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似乎也无意立刻平定,纵容着这种情况,他则调兵遣将,四处征讨,军队是越来越多,乱子却越来越大,毫无停息的迹象。

    明朝对于这样的情况仿佛未觉,对于多尔衮的不断壮大也未曾理会。

    而多尔衮对明朝的移民安置是尽心尽力,将最好的田亩划分出来,钱粮用度,一律安排最好,让负责安置移民的户部,内阁移民局,海军等无话可说,还甚是赞许。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第1455章 闲聊下的大事() 
对于倭国的事情,大明朝廷仿佛熟视无睹,依旧在集中精力,推进既定的改革计划。

    这些计划看似纷乱杂绪,却也息息相关。

    孙传庭全副精力的在推动方方面面的发展,盯着主要几个方向,不顾一切阻拦,甚至于蛮横的去处理。

    在他的压力下,督政院,大理寺等似也不再怕得罪人,巩固省一级的权利后,便向着府一级推动,由于新上任的知府陆续就位,各方配合之下,‘吏治改革’在短期内,仿佛突然间有了可喜的发展。

    年近年终,孙传庭等人的事情更多,连带着整个京城都放入进入了某种紧张的节奏,每一个人都来去匆匆,好似都有一堆事情要去做。

    张国维去了一趟辽东,见了杨嗣昌,不知道他用什么办法,真的说服了杨嗣昌,与他一起联名,给内阁上了一道奏本,阐述了倭国的各种厉害关系,呼吁内阁对倭国勒紧政策,并且尽快调走多尔衮,以免酿出大祸。

    他这些话,有理有据,也反映了某些现实。面对兵部尚书与地方大都督的同时上书,孙传庭也无法压,内阁,六部的一些大员都知道了。

    这里面自然有不少声音出现,尤其是对多尔衮,女真有恶劣观感的官员,更是接连上书,怒斥多尔衮的狼子野心,甚至还有人公然要求,将女真灭族。

    内阁,偏房。

    这里是阁老们出班房休息,闲聊的地方。

    这会儿,除了孙承宗外,所有阁臣都出现在这里,或许是‘新政’进展的相对顺利,众人心情都很是不错。

    沈抱着茶杯,笑着说道:“张玉笥这次倒是学聪明了。”

    玉笥,张国维的字。

    张国维利用这次倭国之行,与杨嗣昌联合上疏,而后又上书帅府,乾清宫,可以说,狠狠的出了一次名。

    不少官员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在朝野颇得赞许。

    赵晗吃了口点心,道:“吏部那边的考核文档,昨天又更新了一次,对十几个人的风评从中,改成了中上。”

    周应秋神色不动,道:“辽东那么新推荐了不少人。”

    言简意赅,透露的事情可大可小。

    都是由张国维此事引发的。

    汪乔年倒是摇头,道“张尚书这件事做的也没错,辽东几省大理寺推进的最好,年底前,我会发文表扬。”

    靖王也跟着道:“确实如此,要论‘新政’推进最好的,首推辽东三省,该表扬的,咱们不能吝啬。”

    这里说是闲聊,休息的地方,但这些人哪里会真的闲聊,你一言我一语,都是事关朝野的大小事情。

    傅昌宗近来越发的谨慎,从不肯多言,这会儿也是抱着热水袋,捂着手,没有说话。

    孙传庭漫不经心的吃着点心,对于这些议论,他也只是平平淡淡的道“先不管张玉笥的小心思,他这份奏本,我们要怎么处理?”

    张国维这次的动作很大,明摆着要借此机会露一把脸,抢一波声望,直接的就将多尔衮这件事摆在了明面上。

    女真可以说一直大明朝野某些人的心头刺,早就要除之后快,现在逮到机会,自然众人拾柴火焰高,逼得内阁不得不表态。

    赵晗看了几人一眼,道:“多尔衮的作用,在座的心知肚明,这件事还是要冷处理,内阁颁布几道命令,平息事态,我出面找张尚书谈谈,要他不要追着不放。”

    沈却摇头,道:“张玉笥好不容易抓到机会,怕是不会那么容易罢手。”

    做为毕自严政治遗产的接收人,张国维上任兵部尚书以来一直备受压抑,孙传庭甚至要对兵部降级,如此情形下,不管是自保还是谋求更多,他都不会轻易罢手。

    问题是,张国维到底有没有看清楚,多尔衮以及女真骑兵是乾清宫手里打磨多年的刀。乾清宫没打算放弃之前,谁去碰都是在触霉头!

    孙传庭放下手里的茶杯,擦了擦嘴,道:“没那么麻烦,待会儿放出风声去,让他再去一趟安南,金边,检查一下那边的军备以及民生。”

    众人齐齐抬头看向孙传庭,暗叹这位首辅是越来越有手段了。

    派张国维去金边,自然是没可能的,年关这么多事情,尤其是涉及军方,即便孙传庭有意,帅府那边也不答应。

    但这个风声放出去,张国维怕是就坐不住了,要是他真的再次出京,孙传庭可能后面就对兵部出手,完成让兵部与刑部一样,年底之前降级,成为内阁的直属机构。

    这样一来,他哪里还有心思抓着多尔衮的事情不放,搞风搞雨,给内阁出难题?

