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得好!”

    “说得好!”

    接二连三的人说话,都在夸这个状师说的好。不止是这些读书人,就是一些百姓也觉得有道理,跟着高喊。

    “无罪!”

    “无罪!”

    声音浪潮起伏,震动整个法院,一些法官忍不住的在旁听,脸色都不好看的对视。

    旁听的都不好看,里面的可想而知。

    检控官们气的面红脖子粗,双眼通红,偏偏一句话说不出。

    五位法官面色也是难看,狠狠的瞪了眼检控官们。

    主审法官与其他四人低声商量一阵,最后判决无凭无据,驳回一切检控,本审为终审判决,即刻生效。

    。

第1410章 惊雷() 
随着判决一下,庞应城猛的站起来大呼:“法官大人英明!”

    那位状师摇着扇子,潇洒无比,春风得意,他能感觉到,他要出名了,源源不断的的名利正向他滚滚袭来。

    法官们面上无光,冲着检控官们冷哼一声,纷纷快速进了侧门。

    检控官们也无颜再待,收拾东西,面色难堪的离开。

    “判得好!”

    在一群人走出法院大门的时候,忽然间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大声喊道。

    “刘兄说的没错,人家公平买卖,你情我愿,有什么可指摘的?”

    “是啊,那卖家都没说话,朝廷凭什么多管闲事,狗拿耗子!”

    “我看就是闲的的,这样的事情,居然敢来提告,还敢搞庞员外,真是驴脸不知长!”

    庞应城在一群人的恭维中,笑呵呵的抬手,道:“大家切勿有怨言,官府认真办事,还是挺值得赞扬的,只是应该抓坏人,不要总欺负好人……”

    “庞老爷说是的!”

    “听说庞老爷不计前嫌,要让刘地桂进入庞府做长工?”

    “还是庞员外心宽似海啊,佩服佩服。”

    刘地桂紧跟在庞应城身后,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一大群人吵吵嚷嚷,迅速经过孙传庭的马车旁,看着卫队,似乎知道不好惹,纷纷息声,快速散了。

    那老者悄无声息的再次出现在拐角,低声问盯梢的两人,道:“有什么动静没有?”

    其中一个人道:“没有,真是奇怪,帘子都没动,孙阁老不是睡着了吧?”

    老者冷哼一声,道“你们知道什么,继续盯着,有什么动静,立即告诉我。”

    “是是是。”两个人慌忙应着。

    马车内,孙传庭依旧两耳不闻窗外事,安静的看着奏本,不时皱眉,不时摇头,偶尔还拿起笔,批注一些。

    等外面的人都走了,车夫才满头大汗的起来,道:“老爷,车修好了。”

    “走吧。”孙传庭平淡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

    车夫愣住了,不知道怎么说话。即便是他也看出来,这件事不简单,可孙传庭的反应实在太过安静了些。

    侍卫队长知道他失职,硬着头皮道:“大人,这件事跟巡抚衙门脱不开关系,即便那些大人物不知情,下面一定有人预谋,而且还不少!”

    弄坏‘首辅’的车轱辘,带他来三高法院门口听这场判决结果,时间拿捏的这么好,哪里是一般人,一两个人能做到的!

    孙传庭声音已经平淡,道:“行了,哪里有那么多阴谋诡计,走吧,不要让他们等急了,说白了,是我求他们来了。”

    车夫,侍卫队长听出了孙传庭平淡语气中暗含的怒气,不敢多说,快速安排,继续上路,赶往巡抚衙门。

    陈奇瑜确实不知道这件事,在召集人后,等了一阵,拍不断派人去查探,看看孙传庭什么时候到。

    孙传庭这一耽搁就是半个时辰,在座硬是耐着性子等了半个时辰。

    他们都以为是孙阁老故意拿架子,晾着他们,给他们下马威,谁也不敢大意。

    这位刚刚上任没多久的‘首辅大人’,差点将傅昌宗的心腹,户部尚书张秉文拿下,谁还敢给他脸色看?

