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破三国-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呀!”

    有个姑娘逃跑的时候慌不择路,摔倒在街上,正好挡住了曹性的部队,曹性不得不勒马急停:“吁!”

    “小姐,小姐,你没事儿吧?”那姑娘看起来是个大家小姐,倒下后身旁的丫鬟赶紧上前扶起。

    狼骑在平日是不能对无辜百姓动手的,可打仗的时候这一条不适用,曹性身边的亲兵一枪刚要刺下去,曹性立马制止了他:“住手!”

    曹性这一停下,其余将士也都勒住了缰绳,那小姐被扶起来之后,看到马背上的县令,张嘴就喊道:“刘伯伯,你怎么”

    “你认识他?”那小姐看到熟悉的长辈被一群凶神恶煞的军士横在马上,本来要呼救,随即才反应过来,自己似乎忘记了现在的处境。

    那位小姐虽然没说话,但是曹性还是从她的反应看出来了,这个女子认识这位县令,正好,他需要这么一个熟悉的人,于是下令道:“带走!”

    “啊!”亲兵二话没说就把那小姐抓起来横在马背上,大部队继续出发。

    到了城门处,果然有县兵在冲击狼骑的队伍,曹性大手一挥,迎战,双方很快就杀在了一起。

    狼骑彪悍,县兵越来越多,看得出这个县令比较得民心,这倒是难得,曹性把县令举起来,喝道:“你们的县令在此,快快放下武器,否则我让他人头落地。”

    这倒不是曹性的部队不是对手,实在是他不想多造杀孽,而且看这县令这么得民心,要是杀人太多,今后统治起来也是件麻烦事儿,他这么多年跟着苏辰南征北战,眼睛里不只是战斗,也学会了考虑大局。

    果然,有了县令在手,那些县兵一时半会儿不敢进攻了,孙策很快就带着大军赶到,接管了皖县所有的城门。

    曹性把皖县县令带到孙策面前,说道:“将军,这就是县令!”

    “哦?你叫什么?”孙策对着县令问道。

    “哼!”这县令似乎很不给面子,曹性随即就把刚才俘虏的那个女子又带了上来,说道:“将军,此女认识他,还叫他伯伯!”

    “咦?”孙策乍见此女,顿时被她吸引住了,此女不说天姿国色,至少也是一位绝代佳人,曹性这个粗人竟然如此慢待,实在是让孙策觉得有些唐突了佳人。

    “敢问小姐,你可是认识这位刘县令?”

    孙策至少看起来比曹性和善多了,那女子老老实实地回答道:“这位刘伯伯和家父交好,他可是个好官,百姓都很爱戴他,所以你们千万不要伤害他。”

    “你放心,我们不会随便杀人的,敢问令尊尊姓大名?”

    “家父姓乔,人称乔公!”

第273章 周瑜到皖县() 
孙策占领皖县后,苏辰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当即让周瑜将四万大军分批运送到皖县。

    庐江太守陆康很快就得知了皖县失陷的消息,他急忙派出援兵驰援皖县,援兵到了城外,被孙策打了个埋伏,只剩下不到一成的残兵败将狼狈而归。

    陆康也知道,孙策在皖县站稳了脚跟之后,很快就会沿江而上,对舒县用兵,所以他顾不得皖县的丢失,而是调集周边县城的兵马,全力防守舒县。

    在援军到来之前,孙策不会轻举妄动,攻入皖县之后,他才知道这一仗打得侥幸,陆康在庐江官声很不错,深得百姓士族拥戴,如果不是占了骑兵之利,杀了个措手不及,要是强攻的话,仅凭袁术麾下的这三万军队还不一定能轻松拿下皖县。

    皖县刘县令是个好官,孙策劝降他之后,令其出榜安民,稳定城中局势,而后便开始普查人口赋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里都是他的大本营,所以必须做到心里有数。

