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文程倒是能屈能伸,不言不语,只一心为黄太吉出谋划策。

    黄太吉听着范文程的话,微微一笑,知道这是给他解围,看了眼代善,眼神里冷色一闪,旋即若有所思的道:“宁远,乃是父汗之耻,本汗势必要讨回来!不过现今天寒地冻,不适合我骑兵攻城,来年开春,就是本汗为父汗雪耻之时!”

    代善听到这里,也不得不说话了,道“南蛮现在内忧不断,九岁的小毛孩就坐了皇帝,主少国疑,且有那个哥哥把持朝政,只怕坐不了多久,是我们为父汗报仇的好时机!”

    黄太吉看了他一眼,淡淡笑道:“听说这个小皇帝,穷兵赎武,去年竟然动用了几十万大军四处平匪,南明要亡,实乃天定!”

    范文程心思敏锐,暗自替代善摇头,他刚才那句话,套用到黄太吉身上,也是很合适的!

    出于维护后金的团结,范文程抬手道:“大汗,明朝国政败坏,无可挽救,君臣猜疑,尤其是对于边陲将帅,是以,这是天赐之机,不可弃!”

    黄太吉看着范文程,对于这位的学问,能力都非常满意,脸色微肃道:“恩,范大人所言甚是,朕已决意,过了五月,亲率八旗,拿下宁远,给南明的小皇帝一个颜色看看!”

    范文程连忙后退一步,双膝跪地的喊道“大汗英明!”

    黄太吉一笑,道:“先生请起,恩,正黄,镶黄两旗,多尔衮,多铎还小,先由本汗暂领,到时候随本汗一起出征。”

    黄太吉话音落下,范文程没有多说,余光看向代善。

    黄太吉刚刚继位,地位还不稳固,依旧是努尔哈赤在世时四大贝勒轮流辅政的局面,黄太吉想要吞并本属于努尔哈赤的亲军的两黄旗,没有四大贝勒的代善的首肯,其他两大贝勒,阿敏,莽古尔泰必然会全力反对。

    代善眉头也皱了皱,不过他也找不出理由来反驳,多尔衮今年十三,多铎才九岁,自然不能让他们领军,沉默着没有开口。

    不说话就是默认,黄太吉早就料到了,笑着站起来道:“今日本汗有空,出城打猎。”

    范文程自然无不从,跟着黄太吉出了门。

    辽东,锦/州。

    袁崇焕站在墙头,眺望着北方。

    山头林立,寒气逼人,一眼望不到尽头。

    他身后站着个老太监,也抬头看着远方,不禁感叹道:“大好山河被一帮蛮夷所占据,真是可惜。”

    纪用也是司礼监的老人,当初派往辽东,还是魏忠贤的主意,因为拉拢孙承宗没有成功,派内监来监军抢权。

    不过纪用倒也不是争权夺利的人,有一定的胸襟与格局,不但没有添乱,反倒是在辽东帮了不少忙,做了不少实事。

    这也是朱栩不断撤回内监,他还能留在辽东原因。

    袁崇焕对于纪用也比较喜欢,是难得的不让人厌恶的宦官。听着他的话,耳边有几缕白发飘动,叹息道:“锦州是万不能失的,建奴兵锋越来越盛,朝廷却只顾着党争。”

    他没有说,实则上他对皇帝朱栩,心里也有不满,小皇帝太过年幼,看不到辽东的严峻,若是锦州一失,山海关之前便如履平地,再无遮拦。真要是让建奴打到了山海关前,只怕是大明上下都要坐立难安了。

    纪用隶属司礼监,直属的就是曹化淳,进宫数次,知道的事情远胜过雾里看花的袁崇焕,微微一笑,不动声色的道:“听说,孙阁老回京了。”

    冷风扑面,袁崇焕无奈的点头,道:“内阁名存实亡,孙阁老这个首辅,也是有心无力。”

    山高水长,加上消息闭塞,袁崇焕也看不清关内发生的事情。

    纪用见袁崇焕不明白,双手负于前,道:“大人也不用在意,金国奇守前屯,祖大寿移师大小凌河屯,赵率教也即将北上宁远,兵强马壮,大人切勿多虑。”

