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打通了,十条船,两个月一个来回,卖出去,买回来,再卖出去,起码五万白银!”

    三个人双眼一睁,胖乎乎的老者吃惊的道:“周公子,真的有这么多?”

    周公子一脸自信,淡淡道:“别人没有,我有。”

    三人想着周公子的背景,心里顿时一松,脸生都是一种暧昧的似笑非笑的表情。

    这么好的生意,他们当然要参一股,分一杯羹。

    

第1495章 李邦华出手() 
初春的到来,冬雪的化尽,给大明上下带来了一丝暖意。

    大明朝廷已然将‘分地’当做了重中之重,几乎所有部门,人手都在围绕着这件事转。

    李邦华的班房内,张立齐递过一道文书,道“大人,刑狱司转过来的一份调查报告。”

    李邦华一直以来都在关注这件事,连忙接过来。

    他没看一会儿,抬起头,震惊的道“规模这么大了吗?”

    张立齐神色凝重,道“是。原本应该是一些人悄悄的在做,但不知道是走漏了风声,还是有人故意传播,整个大明现在仿佛都在圈地,别说江南,就是北方土地集中之势也是前所未有,价格也在飞涨,有人在恶意的抬价。”

    李邦华眉头紧拧,脸色一片铁青,继续看着这道文书。

    上面说,朝廷以及地方不知道多少官员涉嫌与那些士绅,豪商大户勾结,囤积土地以及朝廷要大量采购的东西,已经有了一种垄断现象出现。朝廷要是按照现在的行情继续收地,采购,预算要翻出一倍不止,其他的更是两倍往上!

    这是多吓人的事情,连李邦华都觉得惊悚!

    这帮人胆子太大了,就这么明目张胆的,他们就不怕朝廷出手,抄家灭族吗!

    张立齐似乎看出了李邦华心里所想,道“大人,这次涉及的人太多,几乎我大明的所有士绅都参与了,难以全数处置……”

    李邦华抬起头,脸色冷硬,眼神幽幽,片刻寒声道“也用不着都收拾,抓重点,杀鸡骇猴!”

    张立齐看着李邦华,等着他继续说,简单的杀鸡骇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毕竟事情已经发生,地在人手,价格居高不下,朝廷现在赶时间,哪里有空与那些士绅慢慢耗。

    李邦华表情不动,道“第一,透出口风,就说今年要分地二十万顷,一百万户。第二,公开预算五百万,采购粮种,耕畜,耕具,化肥,最早五月份开始招标。第三,审核灾民,增加清丈队伍,收地的衙门,动作要大,声音要响,越热闹越好。朝报,皇家商贸集团那边你打个招呼,请他们帮个忙。第四,明文通知安南省,上报可划分的田亩以及户丁估量,准备接收灾民,做好安置事宜。第五,放出消息,就说陕川等地的农庄策要结束,可以整合土地,进行划分……”

    张立齐一直在拿着碳笔记录,听着李邦华一连串的话,不由得打断道“大人,您这是何意?”

    朝廷高层都知道,别说他们清田小组了,就是整个朝廷都全力扑在‘分田’上,一时间也无法做太多,需要时间来准备,应对,解决各种问题。

    李邦华一下子将摊子又放的这么大,他们哪有精力?

    李邦华拿起茶杯,道“我就是想看看,他们能撑多久?我们核实户口,清丈田亩起码需要半年,一时间也分不了多少。化肥这些东西,皇家商贸集团掌握的商行足以供应了。”

    张立齐听明白了,道“大人这是要拖垮他们?”

    朝廷掌握的田亩其实已经非常的多,要是分,起码也要两年才能分完,收地不过是为了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朝廷还有足够的转圜时间。

    但那些士绅不一样,别说化肥这种投入巨大又无法长期保存的东西,农具,耕畜,种子若是越做越多,投入也是巨大,没有朝廷收购,也没有办法立即回本多少。

    时间一长,必然撑不住!

    而那些人收购的大量田亩,粮税会逐步的落实,严格执行租子定额的规定,多管齐下,这些人怕是不但赚不到银子,还得亏本吐出来。

    李邦华看了张立齐,道“也不是,我们现在要集中精力做我们的事情,没工夫搭理他们。”

    张立齐配合着笑了下,心里却暗道‘您这不搭理,可是挖了好大一个坑,不知道要坑死多少人。’

    张立齐得了李邦华的命令,透过各个部门开始放出风声。

    果然,风声一出,不知道多少人热切起来,除了被朝廷严厉压制的百姓日用的米粮油面等外,其他物品的价格几乎在几天之间飞速膨胀,迅速蔓延向整个大明。

    这件事着实吓了孙传庭一跳,认真查究之后,前往乾清宫向朱栩解释。

    朱栩近来修身养性,看书练字,好是清闲了一番,看着站在桌前奏禀的首辅大人,朱栩微带讶色的道“这是李邦华搞的?”

    孙传庭道“是。李侍郎也是出于愤怒,放出了些风声,却没想到在引起这么大的风波,臣特来请罪。”

    物价飞涨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对于既定的改革计划必然会大有影响。

    朱栩摆了摆手,笑着道“朕只是没想到,李大人居然还有这样的手段,就不怕事后他会被无数人戳脊梁骨?日后回不了乡?”