    皖县有人口十万,县兵三千,因为靠近长江,所以良田比较肥沃,百姓尚能果腹,比起中原地区,这里的百姓是很幸福的,这也多亏了陆康这个太守。

    陆康一心忠于汉室,不属于任何一路诸侯的势力,只听从朝廷调遣,之所以能在庐江太守这个位置上做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得到了本地士族和百姓的支持。

    周瑜的船队一次只能运送一万士卒和一部分粮草,等周瑜从广陵沿江而下,到达皖县的时候,已经是半月之后了。

    对于周瑜的到来,孙策很高兴,因为要保密,所以孙策只带了亲兵去江边接周瑜,二人再见,唏嘘不已。

    周瑜率先打破了沉默,说道:“伯符,之前传出你私放曹昂,背弃主公的事情,我说什么也不相信,后来主公让我青州水师南下运兵运粮,我才知道你是主公安排在扬州的一枚棋子,伯符为了主公的大业,真是太委屈了。”

    孙策不以为意地答道:“公瑾言过了,主公待我恩重如山,如今既然主公有命,别说是受点委屈,哪怕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好,伯符勇烈!”周瑜没有继续纠结这个话题,转而说道:“伯符如今屯兵皖县,可有攻下庐江之策?”

    不待孙策回答,周瑜先说道:“我叔父周尚乃是庐江郡丞,昔日我在陆康麾下待过,对陆康此人有些了解,这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伯符要想拿下舒县,只怕不易。”

    孙策对此也是一筹莫展,闻言说道:“不瞒公瑾,之前我想的是等公瑾的先头部队一万军士一到,便带兵围攻舒县,此时想来,这个做法的确有些笨拙,舒县作为庐江治所,粮饷不缺,守城士卒不弱,要想攻下,并非一日之功。”

    “我倒是有个办法,或许可以一试。”

    “什么办法?”

    周瑜侃侃而谈:“战事一起,受苦的终究是黎民百姓,主公对扬州志在必得,我叔父如今在舒县,我想进城去见他一面,若是能说服我叔父归降主公,事情就成了一半,而后再想办法叔父太守陆康,只是这后面一半怕是不容易啊。”

    “公瑾真是妙计!”孙策听闻,大喜道:“即便不能说服陆康,若是公瑾叔父愿意归顺主公,咱们只需要来个里应外合,如此便能打开城门,免去一场刀兵。”

    “哎,此事只怕也没有那么容易,陆使君对我周家十分照顾,除去公务上的关系,我叔父与陆使君私交也甚好,我也不敢保证能够说服我这位叔父,一切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吧。”

    “如此就拜托伯符了。”

    周瑜带来的一万先头部队,领兵将军是徐盛,徐盛投靠苏辰已经十来年了,忠心耿耿,带兵的能力很突出,苏辰此次命他前来协助孙策,也是对孙策的一个制衡。

    周瑜孤身去了舒县拜见周尚,周尚早就知道自己这个侄儿在燕侯麾下深受重用,对于周家来说,这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毕竟燕侯可是如今天下一等一的诸侯,周瑜年纪轻轻也已经是青州水师将军,实在是难能可贵。

    当周尚听管家说周瑜独自求见,周尚抛下公文,立马赶回了府邸,刚刚见到周瑜,就问道:“公瑾,你为何会出现在舒县?你不是在燕侯之下当官吗?”

    “叔父,此次小侄奉主公之命率领水师南下,襄助屯兵皖县的伯符,想必叔父猜到我来的目的了吧?”对于周尚,周瑜没有隐瞒,直接说出了来意。

    “你是说孙策是燕侯派来攻取扬州的一枚棋子?”周尚大为震惊,不敢置信地说道:“没想到全天下的人都被燕侯骗了,那你此来是为了什么?难不成是想劝降我?”

