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地方那些巡抚,即便是六部的大人们,门槛也被踏破,早就闭门谢客,不敢见人。

    孙传庭忙里抽闲,与内阁的阁臣,六部的尚书以及其他部门的头头脑脑挨个谈话,一面灌输他的改革计划,一面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获取他们的支持。

    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空缺,孙传庭几天下来,就轮到户部尚书张秉文了。

    孙传庭在包理游的陪同下,亲自到了户部,在张秉文等人带领下,视察着户部的政务,然后才坐下来,与张秉文对谈。

    孙传庭与张秉文的关系已经大大缓和,这次又是亲自来,算是给足面子了。

    张秉文投桃报李,道“首辅,户部关于去年的赤字,明年的预算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已经呈递上去。”

    孙传庭喝了口茶,道:“嗯,我已经看过了,这次来,我是要你几句实话。”

    张秉文眼神微凝,道:“首辅要什么实话?”

    孙传庭神色斟酌,道“我知道,目前各种赋税,大部分人还是户部在收取,总体还是由户部掌握,我想知道,明年的全部税银,内阁能动用的,到底有多少?”

    张秉文看着孙传庭,面露沉色,片刻道:“这件事,首辅为什么不问傅阁老。”

    大明的赋税,虽然几经改革,但落实下去的还很不足,总体还是要汇聚到户部,因此,赋税这一块,户部是最清楚的。

    孙传庭头歪了几分,盯着张秉文,道:“我要你的实话。”

    张秉文眉头皱起,沉吟一阵,道:“税务总局目前收取的主要是商税,去年一整年是三千八百万两,其中包括盐税,香料以及神龙府那边缴纳上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各地自行收取的。粮税是八百二十六万两,其他收入三百万,总数是五千三百万上下。去年支出是六千八百万,赤字一千五百万。因为神龙府的关系,明天的收入,可能会高达六千万三百万,但赤字,可能会高达三千万。”

    孙传庭知道,这是明面上的账簿,犹自盯着张秉文,道:“我知道还有一部分人去了别处,我想知道,我能否动用。”

    张秉文看着孙传庭,面色如常,直视着他道“首辅应该知道,这个问题,下官回答不了。”

    做为大明高层,他们都知道,大明除了正常赋税,还有一些比较隐晦的收入。

    比如,一些银子会不动声色的进入皇宫,成为内帑。这些是合法收入,是一些特殊原因下的结果。

    孙传庭自然不敢打这个主意,他要问的,其实是皇家银行。

    皇家银行作为大明发行货币的地方,每年透过杠杠,置换,放贷,旗下拥有的商行,田亩,商铺等资产盈利颇丰,这些利润没有税,也没有上缴国库,一直在皇家银行内外流转。

第1431章 两亿五千万白银!() 
这部分有多少,除了傅涛与朱栩,或许傅昌宗都不清楚。

    但张秉文作为傅昌宗多年的左右手,心里应该有个大概。

    孙传庭目露严色,道:“我问的是,我到底能动用多少?”

    张秉文看着孙传庭,肩膀压力大增,默然一阵,道:“皇家银行今年打算置换一千万,发行两千万,总数三千万,债券暂拟定为五百万试水。皇家银行内部能动用的大概在五千万左右,如果皇上内帑首辅能请动,可能也会有不少。”

    孙传庭神色放松不少,坐回去,神色若有所思。

    这些只是张秉文的说法,具体多少,他还得再问傅涛,然后请示乾清宫。

    不过心里是有了大概,孙传庭没有继续为难张秉文,道:“关于税务方面的具体改革措施,户部与税务总局要再商讨,内阁要细则!还有,皇家银行那边,你也沟通一下,一切,都要纳入大明律范围,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张秉文深深的看着孙传庭,道:“是,下官明白。”

    孙传庭又交代了一阵子,这才离开户部,转身就前往皇家银行。

    皇家银行改名后,越发显得高不可攀,不说有禁卫看护,门禁森严,这里的布置也别具一格,简直如同一个小型要塞,只能远观不能近。

    即便是孙传庭,也经过层层检查,在傅涛的陪同下,参观皇家银行,甚至还进了银库,观看了里面金银。

    孙传庭到底是首辅,没有多少惊讶之情流出,出来后,笑着道:“我还第一次知道,皇家银行已经有这么多家底了。”

    相比于张秉文,对于傅涛,孙传庭客气了很多,不止于傅涛是傅昌宗的儿子,还在于傅涛与朱栩的特殊关系。

    傅涛给孙传庭上茶,不动声色警惕的道:“这些都是担保银,从法律上来说,不是我皇家银行的,是那些储户的。”

    孙传庭岂会被这样的官话骗到,接过茶,道:“我刚从户部出来,张尚书说,想要银子,还得找傅大公子。”

    傅涛对此一笑,坐下来道:“张尚书怕是取笑我了,一般人来,下官或许能有,首辅来,只怕下官拿不出。”

    孙传庭哈哈一笑,指着他,道:“别人说这话我信,你说这个我不信。我也不兜圈子,未来三年,我需要至少两万万五千万白银,你能不能想办法筹到?”

    傅涛一怔,旋即若有所思。

    三年,两万五五千万,也就是每年八千万,对于皇家银行来说,着实不是大事情。即便利润不足,挪移贷款额度就是,再不行,就开动钞票机。

    问题的关键在于,傅涛不知道该不该开这个口子,如果以后内阁缺钱就找皇家银行,那怎么能成?

    皇家银行掌控着印钞机,要是无限制的印下去,非天下大乱不可!

