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可怕的是会将西南变成一锅粥,那样朝廷支出的反而会更多,也更具危险!

    朱栩深知历史,是绝对不会同意!

    李邦华现在应该只是试探,毕竟这种政策,对他们本身来说也很要决心。

    朱栩没有说话,曹化淳不动声色的瞥了眼李邦华。

    不远处跪着的掌柜以为‘酷法’是要针对不法之徒以及乱民,没有多在意。

    张菉却不同,她一下子就明白了这陕。西巡抚话里的意思,这是要将西南的人都活活逼死!

    她双手猛的握拳,眉头皱起,悄悄抬头,目光冰冷的看着侧对着她的狗皇帝!

    她心里已经决定,若是狗皇帝敢答应,她现在就是拼了也要杀了这对昏君,狗官!

    朱栩没有给张菉机会,摇头道:“未来几年能从西南移出近千万人,安南,辽东还都需要人,只要再过个五年,这两地就能为朝廷贡献税赋,不止减缓了西南的人口压力,还能有钱粮赈济,暂时还不用那么极端……”

    李邦华见皇帝还是不肯松口,便也没有再说。

    他在陕。西还不足一年,却深知西南的境遇,要是不早作应对,迟早会成为朝廷的负累,甩都甩不掉!

    “对于西南的土司,你怎么看?”朱栩端着茶杯,突然道。

    李邦华虽然是文臣,路线上却基本都在领兵,自然知道西南土司之乱,听着也皱起眉头,思索起来。

    现在的土司,主要指的是贵。州,湖广,云,南,四。川一带的彝族等少数族裔,至于其他的,边境以外的,基本上都坍塌了。

    这彝族主要是两支,由奢、安两氏统领,自天启年间作乱,攻占重。庆,十万大军兵围成。都,更是围困了贵。阳半年,可以说声势浩大,震动大明朝野,也就是到了崇祯三年才算被压制,可也并没有被平定,时不时还会作乱。

    彝族生活在几省交界,穷山恶水,大军难行,易守难攻,基本上每年都要征讨数次,才能保各地平稳。

    可从天启元年到崇祯三年,朝廷用在征讨这些土司身上的费用,高达两千万两白银,起初三五十万,后面飙升到两百万,三百万,甚至于五百万!在天启六年,甚至逼迫的朝廷削减辽饷来支持西南的战事!

    可见这是一个多大的祸患!

    李邦华在陕。西,对这些也知道不少,思索了一阵,他道:“皇上,土司作乱由来已久,原因复杂,臣认为朝廷当区别对待,剿抚并用,一昧的征剿并不能解决西南的战乱。”

    朱栩点点头,最近他也一直在思考西南土司的事情,与李邦华想的倒是接近。

    他每年给西南的大笔银子,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维稳’上,太浪费,要是能招抚,息宁战事,每年省个几百万两都是可能的。

    朱栩心里斟酌一翻,道“有秦良玉,王三善等人在,朕在军事上倒是不怎么担心,至于招抚,你觉得何人合适?”

    “杨鹤。”李邦华脱口而出的道。

    朱栩端起茶杯,慢慢的喝了一口。

    杨鹤当年在陕。西坚持以‘抚’为主,结果失败,被朱栩调离,再接着是李精白被掳走,震动朝野,杨鹤的起复就遥遥无期了,现在一直赋闲在京城。

    这个人倒也合适,朱栩‘嗯’了声,道“西南六省是一盘棋,不能各干各的,朕打算在西南设立军政总理大臣,协调六省军务,政务,你觉得如何?”

    李邦华一怔,没想到皇帝还有这样的想法,接着就思索起来。

    西南地域广大,人口相对稀少,却又是受灾最重的,各种事情纷纷扰扰,确实也不能一昧的等着朝廷决定,一来一去往往坏事。

    只是六省军政总理大臣,不止掌握政务,还手握几十万兵马,这不说皇帝,他们都不放心!

