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化淳应了声,向着官道小跑了过去。

    马车内的三人,正掀着帘子四处的看着,往来不绝的人群,比几年前更加的车水马龙,人流如潮。

    曹化淳领着几人走过来,拦住了路,驾车的是秦良玉的亲兵,一见曹化淳的装束顿时一惊,慌忙勒住马车,同时向里面道“夫人,有内监拦路。”

    马车内的马祥麟,张凤仪夫妇一惊,都忙看向秦良玉。

    秦良玉脸色偏冷,沉声道:“慌什么慌,还像是带兵打仗之人吗!”

    马祥麟夫妇心底都是苦笑,他们的担忧未去,强打着精神扶着秦良玉下马车。

    秦良玉下了马车,就看向领头的曹化淳。她之前进京勤王还是天启元年,一晃七年,怎么也不认识当时还名声不显的曹化淳。

    刚要开口问,曹化淳笑着上前道“马夫人,请吧,皇上已经等了一会儿了。”

    秦良玉脸色微变,抬头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个小少年,含笑的望着他们这边。

    哪里还猜不出,这个自然更不会有假,秦良玉一边看着朱栩,一边道:“快,跟我来!”

    说着,大步向朱栩赶去,马祥麟,张凤仪也都心里一惊,快步跟过去。

    秦良玉赶到朱栩跟前,单膝就要跪地“命妇……”

    朱栩快步过去,拉住她,道:“老将军请起,都免礼!”

    秦良玉虽是女子,也过五十,可力气奇大,性格刚毅,朱栩根本拦不住,她还是跪下了,沉声道:“命妇秦良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

    马祥麟与张凤仪也都纷纷单膝跪地,心里忐忑无比。让皇帝出城十里相迎,别说往前几十年,哪怕是整个大明朝,也没有吧?

    朱栩看着秦良玉的背,哪怕跪在那,也笔直如枪,凛然不可冒犯。

    他心里激荡,这就是历史上的那位女英雄,旷古未有,风姿傲立古今,人神钦佩!

    朱栩强耐激动心情,再次伸出双手,扶起秦良玉,笑道:“老将军不必如此,平身。”

    秦良玉这才站起来,她足足有一米八,站在那,如同一座山般,无形中给人压力。

    哪怕是朱栩,也觉得一阵气不顺,好在他还记得自己是皇帝,面容带笑的打量着秦良玉。

    一身的软甲,风仪过人,远胜一般男子,脸上风尘仆仆,有着军人特有的浓烈刚硬冷冽之色。

    朱栩暗暗点头,又看了眼马祥麟与张凤仪,都是人中龙凤,姿态不凡。

    “来,”朱栩深吸一口气,笑着摆手道:“朕准备了些茶水,给秦老将军,还有马将军夫妇接风洗尘。”

    秦良玉抬手就要拒绝,却被朱栩拉住了手,带了一步,只好跟着进了亭子。

    朱栩率先坐下,拿起茶会,翻过三个杯子,给三杯挨个倒茶。

    马祥麟与张凤仪面面相窥,完全不明所以。

    秦良玉也是有些疑惑之色,立着不动。

    朱栩到好茶,坐在那,看着秦良玉笑道:“都坐,别人没有资格,老将军一家绝对有,坐!”

    秦良玉一直也在悄悄的打量着朱栩,见他始终神色平稳,没有丝毫做作,心里感激,抬手道:“回皇上,臣等都是尽臣子本分,岂敢邀功,请皇上勿要过于赞誉。”

    朱栩摆手,道:“老将军坐镇西南诸省,功劳甚大,朕这次召老将军进京,除了军务,就是想亲自见一见老将军,以示朝廷的重视与感念。今天这里也没有外人,老将军且坐。在这亭子里,只有长辈晚生,没有君臣!”

