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远侯班超-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走,帮吾照顾麦香——”趁敌被冲乱,歙渠挥矛对着霜刺的马臀就是一矛,战马吃疼,前蹄奋起,差点将霜刺掀下,然后快速向山谷内奔去。

    二十余名北匈奴人赶上来欲追,被歙渠与仅剩的三十余骑死死挡住,就在这时,率大队赶过来的万骑长呼衍砭怒吼一声,“毙马,抓活的!”

    数十支利箭同时击中战马,歙渠被掀下马,左大腿上中了一箭,箭矢穿肉而过。右胸前也中了箭,箭矢力道很大,穿透护心镜,倾斜着插进肩胛骨。一阵钻心的疼痛,他摇晃一下终于仆倒于满地尸体上。

    “都尉……”“都尉——”

    不知谁尖叫了他一声,歙渠顿时清醒,左手柱着宝剑靠右腿单腿用力又从尸堆上顽强地站了起来。十几名国兵也全部负伤,他们将歙渠紧紧地围在核心。

    北匈奴人举着长矛、弯刀慢慢围了上来,伊吾营士卒们力斩数人,死死挡住涧道。国兵们一个一个地倒了下去,歙渠和余下的人仍在力战,他流血过多,意识渐渐昏迷,此时左臂上又中了一刀,宝剑脱手,眼前突然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进入涧道,抓捕国王!”

    南呼衍人消灭了蒲类国兵,没有停顿。随着万骑长呼衍砭一声怒吼,骑卒们便一涌而入,快速涌进涧道,向山巅鸟道追去!

    口门子峡谷内,入夜后战场上慢慢静了下来。

    白天,无数北匈奴骑卒通过这里,络绎不绝地奔向山南的南山口。前锋部队与宜禾都尉府的部队在南山口打了整整一天,最终击败了汉军,并将汉军一路赶至伊吾庐城,呼衍砭迅速开始攻城。但已陷入绝境的汉军却突然从城内一涌而出,需霆反击,竟然将围城的南呼衍部万余骑冲乱、击退。

    等呼衍砭天明后再聚大军重新围了上来,伊吾庐城已经成了一座空城。汉军与城内外数千蒲类国民弃城而去,已进入了茫茫大沙漠。呼衍砭迅速下令,派两营人马进入沙漠追杀蒲类国!

    此时,在遥远的山北口门子峡谷内,夜晚寒风阵阵,鬼影曈曈。一群野狼啃食阵亡士卒尸体,就在它们快吃饱了时,忽然有几名人影钻出丛林,将狼群赶走。他们一一翻看着堆在一起的尸体,似乎是在找什么人。正在这时,一队北匈奴巡哨士卒路过,这些人迅速悄无声息地隐进丛林内。

    等北匈奴人离去,战场上又变得一片死寂。几个黑影再一次游荡到战场上,可尸体成堆,他们不敢举火,翻弄了半天,未找到想找的人,便失望地离去。

    到后半夜时分,狼群饱食后散去,尸堆内竟然又慢慢地钻出一个人。

    他靠在同伴残缺不全的尸体前喘息了一阵,然后先从尸体上撕下一块布,将自己头上和左臂的伤口包扎了一下。接着再喘息平静了一阵,才开始翻动尸体,由于群狼撕咬,此时尸体血肉模糊,残肢断体乱堆在一起。又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终于在尸堆下找到了要找的“尸体”,便轻轻地呜呜哭了起来。

    寒风肆虐着,隐约能听出他嘴里胡乱泣唤着,“都尉……歙渠都尉……”

    忽然,他紧张地摸摸歙渠“尸体”的鼻息,竟然感觉还有一丝动静。

    他十分欣喜,迅速撕下周围尸体上的布,将歙渠胸前和腿上的伤口都包扎了一遍。然后,自己费力地站起,摇晃了一下,又轰然倒了下来。他的伤在头部,他躺在地上喘息了好一阵,终于慢慢缓过神来,便找到两面战旗铺好,将歙渠拉到旗上,然后一点一点地向丛林深处拖去。

