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应秋若有所思,道:“二位大人也是这样认为的,那,多尔衮是否要掣肘一番?”

    倭国人口众多,潜力很大,要是任由多尔衮狼入羊群,还不知道壮大成什么模样。

    杨嗣昌却坦然一笑,道:“别的不敢说,下官敢保证,多尔衮在倭国绝对翻不出浪花来!”

    周应秋眼神有异色,道:“哦,有什么缘故?”

    杨嗣昌道:“因为倭国那些人很快会分清楚,多尔衮并不能完全代表大明。”

    周应秋老于宦海,顿时听明白了,笑着点头,道:“那你觉得谁,可以扶持一下?”

    杨嗣昌道“德川明秀是德川家的人,他身边必然会聚集一批人,松平信纲也会倾向过去,但这个人有大局观,不会跟着乱来。伊达政宗代表的是所谓的外样大名,与德川家有世仇。绍仁还小,他会被天皇一系操纵,黑田忠之,桦山久守会听命于左良玉……这些看似很复杂,相互制衡,实则都不堪一击,却足以掣肘多尔衮,令他无法政令通畅,更别想反叛!至于扶持,下官看来,应该做两手准备,明面上我们支持绍仁,一来有大义,二来,他姐姐是皇妃,实力有最弱。暗里,我们支持德川明秀,他是最有实力与多尔衮分庭抗礼的人,但性格软弱,又没有军队,恰当其分……”

    周应秋听着,不由笑了起来,道:“看来,你是比我想的透彻了。”

    杨嗣昌连忙道:“下官不敢。”

    周应秋满脸笑容的摆了摆手,道:“说的不错,不过,这是高层的,对于地方,内阁也打算扶持一些人,培养出三五个实力人物,不止能限制多尔衮的能力,也能随时听候召唤……皇上的意思是,刀不能只有一把。”

    杨嗣昌面露敬佩,道:“皇上行事向来周全,下官佩服。”

    周应秋摆了摆手,道:“明日我就会宣旨,不过,你得明年才能回京述职,然后再回辽东。”

    杨嗣昌道:“下官明白,会妥善处理好倭国的事情。”

    周应秋点点头,继而道:“皇上明面上给了多尔衮十万倭兵的权限,但多尔衮肯定不会只招十万,你就当做没看到。左良玉此人,野心勃勃,却没有大格局,无需在意。桦山久守,黑田忠之等人,要让他们明白,到底该听命谁……”

    这些算是面授机宜了,也是不能宣旨于明面的东西,杨嗣昌认真听着,事关倭国的接下来的一系列布局。

    两人聊到半夜,第二天一大早,周应秋就在皇宫御殿,宣读了数道诏书。

    谁都知道,这些诏书决定着倭国的前途,一早就在等着了。

    第一道诏书,严厉斥责了幕府的不尊王道,破坏天道秩序,剥夺人权等等,是有用的废话。也是大明发动灭倭战争正当性的宣誓,必须要说的话。

    在场的都不是傻子,没谁跳出来揭穿,静等着下面的。

    接下来,诏书的内容就有实质了,内容大致是明正天皇认为倭国的败坏她有责任,愿意去国号,帝号,加入天朝,期待天朝能够给倭国以及她国民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这就决定了倭国正式的废除国号,并入大明。

    德川明秀,松平信纲,伊达政宗等人脸上各有异色,复杂难明。

    明正天皇的弟弟绍仁亲王等一干皇室人,一脸苦涩,只能跪在地上听着。

    第四道,就是倭国的国土划分以及政体的重塑,这让很多人如坠冰窟,痛苦无比,就差哭出声。

    第五道,就是官员的任命了,政务院九人,大将军府七人,尽管多尔衮一人身兼两职,但更多的都是倭国本土人,没有明人,这让他们难受的心里好受了不少。

    接着,就是一连串的地方官员的任命,总共三十多人,都是倭人,在座的基本都很熟悉,都是在这场讨倭之战立下功勋的人,也有些是地方有名望,势力的人,现在依靠积极的投名状,换取了新主子赏赐的官职与权力。

    不管是羡慕嫉妒,还是仇恨怨怒,随着周应秋的声音落下,也是落地成真,再无更改的可能。

    读完这些,周应秋又拿出第六道,这时间已经过去了足足半个时辰!