    袁崇焕微微摇头,真正主事辽东的熊廷躲在山海关不出,不知道在谋划什么,他这个辽东巡抚,有时候竟像个摆手,很多事情都是后知后觉,心里难免有些悲凉。

第两百九十一章 后金征朝鲜() 
纪用看着面色不动的袁崇焕,心里摇头,这位袁大人有谋略有胆识,却偏偏固执的令人难受,听不见人言,只要认定是对便无所顾忌,甚至有时以至于‘目无君上’。

    他对袁崇焕很欣赏,不想他出事,再次点他道“大人这次回京,不妨多在兵部走动,总理大臣那边倒是可不去可不去。”

    袁崇焕也聪明人,这次倒是听的明白,心里又是一叹。

    信王倒是有远见,深明大义,也欣赏他,偏偏,天启皇帝传位给了现今的皇帝。

    朝廷现多是主战,恨不得立刻就发兵灭掉建奴,都认为他在辽东龟缩不出,有拥兵自重,图谋不轨之嫌。

    “公公,”袁崇焕望着崇山峻岭,灰蒙蒙的一片,惶然道:“本官不妨与你说几句实话,辽东百废,无兵可战,若是有个五年,本官定然能练出一支强兵,加上有五年的休养生息,辽东就足以与建奴一战,攻下辽东,平定建奴之乱。可惜,朝廷看不到这些,若是继续如此下去,只怕,我大明危矣……”

    纪用虽然也知道辽东的破败,建奴兵锋正盛,却也摇头,道:“大人还是过于忧虑,我大明泱泱大国,富有天下,建奴只有十几万人,别说入关,哪怕占据辽东的人手都不够。”

    这种思想是大明的主流想法,谁都不相信,大明的天下,会被建奴的马蹄踏平。

    袁崇焕没有说话,默然一阵,道:“准备行囊吧,本官这次,怕是回不到辽东了。”

    纪用听到这句话却是微微一笑,道:“大人话可别说的太满。”

    袁崇焕不知道纪用的话音若有所指,权当是安慰,下了城墙边开始命人打点行囊。

    辽东,宣/州。

    毛文龙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之上,面色凝重。

    他下首站着陈忠,张盘等人都是一脸义愤。

    张盘上前,抱拳道“大人,建奴真是小看我东江军,就让他们尝尝这一年咱们养精蓄锐的厉害!”

    陈忠也道:“不错,大人,既然建奴敢来,咱们也就正面战一次,现今粮草,银响皆足够,不同以往,咱们就狠狠的给建奴一个教训!”

    毛文龙没有说话,看着手里的谍报,眼神闪烁着寒光。

    这是锦衣卫从沈/阳用密信发来的,言称:建奴已整兵,正月攻伐东江镇,不日发兵。

    这一点,毛文龙早有所料。

    东江军的活动范围,从南一直到海岛,向北到清河,老寨,甚至一次深入到了萨尔浒。

    东江军在努尔哈赤进攻宁远的时候,攻下了永宁,打下了远山关,迫使努尔哈赤回师。

    在努尔哈赤攻击蒙古喀尔喀的关口,攻下了鞍/山,作势进攻辽/阳,威逼沈/阳,努尔哈赤只得再次回师。

    东江镇俨然成了后金的大患,恼羞成怒也属正常。

    只是东江军,身后是朝鲜,是海,根本没有纵深与建奴硬碰硬,一战若是元气大伤,只怕再无力牵制建奴南下。

    毛文龙沉默不语,陈忠,张盘两人也若有所悟,道:“大人,不如,我们请示朝廷吧?”

    毛文龙摇头,道:“来不及了。”

    自从被朱栩敲打后,毛文龙也倒是老实了不少,思索半晌已定。

    他站起来,沉色道:“既然锦衣卫没有说别的,那就是由本将择机而战。不过,还是要保存我东江镇主力不失。传令皮岛,调三万进驻铁/山,只守不攻。调三万进驻义/州,再命朝鲜金忠善,各调朝鲜两万人,分别进驻,兵马粮草也都送进去,连夜出发!不论如何,一定要给本将守住这两个地方!”

