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远侯班超-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外酒肆如林,红红的灯笼如繁星闪烁,可一众将校数十人,虽然尽着便装,但轰轰烈烈地进入大营外街上,旋即引起一阵骚动。伎户们都忙碌起来,派出美艳嫩伎在屋前招摇,想吸引众人进入嫖。可众将都是带兵之人,谁家都娇妻美妾一串,自然无人理会。

    这里多为小酒肆,平时接待的也都是队率以下的士卒,能接待这一大批将校、司马的酒肆,惟瘦北湖畔的昆明小轩和大营不远处的关中人家。昆明小轩是喝花酒的地方,自然不能去。于是,班秉、班驺先至关中人家安排一顿,班超则带着一众将校、司马,紧接着来到关中人家。

    此时的关中人家,已经是城北顶级食苑。

    高台之上,四层华丽的木楼,雕梁画栋。楼后则是一个巨大的院子,便是店主人生活之所,此时院内已经停满食客们的马车。门前灯笼高挂,辎车、轺车和高头大马也停了一大片,生意十分兴隆。

    班驺先来订餐,女东家文竽闻是班司马在此请北营众将校,自然不敢马虎,一应事项都是亲自安排。等众人来时,她已经打扮得花团锦簇,亲自在大门前将这一众贵客迎进三楼,一个豪华的大包间内。

    “酒肆华丽,东家美艳,真是名不虚传……”

    进入这精致食苑,刘莱上下打量一番,便抱拳向文竽施礼道。众将尽着便装,一个个刻意变得彬彬有礼,一一向文竽施礼。

    “谢过诸位将军,盼诸位今晚食好,常垂怜小肆!”

    文竽出身伎女,原本美艳,再加上这些年的历练,更多了一份成熟女人的风韵。众将或是出于惊艳,或是出于礼貌,不停地将赞誉之词送给她。

    她很是受用,笑得风摇杨柳一般,一双秀目却意味深长地不时看班超。

    当天晚上,美酒、美食加上酒肆专门献上的一台胡姬回旋舞,让班超与众将校一醉泯恩仇。班超应众将要求,详细讲述了茂陵一战的经过。大战将至,众将听毕,酒宴又变成了研讨会,推演一番,连刘莱和孙喆都暗暗叹服班超此战指挥有方,没有处置失措之处。

    但刘莱还是实话实说,“司马南将雍营兵至,仲升应将突骑袭其抛车营,使其不得悠然轰击宋府庄园。试想,果如此,别部定不致伤亡如此惨重!”

    屯骑营渠耆首先点头赞同,但越骑校尉赵统却道,“刘校尉此言不妥!司马南久经战阵,又将雍营范苑麾下五百多人。仲升如果敢离开坚营出击,正中了司马南之计,别部可能断然守不住宋府庄园!”

    于是,在该不该主动出击以摧毁抛车营的问题上,众将又各执一端。但这时的争论完全属于战术探讨,文竽带着小厮、仆从们暂避一边,静听众将争论。

    虽然争论十发激烈,但晚宴上众人还是一团和气。一屋将领,其间自然少不了属舞、击剑、投壶助兴进酒。是晚,众人全部大醉,尽兴而归。班超是东道主,自然醉得最厉害,好不容易强撑着送别众人,便一下子醉得不省人事。

    半夜口干舌燥醒来,室内黑暗一片,闭着眼伸手要水。一具滑腻幽香的躯体贴着他,知道是邓尧,便接过人家递过来的玉碗,咕咚咕咚地喝尽了碗中糖水。放下碗,便将邓尧拥在怀中,顾不得发一言,带着无尽思念再赴巫山。

    夫妻二人终于风停雨住,班超怕斗争会开始,便感到心虚了。

    邓尧、冯菟二位夫人是人精,别想有什么事能瞒过他们。小宛、绿荷原是侯门侍婢,见多识广。芙蓉、慕容越跟自己时间最长,二人更是明察秋毫的。自己回到雒阳,虽然是傍晚,过门不入却进了北营,这消息是无论如何也瞒不了自己室内这群人精的。

    见班超心虚地不言,邓尧不依了,“回雒阳了不进家门先进军营,还把自己弄得大醉,让班秉、班驺生生扛回。别装可怜好不好,朝廷正有大事,汝心念北征,老夫人、师母、冯菟都不怪汝,吾更不会怪汝。听六叔言,皇上令几位大臣密议北征大事,吵了半月架,各执一端,莫衷一是。只是窦将军很少说话,吾尚不知结果。此时,吾知汝忧心,又如何会怪啊?”