    秦良玉看着朱栩,看着他的脸色,看着他的眼神,看着他的动作。她南征北战,阅人无数,岂会分辨不出真假,心里也甚是感动,抬手道:“臣本尽职,皇上恩重,愧不敢当,容马氏放肆。”

    秦良玉说完,便在朱栩对面坐下。

    马祥麟夫妇连忙也抬手躬身,陪着坐下。

    朱栩这才松口气,端起茶杯道:“马家镇守西南,劳苦功高,朕待西南诸省百姓,以茶代酒,敬老将军一杯,勿起!”

    朱栩说完,一仰而尽。

    秦良玉举着茶杯,躬身道:“臣奉命,忠于职守,万不敢当!”

    朱栩拿起茶壶,给秦良玉倒上,又给自己倒上,再次举杯道“马氏一族源自伏波将军,乃忠良之后,马氏祖上三辈起,为大明朝廷南征北战,抚定天下,朕代朝廷,敬老将军一杯!”

    秦良玉端起茶杯,道:“此乃为臣本分,不能尽善尽责,马氏愧于朝廷!”

    朱栩再次倒上,脸上肃容道:“这第三杯,是朕要敬老将军。朕年幼登基,欺朕者无数,唯有老将军,尽心尽力,未见丝毫轻慢,言语恳切,为国为民,可见老将军风骨,朕,三敬老将军!”

    秦良玉面上动容,站了起来,端着茶杯,沉声道:“马氏深受皇恩,铭感五内,愿为皇上,愿为我大明社稷,粉身碎骨,马革裹尸!”

    马祥麟,张凤仪也都站了起来,举着茶杯,一脸恭敬决然。

    朱栩也慢慢站起来,看着秦良玉,这位老将军一生戎马,一生为国,一生忠诚,呕心沥血,可敬可重。他举着茶杯,沉声道:“老将军必长命百岁,福寿安康!”

第三百八十一章 变化() 
十里亭内,朱栩与秦良玉三人聊了小半个时辰,这才准备入城。

    朱栩拉着秦良玉在一个马车内,向她解释着京城内的变化,也在阐述着他一系列改革意向,有军有政,有略有详。

    秦良玉认真的听着,渐渐的神情露出钦佩之色,赞朱栩有‘太祖太宗之风’。

    朱栩谦虚之后,又说起辽东之事,尤其是黄太吉,眺望长城之内,表达了担忧。

    秦良玉久在军旅,也明白建奴骑兵若是绕过山/海/关的可怕后果。关内是平原,无险可守,骑兵必然是如履平地,那破坏性,将无比可怕,尤其是兵锋可以直指京师!

    秦良玉没有妄言,一路上,都在朱栩在说,她在认真的听着,有些事情她是感同身受的,比如军改,收拢军权,严加练军,使之犹如臂使,有稳定天下之要效。又比如改革盐政,使得国库充盈,四/川近年粮饷从未有减少短缺,军政士气大增。

    这些,都是西南诸省能够稳定的重要原因。

    后面的马车内,马祥麟夫妇还都在震惊之中,彼此对视,久久无言。

    过了好一阵子,张凤仪道:“夫君,外面传言,应该是不可信的吧?”

    马祥麟默然点头,新皇登基之后,仿佛使性子一般,谁的话也不听,大力改军,更使得内阁停摆,桩桩件件,都将他打上了‘任性皇帝’的标签,若是皇帝年纪稍微大一点,怕是‘昏君’二字也逃不了了。

    可仔细想来,皇帝似乎也没有其他恶行,不曾有奸臣当道,也不曾有大兴土木,祸害百姓,反而是有了辽东大捷,振奋了天下士气。

    马祥麟心里转了一阵,猛的又抬头道:“母亲大人说的对,臣子不言上过,我等尽忠职守,持节守身,方为正理!”

    张凤仪微微屈身,道:“夫君说的是。”

    朱栩带着秦良玉进了京,送他们进了早已经准备好的宅子,叙了一会儿话,这才离开。

    秦良玉站在大门之前,望着朱栩的马车,待马车消失,又眺望皇宫方向。

    马祥麟站在她边上,轻声对着她道“母亲,皇上虽年幼,明事理,通人情,有心胸,克己守礼,礼贤下士,必将是一代明君!”

