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5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一两句能说清的。

    李邦华到底是久经宦海,转瞬间就抬手道:“启禀皇上,臣认为有三,一,粮饷不济,兵备废弛。二,未战先怯,兵将无心。三,方略有误,进退失宜。”

    朱栩‘唔’了声,李邦华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不过这不是他今天要讲的。

    他抬头望了望天色,又看向李邦华一群人,道:“说的不错,是有这些原因。不过朕还听说了其他事情,满桂与赵率教不和,袁崇焕就调满桂去养马,满桂气恼之下,率兵负气出走,使得一大块地方成了空城。后来袁崇焕与王在晋不和,袁崇焕用尽手段要逼走王在晋,王在晋就看着他在宁远城被建奴围攻,见死不救这些,朕说的没错吧?”

    朱栩说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不止是朝廷里大臣们斗的激烈,边关将帅之间不和的也大有人在。

    历史上的经抚不合,也就是袁崇焕与王在晋,斗是如火如荼,将整个朝廷都卷入了进去,持续了数个月,最后是王在晋落败,被调回了京,可还是在朝廷上极尽诋毁袁崇焕,终是将他拉下了马,看着他死在菜市场。自此以后,山海关外就是一盘散沙,再无人敢冒头做事,也没人能纠合,统领,之所以还能撑七八年,完全是后金的战略转向了蒙古,给了喘息之机,否则山海关以北根本撑不了多久!

    朱栩说完,继续拨弄着手里的茶水。大明这些官员,不管文臣武将,各个都极有性格,谁都不服,任性起来后果能吓死人。

    李邦华自然明白朱栩话里的意思,说的是官员之间不合造成的影响,延生之意,就是官员们没能齐心协力,没有尊重皇帝,内阁的政策,方略,随意乱来。

    这也是对他的敲打,要他尊重内阁辅臣,严格执行朝廷的政策,不得擅动!

    这对李邦华来说,很不公平,在他看来,他看到了很多朝廷没有看到的地方,他是对的,不能因为朝廷没有看到,就禁止他去做,若是如此,为何还要选拔他来?随意一个人不就行了吗?

    李邦华心里转念,抬手道“皇上说的是,当初辽东之内派系丛生,争斗不休,是辽东败坏一大原因。臣认为,辽东之败,不能尽归责于边关将帅,朝廷之策,朝令夕改,错综复杂,多恶兵将,致使将不用命,兵无战心,是以溃败不能止。”

    ‘呵!’

    朱栩心里为李邦华的这番话叫好,说的真是有道理,要糊弄天启皇帝以及当时朝臣还行,糊弄他还是差了点!

    “那你觉得,现在的朝廷还是以前的朝廷吗?朕会容许出现这种情况吗?”朱栩端着茶杯,淡淡的吹了一口道。

    李邦华眉头微微皱起,皇帝这是在咄咄的逼他,要他当着陕。西一群高官,支持者的面表态。

    他自然不肯就此屈服,几十年的坚持,岂那么容易曲折。

    李邦华抬起手,道“皇上雄才大略,自登基以来,建旷古未有之功业,臣深为佩服。现今党争消散,奸佞去国,圣君在堂,贤士用命,正是上下一心,为国展图,中兴大明之时!臣身为一省巡抚,当为百万百姓担责,于朝廷拾遗补缺,替皇上查明访暗,以成不世大业!”

    朱栩眼角了跳了跳,这李邦华的嘴皮子果然利索。

    朱栩喝了口茶,然后看着李邦华,道“你是说,你会与朝廷,与朕的想法,做法,保持绝对的一致,对吗?”他的话已经足够清楚了,这些封疆大吏,必须要与他,与朝廷保持绝对的一致,只有这样才能齐心协力的做事,完成他的政改计划!

    朱栩绝不容许这些官员们三心二意,自行其是,相互倾轧,无法无天!