    一群人暗自感慨,傅昌宗神色不动的看了眼孙传庭,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这个孙传庭越来越像乾清宫里那位了,不管是行事作风还是手段。

    这一招声东击西,春风化雨,明显是乾清宫的惯用手段。孙传庭,学的是惟妙惟肖,入骨三分。

    周应秋在内阁是一个最为敏锐的人,面色如常的目观四面,看着傅昌宗的眼神,心里猛的一动,继而微沉。

    他也察觉到了,这位首辅在无声无息的学着什么,而且学的很好。

    有乾清宫那么一位,他们的压力已经很大,再加上这一位直属上司,日子是越发不好过了。

    傍晚,张府。

    张国维,李幼唐,许杰等在下班后,便聚集在这里,边吃边聊。

    入京述职的凤阳府知府,杨贵瑛举着酒杯,笑呵呵的道:“张尚书这一招借力打力真是妙到毫巅,这下,倒是要看看,内阁还怎么降级兵部。”

    江西参政刘尧跟着道“是啊,朕要是硬来,内阁肯定会被口水淹死,在如此大事上,皇上也定然不会坐视不理。”

    许杰,李幼唐对这次张国维的表现也是刮目相看,心里暗道难怪毕阁老会看中张国维,这个人在危机关头,还是很有手段的。

    张国维倒是没有春风得意,更没有昏头。他知晓多尔衮是朱栩的刀,但他总觉得,这把刀可能会失控,必须要有所遏制。

    也就是说,目前形成的对他的大好局面,并不是他刻意谋划而来,是他在针对多尔衮一事上的警惕做法,无意中附带出的好处。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1456章 抨击儒学的开始() 
张国维自然不会点破,听着这些人的恭维声,心里自然是分外舒服,道:“还是要掌握分寸,不能太过。”

    面对孙传庭,张国维等只能智取,要是撕破脸,走的绝对是他们。

    李幼唐见他还算清醒,便笑着道:“嗯,过几日,张尚书还是入宫与孙阁老当面谈谈,年关将近,谁都不想横生枝节。”

    李幼唐的话仿佛很水,但里面内容却很多。要张国维与孙传庭谈,就是相互妥协,不要再相互为难下去。‘横生枝节’,指的就多了,可能是帅府,可能是内阁,也可能是乾清宫。

    张国维会意,道:“嗯,吏部那边拟定的考核档案,官吏升迁调派,我还有些想法,到时候与首辅再谈谈。”

    许杰听着顿时皱眉,道:“这件事,还是找傅阁老比较好。”

    如果张国维直接与孙传庭谈,说轻是交易,说重了,那就是威逼。依照孙传庭的脾气,怕是不会那么容易就范。

    找傅昌宗有一个转圜,就容易多了。

    张国维不由笑了声,道:“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刑部要降级了,一些人事安排,我有些不同想法,几个人,想借调到兵部来。”

    众人这才松口气,要是张国维突然飘了,径直找孙传庭谈判,那才是祸事。

    众人也听出了张国维是想要借此再拉拢一波人心,攒一些威望,倒也是赞同。

    气氛还算热烈,众人讨论的事情也逐渐扩大,但都很是乐观,推杯换盏,这也算是毕自严致仕以来,未有的振奋。

    就在酒过半酣之时,一个小吏匆匆跑进来,顾不得其他,拿着一份报纸,递给张国维,急声道:“大人,快看看这份报纸,是顾炎武的署名文章。”

    张国维见他毫无礼数的冲进来本就不喜,但听到他提起顾炎武,连忙接过来。

    顾炎武,这个人也算是个奇特人物。年少之时,因为行为荒诞,语多谬论,士人不喜,多有排斥。后来不知道怎么进了政院,两年后入仕,在朝报,税务总局,内阁等多处腾挪,一个没有师生,乡里,家族背景的人,居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坐上了礼部侍郎的高位!

    这个人,没有大功绩,平日里也很低调,是一个半透明的小官,一跃而进登上礼部侍郎的位置,依升迁顺序仔细看,顺理成章,认真追究,里面却透着无法言说的诡异。

    很多人都猜测,这位是孙阁老的门生,亦或者是傅昌宗等的暗棋,唯有张国维这样的人才看得分明,这顾炎武的每一步都有着乾清宫的痕迹,也唯有乾清宫才能做到这种程度,其他人根本不可能。

    张国维对顾炎武也有重视,盯着他的署名文章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渐渐的,脸上笑容全无,抬起头看向那小吏,道:“朝报的草稿,明天发?”

    小吏道:“是,王副主编让我拿给大人看。”

    张国维冲他摆了摆手,将报纸递给身边的许杰。

    许杰疑惑不解,拿过来看了眼,顿时双眼大睁,脸色难看,似很不可思议。

    李幼唐看着两人的表情,伸手接过来,一眼看去立时也是一惊。

    其他人陆续看过去,神色多少都是惊讶之色。

    好一阵子,杨贵瑛忍不住,带着怒气道:“大人,这顾炎武是要做什么?胆子也太大了吧!”

    顾炎武的这篇文章写的是一种治学态度,强调的是‘修己治人之实学’,要‘修诸身心固重,达于政事更要’,‘坐而言,可起而行’。

    简单来说,顾炎武就是抨击‘心学’,在严厉的指责‘心学’是空谈心性、剿说玄理的虚芜之论,雕琢辞章、缀辑故实的无用之学。

    如果放大来瞧,王阳明的‘心学’是自朱程理学发展而来,是儒家最后的一座高峰。顾炎武在抨击‘心学’,就是抨击朱程理学,抨击传统的儒学。

    他在力求革新,务实当前。

    顾炎武抨击儒学,张国维不会管,大明出现的这种‘妄人’不是一个两个,没谁真的在意。但顾炎武攻击‘心学’,就不能不重视了。

    一来,大明现在的很多儒学大家都是王阳明的徒子徒孙,包括毕自严,张国维,也还有孙承宗,孙传庭。二来,就是政治考量,顾炎武发的这篇文章,分明与孙传庭力推的‘修典修学’契合,是不是孙传庭在背后操弄?

    众人都是在思索这个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半晌,刘臵尧道:“大人,诸位,不管顾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