    “正是!不瞒叔父,燕侯对扬州志在必得,小侄已经率领大军从长江支援伯符,不日他就要兵临城下,陆使君是个好官,可大势面前,他也挡不住这滔滔洪流,未免流血漂橹,百姓遭殃,所以侄儿想劝说叔父归降主公。”

    “这”周尚倒是没有拒绝,对他来说,投靠苏辰这样的大诸侯,肯定好处不少,更何况周瑜还在对方手下深受重用,只是陆康对他十分信任,要他在这个时候背叛陆康,着实是有些难为情。

    周瑜知道自家叔父的秉性,见他迟疑,当即说道:“叔父大可不必为此为难,陆使君已经年近七旬,说实话已经不适合继续担任庐江太守了,如果可以,我希望叔父能够劝说他辞官归隐,如此一来,也算是全了他对我们周家的情谊。”

    “哎,公瑾你有所不知,使君为人一心忠于朝廷,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怕要说服他,却是没有那么容易啊。”

    周瑜也知道对方说的是实情,可是庐江必须拿下,他进一步问道:“叔父,不知你意下如何?”

第274章 陆康病逝() 
为周家的将来考虑,周尚没有意外地选择了投靠苏军,对于周尚的识时务,周瑜很高兴,总算是避免了同族操戈的悲剧。

    可是要说服陆康献城投降,周尚并不看好,所以他告诉周瑜,让孙策带兵在城外埋伏,双方举火为号,半夜打开城门,放孙策入城。

    周瑜很快就把这个好消息传递给了孙策,孙策当即带着狼骑和五千青州兵,埋伏在了舒县城外十里外的一处山谷,然后就把消息传递给了周瑜。

    周瑜见时机成熟,当即对周尚说道:“叔父,伯符已经率领两千骑兵,五千步兵埋伏在城外十里的山谷里,如今城内守军如何?叔父是否已经掌控了一出城门?”

    周尚身为庐江郡丞,也是有些心腹的,趁着周瑜联络孙策的这段时间,他也没闲着,积极拉拢以往娴熟的心腹将领,很快就收买了几位低级军官,而这几名军官之中,就有人负责守城门。

    “公瑾无需担忧,城内虽有守军两万,但分驻四门,目前我已经拉拢了几位军官,他们手里掌握了两千兵马,负责守卫南门,我意让伯符从南门进入城内,当晚我会宴请陆使君以及诸位将官,到时候擒贼擒王,可一网打尽。”

    “好,叔父妙计,只是如此一来,叔父的名声怕是要受累了。”周瑜这话是由衷之言,无论是诓骗各路将官还是陆康,对于周尚来说,他今后的名声可就坏了。

    周尚也有些唏嘘地说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既然已经答应效忠主公,此等名声拖累不过是小事,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周家的明日,如果有人骂我,就让他去骂吧,公瑾,以后我们庐江周氏可就靠你了。”

    “叔父放心,小侄必定不辜负叔父的期望!”

    次日,周尚以生日之名,邀请陆康以及郡内官员到府中赴宴,陆康不疑有他,也没带多少随从,径直去了周府。

    不止陆康,城内大部分官员都去了,虽说如今孙策攻伐舒县在即,可近日并没有军情,所以将官们也都来到周府赴宴。

    周尚为了拖延时间,故意把宴会时间弄得晚了些,宴会上是上好的苏酒,众人喝得好不痛快。

    与此同时,周瑜却是拿着周尚的手令来到南门,南门守城军官早就被周尚拉拢了,此时见到周尚的手令,对周瑜惟命是从。

    没过多久,城外举起了火把,周瑜立即让守城将士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孙策带着两千狼骑当先一马踏上吊桥,进入城内。

    徐盛率领五千青州兵紧随其后,入城之后,周瑜见到孙策,立即说道:“伯符,此时陆康和城中官员尽在周府赴宴,伯符可率兵擒拿。”

    “此番多亏了公瑾谋划,公瑾,你与我一起去周府拿人吧,等擒下城中官员,舒县便可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