    秦良玉这一路上也颇为震动,吁一口气,道:“嗯,君明臣忠,自古不变之理。我马家世代为将,深受皇恩,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马祥麟张凤仪连忙抱拳,道“谨遵母亲大人教诲!”

    秦良玉进京,起初并没有多大动静,随后,孙承宗宴请,接着是申用懋,孙传庭,然后英国公张维贤,后来是平王,最后信王也请旨,宴请了秦良玉,仿佛秦良玉短短时间就成了了不得的大人物。

    不等朱栩从愕然中醒悟过来,慈宁宫的张太后,仁寿殿的刘太妃也将秦良玉叫进宫,叙话半晌,还留了用膳。

    一连好几天,秦良玉才从复杂的京中关系网中挣脱,出现在参谋部。

    巨大的沙盘前,朱栩站在正前方,两边分别站着,孙承宗,秦良玉,申用懋,孙传庭,赵率教,张之极,金国奇等京城的一干兵将。

    朱栩看着这么多将才帅才济济一堂,心里也是大感振奋,双手按在边框上,听着孙传庭介绍。

    他手里一根细长木棍,在沙盘上指着道“前不久,建奴大败察/哈/尔部,因此可以绕过锦/州到山/海/关一线,直逼长城。他之前眺望古/北/口,想必已经有了这样的打算。从山/海/关往西,重镇密集,缺口也不少。这里不同于山/海/关,难以全面防守,因此,参谋部的想法,是重点防守几镇,故意开几个缺口,以诱敌!”

    这个是孙承宗等人早就商议好的,现在说出来,是给秦良玉,赵率教等人听的。

    秦良玉站在边上,仔细的看着,也赞同道:“是个好办法,不过需要挡住建奴骑兵,否则一旦让他们突破长城,再难想控制他们。”

    大明现在没有有效的克制骑兵的办法,要是真放他们入了关,就真是狼入羊圈,无可奈何了。

    孙传庭看向朱栩,道“臣等正在准备安排,一旦确信建奴要绕过山/海/关,必然以万全准备,绝不会给建奴深入腹地的机会!”

    朱栩点头,道:“朕已经命锦衣卫加紧探查,今年想必建奴没有能力再南下,朕担心的是明年。”

    在场的也都点头,建奴还没有缓过气来,想要报复也得是明年。

    孙承宗看着沙盘,沉吟着道:“皇上,臣建议,利用这段时间,不妨尽力打造辽东,绕过山/海/关也只能是一次,关键还在辽东。”

    孙承宗这句话说到重点上了,建奴想要南下,首选还是辽东,绕过山/海/关,劳师远征,只能偷袭一次,并非上策。

    秦良玉端详了半晌,向着朱栩道:“皇上,察哈/尔部已败,蒙/古已败,鞑靼无力南下,不妨尽撤山/西,大/同,宣/府,蓟/州四镇。”

    这句话让在场的人都是神色一惊,这四镇最中央的,可就是京师!

    不等别人说话,朱栩道:“秦总兵继续说。”

    秦良玉拿起边上的细长木棍,道“皇上,这四镇绵延数百里,看似坚不可摧,在九边中,最为密集,军力最大,臣认为,除非军力有变化,否则建奴不会以此为突破口,更远的榆/林,宁/夏,太过遥远,辽东也不可破。所以,与其在讨论建奴有没有可能绕过山/海/关,不如给他们机会!”

    这句话,敲的满屋子的人都目瞪口呆。

    孙承宗,孙传庭等人面面相觑,这位秦将军还真是大胆,居然敢拿京师冒险!

    可她所说,句句在理,也深合兵法,将他们之前的盲区给暴露了出来。

    朱栩也被惊了下,抬头有些愕然的看着秦良玉。

    他想起来了,貌似历史上是因为喜峰口附近的兵力被调开,才给了黄太吉机会的。秦良玉,还真是让他意外又惊喜。

    秦良玉看着满屋子都望着她,尤其是朱栩的神色,神色微动,沉声道:“皇上,此法虽然有些冒险,却是最为稳妥之策。”

    朱栩没有说话,转头看向孙承宗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