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化淳在身后看着,情知朱栩这是有了别的想法,默默的听着。

    朱栩拿起茶杯,轻轻的啜了一口,道“十王府不是空着很多吗?让他们都搬入十王府吧。”

    平王一愣,看着朱栩,小心的道:“皇上,真的要这么做吗?他们要是不愿意怎么办?”

    朱栩不在意的道“不愿意就不愿意,皇叔就是建议一下。”

    平王神色不变的看着朱栩,迟疑着道:“是皇上。”

    “不说这个了,朕想听戏了,过几天,去皇叔府上听戏去。”朱栩看着平王笑道。

    平王顿时乐呵起来,道:“那好,那我回去就准备,恭候皇上。”

    朱栩倒是愿意与平王聊天,没有什么负担,一切都是为了开心。

    第二日,宫内宫外,又不平静起来。

    后金黄太吉改元天聪,正式成为建奴的贼酋,消息传来,清流一片愤怒,奏本涌入通政使司,又转入文昭阁。

    朱由检也大怒,跑到御书房,在朱栩面前狠狠的数落了建奴一通。

    朱栩暗自摇头,黄太吉没有改国号是因为顾忌,时机不成熟,等他国号改为清,大明上下还不知道要怎么闹腾。

    安抚了信王,朱栩又听到了宗室藩王的坏消息。

    代王,蜀王,郑王等人联络诸王,加上一干郡王,几十个人都不愿意搬入十王府,在府邸大吵大闹,甚至破口大骂。

    曹化淳都觉得这些王爷们有些过了,这是明显欺侮皇帝年小,站在朱栩身侧,道“皇上,是否下旨申斥一番?”

    朱栩背着手站在御书房屋檐下,看着晴空万里的好天气,道:“有什么好申斥的,朕的这个要求本来就不对,只不过是试探一番罢了,他们不愿意就不愿意吧,走,出宫。”

    曹化淳向来知道眼前的皇帝是个‘小心眼’,睚眦必报,这些藩王们看不懂上意,只怕要有苦头吃了。

    朱栩叫来曹变蛟,点齐人手,坐上马车,出了宫,直奔城外。

    曹变蛟骑着马,银衣长枪,披风飒飒作响,跟在朱栩马车边上,抱着拳道“皇上,宫外已经准备就绪,到了就可以演习给皇上看!”

    朱栩满脸期待,道:“好,朕就看看,朕这几百万两花的值不值!”

    第二更,今天加班有些晚,第三更会更晚,等更的书友,可以明天看

第两百八十九章 火炮演习() 
朱栩马车很快来到城外,军器局的基地。

    现在远比过去的大,还是在山脚,圈了一大块地,有高高的城墙,十人一岗五人一哨,防守极为严密。

    徐光启与毕懋康都迎了出来,两人脸上都有激动之色,拜而行礼道:“臣拜见皇上。”

    朱栩一摆手,笑道:“两位大人免礼,走,让朕看看你们这些日子的成果。”

    徐光启现在主管军器局,他上前道:“是,皇上,我们有了很多进展,请跟臣来。”

    朱栩迈步,打量着两人。

    徐光启是个文人,明末的文人普遍的刚直,徐光启也一样,或许是在这基地久了,脸上也有着军人的硬朗。

    毕懋康倒是一如往常,只是眼里多了很多热切,仿若后世的科学家,一心扑在研究上。

    朱栩一边走,一边四处的观察。

    这里已经颇有后世军事基地的模样,各种训练设施,跑道,铁柱网,弓弩,枪炮,随处可见。

    也有不少士兵在训练,呼和声不止,活力澎湃,昂扬向上。

    朱栩暗自点头,低声自语道“不错不错,洗脑还是很重要的……”

    徐光启两人没有听到,带着朱栩,一路来到了基地最高,最适合看演习的瞭望塔上。

    徐光启站在朱栩身侧,指着下面二十门,犹如黑金铸就的黑色长炮,颇为激动的道“皇上,经过改进,现在的红夷大炮,射程超过一千丈,这样绝对能够压制骑兵,只要火炮足够,再加大火药的威力,相信一定能够消灭建奴的骑兵,我大明再无惧建奴!”

