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7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自严抬头看了眼孙承宗,神色平静,没有言语。他明白孙承宗的意思,所以才没有说话。

    儒家以‘仁德’治天下,凡不合‘仁德’二字便极力排斥,斥之为‘邪端’,非‘正道’,随之赶尽杀绝。

    但眼下的情况是,当今这位皇帝陛下,对‘奇技淫巧’异常热衷,他们根本无力反对,甚至简单的制约都不行。尤其是在一些军国大事上,由于他的观点,想法往往能在后面得到印证是对的,他们就更没底气。

    要知道,当今这位——从未错过!

    一次都没有!

    面对如此目光如炬,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这些臣子是相当的不容易。

    毕自严与孙承宗等人内心时常也感到庆幸,虽然当今这位强势无匹,半点声音听不进去,可到底不是太祖,成祖,没有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大开杀戒,至少对他们这些身边的近臣该有的礼数从未缺过。

    又好半晌过去,毕自严深吸一口气,道“这件事,内阁不表态。”

    ‘不表态’何尝不是一种表态。

    孙承宗看着毕自严,提醒道:“皇上的性格你是知道,你不表态就等于是反对,皇上心里……是有账本的。”

    当今皇帝大度的时候令人心惊,对很多他们认为是‘忤逆’大罪的事情挥挥手就算了,完全不放在心上。可在他们看来是某些不值得在意的小事情上,分外的‘计较’,经常会秋后算账。

    孙承宗话没有说透,他早就隐约的感觉到,乾清宫对这位‘毕首辅’是有不满的,也不能说是不满,应该是对他的能力的一种‘质疑’,若是到了时间,机会合适,毕自严‘突然’致仕,告老还乡他不会有多意外。

    毕自严何尝不知道,不过有些事情,他该坚持的会毫不犹豫的坚持到底,对着孙承宗的好意他只能心领,摆了摆手,道:“眼下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休息半个时辰,咱们继续开会,要尽快达成今年‘新政’框架,免得人心浮动,朝秦暮楚。”

    孙承宗见如此也没有多说,看着毕自严,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走了。

    他本来想给毕自严透个关于察哈尔的底,眼见毕自严一堆烦心事,还是咽了回去。

    内阁现在忙的脚不沾地,急匆匆的再次与六部尚书,各地总理大臣,巡抚等开会商议,他们都在担心腾出手里的朱栩会插手进来,到时候他们就没有了话语权,太多的事情由不得他们,所以在抢先下手。

    一干大人们扛着巨大的压力,在各种问题上争锋相对后又相互让步,希望能尽早达成各方都认同,能够持续前进的‘新政’方案来。

    京外的百姓们自然热闹,大明演武,万邦来朝,这是盛世之兆,鞭炮齐鸣,喧嚣嬴荡。

    朱栩在入到城门口,才看到司礼监送出来的奏本以及简略。

    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朱栩看着这道奏本,也算是感慨万千。

    对于‘奇技淫巧’的深恶痛绝,对于‘仁’的无限拔高,应该是封建王朝发展的一道严重桎梏。这种‘桎梏’明隐的出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最为显眼的,就是对‘匠艺’的贬低与阻碍,到了火器这里,则上升到了恐惧。

    ‘现在的火炮怕是与后世的原子弹一样,令人恐惧与忌惮……’

    朱栩能明白这道奏本里的担忧,但是这些人没有说明白另一个问题——大明封禁了,是不是就表示其他国家就不会出现?若是出现了怎么办?到那时怎么保卫大明?

    这完全是自废武功,故步自封,停滞不前,甚至是恶意倒退的存心找死之举啊!

    朱栩摇摇晃晃,回忆起一些不堪的记忆来,心里陡然恼怒,抬头看向前面,道“内阁那边什么态度?”

    曹化淳坐在外面,闻言道“内阁还没有反应,估计是留中不发。”

    “传旨!”