    士人最重清名,李邦华放出的几个消息,不知道要坑死多少人。可以想见,将来李邦华致仕回乡,刚到地头就被一群人冲出来打死,或者回到家夜里突然大火烧死全家,亦或者被孤立连门都出不了。

    孙传庭仿若未觉,道“臣已经下令朝廷各部门对物价进行抑制,物价局,执法局等正在酝酿全国性的联合行动,相信用不了多久物价就会恢复正常。”

    随着吏治方面改革的推进,朝廷的各级部门,尤其是新衙门在获取实权,外加孙传庭计划替换北方七十六个知县,必然会使得这些新衙门获得强有力的支撑,面对错综复杂的民间士绅,披荆斩棘,推动‘新政’其他方面快速行进。

    朱栩对这些倒是不怎么在意,道“你撒网了?”

    孙传庭知道朱栩说的是什么,道“是。朝廷这些年总体来说是很混乱的,虽然这些年各部门在大力反腐,但浑水摸鱼的大有人在,尤其是掌握权力的人,比如臣的身边,诸位阁老的身边,甚至是政出来的,盲目信任,灯下黑,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有必要再次纯洁官场。”

第1496章 群狼环伺() 
朱栩‘嗯’了声,道:“混乱,重建过程带来的是意料之中的,但团结也很重要,分寸你自己拿捏,必要的时候,朕会干预。”

    朱栩的意思,就是在孙传庭为难的时候,他会出来站台。

    孙传庭倾身,道:“谢皇上,臣会拿捏分寸。傅阁老四月份会南下苏州,同时五部各级官员陪同。在对苏扬杭三府土地进行一定的整合后,就会开启重新划分,开垦,水利灌溉,粮种,化肥,耕具,耕牛等会统筹安排,各项资源会大力倾斜……”

    朱栩听着,道:“苏扬杭三府,是朕的试验田,要好好做。如果有成效了,要在太湖四周,也不止是太湖,其他合适的地方都要推广,农业是国之根本,再怎么花力气也说得过去。”

    孙传庭自然明白,道:“是,臣会做好计划,总结,为以后做足准备,不会有损皇上的既定大政……”

    ……

    山西,太原府,曲阳县,东杨村。

    一群人聚集在村头,晒着太阳,说着村内村外的事。

    “你们听说了吗?王员外家的大院现在养了很多的牛,足足有二十几头……”

    “王员外的亲家老杨家可好了,往年我都是从他那里借王员外的牛耕地,今年不用等那么久了……”

    “不止王员外家,听说大杨家从外面也带了几头牛犊子回来,准备圈起来养……”

    “我听我侄子说,外面的耕牛已经涨价到二十多两一头了,还有价无市,啧啧,吓人的很呐……”

    “真的吗?寻常也就十两吧?乖乖,今年我们怕是借不到牛耕地了……”

    “这算离谱吗?隔壁的老王村的杨员外,地里堆满了粪,挨家挨户的花钱买,听说我们这里也有人来拉,一车二十文……”

    “哈哈,世道真是变了,连屎都有人花钱买……”

    “你懂个屁,县里我记得有人卖了袋那个什么……哦,对了,化肥,听说一亩地多收了好几斗,这些粪就是去做化肥的,一袋化肥两百多文……”

    “乖乖,现在东西都这么贵的吗?还好我们是种地的,这要是在城里,还不得活活饿死……”

    一群人纷纷摇头感叹,显然对外面发生的很感兴趣。但他们只是平头百姓,守着田地,老婆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北直隶,香县。

    一个大院子里,处处响着锯木,敲钉子的嘈杂声。

    一个少年人,扛着一个大箱子进来,向着正院子,一个锯木的中年人大声道:“师傅,你要的锯子,斧头,刀工我都买回来了,王铁匠说都是按你要求打的,我试了下,锋利的很。”

    中年人面带喜色,放下锯子,打开箱子看了眼,试了试,满意的道“好,我的留着,其他分下去,告诉他们,今天必须打好三副,晚上人家就来取货了。”

    “好嘞。”少年人叫了声,转身去分发东西。

    中年人继续手里的活,没多久一个健壮的年轻人进来,浑声道:“师傅,木头送来了,我看过了,都是好木头,用个十年八年没问题……”

    中年人头也不抬,使进的锯着,道:“好,你先去分段。对了,再让你师娘去买一些钉子回来,不够用了。”

    “嗯,好。”年轻人应了声,快速出去。

    没多久,一个肥胖,但脸角柔和的中年女人走出来,来到中年人身边,皱着眉头,低声道:“你就不怕吗?我们从来没有做这么多。”

    中年人看着锯好的木头,直起腰,看向她,道:“怕什么,他们不是给了定金了吗?做了这一笔,快赶上我们两年了。”

    女人皱眉,还是担忧,道:“咱们投的已经超过定金了,这样,待会儿他们来取货,就说我们钱不够了,让他们先付一半。”

    中年人顿时为难,道:“这样不好吧,我们之前说好……”

    女人推了他一把,打断他的话,道:“说什么好,按我说的做,必须先付一半,你不说我去说。”

    中年人神色犹豫,看着婆娘坚定的神色,只得道:“一半得一百多两,你好好说。”

    婆娘哼了声,道:“这还用你说,我先去买钉子,你等我回来。”

    中年人无奈的点头,看着婆娘走了,继续低头锯木,做着他的耕犁。

    没有到天黑,来收犁的人就到了,中年人的婆娘,外人口中的老板娘热情无比,而后就说没钱了,木料什么买不了,希望客人多付一点钱。

    这来人观看一番,见中年人确实做了不少半成品,当场就直接付了全款,让中年人夫妇以及众多弟子目瞪口呆。

    这可是二百多两,这些人眼都不眨就付了!

    老板娘眼尖,心思活络,硬是拉着来人吃酒。

    席间,中年人得了婆娘暗示,借着酒,问道:“客官,容小老儿多嘴问一句,你们买这么多,这么好的犁,做什么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