    “遵命!”陈忠张盘猛的抱拳躬身。

    他们可都知道,毛文龙的家属全都在铁山。

    毛文龙说完,又冷笑一声,道“建奴敢来,真当我东江军吃素的!再命,金/州军北上,再袭永宁,鹿岛军上岸袭旋/城。满/浦军袭击牛/毛寨。其他人,随本将一起,进攻凤凰城,我要建奴,来的骑马,回去躺尸!”

    陈忠与张盘都心怀激荡,沉声道“遵命!”

    崇祯元年,后金四大贝勒之一,阿敏整兵八万,进攻东江镇。

    朱栩正在城外与火器局基地的将兵一起吃饭,近乎同时也得到了辽东锦衣卫传来的消息,马不停蹄的赶回宫。

    一边走向御书房,朱栩一边道“兵部的人都来了吗?”

    曹化淳也快步跟着,道“皇上,孙阁老已经在等着了,申尚书,孙侍郎也在飞速进京。”

    朱栩扯了扯浑身厚厚的棉衣,道“改内阁为参谋部,孙传庭坐班,明日起,全国各处的军事要情全部汇集到参谋部,朕要第一时间找到人!”

    曹化淳也清楚朱栩重视辽东,一边走一边道:“是,奴婢这就命人去办。”

    待朱栩赶到御书房的时候,孙承宗,孙传庭等人已经在等着,一见就要行礼,朱栩一摆手,走到御桌前,道“刘时敏,地图。”

    刘时敏拿过地图,铺展开来,朱栩招手道:“过来,一起看。”

    几人都是以孙承宗为首,孙承宗顿了顿,上前,站到朱栩对面,低头看向地图。申用懋,孙传庭等人也没有再犹豫。

    朱栩手指在地图上滑动,道:“从辽东得到的消息,阿敏率领建奴、蒙古总共差不多八万人,从辽/阳,鞍/山出兵,一路南下,已经攻克了远山关,直逼凤凰城、镇江,接下来就是跨过鸭绿江,攻入朝鲜,义/州首当其冲,然后是皮/岛之前的铁/山,拿下铁/山,一路向皮/岛,一路就可通行无阻的直奔平壤!”

    几人听着朱栩的话,不自觉的眉头皱起,神色肃然。

    朝鲜的国力在日本的进攻中就消耗殆尽,根本无比抵抗,一旦失去东江军庇护,只怕就要沦为建奴的鱼肉了。

    而且,没有了东江军,建奴就可以全力南下,辽东危了!

    孙承宗老成持重,看着地图,沉吟着道:“皇上,东江镇近年来势力得到不断扩充,杂七杂八的兵力超过二十万,加上有大炮守城,未必会败。此时,需要登/州水师,天/津卫,还有就是辽东的协助!”

    孙传庭也看着地图,道“还不够,皇上,可以向蒙古许下重利,让他们北上。”

    申用懋是兵部尚书,见两人继而连三说话,沉思着也道“皇上,可以将卢象升的龙骧军运送到平壤。”

第两百九十二章 东江大战() 
御书房里的人都是一怔,孙承宗也意外的看了眼申用懋,转向朱栩道:“皇上,这倒是个好办法,有了龙骧军,建奴必然顾忌,只要东江军守住十天半个月,建奴天寒地冻,粮草不济,必然自退。”

    ‘有人才帮忙就是好啊……’

    朱栩心里感慨一句,嘴上道:“恩,孙阁老,你来安排,兵部统筹,无论如何东江镇不能失!”

    “遵旨!”

    孙承宗也知道危急时刻,事急从权,在御书房内,对着兵部三位大员开始吩咐安排。

    “命,蓟州总督吴用先派人进朵颜,许银三十万两,命北讨偷袭建奴所属的内喀尔喀部。”

    “命,赵率教出右屯进攻西平堡,祖大寿过大凌河,进攻广/宁。”

    “命卢象升整军,用登/州水师运送至平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