    朱栩目光微冷,语气冷漠的道:“严厉斥责这帮人,火炮已经遍存于世界,我大明今日毁,西夷明日来攻,如何抵挡?海上如何建长城?我大明是否要永远如猪羊一般被人圈禁,任意欺凌,苟且偷生?目光短浅,自私狭隘,以一己私心抛却家国之责,妄言国事,不体上心,毫无格局,其心可诛!”

    张筠眨了眨眼,刚才有那么一刹那,她也觉得这些大人们上书说法是对的,再听着朱栩之言,心里一惊,连忙抿了抿嘴,低下头。

    真要是如朱栩所说,那就太可怕了,不敢去想。

    曹化淳在外面吓了一跳,这些话要是真的明旨而发,只怕会逼死奏本上的不少人!

    犹豫了一会儿,曹化淳道:“皇上,语气,是否要委婉一些?”

    “不用!”

    朱栩道:“你亲自拟旨,拿给朕看,然后送去内阁,再让内阁写一道相似的斥责诏令,工部,吏部也写一份,然后在明天的报纸上登出来,给朕好好杀一杀这帮人的懦弱无能之气!”

    “遵旨。”曹化淳心里叹了口气,很是无奈。

    每次皇帝看重,着力发展的事情,总有人跳出来反对,唱高调,结果就被皇帝打脸,而且是那种居高临下,无可反驳的打脸。

    用力越狠,反作用力就更大,对于将‘清誉’视为重过一切的大明文人来说,羞愤自尽都不奇怪。

    可这种反作用力不同于作用力,反作用基本上是无差别的伤害,地图炮,这会让那些人保守的读书人更加坚定的抱团,远离朱栩,大力的唱反调。

    也就是一段小插曲,朱栩压根就不在意,这道旨意既是给内阁六部那些大人看的,鲜明表达他的态度,也是给朝野那些思想开明,有眼光的人看的,至于那些死抱着旧教条不放的人,朱栩打算由着他们抱到死——救不了了。

    在朱栩的马车进宫的时候,朝鲜的二位国主也没闲着,在六部,内阁等地穿梭,求见,希望能说服大明一些重臣,同意大明的军队继续驻扎平壤,保卫朝鲜,以防倭国再次入侵。

    可是,得到的回应多数是失望的,剩下的是含糊不清,难给肯定

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响亮() 
    内阁。

    孙传庭拿着一堆奏本,走进了毕自严的班房,摇头道:“都是大同小异的奏本,要求查禁火炮,焚毁图纸的。”

    毕自严抬头看了眼,放下手里的笔,直接道“依列吧。”

    所谓的‘依列’,就是分别奏本入内阁,司礼监的程序。

    孙传庭道:“那我们内阁?”内阁对这些‘弹劾’,‘谏言’之类的奏本,有各种处置办法,包括批复,留中,转呈,送转等等。

    毕自严道“都留在中书吧,等我们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情再说。”

    孙传庭不太喜欢毕自严的偶尔露出的‘含糊’态度,道:“大人,火炮……皇上每年不惜花费数百万两白银,可见重视,且在我大明军中越发重要,是战场利器,不可或缺,内阁需有态度。”

    ‘不表态’变成‘有态度’,就是不支持变成支持,支持,就是反对查禁火炮,焚毁图纸。

    毕自严手里一堆的麻烦事,这件事在他看来眼下也不重要,摆了摆手,起身道:“这件事以后再说,白谷,待会儿就开阁议,咱们的态度再退一点,尽快定下,连夜修改奏本,面呈皇上,也好让这些巡抚早日回返”

    孙传庭刚欲再说,内阁中书郑友元就在外面道“大人,诸位巡抚已经入宫了。”

