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室重臣,每一个都一身朝服,神色冷然沉肃。

    在他们前面,张之极一身甲胄,列在步军之前,赵率教坐高头大马,列在骑兵之前。

    在另一处高台之上,金国奇拿着两杆旗帜,居高临下的看着两军。

    演武场上,足足有数万人,一阵风来,卷起漫天的轻尘,笼罩整个演武场,越显肃杀。

    “万军辟易,吾皇万岁!大演练,开始!”

    另一边,一个士兵拿着喇叭大喝。旋即擂鼓齐鸣,响彻云霄。

    “吾皇万岁,杀!杀!杀!”

    数万人齐声大喝,兵甲舞动,杀喊声震天。

    金国奇挥动旗帜,大喝:“演练,开始!”

    赵率教与张之极远远对视一眼,各自调动兵马,滚滚而动,如潮如山。

    朱栩等人所在石台缓缓升起,站在边缘,俯瞰着这场大演练。

    赵率教的骑兵如同铁蹄一般,卷起风沙,如一道洪流,飞速穿梭。

    张之极的京西大营也有一万人马在缓慢移动,紧随在骑兵之后,分成三个方阵,互成犄角,彼此拱卫,紧随着骑兵。

    朱栩在上面看着,暗自点头,总算有点模样了。

    申用懋站在朱栩身侧,也打量着赵率教的骑兵,笑着道:“皇上,赵总兵的骑兵,应该可堪一战了。”

    这里要说谁最有资格评点,也就孙承宗了,他对后金的骑兵知之甚深。

    孙承宗脸上不动,没有说话。

    就是他没有说话,众人也都明白过来,看似有模有样的骑兵,还远不是建奴的对手。

    孙传庭双手扶着栏杆,会意的解释道:“这也不奇怪,建奴之人,从小就在在马背上长大,上马就可战,我大明想要与之匹敌,还需多加训练。”

    孙承宗望着下面的兵马,不予置评。

    朱栩倒是一直都听着,心里也赞同,不经过几番厮杀,再怎么练终究还是纸上谈兵。

    他们几人说着,骑兵与步兵调动已经完毕,骑兵在前,准备好了冲锋之势,步兵盾兵在前弓箭手在后,脚步沉重有力,煞气升腾。

    在步兵之后,一辆辆大炮被推出来,沿着水泥道,一门门的被布置在兵部后面,炮兵忙着调整高度,填炮弹,点火,一切都井然有序,仿佛熟练到了极致。

    “呜呜呜……”

    嘹亮的号角声响起,顿时炮声隆隆,一颗颗炮弹飞出,直奔两公里之外!

    轰轰轰

    一阵地动山摇,肉眼所见之处,全都被炸开,尘土滚滚,淹没一切。

    朱栩手里拿着望远镜,看着被轰炸的地方,嘴角微笑。

    这很明显是改进后的大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毕懋康神色中有得意之色,乘机向朱栩道“皇上,这种大炮威力巨大,射程远,稳定。有了这种大炮,守城再无问题,只要不面对骑兵,野战也是制敌利器。”

    朱栩放下望远镜,道:“嗯,不错,要加大生产,这种炮用处大了。”

    朱栩现在更期待的不是在辽东,反而是海上,这种大炮,现在来说应该比欧。洲强了,配上火枪,足以与荷/兰人一战!。

    孙承宗等人也都眼神颇为热切,明朝的军队不善骑兵,只能以兵器之利来补足,这种大炮,绝对是利器!