    朱栩听到一千丈,心里也一惊,这可就是三千米,这个距离再配合其他,确实能够压制住骑兵了。

    不过,想要用火炮与骑兵野战,目前还是不合适,出其不意可以,以骑兵的机动性,根本不可能任由火炮饱和攻击。

    不过朱栩也不会打击两位科学家的劲头,满意点点头道:“嗯,不错不错,来,表演给朕看看。”

    毕懋康闻言,对着不远处一个瞭望塔做了一个手势。

    瞭望塔上的士兵一见,立即转身,挥动旗帜。

    旗帜一动,空旷的演习场地上,从各处宿所涌出上百人,有的直奔大炮,有的奔向壕沟,其中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穿重甲,握着长刀,气势凛凛的站在大炮之前,远远看去都给人一种巍峨感。

    朱栩目光打量着,带着一丝期待。

    “杀敌!”

    年轻人长刀一挥,铿锵用力,大吼一声,明晃晃的长刀在空中闪耀,寒气逼人。

    “点火!”

    每个大炮后面都有一个发令人,他们近乎同时大喝。

    炮手拿着火把上前,点燃大炮。

    “进攻!”

    与此同时,几十个跑入坑道,握着长枪,拉着铁丝,背着娄匡,飞速的穿梭。

    朱栩看的好奇,他也只能算是军事边缘爱好者,这些都是电视上看到的,所以教出来的也都‘见外’,大部分,还是曹文诏,曹变蛟等人补充,修改的。

    轰轰轰

    震耳欲聋,浓重的火药味入鼻,基地的远方,碎石堆起来的一座座小山堆,应声炸开,灰尘漫天,碎石如雨,如同地震一般,整个基地都在跟着颤抖。

    炮手飞快的填着炮弹,一颗一颗的飞出去,在远方炸响。

    坑道内的士兵,左拐又转,飞速的也冲动了前面,架起长枪,如同工程兵一般,拉起铁丝网,布置陷阱,甚至根据演习需要,还有人投掷简易的手榴弹。

    二十门大炮的威力真的是非同小可,尤其在集中炮轰一个地方。

    烟尘冲天,滚滚如浪潮,单单是爆炸声就有绝对的冲击力。

    朱栩站在那,目测有效杀伤距离超过三千米,若是有上百门架在城门上,绝对是一件守城的利器!

    至于下面还在坑道里来回奔跑,布置防线的工程兵,朱栩也很满意,日后定有大用!

    心里一定,朱栩的目光也转移到了指挥着的那个年轻人身上,站在大炮前,直立如松,毫无惧色,不时大吼大叫,长刀左砍又挥,非常有攻击性。

    每个大炮都发射了十发,在远处的轰隆隆声中停了下来,这个年轻人转身,跑到瞭望塔下,单膝跪地:“回禀皇上,演习完毕!”

    朱栩伸头看了他一眼,笑道:“这个人不错,哪找来的?”

    曹变蛟也暗自点头,这个人看不出什么,但是他今天的布阵安排,倒是进退有序,应该是个行伍出身。

    徐光启微微躬身,道“皇上,这个人是从兵部借来的,是孙侍郎的旧将,听说在平匪之中,身先士卒,攻破了不少匪寨匪山,很是勇猛,名叫蔡孝,是四/川人。”

    朱栩哦了声,笑着伸出头,大声道:“平身,做的好,赏银百两!”

    蔡孝跪在地上,大声回应道:“谢皇上!”

    他一说完,身后近近百士兵也单膝跪地,大声道:“谢皇上!”