    傅涛思索良久,道:“根据皇家银行的调查,民间藏银还在十万万以上,目前替换计划还不足五分之一。目前新币普遍被接受,旧币只是在一些乡村,偏僻的县府使用,还需要时间……三年,二万万五千万,如果单纯依靠皇家银行有些困难。下官可以从皇家商贸集团,以及通过各地分支银行借贷,应该不成问题。”

    ‘借贷’,也就说以国库担保,需要还的。

    对于这些,孙传庭不在意,很满意傅涛的态度,不像其他官员那般推三阻四,反而给出了办法。

    孙传庭笑着赞许,道:“外界都说傅大公子是财神爷,我看这话一点也不假!”

    傅涛苦笑,道:“下官现在也只是说大话,到底能不能借到,还两可之间。”

    孙传庭摆了摆手,道:“你说给我打马虎眼,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对了,皇上可有说,什么时候回京?”

    傅涛顿时有些后悔了,刚才担心孙传庭催逼,改了‘借贷’,现在看来,他是可以压价的。

    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奠定了内阁不能随便插手皇家银行,开动印钞机的恶列,傅涛轻松不少,闻言道:“前一阵子下官与皇上通过信,从信里来看,皇上可能还想去广东那边走一走,今年应该不会回京。”

    孙传庭知道,如果不是国事缠身,朱栩甚至可能还想出海,去台湾,马六甲走一走。

    孙传庭想了片刻,道:“后天在议会举行年终审议大会,你们都要到场,不能告假。”

    傅涛道:“下官明白。”

    孙传庭又询问了一阵皇家银行的情况,这才离开。

    孙传庭的一举一动都很受关注,他去的这两个地方,自然有无数人猜疑不断。

    但终究没人阻挡孙传庭,年终的报告,还是按照他的意图拟定的。

    主要还是三大方面,一个是吏治革新,第二个是商业规划,第三个是土地政策。

    每一个都不容易,是对大明或者说中原王朝几千年的传统发起挑战。

    这样又中央朝廷公开宣示,誓言改革进行到底,哪怕没有力量抵抗,还是会有大明方方面面的阻力。

    最后一天,议会进行表决,没有任何意外,百分百获得了通过。

    内阁等稍做准备,便进行了年假朝休。

    不管朝廷如何纷扰,明年又怎样,对于家家户户来说,过个高兴年就比什么都重要了。

    京城的热闹气氛渐渐升起,外加元宵节将近,热闹气氛从京城散发,到了大明每一个角落。

    皇宫。

    思维贵妃娘娘,带着皇子皇女,参拜皇后,太子,然后一群人前往慈宁宫贺年。

    虽然朱栩没有回京,难免有些失落,但一群女人孩子省去了更多的约束,倒是过了一个轻松快乐年。

    对于皇太子的确立,孩子们还有些懵懵懂懂,大人们倒是心里通透。

    海兰珠,布木布泰没有奢望,兴子没有孩子,更不会多想。倒是李解语,心里彻底松口气,他们母子不会再被架在火上,算是解脱出来了。

    皇宫这边开心了,外廷自然更是如此。

    摆在最高层前的困难,阻碍,担忧已经扫除,可以全身心的推动‘新政’发展了。

    明年,是孙传庭彻底掌握权力,对地方进一步渗透,对大明最基础,最根本,势力最大的顽固力量进行动刀。

    明年,注定会是热闹的一年。

第1432章 朱栩出海() 
不管京城如何热闹,朱栩在神龙府也没有闲着。

    他参观了神龙府的神圣大教堂,接见了大教堂里的大教主以及诸多红衣主教等教职人员。

    明朝与教廷还是有争议的,对于明朝的这座大教堂以及私自任命大主教等在内的教职人员,教廷原本是强烈反对,但在西班牙的压力下,采取了不承认,不否认的态度,显然是留有口子以待将来。

    大主教名叫陈治用,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同时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身后是十八名红衣主教,外加任命的各地主教,总共三十多人。

    这次采用的是座谈的方式,朱栩在正中央,与这些教徒谈话。

    “宗教,超脱尘世,却也离不开尘世,因此,终究有个落脚,有身份,那就是我大明人,中国人……”

    “那么,爱国,就应该是先天教义的一部分,不能打着‘上帝爱世人’,‘宗教无国界’之类的旗号,危害国家,伤害百姓。宗教或许无国界,但教徒有出身,有国家,应该有底线……”

    “现在,欧洲那边的教廷正在闹分裂,教义的争端正在演变成战争,我们不应当也不能够,对于教义,要综合,要实际,要客观的看,理解,推动不断的发展,要有新的合乎时代的内容,团结教众,造福教徒,不能走欧洲的老路……”

    朱栩笑语晏晏,与这些人谈心,说着他的一些想法。

    陈治用等人穿着浅红色的长炮,与欧洲的有很大不同,算是中西合璧,微微躬身,认真倾听。

    等朱栩说完,陈治用开口道:“陛下说的甚是,教徒也非不吃不喝的貔貅,有所取当有所付,上帝也不会只求不出。教会当知晓爱国,为国家,百姓,教众做出应有的贡献……”

    天草四郎在这里已经不少日子,明年打算回九州岛,成为绥海省的主教,宣传教义,传播上帝福音。

    他听着朱栩的话,十分赞同,不断的点头。

    朱栩说的有理有据,循循善诱。

    这些教徒,到底不是欧洲那种环境,数百年熏陶出来的,现在还不如那些人那般疯狂,有很重的儒家影响,在朱栩的声音下,莫能反抗。

    在朱栩走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