    炮声隆隆,炸弹如雨,将那一片炸的面目全非,硝烟弥漫,尘土滚滚。

    与此同时,赵率教的骑兵也动了,在最前面,大约一千全身都笼罩在铁甲里的骑兵蹡蹡而动,如铁流一般,向前冲去。

    孙承宗看了眼,向着朱栩道“皇上,这是铁甲军,完全可以冲毁敌人的第一次冲锋,随后骑兵赶上,足以反攻,虽然不一定胜,却也不至于败。”

    这铁甲军实则是满桂留下的,朱栩也看过兵部的奏本,知道它的优点,也清楚它缺点。

    不能持久,无法长距离奔袭,威力大而短暂,只能硬碰硬的短距离厮杀,然后就需要足够的力量支援,否则就会生生累死。

    演武场上,铁甲军横冲而上,奔出一条烟尘,其他骑兵跟随后面,接着是众多的步兵,气势磅礴,杀气汹涌,远远望去,如同无坚不摧的利箭,刺破一切阻碍!

    随着演练的继续,军队放开,规模越发的宏大,尽管不是真正的战场,还是涌动着一股凶悍之气,杀意滔滔,战气沸腾。

    平王看了一阵,笑呵呵的向朱栩道:“皇上,这可比以前的那些卫所强多了。”

    他的话音一落,身后不远处的英国公张维贤就脸角抽了抽。

    申用懋抱着肚子,笑道:“王爷说的是,以前的卫所,军纪散漫,陈旧腐朽,而今都是经过连翻整顿,存有淘汰而来,自都是精锐。”

    孙承宗,鲁王等一干人听着,都笑而不语。

    新皇登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整肃军务,这京西大营近在咫尺,自然是重中之重,岂能没有一点样子。

    朱栩也很满意,有这支兵马在,哪怕后金绕过山海关入长城也不会有危险。

    朱栩身后的一干人也很是提气,心里都涌动着激动之情。有这样的强军,还担心什么建奴!

    足足一个多时辰,演练才完结,两万兵马调头回来,齐齐站立在高台之下,越发的煞气凛然,刚烈之风激荡。

    “演练结束,吾皇万岁!”

    最前面的张之极,挥动着硕大的旗帜,朗声高喊。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两万兵马大喝,呼啸之声在演练场响起,在天空中回荡,响彻云霄。

    孙承宗胸中也有壮志升起,忽然间,他也单膝跪地,向朱栩大声道:“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孙承宗一跪,傅昌宗也会意过来,慌忙跪下,跟着大声喊了起来。

    紧接着平王等人,然后张维贤,徐光启等人。

    朱栩站在那,仿佛天地都在他脚下,真正的有了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他背着手,胸腔鼓荡,被豪气填满,望着下面的数万人,深吸一口气,清朗的声音响起:“平身!”

    “万岁!”

    “万岁!”

    “万岁!”

    这一日,大明皇帝京西演武,重臣目睹,军臣归心。

    ……

    ……

    三日后,京城之外,十里亭。

    朱栩坐在凉亭内,身边站着曹化淳,曹变蛟,不远处还有三十个禁军,整整齐齐的站在那,纹丝不动。

    在远处的官道上,三辆马车缓缓而来,即便只是马车,也透着凌厉气息。

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 
马车内,一个中年妇人笔直而坐,身穿常服,面容涓逸,神情精决,闭目凝神。

    在她身侧,坐着一个,貌似二十五六的青年,银甲银胄,同样端坐,神情颇为肃然。而他对面,是一个女子,清秀中有着丽色,眼神带着担忧之色。

    中年妇人自然就是四/川总兵秦良玉,她闭着眼,淡淡的道“有什么话,就说吧。”

    她身侧的男子,是他的儿子马祥麟,虽然年纪不大,却也跟随父母征战多年,战功不少。而他对面的,就是他的妻子,张凤仪,军中人称马凤仪,同样也是忠臣之后,尤善兵阵。

    马祥麟看了眼对面的妻子,对着秦良玉道:“母亲,都传说新皇是一个喜怒无常之人,任性胡为,登基不过一年,出格之事已经不少,您说,会不会是像宗室亲王那样,叫我们进京也是要囚禁我们?”