    一步一步捱到林内,他歇息一会,怕匈奴人知道有人逃离,他又返回林边,用树枝将痕迹清扫一遍。回到林内再歇息一会,他觉得自己已经有了点劲了,便用战旗将歙渠裹好,然后试着将其扛到肩上,摇摇晃晃地竟然未倒下。他咬着牙,慢慢地、歪歪扭扭地向丛林深处走去。

    他就这么一点一点挪过山涧,爬上涧崖,走向丛林深处。

    累了,便靠在松柏上歇息一会,然后再走。天亮前,竟然已经逃进半山腰一丛密林。他将歙渠放下,仔细寻找周围,竟然在一丝茂密的柳丛后找到了一个洞穴。洞穴的口儿很小,只能钻进一个人。洞穴内也不大,躲藏两人有点吃紧。但他顾不得了,钻进去将歙渠放平,试试鼻息,竟然还有丝丝气息。

    他心里大喜,便用树枝细心盖住洞口,自己又走出洞穴。

    这里离涧道已经有约三四里地,还在道边,他知道他们并未脱险。凌晨时分,小动物们已经开始觅食。他伏在树后,丛林内一只兔子从不远处的树根处机警地钻出,正准备去啃食一团蘑菇。他飕地一箭,击中猎物。

    提着兔子,返回洞穴。自己钻进去,并用树挂挡住洞口。见歙渠仍然昏睡着,一丝动静也没有。

    他切开兔子脖项下皮肉,将血一滴滴地滴进歙渠嘴里,只到血净,自己才一条一条切下兔子肉,大口地咀嚼起来。阳光慢慢照进了林子,外面传来了胡儿说话的声音。原来,涧道边的痕迹,还是引起了骑卒们注意,他们开始搜山了。

    不时有胡儿从柳丛外走过,他紧张得心脏差点要跳了出来。山洞很隐蔽,等外面慢慢安静下来,他躲在洞穴内仍一动不敢动。不知过了多久,他竟然盹了一会。等天黑后,他将歙渠慢慢拖出洞穴,试着将他背在肩上,向山上攀去。

    左臂上的伤很轻,只是皮肉伤。只是自己的头还一抽一抽的眩痛,甚至一阵一阵眩晕。黑暗中不时有动物绿色的莹光在周围晃动,他知道那是狼。但是,狼并没有敢侵犯他。或许,涧道内的尸体足够它们啃食,它们没心情进攻他。

    他走一会歇息一会,整整走了一夜,已经爬过了两道山梁,又登上一座大山峦的半腰。他就这么背着歙渠靠在粗大的松树干上短暂喘口气,扭头向山下的涧道看了一眼,这里还能看到曾经激战的地方。匈奴人已经在打扫涧道内的战场,伊吾营士卒和蒲类国兵的尸体被一齐堆到涧道边的沟内掩埋。

    “都尉……汝不能死,五屋和都尉要给弟兄们报仇!”

    想到伊吾营全军阵亡,他泪水慢慢涌出,呜呜地哭泣出声。

    他不是别人,正是汉军屯田士卒后人五屋。

    班超秘袭伊吾庐前不久,五屋逃出交河城,欲投楼兰城。在沙漠上与南呼衍部伊吾庐镇守使屈趄屠手下的巡哨士卒相遇,他斩杀两人,自己也重伤被俘,被吊到白山上喂狼。幸好被歙渠发现,将他从狼嘴里救了回来。

    马翼曦的精心调理,麦香和榆钱的精心照顾,让这个高大的屯卒后人从死亡线上捡回一条命。身体痊愈后,他成了哑巴,但歙渠不仅收留了他,还令其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卫。

第七章 歙渠脱险() 
五屋昼伏夜行,他咬着牙忍着伤痛背着主公翻过一道道山巅,也不知走了几天,二人慢慢进入雪线以上。

    走进冰雪世界一天后,终于发现一个约有几十亩大的高山草甸。他在草甸边的高山小溪边,找到一个不错的洞穴。洞穴很隐蔽,通风较好,地面也较平整。他将歙渠放进洞内,先采来高山茅草铺好地榻,然后让歙渠睡平整。

    歙渠依然在昏睡着,哑巴五屋自己歇息了一会,便替歙渠重新包扎了一遍伤口。昏迷中的歙渠,由于疼痛眉头竟然皱了一下。哑巴大喜,他摸着主公惨白的脸竟然嘤嘤地哭出了声来,嘴里忽然说出了声:

    “主公啊主公,吾五屋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救主公出山。主公啊主公,蒲类人不能没有汝,大汉不能没有汝,汝快好起来吧,好再聚蒲类人,杀尽万恶的胡狗……”

    言未毕,他自己吓了一大跳。觉得那里不对劲,想了想还是不知那里出了问题。他站起身惊慌地在洞穴内转了一大圈,忽然恍然大悟,便惊喜地哭叫开了,“吾能言也,吾能言也,都尉啊都尉,五屋能言也……”

    白山顶上,积雪覆盖,呼啸的寒风刺骨。除了洞穴外呼呼的风声,洞穴内静寂无声。真是祸福相倚、世事无常,谁能想到南呼衍部骑卒的一记重椎,虽然差点要了五屋的命,却也让失语两年多的五屋能重新说话了。

    又过了几天后,歙渠终于经醒来,这才知道五屋每天用兽血喂食,让他在死亡的边缘走了一大圈又绕了回来。

    他们一直躲在雪线之上,这里十分安全。又是半个月后,侍卫五屋已经基本痊愈,而歙渠在五屋的精心护理下伤口也快速愈合,已经能下地行走。草甸内有数百只岩羊,有两只雪狼,都是他们丰富的食物。洞穴内篝火日夜不熄,是养伤再好不过的场所。最让歙渠高兴的是,五屋莫名其妙地会说话了。

    歙渠只到此时才知道,五屋是河西张掖郡屋兰城人,其祖父为让其后人记住自己的祖地,历代不管男女,名中必有一个“屋”字。

    这天歙渠派五屋夜里潜回伊吾,探听山下动静。三天后,五屋不是一个人归来,却带来了十一人,每人都穿着兽皮,且都带着刀剑弓箭。见到歙渠,尽跪下大哭失声。

    五屋禀报道,“都尉,山下已尽为呼衍部所有,伊吾城留下国民,凡车轮高以上尽皆被杀,妇女尽被辱。逃向山上的牧民有百十人,被匈奴人搜山逮杀大半,余皆潜藏白山中。”

    歙渠命众人起身坐下烤火,“众人不必伤感,吾蒲类人与北匈奴势不两立,歙渠活着一天,便定不会让蒲类国亡。汝等需巧为隐藏,找到众人,以山上为根据,待王师再度北征,吾必尽屠南呼衍人,重复蒲类国!”

    从此,五屋带人慢慢将隐藏在山上的牧民们都收拢到一起,得了四十余人。北匈奴派出的三支搜山小队,均被其灭杀。于是,呼衍王大怒,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搜山。可白山东西连绵数百里,南北百余里,雪野茫茫,雪峰林立,沟壑纵横,冰雪大坂和冰川峡谷遍地,要找到这四十余人谈何容易。

    最后,南呼衍部将校们没辙了,他们也认了。逃逸的汉军就几十个人,他们成不了气候,于是他们便封锁各山口,对山上人不再追杀。

    到了阴历十一月时候,白山早已封山,山上相对安全,歙渠也已经基本痊愈。就在这时,五屋打了个伏击,并抓回几个奸细,“都尉,这狗日的带五人,鬼鬼祟祟进山十余天了……”

    五屋说着,将裹在来人头上毡帽上的羊毛围巾取下,歙渠大惊。来人却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看着歙渠露出一脸坏笑,“都尉,别来无恙,本司马可找到汝了!”

    “波绍司马!”

    原来,来人竟然是波绍。歙渠冲过去将其解开,两人便搂在一起,兴奋不已。这时,五屋见是自己人,已经放另外四人也来了,他们都是汉军斥候。而波绍因战功,已经升任军司马。

    “司马,汝等怎么会来白山,今山下可尽为匈奴人据也!”

    “吾奉窦固都尉将令,率斥候营百余人,已经潜至山南山北多时。口门子大战后,都尉命吾务必找到汝,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吾夜间曾带人至战场寻找汝,可夜黑不敢张火炬,加上北匈奴小队时有骚扰,未能找到都尉。幸好五屋忠心,将都尉救出,此真天意也!”

    “伊吾与疏榆谷已失,窦都尉大军何日再征白山?”

    “都尉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