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远侯班超-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酝酿着、发酵着。

    局势的严峻性,让汉明帝和众亲侍大臣寝食难安!

    王景正在查勘河水,沿河郡县已启民力十数万,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各项外围基础工程已经开工。此时箭在弦上,治河已无法停止。中兴数十年,武力尽废,朝廷各营和郡兵战力低微,南匈奴、鲜卑、乌桓、卢水羌人战力与北匈奴不相上下。

    汉朝富饶,国力渐强,可就象一个文弱的财主,手无缚鸡之力。在强人面前,就如同一块巨大的肥肉,引人垂涎,又只能任人宰割。

    而北匈奴得西域财货支撑,已经度过了北南分裂后的最大危机,生口八十万,铁骑二十万。如果北匈奴举国南征,以汉朝目前军力,绝难拒强敌于境外。即便以强大国力举国倾力应战,或最终能战胜北匈奴,但河西和河水以北各州郡,必生灵涂炭,元气大伤!

    这一景象,汉明帝刘庄洞若观火。他深知,如果西羌各国此时再同时反叛,自高原下陇右、关中、汉中和蜀地各郡,则局势必一发而不可收拾……

    理出头绪后的汉明帝,决心双管齐下。他专门下诏,抽调塞北各郡郡兵,令骑都尉秦彭率汉军三千五百骑,住南匈奴庭美稷,就近监视南匈奴一举一动。又给窦固下了一道密诏,令其以雷霆手段,务要瓦解羌胡联盟。同时,还令各郡重开互市,以互市为诱饵,让北匈奴不忍轻易决裂!

    窦戈带着甘英、胡柏、郭匡郢、宋骞四名窦府门客,快马加鞭,星夜兼程,赶回张掖郡首府觻得城(注:今张掖市西北12。5公里处黑水国遗址北城)。在城北波光粼粼的月牙湖对岸,临近湖畔是一座巨大的庄园,便是河西窦氏宗祠所在之地。

    当年河西事件时,位于觻得城正中的河西大将军府被匈奴人焚毁,幸存的窦氏族人便搬出觻得城,在城外庄园内栖身。

    被汉明帝授予汉军河西军大纛后,窦固继大将军窦融之后,再一次挑起了汉军主帅重任。此时,他的独生子已经病亡,他已经带着渠耆的五千人马从居延赶回张掖郡。

    前汉武帝时代修筑的居延塞,历经王莽祸国和更始之乱,本已废弃。原河西大将军窦融治河西时,重修居延塞,并分兵屯守。这一次,窦固发河西四郡民力三万人,历经整整一年,将居延塞重新修复至前汉时规模。居延都尉府屯田和守备兵力,也增加到了二千人。

    从居延塞返回后,窦固便与涅阳公主刘中礼一直住在窦氏庄园。

    窦戈等人风尘仆仆地冲进庄园,来不及与护卫庄园的张掖郡屯骑司马渠耆打一声招呼,便急匆匆地进入前厅内。而厅内的景象,却令他大惊!

    庄园的前厅建于高台之上,坐北面南,是一座高大巍峨的宫殿式主建筑。这座庄园是二百多年前匈奴人体屠王所建,这座前厅便是体屠王宴客和办理公务的地方。

    此时,风景如画的月牙湖畔,巍峨的窦氏庄园已成为河西五郡的核心。北匈奴与西羌密谋起事,牵动着镇守河西诸将的心。非常时刻,河西四郡太守齐聚月牙湖庄园,正对着墙上挂着的帛图,激烈地争论着!

    而窦固或许是算定窦戈将至,他不理会众将的讨论,一直背着手在厅内等着。此时的窦固,虽然擎起了皇帝亲自授予的汉军战旗,但是职秩不过是中郎将,且受族人牵连正处于“禁锢”中。而各位太守则是封疆大吏,地位远远尊崇于中郎将。

    可汉匈大战随时可能爆发,战火销烟或将降临河西,皇帝已经将对抗北匈奴的希望,寄托在窦氏这位二代掌门人身上。此时此刻,肩负保境安民重责的河西太守们,便自发地聚集到这位仍在“禁锢”之中的窦氏掌门人身边。

    窦戈冲进厅堂,仓促地与众太守打了一声招呼,便赶紧将皇帝的密匣呈上。

    窦固打开窦戈呈上的密匣,打开取出皇帝的密诏,只见上面只用朱砂写着四外粗体隶字,“盐泽·截杀!”