    张凤仪也面露忧色,颇有些紧张的看着秦良玉。

    尽管现在朱栩已经尽可能的藏身幕后,可之前留下的‘胡闹’印记,还是传遍了大明,令人难以忘怀。

    秦良玉睁开眼,看了眼马祥麟,又看了眼张凤仪,冷声道:“我们乃是大明臣子,持节守身,忠心为国,其他之事,不必理会!”

    “母亲!”马祥麟一听就急了,他从秦良玉的话听出了不安的意味,急切道:“母亲,我们忠心耿耿,皇上,不能这样对我们,这样下去,天下何人还能忠君,还能一心为朝廷做事?”

    张凤仪也听出来了,躬身道:“母亲,夫君之言,当细思。”

    秦良玉本已合上的双眸,又睁开,锐气勃勃,锋利如剑,双手放在腿上,语气有些冷淡的道:“先帝可曾薄待我们马家?当今皇上又可曾苛待?西南诸省的兵马尽归我马家调遣,银粮也不曾短缺,无内监,无监军,无掣肘,古往今来,有哪一个皇帝如此对待手握重兵的边将?”

    马祥麟听的怔了怔,他母亲的话,确实无可辩驳。不说先帝,单说现在的皇帝,将西南诸省全数交托与他们马家,没有任何猜疑,钱粮都尽数给足,兵马之权也全数给予,只要求镇抚几省,以保安平,再无要求。

    这样的信任,确实是旷古未有!

    张凤仪听着,也不知道如何再开口。皇帝再怎么胡为,再怎么苛待别人,对他们马家,确实是信任有加,厚待恩重!

    秦良玉见两人都不再说话,沉色道:“今天的话我只说一次,再有下次,家法重处!”

    马、秦,张家的都是家教森严,马祥麟与张凤仪夫妇一听,连忙道:“是母亲。”

    三辆马车平稳的在官道缓行,马车沉默了一阵,马祥麟将功赎罪的转移话题道:“母亲,这新路还真是不错,一点也没有四/川那些山路的颠簸。”

    张凤仪连忙接着道:“是啊母亲,要是我们那也能修这样的路,绝对是乡民之福。”

    秦良玉这才满意的点头,道:“嗯,很多事情你们还不知道,几年前你们也来过京师,到了京城,你们可以去走走看看。”

    马祥麟与张凤仪对视,他们从秦良玉的话里听出来,似乎有什么事情他们不知道。

    十里亭。

    曹化淳续了好几次茶了,再次倒茶,同时道:“皇上,估计还有一炷香时间,咱们是不是来的太早了些?”

    朱栩端起凉茶,喝了口,微微一笑道:“不早,耐心点,要是累了,就坐下歇会儿。”

    曹化淳脸上有些尴尬的笑了笑,立起身没有再说话。

    朱栩放下茶杯,望着官道尽头,人影幢幢,秦良玉的马车不知道是哪一辆。

    他对秦良玉的崇敬,不止于她,包括他的家族,秦家,马家,近乎都为了大明血战而死,累累战功,忠贞无双!

    他曾经记得,马祥麟守襄/阳,兵少将寡,援兵不至,眼见城破必败,于是写了绝笔信给秦良玉:‘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

    秦良玉只回了六个字,三个符号:“好!好!真吾儿!”

    马祥麟是役战死,在几年前,张凤仪也已经战死。

    在此之前,秦良玉的兄弟,子侄,也都已战死各处。

    大明忠烈很多,将门也不少,可马家是最为忠烈的一门,古来少有!

    “再等等吧。”

    朱栩目光深邃,眼神里满是敬意的望着远处,毫无不耐,静静的等着。

    没有一炷香时间,插着‘马’字的旗帜的马车,缓缓而来,在一众过往的人群中,特别的显眼。

    朱栩一眼就认出来了,连忙理了理衣服,站起来道“快,曹化淳!”

    曹化淳应了声,向着官道小跑了过去。

    马车内的三人,正掀着帘子四处的看着,往来不绝的人群,比几年前更加的车水马龙,人流如潮。

    曹化淳领着几人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