    李邦华神色动了动,神色沉凝。面对朱栩的步步进逼,他有些难以招架。

    朱栩嘴角微笑,静静的看着李邦华。

    他不说话,后面一个知府突然出列,抬着手,朗声道“启禀皇上,微臣有话。”

    朱栩抬头看了眼,应该是凤翔府知府,微微点头,道:“说。”

    这位颇有些一往无前的气势,抬着手,沉声道“皇上在湖广有‘变通’之说,臣认为陕。西也当有,时移世易,当因地制宜,勇于变通,方能成事。”

    李邦华神色微动,微不可察的点头。

    朱栩面上不变,嘴角微翘。这位讲的与他说的完全是两回事,他要各地与朝廷保持一致,是在方针大略上,是在态度上,并不是要剥夺他们的权力,也没有要限制他们变通,这完全就是扯着他的话头,硬堵他啊。

    但是论到这种诡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单刀直入,朱栩好整以暇,道“变通就是反着来?”

    这知府嘴一张就要开口说什么,可抬头看着朱栩,硬生生的又咽了回去,眼前这不是他的普通同僚,不能死怼。

    他不说话后,一个参议又出列,抬着手道:“启禀皇上,变通非是反着来,臣认为,变通在于事,依事而变,以变而通。”

    朱栩看了这人一眼,以手指了指,笑道“你说的有理,那朝廷定制,‘违反禁令者不得科举、入仕’,陕。西是怎么变通的?”

    陕。西有几个府,公然宣称,在三年内不再违反禁令,就可以科举入仕。

    完全无视朝廷,朱栩也是昨天才知道陕。西还有这么个说法!

    朱栩以实例说话,直接戳中了这些人的要害。

    一群人是再也说不出话来,任他们再怎么能说,事实在眼前,狡辩不过去。

    朱栩目光环顾一群人,慢慢的道“陕。西的赈灾钱粮,是否如数发放给了灾民?”

    “对待‘新政’,你们‘变通’了多少?”

    “对待内阁的命令,你们是否如实执行了,打了多少折扣?”

    “欺上瞒下的事情,你们干了多少?”

    朱栩一条条,一框框的说着,语气是相当的平静。

    李邦华眉头紧拧,心里翻涌,脸角崩的紧紧。

    他始终不认为自己有错,他依情势变化做出改变,为国为民,毫无杂念,何错之有?朝廷为何就不理,皇帝为何就不看?

    李邦华身后的人虽然不都是他提拔的,可心思相近,也看着李邦华为了陕。西愁白了头,夙兴夜寐,披肝沥胆。听着朱栩的话,心里都分外难受,目光不时看着李邦华的背影。

    李邦华脸色变幻,良久心里一叹,有些落寞的抬手,道“臣有罪,臣请皇上准许臣告老还乡。”

第七百八十九章 字字诛心() 
这就是撂挑子,这帮大臣们的惯用手段。

    一旦不高兴,不开心了,就直接撂挑子不干,以显示自己清高,卓尔不群,铮铮铁骨。

    倒霉的自然就是他们手里的一块,这也算是吏治不断败坏的原因之一。

    已经很久没人敢在朱栩面前这么放肆了,他端起茶杯,默默的喝了一口,心里已经动了真怒。

    “臣请告老还乡。”

    不等朱栩做出反应,忽然一个知府也迈步出来,抬着手道。

    “臣请告老还乡,还请皇上允准。”一个参议出列道。

    “臣请皇上允准,告老还乡。”

    “臣请皇上允准,告老还乡。”

    “臣请皇上允准,告老还乡。”

    一个接着一个的站起来,三十多人,转眼间就有一半!

    曹化淳心惊,他陪着朱栩转了大半个个大明,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要是陕。西这些官员当着皇帝的面辞官,将会对‘新政’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还会打击皇帝的威信!

    李邦华只是一时怒气填胸,无从所出,才近乎本能的要辞官,却没有想到,这么多跟着他。

    这么一来,他们与皇帝都将陷入难堪的境地,难以善后!