    “吾班超何德何能,娶的果真是块宝啊!”班超闻言,心里感激邓尧,便抱着她又是一阵疼爱。

    邓尧却不领情,她刮着他的鼻子道,“别哄吾,冯菟才是汝心中宝贝。到太华山三年,在茂陵打了一仗,便对冯菟上了手。吾怀疑汝公器私用,成心想在茂陵抖抖威风,到底诱冯菟这个小寡妇上钩。汉军北征,西域美艳胡姬遍地,天高皇帝远,彼时不知又会弄多少宝呢,口是心非,吾还不知汝心中所想?”

    这是他心里的最软处,闻邓尧言便一下子泄气了,一声不敢吱。

    邓尧到底出自邓府仁爱之家,见班超装出的可怜象,便噗嗤笑了,“离出征没几天了,再装可怜,吾可真恼了!冯菟是好女人,行了吧?汝放心出征,吾定然不会让汝房内人受委屈,给阿母、师母添乱!”

    班超不敢接话,只好转移话题道,“晚上两位都尉一直在宫内,众将只知在研讨,到底出了什么事?难道有重臣反对出征?”

    邓尧长叹一声道,“今上乃一代明主,反击匈奴系国家大计,无人敢反对。只是,楚王大案已发,涉及列侯、二千石重臣、功臣之后数十人,地方官吏数百人。大案惊天动地,震动朝野。此时此刻,皇上既要击破匈奴,又在寻找不伤国本之良策。还要吸取更始之乱教训,防止大将拥兵自重,难哪……”

第二十二章 会商大计() 
邓尧所言,班超虽然身在太华山,北营中军长史黄坫定期通过军驿,将军情及时通报于他,班超自然比邓尧掌握得更多。只是楚王案影响如此深重,波及范围如此之广,对朝廷伤害如此之深,还是让他震惊不已,始料未及!

    原来,早在年初时,也就是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阴历三月十七日,汉明帝第三次下诏,“殊死以下罪犯,可以缣赎罪。”四月十五,谒者仆射耿秉第五次上奏章,再请朝廷发兵进讨北匈奴。他开宗明义,在奏章中再一次鲜明提出自己的见解,“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

    耿秉是一个军事家、战略家,他的奏章,象一柄利剑刺中了汉明帝心中的痛处。尤其是“中国虚费”四字,让明帝胸中隐隐生疼。

    “十年啊,吾一直隐忍着,大汉帝国也一直隐忍着,现在国力已渐强,该有所作为了!”虽然大汉已堪一战,但汉明帝没有仓促出兵。他用整整三年时间,让朝中众臣和举国吏民习惯战争气氛。

    班超三人进入雒阳时感受到的战时气氛,正是这三年精心运作的结果。三年造势、夺势,现在万事咸备,宝剑已经磨砺,该出鞘了!

    五月初,耿秉再次上书朝廷请求攻打北匈奴后,这也是耿秉十五年来的第六次上书。这一次与以往一样,汉明帝对耿秉愈加器重,但对耿秉所上奏章,却不置一词。阴历五月端阳节后,汉明帝突然拜耿秉为谒者仆射,“召诣省闼,问前后所上便宜方略。”“每公卿会议,常引秉上殿,访以边事,多简帝心。”

    耿秉上书的次日,虎贲中郎将窦固便禀报北军士卒已经训成,随时听令北征!于是,汉明帝当天就下诏,令窦固、耿秉和太仆祭肜、虎贲中郎将马廖、下博侯刘张、好畤侯耿忠、郎中邓训等人,在北宫德阳大殿,开始共同会商出征漠北大计。

