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破三国-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对幽州书院的一切都很好奇,尤其是藏,在得到了进入藏看书的机会之后,他甚至愿意住在里面,每一次都是看得饥肠辘辘才恋恋不舍地从里面出来,他发现这里有书读,有饭吃,什么都有,简直就是一处世外桃源。

    藏有好几层,最上面一两层放的是苏辰从洛阳搜刮来的藏书原本,下面的则是根据原本出版印刷的书籍,这个藏有重兵把守,凡是进入里面的人都要受到严格盘查,尤其是不能带任何引火之物,藏的楼主就是乐隐,楼里的所有书籍借阅都归他管理。

    周瑜在这里过得很开心,可是孙翊等人可就倒了霉了,刚刚进入蒙学,就遭到了以苏樱为首,苏牧苏宁诸葛均拥护的权贵党欺压,偏偏他们还没处去告状。

    本来想去找孙权这个二哥主持公道,他却不知道,孙权都差点被诸葛亮给虐哭了,当然是在学术上。(。。)

第232章 诸葛亮怼孙权() 
“你就是孤身出使刘表,讨回孙文台将军尸首的孙权?”孙权刚刚在书院住下,对一切都比较好奇,本来还想着出去转转,没想到先有人把他堵在了房间。

    “不敢当,我就是孙权,不知阁下是?”孙权知道孙家乃是新近投靠燕侯的人,他母亲也嘱咐过他,让他在学院里要低调,千万不要惹事,所以尽管来人和他差不多大,但他还是表现得礼敬有加。

    “你先别管我是谁,听说你自比甘罗,甘罗十二岁为相,你十二岁就能出使刘表,想必有点本事,既然这样,我考考你,你觉得七路诸侯伐刘表,最后谁会获胜?”

    孙权没想到一来就被人给盯上了,他能想到自己太招风了,今后的日子不会太好过,不过来人咄咄逼人,他也不是吃素的,当即答道:“阁下既然问出这个问题,那我就实话实说,七路诸侯伐刘表,最后获胜的肯定是朝廷,刘表必败,理由有三。”

    “哦?愿闻其详!”

    孙权侃侃而谈:“刘表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设计诱杀先父,乃是无道之人,朝廷派出七路诸侯攻打刘表,乃是以有道伐无道,师出有名,此乃道胜。”

    等孙权说完这一句,来人不置可否地说道:“继续说下去。”

    孙权说着说着思路越来越清晰,继续说道:“刘表帐下多是无能之辈,唯一拿得出手的不过蔡瑁、刘磐二人,而七路诸侯却是人才济济,此乃才胜。”

    “刘表太过爱惜名声,遇事犹豫不决,心慈手软,又与七路诸侯分属不同阵营,七路诸侯有大将军支持,三十万大军陈兵襄阳,犹如天兵降临,刘表背信弃义,被天下诸侯唾弃,自顾不暇,此乃义胜。”

    孙权说完这三点,看着来人,毫不退让地说道:“有这三点理由,刘表必败无疑。”

    孙权本想从来人脸上看到震惊,可没想到来人却是不屑地回应道:“我原本以为十二岁就出使刘表的孙权会是何等人物,没想到今日一见,竟然说出这么没见识的话来,实在是叫我大失所望,大失所望。”

    来人说罢就要离开,这可是惹怒了孙权,即便他脾气再好,也忍不住要生气了,问道:“阁下既然这么说,有何高见?还请赐教!”

    来人见他还不服气,回答道:“我只说一点,你就知道七路诸侯和刘表谁会是最终的赢家了,袁术是有七路大军,可他万不该陈兵南阳,若是他携三十万天兵直取襄阳,尚有获胜的可能,可他陈兵南阳,与刘磐对峙,只会空耗粮草,荆襄九郡富庶,粮草要多少有多少,反观袁术,一旦粮草耗尽,除了退兵,再无他图,你想要为父报仇的心思我可以理解,不过你若是因此就判断刘表必输,那你就太缺乏见识了。”

    孙权不得不承认,来人说得很有道理,他虚心问道:“敢问学兄高姓大名?”