    朱栩满意一笑,对着徐光启几人道“是个人才,放在这浪费了。”

    徐光启知道朱栩的意思了,也笑着道:“是,孙大人说了,只是暂借,用不了多久就会要回去。”

    朱栩点头,抬头望去,远处依旧灰尘漫天,火药味十足,心情大好,道:“嗯,都很不错,不过火药的威力还不够,要专门的研究威力更大的火药!”

    徐光启一听,道:“是,臣也有此意,会尽快召集人手,潜心专研。”

    朱栩颌首,道:“鸟铳还不够好,要连发,至少换弹药快,射程要远,易于携带。”

    这个是毕懋康专攻的方向,他道“是,臣在不断试验,会尽快有结果。”

    朱栩摆了摆手,道“有紧迫感是好事,但也不要过急,循序渐进,有些事情没有办法一蹴而就。”

    君上这么说,臣子可真不能这么干。

    毕懋康又保证似的说了几句。

    朱栩很满意,有了这些,稳住辽东的把握又大了几分,看着徐光启道:“现在,一个月能造几门大炮?”

    徐光启清楚朱栩的用意,宫里催促不是一次两次了,斟酌了一番,道“回皇上,若是六部以及地方上全力支持,一个月,现在,十门是可以的。”

    “十门?”朱栩若有所思,一年下来也就是两百多门?不说全国,就是各处要塞,也不是两百门就足够了。

    朱栩脸色一定,沉声道“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要人给人,要银子给银子,五月之前,给朕再造出一百门来!”

第两百九十章 辽东黄太吉() 
这个不是朱栩第一次催促了,徐光启也只得咬牙,道:“臣遵旨。”

    朱栩这才舒心的点头,道:“好,今天朕在大食堂吃饭,走。”

    皇帝要与民同乐,徐光启,毕懋康自然高兴,簇拥着走下来。

    刚出来,毕懋康忽然道“皇上,现在火器越来越多,名目繁杂,不如请皇上赐名。”

    徐光启没有想到这个,看了眼毕懋康,心想他倒真是会拍马屁。

    朱栩很高兴,看着两人想了想,道“大炮,还是叫红夷大炮,枪吗,叫做破虏枪!”

    徐光启本来还担心皇帝年小,取出什么让人取笑的名字,这么一听,还真是有些见地,附和着道:“谢皇上赐名。”

    毕懋康也连忙谢恩。

    朱栩摆了摆手,大步向着食堂走去。

    同日,沈/阳,皇宫。

    黄太吉一身常服,坐在金黄色的软塌上,手里拿着一本《春秋》,含笑的看着下方的两人。

    一个是努尔哈赤的次子,现在的长子,执掌正红旗、镶红旗,四大贝勒之首的代善。

    另一个是一身儒衫,面色拘谨,躬身低头的中年人,汉人,范文程。

    “都坐,”黄太吉放下书,笑容内敛又自信的看着两人,道:“今天咱们不谈我大金,说说南明。”

    他嘴里的‘南明’,是南方的明朝,黄太吉嘴里还算留德,大部分满人,现在的女真人都直呼南蛮子。

    代善年岁最大,也才四十多,他坐在那,腰挺的笔直,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也没有说话。

    对于让黄太吉上位,那是因为后金找不出更合适的人,多尔衮兄弟太小,阿敏,莽古尔泰又性格鲁莽,不适合坐大位,而他这个大哥,又没有足够的服众,推来推去,最终落在了看似人畜无害的黄太吉身上。

    范文程一见,连忙抬手道:“大汗,明朝腐朽不堪,难以回返,而今党争越演越烈,不可控制。辽东巡抚袁崇焕连翻遭到小皇帝的训斥,而今更是被明诏召回论罪,是我大金南下攻取宁远的大好机会。”

    自从黄太吉上位以后,非常重视汉臣,尤其是范文程,近乎整日跟在黄太吉身后,有事没事都会咨询他。而范文程也水涨船高,地位飞速攀升,一些女真将领大臣都不及他,自然也惹来不少非议。

    范文程倒是能屈能伸,不言不语,只一心为黄太吉出谋划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