    汉匈两国都在悄悄备战,两国吏民都清楚得很,这一战已经到了摊牌的时候了。正如当年窦融临终前在奏章中所言一样,连年漠北蝗灾、旱灾,牛羊死伤无数。除白山之呼衍部外,其余各部损失惨重,已经十分羸弱。雄心勃勃,秣马厉兵,曾一再想与大汉一决雌雄、争夺天下的蒲奴单于,遭遇了苍天惩罚。

    汉朝已经数十年没有大规模对外用兵,而匈奴从南匈奴、鲜卑、乌桓小战一直不断。这一仗到底会打成怎样,汉明帝心里并没有底。汉国力强过北匈奴,但北匈奴却得尽地利。当年孝武大帝远征漠北,虽重创匈奴,但也耗尽国库,撼动国本,到晚年时,汉武大帝不得不下罪已诏,让全国休养生息,教训何其惨痛、深刻!

    故而,汉明帝给窦固等几位大臣出了一道难题,那就是,既要确保北征胜利,重创北匈奴。又要不动国本,无伤国力!

    这是汉帝国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会议地点即选在偌大的德阳殿朝堂。这既便于皇帝可以随时参与,又为了保密。而参加这次会议的人选,除窦固、耿秉、耿忠和邓训四位强人,其余三位也都是汉帝国响当当的大人物。

    太仆祭肜,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拜辽东太守。时匈奴、乌桓、鲜卑多次入塞骚扰,祭肜在辽东二十八年,诸夷震惊归降,祭肜名震塞外。西从武威,东到玄菟及乐浪,乌桓、鲜卑都来归顺,北塞近三十年再无战乱。

    虎贲中郎将马廖,乃大汉伏波将军马援长子,明德马皇后长兄,官拜羽林左监。下博侯刘张,乃光武帝刘秀之兄刘縯嫡孙,齐炀王刘石之弟,大汉帝国名将,一直镇守着塞北边陲。

    找到一条在不伤筋动骨、不动摇国本的情况下,确保击败北匈奴帝国的可靠之策,这确实是一道难题。但在这几位大人物面前,再大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早在永平十二年(公元70年)五月,当时北匈奴“国师”曾精心设计了“使节案”,栽赃窦固勾连北匈奴。此案当时即震动朝野,数十名列侯、功臣之后、朝廷重臣一齐参了窦固一本,差点除去窦固这个汉军主将。而就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五月,窦固便在北军大营内定下“断足倾鼎”国策!

    当时他算定,只要派一将率万余汉军精兵出击涿邪山北匈奴皋林部,他再自握有五千精兵并辅以胡骑万余,自莫贺延碛大沙漠隐秘出白山,定可先破北匈奴白山呼衍部,再破左鹿蠡王部,然后夺取车师前后国,在伊吾和车师建据点,设戊已校尉府,进而将为全面夺取西域奠定胜势!

    左贤王优留、白山呼衍部和燕然山左鹿蠡王部、单于本部,这三支力量是支撑北匈奴这只邪恶大鼎的三只足。斩断其最重要一足,则此鼎必倾!

    绝秘会商数日,“断足倾鼎”国策进一步完善了起来,将帅们统一了意见。邓训是皇帝身边的人,他及时通报会商进展,于是汉明帝参加了会议。战略家耿秉作为出征北匈奴的主战派代表,将会商结果向皇帝进行了禀报:

    “皇上,臣等会商以为,昔匈奴有众部落相助,势力强大,蛮族多依附。故武帝征河西、漠北,始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收居延、朔方后,匈奴失漠南富饶牧场和养兵之地,羌、胡关系已绝,且西域依附汉朝。故呼韩邪单于(注:即南匈奴单于比)归属大汉,乃为当时情势所趋。”

    “今北匈奴退居漠北,南与南匈奴、东与东胡争持不决,北有丁零,亦表面臣服。北匈奴困于漠北,且连年旱灾、蝗灾,牛羊死亡无数,但仍有生口数十万,能战之兵十数万人。以汉军之力,虽举国而上,因漠北地域广大,未必能寻单于一战。即便能与战且败其兵,然亦不足以灭其国!”

    “今匈奴能与汉抗衡者,惟据有西域之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