    他眉头紧皱,将宫帛又递与张江。众将一一传阅后,武威太守张江道,“窦将军,皇上所言,斩钉截铁,没有余地。吾以为,应再择一勇将,率千人进入沙漠,为权鱼后应,以防不测!”

    众太守闻言,都摇了摇头,否定了张江的意见,可众人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主意。张江自己沉思后也摇了摇头道,“无法确实羌人何时经过楼兰,权鱼为商贾,可长居楼兰,而千人大军,在沙漠中却无法长期自持。窦将军,可另派小队,助权鱼一臂之力!”

    见众太守没有反对意见,窦固点点头,走到挂图前,指着挂图上的楼兰城对窦戈命道:

    “羌人行踪虽难以确实,然穿越西域大沙漠至漠北,借道楼兰可能最大。权鱼自住楼兰,且派耳目在伊吾庐侦测,同时在精绝、于阗、莎车三国,布下耳目。现权鱼驼队已出玉门,班秉、班驺随行。汝五人需立即出发,追赶驼队,寄身商队之中,不管羌人从何借道通过西域,均要不惜一切,务将其袭杀!”

    “末将遵令!”

    窦戈五人刚答应一声准备出发,屯骑司马渠耆抱拳道,“禀报中郎将,此事事关重大,末将愿随行,确保绝杀!”

第四章 郑众出使() 
“汝另有要务!”

    窦固未允渠耆之请,而是向窦戈一挥手,窦戈五人便迅速鱼贯而出。

    等窦戈等五名壮士出发后,窦固又指着挂图,对渠耆道,“汝选五百可靠之人,每百人为一队。需自带粮秣,多备旌旗,从敦煌郡星碛山至武威郡灵武谷,轰轰烈烈分段巡视烽燧侯望,并督促戍卒,确保遮断边境!”

    “轰轰烈烈?”

    “大张旗鼓巡视,使胡人不敢越境!”

    “好计!”渠耆恍然大悟,“末将遵令!”

    ……

    阴历四月初,汉明帝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向北匈奴派出使节!

    鉴于北匈奴势盛,汉朝此时并未做好战争准备,双方还未到撕破脸皮之时,为稳住漠北,便决定派越骑司马郑众出使北匈奴。同时命屯驻雁门的汉军长史邓鸿,率麾下二千汉骑,迅速移防五原郡,顶替郑众出使后出现的防守空隙。

    邓鸿是已故太傅邓禹的少子,仅比邓训小一岁,是著名的少年将军。虽然年仅二十三岁,却因勇悍且又擅谋略,而深得汉明帝信任。永平六年,在他二十一岁那一年,就被破格拜为汉军长史,屯守雁门郡。

    四月九日,正在代郡的刘张收到了汉明帝的诏书,命郑众迅速择员出使北匈奴,并在诏书中明确命道,“详察漠北现状,洞明胡人意图!”

    刘张迅速将皇帝的诏令传达给郑众,郑众不敢耽搁,带着军候林曾等随从,从代郡移至五原郡,筹备出使,并准备从五原出塞。在五原郡做出使准备时,敏锐的郑众感觉情况有异,在南匈奴的营地内有北匈奴使者隐秘出入。

    汉朝向北匈奴派出使节,令南匈奴上下一片责备之声。在美稷的南匈奴单于庭,南匈奴胡邪尸逐侯鞮单于连番给汉明帝上书,力主征伐北匈奴,坚决反对汉朝与北匈奴有使节往来。在五原,在给郑众的接风宴上,南匈奴骨都候、万夫长呼衍霸历数北匈奴罪恶,恳切希望郑众放弃出使漠北。

    郑众深知南北匈奴之间的仇恨,但身负皇帝诏令,故而不为所动。汉朝与北匈奴来往,使南匈奴各部怨声四起,还让他多了一个心眼。因此,他一边与呼衍霸周旋,一边派出军侯林曾等人隐秘探查实情。

    林曾蹲守监视几天后,很快便查明,住五原郡的南匈奴须卜骨都侯等人得知汉朝与北匈奴使者往来,十分不满,于是便背着南单于,想反叛汉朝。他们秘密接待北匈奴使者,欲让北匈奴派兵呼应其北归!