    “不敢,区区诸葛亮,字孔明,今后咱们就是同窗了。”

    “孙权孙仲谋见过孔明兄。”来之前孙权就听过书院学子的大名,这诸葛亮号称是太子身边最有才能之人,还是当今州牧的义子,身份超然,他若是和对方搞好关系,对他孙家也不无好处,“多谢孔明兄赐教。”

    “哈哈哈哈,好说,好说。”诸葛亮并没因为方才的事情就小瞧他,说道:“仲谋,你十二岁就敢出使刘表,着实有胆色,你初来乍到,我带你在书院转转吧。”

    “如此甚好!”

    两人走在路上,迎面就撞见一人,见到他二人,热情地说道:“孔明,没想到你比我早来一步,这位兄台就是十二岁出使刘表,名传天下,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仲谋学弟吧?”

    孙权被来人搞煳涂了,诸葛亮赶紧介绍道:“仲谋,这是我大哥苏进苏凌云,就是咱们州牧的大公子。”

    “原来是大公子,失敬,失敬。”孙权对他行了一礼。

    苏进急忙扶起孙权,说道:“仲谋这是要折杀我啊,以后万不可如此,进了书院,没有大公子,只有你们的学长,今后我们表字相称即可。”

    “这”孙权见对方不是作假,也改口道:“见过凌云兄!”

    “好,好,好!”他拉着孙权的手,边走边说道:“仲谋,你刚来书院,很多事都不清楚,有什么需要只管给我说,我先带你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晚点我还安排了一次聚会,都是咱们的同学,你也认识认识。”

    “多谢凌云兄,这叫仲谋如何敢当。”

    “说这话就见外了不是,今后啊,你只管把我当成你大哥,咱们的父辈可是结义兄弟,今后你就是我的兄弟了,兄弟之间不说二话。”

    孙权不得不承认,苏进有乃父之风,虽然知道他是为了拉拢人心,可做得却是让你如沐春风,没有丝毫不舒服。

    苏进给孙权介绍了中学里面的一些佼佼者,孙权这才知道,燕侯义子诸葛亮,徐晃的长子徐盖,关羽的次子关兴,张昭的长子张承,张的长子张玄,郑玄之子郑益等等,这些人都紧紧地团结在苏进身边。

    这也是因为年龄的缘故,他们同在中学就读,又都是书院的佼佼者,苏进知道这些人就是他以后的班底,所以更要拉拢他们了。

    接触到了这个书院的核心圈子,孙权也很高兴,如果能获得大公子的信任,那么今后孙家就有了至少两世的荣华富贵。

    他甚至打起了自家小妹尚香的主意,小妹比大公子年纪小,等大公子加冠之后,小妹差不多也到了出阁的年龄,若是小妹嫁给大公子,那他们家可就成了外戚了啊,这才是最可靠的保证。

    只是这事儿也由不得他,且不说小妹还小,要拿这个主意还得母亲才行,只不过他却是暗暗留了心。

    苏进今年已经十五了,事实上不是没有人给他说媒,只不过苏辰不点头,这样的大事谁敢自专啊,明眼人都知道苏进是苏辰的继承人,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婚姻大事才更要谨慎。(。。)

第233章 袁氏三兄弟() 
“主公,孙权等人已经安排在书院就读,大公子对孙权很看重,两人走得比较近,只是我觉得孙权这人城府太深,小小年纪就有这么深的心思,这样的人跟在大公子身边,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儿。”

    郭嘉汇报完孙家兄弟的情况,最后点到了孙权,苏辰听了后笑笑说道:“不要紧,有孔明在凌云身边呢,对了,子瑜的学业也该完成了吧?回头你叫他来见我,我想先安排他在军机处做个文书。”

    “好!”郭嘉应了一声,随即又说道:“主公,杨统领传来消息说,渤海太守袁谭似乎有意对青州用兵。”

    “哦?怎么回事?你详细说说。”听到冀州的消息,苏辰立马来了兴趣。

    “是!”