    朱栩将手里的茶杯放到身边的桌上,脸色平静的看着这群人,身体倚向后面,双手扶着手柄上,目光如深渊,看不清一点表情。

    曹化淳心头狂跳,瞥了眼不远处的禁卫,上前一步,低声道:“皇上……”

    朱栩一只手竖起,阻止了他的话。

    曹化淳嘴唇动了动,只得退回去。

    王一舟就无所顾忌了,他右手握住刀柄,向前一步,只要皇帝咳嗽一声,他就将眼前这群大胆逼宫的人,全数就地处决!

    这会儿不止是李邦华感觉到事态不对了,那些站出来要告老还乡的人,脖子都一阵发冷,心里战栗起来。

    朱栩没给他们多少恐惧的时间,放下手,声音如常的道:“其实,朕一直都觉得,做官是最好的。”

    李邦华等人,外加没有告老还乡的一帮人都低着头,丝毫不敢乱动,听着朱栩的话,屏气凝神,呼吸都极力压制着。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四周的禁卫似乎离他们近了一些,甚至能看到刀身反着凄冷的寒芒。

    朱栩的目光从在场的人身上挨个转悠,慢慢的说道:“当官嘛,逾不逾矩都没关系,想做什么都可以,有吃有喝有好处,还能清名加身,名达四海,哪一天做的不高兴了,直接就撂挑子不干,辞官回乡,还能得个‘谏臣’,‘铮臣’的荣誉,满载而归,心满意足的著书立说,颐养天年……”

    李邦华等人听着朱栩的话,眉头拧紧,心里忐忑,一动不敢动。

    “你们说说,做官好不好?朕羡慕的很……”

    朱栩道:“朕时常在想,要是做皇帝能与做官一样,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哪一天要是有人不高兴了,朕直接不干了,换个人做皇帝就是,朕四处去游山玩水,看遍天下美景,那真是惬意无比……”

    众人听的心头狂跳,这叫什么话?哪里有皇帝能这么干的?

    李邦华神色动了动,心里越发纠结,难受,怒气难消,忍着不动。

    “但,朕比你们强一点,”朱栩目光如水,平静无波,道:“朕还知道不能这么干,否则对不起天下臣民,也愧对列祖列宗。所以,后来朕就想,要不要学神祖?就不上朝,不管事,自己在宫里逍遥自在好了,反正外面有那些大臣在,他们愿意斗就斗,想辞官就辞官,朕懒得管,只要朕过的开心舒适就行……”

    李邦华等人听出味道了,余光悄悄对视,还是不敢妄动。

    太阳西移,屋檐的影子遮住朱栩上本身,他右手拍打了下手柄,道“可后来一想,还是不行,这些大人们只顾着争权夺利,毫无半点为国之心,动辄置政敌于死地,要么就明哲保身,早早辞官不干,任由吏治腐朽,朝纲败坏,将我大明的根基一点点毁掉,朕还这么年轻,要是朕还没老死就亡国了怎么办?朕不能做一个亡国之君吧?怎么对得起天下臣民,对得起列祖列宗?”

    朱栩微微歪头,道“你们说呢?”

    一群人人哪敢说话,皇帝这看似在说自己,却每一字都是对他们的辛辣嘲讽。

    李邦华脸角绷的如同铁块,黑沉如铁,微低着头,一句话也没有。

    “所以,朕羡慕你们,”

    朱栩脸上露出一点笑容来,道:“你们多好,做了官,有权有势,有财有女人,冷了有人送碳敬,热了还有冰块,高兴了去青楼勾栏吟诗作赋,烦了还可以四处喝酒唱和……总之,过的是舒坦,真要是不舒坦了,有钱有地,大不了就辞官,回乡之后,在一片歌颂中守着孤傲高洁,徜徉山水之间,流连温柔软塌,好不逍遥自在,多令人向往的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