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印将掌班叫了进来,魏忠贤见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太监,就怒道:”李经明,你胆子大了呀,竟然敢欺骗你爷爷我了。“

    李经明一下子跪在地上叫道:”厂公,我的亲爷爷,小的怎么敢欺骗您老人家呀。“

    ”你说这人在家里管开矿,他现在不过二十岁左右,能有什么开铁矿的经验。“

    李经明这才放下心来,继续跪在地上道:”厂公息怒,这陈修只是看着面嫩,其实都有三十多岁了,进宫前孩子都有十岁了。“

    那陈修也跪倒道:”厂公,奴婢是一年多以前进的宫,奴婢今年三十五了,在家里管理铁矿共有十二年,请厂公明查。“

    魏忠贤再确认一次:”你真的有三十五了?“

    陈修道:”确实是三十五。“

    魏忠贤这才露出笑脸道:”都起来,跪着做什么。是洒家错怪你们两个了,陈修是吧,现在如果要你去开采一个铁矿,各个方面的事你都懂吗?“

    陈修露出自信的笑容道:”别人不好说,开采铁矿之事,奴婢干了这么长时间,还是可以说略懂一些的。“

    魏忠贤笑道:”那就好,你找几个懂这行的人,做好准备,我禀告圣上后,就去给我采矿。“

    陈修道:”厂公,是原来的矿井吗?“

    魏忠贤想了一下道:”听圣上说,应该是新的,工部不愿意去勘探,所以交给我们来做。“

    陈修急了,赶紧说道:”厂公,新矿要先勘探的,不然到时没有矿或者矿石太少就不好了。“

    魏忠贤笑了:”你放心,只要圣上说那里有铁矿,那就一定有铁矿,千万不要怀疑圣上的判断,我做事的原则就是皇上说铁可以在水面上不沉,那就一定可以不沉,如果沉了,那是我们没有做好,没有做对,但圣上说的话是绝对不会错的,洒家跟着圣上这几年,从来没有看到圣上说过一句错话,所以,我们只要去到那里,找对地方开始采矿就可以了。“

第138章 开平煤矿() 
魏忠贤兴冲冲地去向朱由校报喜,朱由校道:”厂臣不错呀,那好,你先让陈修带人去迁安找到铁矿的地点,然后给我组建一个铁矿厂,我会给你一个章程,就按这个章程来,名字吗,就叫皇家铁矿厂,交由魏朝他们的建筑队完成。“

    陈修带着几个人来到迁安,首先拜会了毕自肃,毕自肃依旧是老原则,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提供方便但是不管具体的事。其实这就是最好的情况,陈修很快就在朱家沟找到了一处铁矿,朱家沟铁矿埋藏浅,挖土五尺就能看到矿石,而陈修把矿石用简单的方法进行了冶炼,发现品质竟然很好,不由大喜过望,立即向京师报喜。朱由校指示魏忠贤,扩大勘探范围,然后迅速在当地建设好矿厂,开始采矿。

    他记得后世有个开滦煤矿,应该就在滦州一带,而滦州和迁安是挨着的,于是找来魏忠贤,命令陈修勘探完迁安铁矿后,立即去滦州去勘探煤矿,先找一个名字中有开字的地方,在那里找一下试试。

    陈修在迁安勘探,又找到了几个铁矿。然后带人转战滦州,而这时魏朝已经带着建筑队开始修建铁矿厂了。

    陈修来了滦州,按照皇帝所说的找名字有开字的地方,结果找到一个叫开平镇的地方,这地方人口众多,被誉为京东四大名镇之首。陈修等人心里打鼓,这样繁华的地方如果有煤矿不早就会知道吗,皇上可不能错呀。

    结果几个人在镇子里转了一圈,才知道早在永乐年间就有人开始在这里采煤了。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几个人先来到了开平煤厂,仔细观察后来到东主的家。

    东主叫李正兵,他热情地将几人迎接进去,在客房坐下后,陈修开门见山道:“李东家,我们之所以来,是想把开来煤厂买下来。”

    李正兵眼睛闪了一下道:“不知贵东家准备出多少银子买煤矿呀。”

    陈修道:“我在煤矿那里看了一下,问了一下贵矿一年出煤的数目,按时价来说,贵矿一年可以赚六百块钱,所以我们想出十年价格把煤矿买下。”

    六千块就是三千两银子,这已经是一个很公道的价格了,李正兵却摇了摇头道:“一万五,少于这个价格不卖。对了,是银子哟,如果是新币就是三万块。”

    陈修傻眼了,这个数字相当于要白得煤矿五十年产出,这也太高了。自己开过矿场的,出的本来是公道价,看来这李正兵是不想卖了。

    陈修想做最后的努力,于是说道:“李东家可不可以重新出个有诚意的价格,让我好给东家回话。”

    李正兵笑了笑道:“不二价,好走不送。”

    陈修无奈告辞而出,立即将消息传回京内。魏忠贤接到报告大怒,他么的小矿主都欺负到头上来了,他立即派人去永平府查开平煤矿的交税记录,然后说他少交了税,封了他的矿,看他还怎么得瑟。

    东厂的一个掌班带人来到滦洲税务司,直接找到了东厂派驻的监督员,结果一查税务司的收税记录,发现根本没有开平煤矿的名字。

    掌班大喜,还准备说他少交税,想不到他根本没有交,那这下连伪造证据都不用了,直接带着税务司的官员来到开平煤矿,封了矿,将李正兵抓了起来。

    李正兵本来在这里开个小煤矿,每年如果赚上个五六百块钱已经算很不错,看陈修几人要买矿的样子很急,就想赚一把大的,索性来了个狮子大开口,想不到却引来了税务司的官员。

    不过他一点也不惧,对着掌班大吼道:“你敢抓我,你知道我妹夫是谁吗?”