    郭嘉投靠苏辰之后,他就把刺刀交给了郭嘉,刺刀的情报可以帮助郭嘉分析天下局势,他也不用事必躬亲,那样早就累死了。

    至于玄镜司,史阿也不再对他负责,他把玄镜司交给了政事堂,准确地说是张昭手上,张昭投靠这么多年,忠心不二,值得信任与托付。

    渤海郡下面就是平原郡,袁谭想对青州佣兵,这不出乎他的预料,他想要知道的是这究竟是袁谭自己想要在袁绍面前表现立功呢,还是出于袁绍的授意。

    “据属下推测,袁谭意欲出兵平原应该不是出于袁绍的授意,如今袁绍派出了马腾去攻略汉中,南边又有袁术,这两边都要靠冀州支援粮草,所以袁绍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对青州用兵。”

    “如此说来这就是袁谭想要在袁绍面前表现立功呢?”

    “应该是,主公,咱们要不要插上一脚?”郭嘉知道苏辰在青州布下了两枚暗子,当初下的闲棋现在算是派上用场了。

    这么多年,在他明里暗里的扶持下,王已经是齐国国相,邴原也成了乐安郡守,齐国如今的齐王是刘承,已经传了七代,刘承正是第六代齐王刘喜的儿子。

    当初黄巾肆虐的时候,刘喜带着家眷出逃,后来黄巾平定之后又返回了封国,只是没多久就病死了,把王位传给了刘承。

    齐国富庶,临淄更是巨富之城,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战国时期“民众殷富”,海内称最;西汉时期更是“市租千金”、“巨于长安”,“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盛极一时。

    临淄号称是东方古罗马,这里商业繁荣,苏辰一早就盯上了这个地方,所以后来一步步让王做上了齐国国相,尤其是近年来,五原商会在临淄设立了分部,源源不断地商品从这里通过水路陆路运往南方,而刺刀东南区的总部就在临淄。

    齐国一国之内就有人口两百余万,乐安郡也差不多,可以说青州即便经过黄巾肆虐,但人口依然很多,人口红利让青州十分富裕,如今平原境内有黄巾余孽为患,袁谭打着出兵剿匪的旗号,其目的无外乎是盯上了富庶的青州。

    北海相孔融讨董之后就回到了北海,被封为青州刺史,但孔融这人对于行军打仗不行,肯定不是袁谭的对手,看来这件事情还必须得他出手。

    “奉孝,咱们肯定是不能坐视袁谭攻下平原,乃自攻下青州的,本侯想,是不是趁着这个时机,咱们打打冀州的主意。”

    “主公的意思是?”

    苏辰卖了个关子,先问道:“你前些日子说袁谭不受袁绍重视,袁绍最喜欢他的三子袁尚,所以袁谭和袁尚私底下斗得很厉害,此事可当真?”

    “千真万确!”郭嘉随即说道:“主公,袁谭袁熙袁尚三人各领一郡郡守之职,后来争权夺利,斗得十分厉害,袁绍不得意才把外甥高干派来当冀州刺史,要不然,或许都打起来了。”

    “这对我们是个好消息,我在想咱们不妨把在袁熙袁谭身上做点文章,没准他这两个弟弟会给咱们什么惊喜呢。”

    “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

    袁谭出兵平原的事情被袁尚知道后,袁尚当即也像袁绍请战,派兵攻打上党郡,显然是在和袁谭比较。

    袁绍对于并州牧高顺早就不忙了,当即下令河内太守王匡与袁尚合兵一处,攻打上党郡。

    苏辰原本想的是让袁尚袁熙二人给袁谭去添堵,可他还没动手,却没想到袁尚竟然会去打上党郡,他虽然不担心高顺的能力,但却有些郁闷,这简直就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嘛。

    让他糟心的事情还不是这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