    陈奇瑜坐在左下首,面无表情,不动如山。

    外人很看看出他的心思,做为南直隶巡抚,大明最重要的一个封疆大吏,被晾了这么久,居然还这么沉得住气,都在暗暗佩服他的养气功夫。

    左参政郑友元,前任的内阁中书,心里却不安,眼神一直在变幻。

    他在内阁与孙传庭相处多年,知道这位阁老很懂权变,毕自严在位时,毕恭毕敬,从不逾矩,对上对下极少有人对他表达不满,即便上任以来,也是‘就事论事’,从未有私人恩怨,不曾给人甩脸色。

    这一次这么反常,他隐隐感觉,要出事情了。

    直到孙传庭的马车到了巡抚衙门外,才有巡抚衙门的侍卫跑进来,在陈奇瑜的耳边,低声道:“大人,孙阁老的马车坏了,在法院门口停了近半个时辰,之前一直刻意挡着,没人发现,原因不知。”

    陈奇瑜睁开眼,目露精光,扫了在座的一眼,无声的挥了挥手。

    侍卫快速退下,大厅里再次安静,仿佛一切没有发生过。

    郑友元越发不安,凑近低声道:“大人,可是孙阁老发生了什么事情?”

    陈奇瑜转头看着他,目光又审视,继而声音不大不小的道:“没事。”

    孙传庭马车被人破坏,孙传庭秘而不发,这里面怎么可能没事?

    郑友元在南直隶根基比陈奇瑜更浅,见陈奇瑜不说,犹豫了下,没有多问,坐了回去。

    大厅里很安静,一些人尽管有些不满,一些人心怀忐忑,一些人暗自冷笑,但谁也没有开口。

    大厅里有三十多人,巡抚陈奇瑜,三个参政,八个参议,还有各部门的主事,算是南直隶政务高层到齐了。

    今天的目的,就是要向孙传庭汇报南直隶的‘新政’进度以及详细计划,目标,时间线等。

    本来就压力极大,随着孙传庭迟迟不到,大厅里弥漫着肃重气息。

    终于,外面传来脚步声,一声长喝传进来:“孙阁老到。”

    这些大人们连忙齐身,快速到门外迎接。

    这个时候,孙传庭已经快步进来了,直接到了大厅门前。

    他一身常服,面上带着春风和煦的笑容,龙行虎步。

    陈奇瑜看着孙传庭,隐约间见有煞气,心神一紧,连忙抬手道:“下官见过阁老。”

    他身后的郑友元等人连忙跟着行礼,齐齐抬手而拜。

    孙传庭笑着上前,道:“无需多礼,进去坐,我今天不是来兴师问罪的,咱们喝茶叙话。”

    ‘喝茶叙话’,您千里迢迢从京城跑过来,放着那么多事不做,就是来茶叙的?

    谁会信?

    一群人不敢怠慢,跟着孙传庭转进去。

    待下人端上茶水,众人喝过一口茶,放下茶杯。

    整个过程,除了偶尔小心翼翼的茶杯声响,安静的一塌糊涂,众人的目光至始至终都在孙传庭脸上,从未移开。

    孙传庭放下茶杯,碰到桌子,发出一声脆响。

    在安静的大厅里,不啻惊雷,所有人几乎都心神一紧,充满警惕的盯着孙传庭。

第1411章 孙传庭的不善() 
孙传庭放下茶杯,感觉着大厅里的压抑气氛,笑着道“无需紧张,本官不吃人,放松些。”

    这位孙阁老那是六亲不认,他上任不过一年,换的巡抚已经多达十位,朝廷六部的官员也被换了近一半,地方上的参政参议等三级正在有序调整,恰好是在座的除陈奇瑜意外的所有人!

    这个时候,谁敢大声给这位说话?