    第六道,则是表达了大明的责任,圣旨里明确表明了,朝廷将在改名绥海省的倭国未来五年投入超过一亿两白银的钱粮,用以赈灾,补贴农民,修河通衢,修路筑桥等一切民生事项……

    这道旨意,惊动了在场的几乎所有人,不管是多尔衮,还是松平信纲等人,都面露惊色,一亿两白银,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明朝,这是要干什么?

    但多尔衮转瞬就明白过来,依照京城那位皇帝雁过拔毛的脾性,怎么可能会给倭国这么大的投入,这些话,只是官面的鬼话,还不知道他已经打算好怎么剥削倭国!

    即便如此,多尔衮心头还是最沉重的,一点开心都没有。

    他到底是被留在了倭国,哪怕是周应秋已经明确告诉他,着只是暂时的,但他还是失去了安南,失去了金边,这个倭国,最多三年,他也会失去。

    明朝是不会给他机会坐大的,只是要他做一把刀,一瓶冲锋陷阵,开疆拓土,平定祸乱的万金油!

第1402章 孙传庭施压() 
景正六年,十月二十五。

    今年的雪来的格外的早,也格外的大,不止是京城所在的北方一代,连南直隶都罕见的下起雪,地面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

    但这些阻挡不了孙传庭等人的热情,孙传庭,靖王张秉文等在江苏巡抚陈奇瑜等一干要员的陪同下,正在参观皇家博览馆。

    陈奇瑜跟随着孙传庭身旁,热情的介绍道:“阁老,这里分有三大展馆,四十八小馆,从夏商周开始,历朝历代的古董字画,珍稀古籍,奇珍异宝等等,依次排序,遍布整个馆藏……”

    孙传庭等一群三十多人,正站着一个巨大的玻璃窗前,看着一个奇形怪状的铁物,一根根铁条穿梭,上面还有铁珠隐隐在滚动。

    陈奇瑜见缝插针,道:“阁老,这个是地动仪,是汉朝所铸造,历史千年,它能够预测地震,十有五六都是准的,皇家政院,工部的博士,工匠经常来观看,听说相当精致,机构复杂,他们一时半会也研究不透……”

    孙传庭背着手,伸头看了看,转头看向陈奇瑜,笑着道:“外面都说是奇技淫巧,不是正道,你们怎么看?”

    陈奇瑜等人一怔,不过反应很快,陈奇瑜接着道:“下官认为,为官者的正道是百姓福祉,不是读书。”

    他身后的一个官员旋即抬手,道“阁老,下官认为皇上说的对,读书为做官,这是谬论。若是读书为做官,岂不是说做官是正道?一心做官,还读什么圣贤书?”

    孙传庭诧异的看了这人一眼,道:“我记得你,叫做秦政益?”

    这个正是杭州知府调任江苏参议的秦政益,皇家政院老三届的生员。

    秦政益抬起手,道:“下官正是。”

    孙传庭环顾一圈,又看着秦政益道“继续说。”

    秦政益神色愤慨,道:“阁老,秦淮河上如今那‘不仕联盟’越来越大,成日里歌舞如潮,醉生梦死,昏昏沉沉,不知今夕是何年!若说读书是正道,他们读书就是了,为何现在沉寂于酒池肉林?下官认为,朝廷当重惩,以警示后人!”

    孙传庭面露不悦,道:“让你说的是‘读书为做官’这个谬论,你扯这么多干什么!”

    秦政益脸色绷直,依旧抬着手,道:“其他大人官大,顾忌多不敢说,下官官小,不怕其他,大不了回家读书种地,还请阁老鉴纳!”

