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衣卫是干什么吃的?”听到消息,魏忠贤都快气疯了。

    东林党是一刻也不让他安生,随时随地都能整出幺蛾子。

    魏忠贤越想越气。

    “杨涟人还在诏狱中呢,半残了竟然还能写血书骂杂家。快给杂家想法弄死他!”魏忠贤狞声大叫。

第一O一章:冯铨的绝户计(求票、求收藏)() 
京城,魏忠贤的私宅

    面对愤怒欲狂的魏忠贤。

    “督公息怒、息怒。小儿觉着这其中有诈啊。”崔呈秀紧张的说道。

    为个半死的杨涟要是与信王弄的关系破裂,那就太不值得了。

    “有诈?”魏忠贤摸摸他那光溜溜的下巴,强压怒火思索道。

    “是啊,督公。”

    您想,就算那份血书是真的,怎么会流传出去的?

    锦衣卫就真的敢对抗督公?

    还有一点,杨涟人还在狱中,东林他们就不怕您真的弄死他?

    依小儿想来,他们应该是知道了信王殿下在保杨涟了。

    东林他们故意搞了这么一出,要是杨涟真的死了,信王殿下会怪谁?

    “当然是怪督公啊?”

    听崔呈秀一番分析,魏忠贤慢慢冷静下来。

    “是啊,要是杨涟真死了,信王肯定是以为杂家干的。平白树一大敌,不合算。东林党用心可真毒啊。”

    “那此事就此作罢?”魏忠贤有些不甘心的问。

    要不是有信王护着,就凭此血书,不论真假,杂家都会真的去结果了杨涟。

    “督公,杨涟六人既已严密关押,于我等已无妨碍,我等就不用再去管他。留他们一条残命在诏狱养老鼠吧!”

    看出魏忠贤的不甘愿,冯铨轻描淡写的把六君子抛到一边。

    “都没了旗帜护身,东林党还敢推波助澜的如此闹事。我等正好借此风头进行第二步计划。”

    冯铨看着魏忠贤的眼睛,一字一顿的说道:“请督公查封东林书院,抓捕高攀龙。”

    崔呈秀闻言身子一震,终于走到这一步了吗?

    高攀龙在东林党的地位,可不是杨涟等人可比的,他是真正意义上的东林大佬。

    东林书院的建立,就有高攀龙的功劳。他是东林党的创始元老。在东林党,他素与顾宪成并列,有高顾之称。

    高攀龙论著的身本论、天下一身论、身心论更是东林党的思想源泉。

    论在大明文人阶层的名气和地位,高攀龙远远高于杨涟。

    如此著书立说、开创流派的大佬,怎么敢动?

    虽然崔呈秀就是因为高攀龙的弹劾,走投无路下才投靠的魏忠贤。

    崔呈秀也非常痛恨高攀龙,但高攀龙的文士名声实在太大了,崔呈秀真心不敢对他下手。

    “唔……”魏忠贤沉吟片刻。

    魏公公虽然不是文人,可他也知道,一碰高攀龙,那就与东林党真的是不死不休了。

    值得吗?

    想想自天启元年至今,他与东林党的恩恩怨怨,魏忠贤痛下决心。

    谈什么不死不休,双方早就势同水火了。

    东林党几时想与杂家和解?

    他们连同是文人的异党,都无法容忍,何况杂家!

    既然双方完全无可化解,现在他们又挡了杂家的通天大道,那就彻底的做个了断吧!

    问什么值不值?

    只要能达成杂家的心愿,一切都值。

    “小冯,用什么名头?”魏忠贤脸上松弛下来,微笑着问道。

    崔呈秀浑身巨震,他知道,魏公公已经做出了他的选择。

    冯铨欣喜若狂。

    他本来还在心中组织语言,想再努力劝说一下魏忠贤。没想到魏公公这么快就下了决定。

    魏公公的这份决断,啧啧。

    东林党,你们的末日到了。

    “督公,名头就在东林书院上。”

    冯铨脸上也带出微笑。大仇可期的愉快心情,让他的脑筋也转的格外快。

    “此话怎讲?”魏忠贤一时还没想明白。

    此计好毒。

    崔呈秀倒是瞬间明白冯铨的想法。

    可他真不愿执行此计,这是真正挖东林根子的绝户计,会得罪整个文坛。

    冯铨却与崔呈秀心思完全不同。

    他就是冲着搞垮东林党来的,计不绝,怎么能彻底击溃东林党。

    “督公,偌大的一间书院想维持下来,资金从何而来?”冯铨笑着反问。

    “妙啊!小冯,好计、好计。”魏忠贤顿时明白过来。

    那么大的东林书院想要维持运转,每年所耗资金可不是小数。

    东林书院所需的资金从何而来?

    不外乎亲近东林的人掏的捐款和拉来的赞助。

    那这些资助东林的钱又从哪里来的?

    以那帮风流倜傥的文士习惯,绝不可能是自己掏腰包。

    肯定不是向富商豪强打秋风,就是挪用公努。

    相比打秋风,挪用公努的比率更大一些。

    这是多好的罪名!