    陈奇瑜见气氛依旧如同石头般僵硬,笑着看向孙传庭,道“孙阁老驾临江苏,是我江苏巡抚衙门的荣幸,可能是大人迟了些,所以诸同僚担心大人是对我们不满,有些忐忑。”

    陈奇瑜一面想化解紧张气氛,一面试探孙传庭晚来的原因。

    众人盯着孙传庭,一些人暗自冷笑,等着孙传庭的解释。

    孙传庭看了眼陈奇瑜,身形斜倾在椅子上,道“路上有点事,耽搁了,那咱们开始吧,京里还有一堆事情。从哪里开始,这样吧,说说各项新机构的落实情况,谁先开始?”

    陈奇瑜心里咯噔一声,孙传庭这个态度,似乎来者不善啊。

    陈奇瑜看了眼外面,只见陈奇瑜的近卫守住了门口,任何人不得靠近!

    这么一来,就更加不一般了。

    陈奇瑜不清楚孙传庭到底想怎么样,心里不安面上如常,转头看向郑友元。

    这件事由郑友元分管,他站起来,抬起手,道“回阁老,目前,大理寺,督政院,税务总局,执法局,物价局等已经落实到府一级,各部门已经挂牌上任,开始有序的工作……”

    不等他说完,孙传庭直接打断道“我从苏州府过来,怎么没有看到你们所说的衙门?”

    郑友元看了陈奇瑜,犹豫着道“回阁老,由于地方的特殊,复杂,巡抚衙门认真商讨后,这些衙门目前都设置在府衙里。”

    孙传庭面露怪异之色,道“内阁规划的这些部门,就是要分摊府衙的职权,减轻压力,专事专责,你们是没有收到内阁发放的政策令?”

    陈奇瑜连忙站起来,道“阁老,地方上目前还是只认府衙,其他部门一概不理,各级府衙也是愁苦,最后商议,这些衙门就通通搬到府衙,但知府等不干涉这些衙门的职权……”

    孙传庭抬起头,看着陈奇瑜,眼神冷峻,淡淡道“是你信了,还是要糊弄本官?”

    在座的众人,顿时头皮发麻,心神紧绷。

    陈奇瑜说不出话来,孙传庭已经露出獠牙,他飞速转着应对之策。

    郑友元是前任内阁中书,是毕自严的门生,与孙传庭也是共事数年,倒是没有被惊吓到,神色认真的解释道“阁老,不是下官等不尽心,是地方数百年的习惯,一时间难以改变,不止是府一级,就算是省一级,凡是都还是巡抚衙门决定,新衙门很难有权威,此事,还得慢慢来,久而久之再分离出来会容易一些……”

    孙传庭看着郑友元,神色越发怪异,打断他道“那朝廷的‘新政’意义何在?还改革做什么?你们巡抚衙门认清楚了问题所在吗?我们为什么要改革?改革哪些问题?”

    陈奇瑜等人听着孙传庭的语气越发不善,面有难色。

    ‘景正新政’,自然是为了应对大明多年下来的窠臼,比如地方势力盘结,皇权已不到府,由此引发的贪腐,行政效率低下,土地过度集中,百姓不堪果腹,还有就是人口,税务,治安等种种问题。

    这些问题,大家都看得见,摸得着,但对处理方式,朝野的争论一直没有停过。

    朱栩是为了彻底解决问题,并且给即将到来的商品经济社会做好足够的准备。但大明流行的是改良主义,通过对地方的微小变动,秉持祖法不变,以此来解决问题。

    这也是‘新政’被反对,抵制的原因之一。

    朝廷层面,朱栩通过这么多年的‘循循善诱’,基本都是支持他的彻底改革,但在执行的时候,庞大的大明官员面对现实压力,做出实际选择还是改良主义。

    陈奇瑜等人未必没有彻底改革的心思,但多年的发展惯性,还是无法轻易触动,或许根本土地没有动,很难触及到改革根本。

    陈奇瑜等人不说话,因为他们的回答很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