    李邦华眉头皱起,道:“皇上,这是暂设,还是常置?”

    朱栩道:“三年为一期,最多三期。”

    ‘三年倒是还好说……’,李邦华心里暗道,三年也成不了什么事情,到时候调走换一个人就是,他看着朱栩道:“臣认为可以。”

    “你觉得何人合适?”朱栩接着道。

    李邦华又一怔,旋即认真思索起来。

    要说合适的人不少,辽东的孙传庭,四。川的秦良玉,江。苏的曹文诏等人都可以。只是他不太明白,皇帝为什么要问他的意见,这件事不应该与朝廷诸公商议吗?

    转瞬间他就想到了最近沸沸扬扬的增补内阁辅臣的事情,想到这里,他不禁看了眼朱栩。

    李邦华心里若有所动,要说入阁的人选,六部中的傅昌宗,周应秋,申用懋呼声最高,还有就是辽东的孙传庭,当然,也有人提曹文诏,不过这个是武人,已经被自动排除了。

    那么这几人都不能动,李邦华认真的盘算了一会儿,道:“臣认为江。苏的曹总兵较为合适。”

    朱栩倒是不知道李邦华一时间心里转了这么多念头,听着曹文诏的名字,不由得有些惊讶“曹文诏?”

    随即他摇头,道:“老曹这个人,军事上朕很放心,政务通的少,西南有是稳妥之地,他不合适。”

    李邦华听着‘老曹’二字,心里微跳,传闻曹文诏是皇帝的第一心腹,这传言还是不够准确啊。

    李邦华有些摸不清朱栩的意思,只得道:“臣不知。”

    朱栩看了他一眼,又端起茶杯来。

    “傅昌宗,周应秋你觉得哪一个合适?”朱栩拨弄着茶水,头也不抬的道。

    李邦华眼神诧异的看着朱栩,心里捉摸不透他的想法,这两人不是要入阁的吗?

    李邦华猜不透,只得跟着朱栩的话来,比较一番,道:“周尚书与傅尚书都是稳妥之人,周尚书在吏治上颇有建树,傅尚书打理国库多年,若是选一个……臣倾向于傅尚书。”

    朱栩喝了口茶,放下茶杯,微微颌首。

    现在的朝廷,从内阁到六部,普遍都是‘稳妥有余,进取不足’,傅昌宗,周应秋都因为各自原因,异常的低调,虽然执掌大权,但在名望,官声中,差了不少。

    “嗯,朕知道了。”朱栩没有多说,这件事,他心里还要斟酌。

    李邦华见朱栩的主要问题说完了,便开始奏报他在陕。西的事情,一些麻烦,尤其是朝廷政策上的问题,希望朱栩能解决。

    李邦华的很多想法都不错,只是有些太过霸道,凌厉,看似堂堂正正,偏又会有极其不好的后果,这个与毕自严的想法相反,所以一直在刻意的压着。

    尽管有朱栩这座大山在,这种‘争斗’还不显山不露水,没有造成什么危害,可现在吏治清洗的还不够,朝臣之间的争斗往往都是寸步不让,一定要争出个你死我活来,这样的政治角力,会对大明各个方面进行伤害。

    历史上卢象升的死,就是卢象升与杨嗣昌主战与主和的政治角力,在崇祯态度模棱两可的状态下,杨嗣昌等人直接将卢象升迫死,连带着让满清攻入山。东,掳走上百万人!

    朱栩是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他旗帜鲜明的站在毕自严的一边,要求李邦华尊重内阁,尊重辅臣,不得自行其是,要严格执行朝廷政策,不得在大方向乱来!

    各地巡抚,知府,必须在政策,言行上与他、与朝廷保持绝对一致,否者必将严惩,绝不宽贷!