    “好,走吧白谷。”毕自严深吸一口气,与孙传庭道。

    孙传庭的话只能咽回去,跟着毕自严转向会议厅。

    朱栩的马车一进乾清宫,曹化淳安排一番,就转去内阁。

    刘时敏在内阁一样忙的脚不沾地,头昏脑涨。

    内阁一直在忙着‘新政’的今年计划,事事都绕不开内阁里的这个‘小司礼监’,刘时敏自然不敢分毫大意,事必躬亲。

    虽然不复天启年间,魏忠贤坐镇内阁召开阁议,莫敢不从的盛况,可当今的皇帝陛下权势太隆,哪怕刘时敏再低调,内阁诸位辅臣也不敢怠慢,每次阁议都邀请他旁听,无敢僭越。

    曹化淳坐在刘时敏的班房里,喝着茶,简单的与刘时敏说着大演武的事情。

    刘时敏对这位老搭档已经深为了解,放下手里的事情,煮着茶,陪着闲聊。

    听着曹化淳嘴里说出的大演武以及后面宴请各地国主,使臣的事情,刘时敏有些畅快的道:“这次大演武,想必对域外各国的震慑非同小可,十年八年,边境应当无事。上兵伐谋,皇上到底是高明。”

    曹化淳放下茶杯,望着外面,道:“已经入春,今年各省对夏收的预估都不好,皇上的心思,怕还是在国内。”

    刘时敏眼神微凝,没有说话。

    陕,西,四。川等地的灾情最为严重,加上移出的人越来越多,各地的税赋最起码比去年减三成,自给自足都难,别提上交朝廷了。

    北方的诸省,山,西,北直隶今年有雪灾,减产两成是最好预计。南方几省,尤其是福。建,云,南,广,西,甚至于湖广,上奏的奏本,预估最低的减产都在两成。

    辽东现在勉强的自给自足,还在消化期,北安南是在开发阶段,目前还得大笔钱粮投入。旧港,吕宋大明还没有完全控制,正在逐步的吞噬中,也不能指望他们支援国内。

    算来算去,整个大明也就南直隶情况稍好。

    因此,大明今年的国库,比去年最起码锐减三成的收入!

    这么大一个窟窿,也难怪内阁迫不及待的想要节流,缩减开支。但这种节流的成效肯定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段缓冲时间,是以,大明今年的日子定然不好过。

    曹化淳看着刘时敏,知道他心里所想,毫不犹豫的又插刀,道“皇上有意今年平定察哈尔,动用起码十万大军!”

    刘时敏神色一惊,双眼大睁的看着曹化淳,道:“当真?”

    曹化淳嘴角含笑,道:“基本无差了。”

    刘时敏顿时皱起眉头,苦思起来。

    他身在内阁,又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对国内情形是无比了解。若是动用十万大军,那前前后后的钱粮支出将是一个庞大数字!

    这个场面刘时敏不敢想,脑子纷乱的道:“皇上……朝廷大人们应该不会同意吧?”

    曹化淳端起茶杯,继续含笑不语。

    刘时敏看着曹化淳的神色,本来发热的额头陡然冷静下来,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道:“你啊……具体说说,皇上是怎么想的?”

    曹化淳摇头,道“不清楚。”

    刘时敏也就是一时被绕了进去,稍一冷静就反应过来,看着曹化淳道:“行了,说说吧,不然消息出去了,我这间小小班房肯定会被外面那些大人们给掀了。”

    曹化淳也是难得有空与刘时敏闲聊,开开玩笑,脸上稍微认真的道:“对于察哈尔,我能看得出,皇上是有意早做决断。也确实需要尽早处置,免得尾大不掉。但具体方法,皇上没有言明,只是与孙阁老等人透了口风,然后还告诉安达山,讨伐日期定在四月初一。”

    刘时敏听着,一脸古怪。

    军情向来机密,哪里有还没打就告诉敌人开战的具体日期的?

    刘时敏不是外面那些人,会认为朱栩好大喜功,被眼前的‘武功’冲昏头,他心里十分清楚,乾清宫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