    这远比六君子那种粗糙炮制的罪名,来的更名正言顺。

    那些东林名士,一向视这种助学行为,为扬名之举。

    估计赞助的钱款,没人会故意隐藏,应该会很好打听。

    高攀龙也不会例外。

    用这个罪名去抓高攀龙,多么的名正言顺、无可挑剔。

    高攀龙是东林书院的主持者,东林书院的所有捐助名录和来往账目,他肯定会有所掌握。只要能从他手中撬出账本,那整个东林党都在掌中了。

    魏忠贤和冯铨相对大笑,两人的影子在烛火映照下摇摆、扭曲、张牙舞爪似要择人而噬。

    “既如此,督公,可让苏松织造李实就近探听信息,挑选证据确凿之人上报。”

    崔呈秀恍惚一下,赶忙进言。

    东林失败在即,他可不想因为东林误了自己。能抓高攀龙,也正好为他报那昔日的一箭之仇。

    魏公公已经决断了,那他就紧跟魏公公步伐,安排具体实施吧。

    东林党大肆传扬血书内容的消息,传到朱由检耳中。

    朱由检放下手中的船模,轻叹一口气。

    杨涟的血书是真的。

    那是杨涟受刑醒来时,认定自己必死时写的绝笔。

    血书被一个狱卒拿走了。

    朱由检还清楚的知道,那份血书卖了50两银子。血书也的确是东林的人买走的。

    因为那个狱卒本来就是夜来香的人。

    朱由检真没想到,东林党会那么迫不及待的把血书内容传的天下皆知。

    这是恨杨涟不死吗?

    如此行径,东林党不是真的愚蠢,就是别有用心。

    想来,应该还是后者居多。

    他们还真以为魏忠贤好对付?

    他们是真不知道魏忠贤疯起来到底有多可怕。

    魏忠贤就是一个混混赌徒,他最不缺的就是孤注一掷的气魄。

    东林党一再如此激烈的刺激魏忠贤。

    当魏公公最激烈的手段降临时,看东林党人是否还敢再做秋蝉之鸣?

    只怕到时候都成了噤若寒蝉吧。

第一O二章:苏州民乱(求票、求收藏)() 
天启四年10月

    苏松织造太监李实,举报原苏松巡抚周起元贪污公努10万两。

    以此为引,魏忠贤向东林党发起全面攻势。

    针对周起元,魏公公直接安排东厂番子出京去抓人。

    魏忠贤吸取了六君子案的教训,直接派遣东厂中他的忠心部下,意欲将案件走向牢牢掌控在手中。

    这事关连根拔起东林党的大事,魏公公实在不敢再相信锦衣卫的办事能力。

    还是东厂,魏公公更放心一些。

    计划总是不如变化快。

    事情还是发生了魏公公意想不到的变化。

    负责抓捕周起元的东厂番子出事了。

    准确的说,是负责抓捕周起元的一部分东厂番子出事了。

    周起元免职后,住在家乡福建漳州。

    负责抓捕他的东厂番子,千里迢迢的从京城出发。

    番子们路过苏州,在苏州修整了两天。

    因举报周起元的苏松织造太监李实就驻在苏州,东厂番子就在苏州留下几人,负责整理李实的举报材料。大队人马还是向漳州开去。

    苏州这地界对朝廷来客,可不太友好。

    要知道,周起元有一个过命的朋友叫周顺昌,就住在苏州。

    周顺昌,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曾在朝中担任吏部稽勋主事、文选司员外郎。天启三年,东林党人大辞职离开京城时,周顺昌辞官归乡。

    周家是苏州大户、本地豪强。

    每当苏州地方与官府发生利益冲突时,周顺昌都会出面居中说合,为本地士绅争利。

    多年间,周顺昌已成为苏州本地豪绅的一面旗帜。

    碍于他交游广阔,朝中关系无数,又有东林党为他撑腰,历任苏州当地的官员都会给他几分面子。

    一来二去,周顺昌在苏州地面上,大有虎踞山中之意。

    我的地盘,我做主。

    因为周顺昌和阉党的道不同,更因为他是因阉党才病休回乡,周顺昌对阉党那是恨之欲绝。

    当初锦衣卫抓捕魏大中时,曾路过苏州。

    周顺昌就曾找上船去,想与魏大中见个面,盘桓盘桓。

    锦衣卫不敢得罪他这苏州名人,很给面子,允许了他们见面。

    可周顺昌与魏大中一盘桓就是3天。

    在苏州地界,周顺昌胆子可大的很。

    他既不害怕魏大中被抓的罪名,也不怕阉党株连。反而一心要将他的女儿许配给魏大中的孙子。

    都要当亲家了,那小酒当然是越喝越高兴。

    可锦衣卫受不了啊!

    他们是抓人的公差,又不是护送上任的公差。

    就算是护送上任的公差,哪也得有个时限限制吧?

    都盘桓3天了,锦衣卫实在忍不住了。

    当锦衣卫壮着胆子催促魏大中赶路时,周顺昌那时可能喝醉了酒。

    周顺昌脾气大发,他一边对催促的锦衣卫指指戳戳,一边对阉党骂不绝口,还主动报名,隔空挑战魏忠贤。

    “若不知世间有不畏死男子耶?归语忠贤,我故吏部郎周顺昌也。”

    看看,这就是苏州豪绅周顺昌。

    如此嚣张的归乡官员,东林党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作为本地豪绅,周顺昌与苏松织造太监李实之间的矛盾就更为尖锐。

    李实作为朝廷税监,与苏州本地豪强本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苏州本地豪强怎么会甘心将自家财富拱手让人。

    在抗税方面,苏州更是历史悠久,传统众多。

    远在万历二十九年,苏州就发生过暴力对抗朝廷税监的前例。

    当时的朝廷税官被打死十几人,税监孙隆狼狈出逃,才保下一条小命。

    如此的暴力抗税,最终苏州竟然获得朝廷的赦免。

    就连为首的葛成,也只关了10几年就被放了出来。

    从哪,葛成更是成为苏州最有名的英雄。提到他,苏州人都只称葛将军而不名。

    自那之后,朝廷官吏在苏州威风大减,面对本地豪强根本直不起腰来,总得忍气吞声才行。

    税监李实外放到苏州时,还兴奋欲狂。

    不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吗?

    相比杭州,此时的苏州更是富甲一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