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态度坚决() 
李邦华通过刚才一番交流,本以为对皇帝有了一些了解,这才敢说话,没想到皇帝的立场这么鲜明。

    陕。西的情况很特殊,赤地千里,饿殍盈野,必须要进行特殊处置,朝廷一味的进行赈抚在他看来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要在大处布局,小处着手。

    朝廷的布局,在前几年应该是最好的,可这几年国库日渐空虚,而支出却越来越大,压根不能适应现在的变化,必须要做出改变!

    可从皇帝,朝廷的态度来看,很坚定,无意改变。

    李邦华神色沉凝,没有再多说。

    朱栩看着李邦华的神色,就知道他的态度了,心里不由得有些怒气。

    这帮大人们,个个刚愎自用,听不进人言,一旦认定的事情,不管怎么样都会继续下去,阳奉阴违也罢,明目张胆也好,似乎一定要向所有人显示他们是对的才行!

    这是一个皇权崩坏,权威不在,相互猜疑,彼此不信,为了个人利益可以抛家舍国,卑躬屈膝,无所不用其极的特殊时代。

    朱栩要扭转这些东西,自然容不得李邦华自以为是,坏了他的大局,同时,他也要给天下人一个明确的信号!

    “朕明日去西。安,”朱栩端着茶杯,淡淡道:“三日后召集陕。西六品以上的官员,朕要见见他们。”

    李邦华明显感觉到他惹得皇帝不悦,却是无动于衷,道:“臣遵旨。”

    “说说其他的。”朱栩道。文官这些臭毛病朱栩心里已经有了收拾的办法,也不在这一时。

    李邦华与朱栩相处的并不多,倒是没有料到他有这样的涵养,稍稍思忖,便道:“皇上,关于‘新政’陕。西已经完成的差不多,各个衙门都安置好,已经在等待内阁批复,详细的奏本,臣会在核检之后,上奏皇上。”

    见识过农庄,朱栩倒是不怀疑李邦华的执行力,微微颌首,道:“陕。西现在比较特殊,‘新政’可能会束手束脚,不过大架子要构建好,一旦灾情过去,要彻底的完善……”

    西南诸省情况特殊,必须要进行强权压制,集中权力,不完全适合‘新政’要求。

    李邦华有些看不懂朱栩,一会儿大度异常,一会儿又相当苛刻,神色不动的道:“是。对于‘移民’……”

    李邦华还没说完,曹化淳突然开口道:“皇上,要不要带他们离开?”他说着,目光瞥了眼不远处跪着的掌柜与张菉。

    朱栩微微一笑,目不转睛的道:“不用,朕相信掌柜的不会乱说的。”

    掌柜的一听,连忙道:“是是,皇上放心,绝对不说,草民保证,打死也不会吐露半个字!”

    张菉跪在掌柜的身侧,低着头,心里冷哼一声,她一定要将今天的事情散播出去!

    曹化淳瞥了眼张菉,张菉自以为隐蔽的很好,可这里到处都是禁卫,时时刻刻都有人盯着她,她的一举一动都汇报到曹化淳手里,当天晚上曹化淳就知道她有问题,只是皇帝让隐而不发,想看看这群人到底要干什么而已。

    张菉毫无所觉,心里正琢磨着要怎么泄露出去。

    李邦华看了眼那掌柜与张菉,继续道:“陕。西‘移民’登记已有近一百万户,还在增加,目前已经出去一百多万人,臣与辽东的孙大人通过信,臣准备组织陕。西的青壮前往辽东开荒,以接纳更多的灾民……”

    朱栩眉头一挑,道:“这是个不错的办法,你们商议好,给朕写一道奏本来,要详细,朕再与内阁讨论讨论。”

    “是。”

    李邦华道:“陕。西对商贩,尤其是对粮食等买卖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其他一些也进行了限制,臣知道皇上有意再开海禁,不过西南特殊,臣请皇上审慎处置。”

    朱栩看着他,道:“嗯,凡是不要一刀切,朕会对西南有所区别,你们也要对商贸有所侧重,不能一下全部限制,更不能禁止……”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