一路南下,往博望而来。

    如今的南阳太守是刘表任命的蔡瑁的堂弟蔡瓒,蔡氏一族在荆州可是最顶尖的大族,除了蔡瑁深得刘表信任之外,蔡瑁的堂兄弟们都各为一方大员,蔡瓒为南阳太守,蔡琰为巴郡太守,蔡氏诸家最为鼎盛。瑁父蔡讽之妹嫁与东汉太尉张温;讽长女为黄承彦之妻;小女为刘表后妻,皆蔡瑁之妹。

    蔡瓒做个太平郡守,或许平安无事,可是在这战乱年代,又是关键的南阳郡,纪灵大举来袭,蔡瓒立马就乱了心绪,急忙写信给蔡瑁求援。

    蔡瑁当然不能不救,于是向刘表陈明厉害:“启禀王爷,纪灵十万大军已经南下博望,曹操的五千兵卒绝不是对手,末将恳请王爷派援兵驰援南阳。”

    “德以为派何人为将,能够抵挡纪灵?”纪灵的名声可不是虚的,刘表不是不想派兵,而是无人可派,最能打仗的刘磐被刘表派去了长沙围剿南蛮,此时纪灵突然来袭,一时半会儿还真派不出能够抵挡纪灵的大将。

    “可调江夏黄祖兵马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