    掌班看着税务司的官员道:“这家伙妹夫是谁,这么厉害呀。”

    税务司的官员以前和王正兵打过交道,要他按律交税,结果王正兵根本不理他,直接抬出自己的后台,原来他的妹妹是李三才的儿子李明盛的小妾,而这个煤矿本来是李明盛名下产业,当做买他妹妹的钱给了他,他经营不善,煤矿一直半死不活地吊着一口气。

    掌班却是个心事灵便的人,他多长了一个心眼,问道:“那这个煤矿现在是李明盛的还是王正兵的?”

    王正兵却听到了,得意地大声叫道:“当然是我妹夫的。”税务司的官员也点了点头。

    掌班想了想道:“先抓到税务司里,我先要看契,确定后才能向厂公报告。”

    众人回到税务司,先到州里看了底契,确实这个煤矿还是在李明盛名下。他大喜之下,急忙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回到京师。

    魏忠贤接到报告后也是极为高兴,不过他还是先去找朱由校。朱由校看了信后想了一会道:“厂臣的意思是?”

    魏忠贤道:“圣上,这是一个好机会,可以将李明盛陷在这件事里,李三才总不能看着他长子进诏狱吧,到时说不定就可以把李三才的钱挖出来一部分了。”

    朱由校笑了,这确实是个机会,李三才富可敌国,如果不挖一大半出来,自己心里实在是不舒服,不过他还是对魏忠贤说道:“你让东厂顺着这个线头查,不可能只有这一件事有问题的,拔出萝卜带出泥,要查到确实的证据,关着李明盛敲诈李三才的方法没有什么用的,他拿十万两银子出来赔偿你总要放他了吧,这对于他的家产算个什么?眼光放远一点,抓住铁证了,到时候他的家产全部都是我们的。”

    魏忠贤眉开眼笑:“还是圣上厉害,奴婢眼窝子浅。那煤矿的事怎么办?”

    “李明盛抗税,当然是没收呀,让陈修快点把煤勘探好,那里和迁安很近,又有滦河,正好可以建一个铁厂,直接炼好钢铁送到京师来。朕要大量的钢铁,越多越好。你去找孙元化,让他派几个炼钢的工匠去指导修建钢铁厂,同时在煤矿修建炼焦厂。朕现在缺的是时间,多头并进,速度会快一些。”

第139章 东林再驱方从哲() 
东江已经基本搞定,而辽民进入近卫军后,近卫军人数大涨,卢象升看过辽兵们的训练后,觉得如果辽兵再训练两三个月,就可以和老兵们一起前往辽南了。因为基本的训练已经完成,而辽兵的素质很好,两个月里,所有的人都拿到了一级刺杀勋章,有半成的辽兵已经拿到了二级刺杀勋章。这比京营原来的士兵成绩好多了。

    朱由校准备等西南近卫军回京后,将近卫军重新组编,然后就派遣近卫军前往辽南,与辽西和东江配合,先收复金复盖海四州,在辽东钉下一枚硬钉子。

    一方面可以接应南逃的辽民,另一方面以辽南为战场,进行练兵,他还有很多事要做,但之前先要打造出一支百战强军来才行。

    这时候毕自严来报,今年的商业税收缴情况不容乐观。从天启元年十月开始收商业税,到二年六月,八个月里收税总额是二百二十万块钱,合一百一十万两银。这个情况看起来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因为就算是收税最多的万历三十一年,解入京师的矿监和税监总收也不过是一百零九万两白银。

    但是账不是这样算的,万历时确实只有那么多银两入库,但太监们绝对不可能只收到这么银两呀,按毕自严和徐光启的估计,太监们最多只会上缴一到两成,所以现在收的商税数目是远远不够的。而据毕自严所说,最主要的问题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矿业税的问题,一个是高官显贵们的免税和逃税问题。

    矿税是万历年间最被人诟病的政策,光宗登基时就已经废除了,所以现在没有专门的矿税,是按照行商的规则来收的,但是矿主采矿以后,一般都不运往其它地方,而是就地炼化,然后再将炼化后的产品运往他处,这样其实只收到行商税,矿业税根本就是没有收。

    而明朝高官显贵们坐着车船过钞关时是不收税的,后来发展到只要是有他们的旗子挂着的车船,也不能收税,这样大量的商家就把自己的车船挂靠在他们名下,交一些钱换来一面旗子,这样就可以免税了。

    其实上次魏忠贤去调查李三才的财富来源时,就已经向朱由校做了汇报,李三才敛财的途径之一就是别的商家的挂靠。他任河运总督时,大量收拢商家,他的船走在前面,商家的船走在后面,都说是李家的船,这样大量的税额就这样流失掉了,而李三才则按钞关应交税额的四成到五成收取保护费,所以才能赚得盆满钵满,积下偌大的财富。

    朱由校查抄晋商赚了一大笔,而卖镜子赚了一小笔,虽然大学城的建造花了一些钱,但很快就可以通过卖房子赚回来,所以内帑还是很充足的。而户部八个月可以收二百多万块钱,一年就是三百多万块,这与原来相比已经是大大增加,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的话,那商业税应该会大幅增长,那朱由校减少农业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起义问题的设想就能实现了。

    所以第二天的小朝会上,朱由校决定把户部收商业税遇到的问题摆在各位大臣的面前,让大家讨论应该如何解决。

    然而朝会开始大家见礼以后,朱由校还没让毕自严出列,孙慎行却先出列上书要求严惩“红丸案“首恶李可灼、方从哲罪,认为李可灼当斩,方从哲应该革职,而刑部尚书王纪与侍郎杨东明也建议逮捕李可灼、崔文升,并削方从哲官,令其还家。

    朱由校大怒,上次要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