    孙传庭被他堵住了,转头看向身边的靖王与张秉文,道:“这是故意来扫我面子的?”

    靖王分明从孙传庭眼里看到了笑意,瞥了眼秦政益,道:“说的是实话,没事,咱们脸皮厚,挨得住。”

    孙传庭这才忍不住笑了起来,摇了摇头,转向秦政益道:“不要当我们都瞎了,只不过腾不出手罢了,再说了,要是那些所有人反对‘新政’的人都能在秦淮河上醉生梦死,我倒是愿意给出嫖资。”

    孙传庭说的轻松,但话题着实尴尬,不宜深究。

    张秉文见着,打圆场道:“这件事的根本,还是朝廷纲纪不伸,我们有责任,你们的也跑不了。”

    秦政益眼皮动了下,醒过神,抬起手道:“下官愚钝,还请阁老责罚。”

    陈奇瑜听出来了,连忙道:“诸位大人,咱们今天看展览的,闲话是不是待会儿再说?”

    孙传庭‘嗯’了声,道:“走。”

    陈奇瑜领路在一旁,飞快的解释道:“展览馆是面对所有人的,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哪怕是外国人也是一视同仁。展品囊括中外海内,古今往来,多达数万件。每天都有数百人来,各地慕名而来的更多,展览馆已经请示皇上,准备在各地开设分馆……”

    孙传庭走着看着,不时点头,很多东西,即便是他也大开眼界。

    这一看就是一天,孙传庭等人很是满意,临走前与陈奇瑜道“倭国那边的嫁妆很是丰厚,除了真金白银,粮食外,还有众多的古物,到时候,我会请示皇上,给你们分拨出来,要大明所有百姓都看看。”

    这是记录秋千功勋的另一种方式,直接,暴力!

    陈奇瑜抬起手,连忙道:“谢阁老。对了,这牌匾是皇上亲手所提,还缺一篇序言,不知阁老可否辛苦一番?”

    孙传庭不的神色的看了他一眼,道:“再说吧,最近很忙,明天还得去贸易大会走走,要见不少人。”

    陈奇瑜道:“对了,下官想起来了,欧洲来了很多使者,官员,还有很多商户,由外事局接待的,都希望能够见一见阁老。”

    孙传庭道:“嗯,巩永固已经说了,明天安排一下,都要见一见,听说,单子很大?”

    陈奇瑜道“魏良卿那边向我透露了一些,茶叶,瓷器,丝绸,布匹,玻璃等订单金额就高达五百万两白银,其他的香料,火器,船,甲胄等,可能超过千万白银……”

    孙传庭眉头一挑,道:“这是三天的,还是一年的?”

    陈奇瑜沉思片刻,道:“严格来说,只能是今天的订单,因为香料的生意很大,每年都是千万白银以上……”

    孙传庭对于神龙府的账目知道的并不详细,详细的,或许只有乾清宫知晓。

    孙传庭想了想,道:“听说,神龙府计划在多个地方建立这类这样的地方?”

    陈奇瑜道:“已经着手了,目前广州,天津卫,安南的神龙三个地方推进的最快,估计明年就能开始了。”

    孙传庭若有所思一阵,道“你们南直隶要做好配合工作,不能拖后腿,明里暗里使绊子,对于那些反对声,要坚决的压下去!朝廷也会发布一系列政令,推动神龙府的发展,你们心里要有数。”

    陈奇瑜以为这是孙传庭对他的敲打,连忙抬手道:“阁老放心,下官知道怎么做。”

    孙传庭喝了口茶,道:“明天先见一见奥斯曼的特使,苏伊士运河必须要开,必须要掌握在我大明手里!”

    陈奇瑜看着孙传庭,道:“那特使,似乎一直想要购买我大明的舰船还有火炮,帅府那边在有意的卡着舰船,火炮更是没给。”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