    面对骤然事变,郑众表面上接部就班地出塞,暗中命士卒隐秘急报刘张,令护乌桓校尉部和各郡汉军提前做好戒备,以防不测。同时,他出塞后,还悄然命士卒秘密监视出入受降城的南匈奴人,竟然抓获了须卜等人派往北匈奴的两名使者。

    于是,郑众连夜写好了奏章,命五名士卒带着自己的奏章,将这两名全都悄然押赴代郡交给刘张。

    消除了隐患后,郑众才率使团从受降城一路北上。四月初夏,正是漠北草原上花开草茂之时。使团极目所见,令他们大为惊异。只见沿途毡帐点点,牛羊遍野,牧民们在安静地放牧,景色美丽如画,与传说的漠北乃苦寒之地相去甚远!

    蓝天上白云滚滚,草原上河流弯曲。牧场上芳草萋萋,百花点缀,五颜六色,斑驳缤纷,令人赏心悦目。而山区则布满茂密的森林,北坡多为高大而耐寒的落叶松,南坡多为一般松树,山坡和峡谷里长着许多潇洒的雪松,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匈奴河流众多,河流两岸到处都是挺拔的杨树,美丽的松树,轻盈的柳树,牧场从山麓伸展开去,牧草特别丰美,长满各种各样的植物。河岸两旁的骄杨、垂柳掩映在河水中,静静地蜿蜒流淌。

    匈奴人不仅放牧,也耕作农田。有些河畔平坦之地,开辟了大片大片的农田,田野上春栗长势旺盛,丰收在望!

    “大使,此仙人之境,美过吾家乡南阳郡,何故名苦寒之地耶?”

    军侯林曾是南阳郡人,此时他不解地问道。其实,入眼的这一切,汉使团众人心里都带着这个大疑问。这如诗如画的景象,很难让人相信,生活这如画风景中的北匈奴,会是残酷好战的民族!

    郑众理解众人的疑问,于是解释道,“春夏季节,是漠北最好的时候。五月,草原上缀满鲜花,一直持续到七月中旬,好日子便结束了。八月,酷热的风掠过草原,满地碧绿顿时消失,整个草原将一片枯黄。从九月开始,冬天来临,暴风雪肆虐无忌。”

    “从十月开始,坚冰在地,水流冻结,溪流上下顿失滔滔。一年一年,循环往复。冬天,极度的寒冷,能将牲畜全部冻死。夏季,草原在烈日下颤抖,烈日在空中燃烧,每天中午时分,则又必遭暴风雨突然袭击。在这种气恶劣的苦寒之地,北匈奴人无时不在做着夺取中原富庶之地的梦!”

    使团行走在诗情画意中,遇到的大小部落,对汉使团也较为友好。奴隶们在放牧着牛羊,各部落的大人、甚至酋长甚至亲自用马奶酒接待郑众。眼前的一幕,很难让人将眼前的牧民部落与凶神恶煞的匈奴铁骑联系到一起。

    到达弓卢水(注:即今克鲁伦河)时,汉使团与北匈奴王庭的骨都侯于储率领的匈奴人汇合,开始向龙廷进发。

    顺着弓卢水北上,前方即是巍峨的狼居胥山(注:即蒙古北部的肯特山)。那里便是前汉武帝年间,霍去病远征漠北大败匈奴后,在此祭祀土神的地方,只见参差不齐的峰峦耸立于远方。越往北走越高,回首向南面看去,大大小小的圆形丘陵由大而小,向着戈壁方向依次排列下去,像无数逐渐趋于平缓的波浪。

    狼居胥山往西,便是著名的姑衍山(注:即今蒙古国博格多兀拉山脉)把弓卢水流域和余吾水(注:又称安侯水,即今鄂尔浑河)流域分开。高山顶上长满稠密的针叶林,多为桦树和山杨。这片森林被匈奴人认为是神灵的居所,是圣山。

    姑衍山的山腰和山麓坡地,则长满茂密的黑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