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卫军一部分在山东平乱,一部分在贵州平乱,所以给袁崇焕的兵只能从山海关里面挑。王在晋让袁崇焕自己挑选,袁崇焕挑选了赵率教和李承先。

    赵率教原本是副总兵,但在辽阳之战中败逃,结果朝廷让他们戴罪立功,但职务就没有了。李承先官职是游击,向来有勇力,三人带六千兵,往宁远而去。

    到了前屯,游击鲁之甲已经把十三山的六千难民安置在这里了。袁崇焕去见鲁之甲说:“皇上命我节制关外各部兵马,前去十三山,鲁游击可用少量人手驻守前屯,你随我去十三山吧。“

    鲁之甲道:”卑职请佥事出示圣旨。“

    袁崇焕怒道:”圣旨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鲁游击竟然畏敌如虎,莫非欺某掌中刀不利吗?“说罢将佩剑抽出一半来。

    鲁之甲吓住了,于是答应自己率两千兵随袁崇焕前去。袁崇焕这才换了笑脸道:”他日领功之时,鲁游击可是会感激崇焕的。“

第119章 十三山() 
一行八千人又走了一天多,终于来到了宁远。宁远城已经有些破败了,袁崇焕命人开始筑城。赵率教惊讶地问道:”我们不是要去十三山吗?为什么要在这里筑城呢?“

    袁崇焕笑道:”尔等可知兵法,十三山离此地一百余里,若我们前去十三山,建奴占据此地,我等后路不是全断了吗?这八千人到时可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赵率教反驳道:”我们到十三山,打败建奴后即可掩护义民退到海边,建奴既败,又何力可取宁远?建奴若胜,难道我们还能回来吗?“

    袁崇焕怒道:”兵书有云,未虑胜,先虑败,若我军败,则有宁远可以支撑。尔等休要咶噪,按我的意思做就行了。“

    他是主帅,又是文臣,赵率教不敢再和他争辩,李承先则根本不管这些事,袁佥事说是什么就是什么,而鲁之甲早就被吓住了,也是不吱声。

    宁远城小,而且被破坏得不是很厉害,所以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基本上将城墙修复得差不多了。赵率教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每天看三四次建筑进度,却无法可施。筑好城后,袁崇焕召集三将,开始分配任务:”赵希龙你和李游击带兵四千,前去十三山,本官和鲁游击在宁远等两位凯旋归来。“

    赵率教还没有开口,李承先忍不住了:”佥事,我们有八千人,为何只派四千兵去十三山呢?宁远守城,一千兵足矣,请佥事深思。“

    袁崇焕道:”本官为尔等守住后路,尔等才能毫无顾忌地前住十三山,兵少如何守得住宁远,尔等将本官安危置于何地?“

    鲁之甲道:”佥事,末将愿前住十三山。“他事后已经反应过来上当了,但形势比人强,他一小小游击,无论如何是没办法反抗身为佥事的文官袁崇焕的,现在他只想离他远一点,免得到时又上了他的什么当。

    袁崇焕瞪了他一眼,见他心虚地低下头才说道:”如何调兵遣将是本官职责,如何作战才是尔等职责,鲁游击不要搞错了。“

    于是这场争论以袁佥事大胜而告终。赵率教和李承先带着四千人出了宁远城向十三山而去。

    十三山在锦县东七十五里处,高大约两百丈,方圆大约二十多里,共有山峰十三座。这时围攻十三山的是李永芳带领的汉军,还有少量的后金督战队。

    李永芳从四月开始围攻,三个月了,还没有攻下,而且还有大量的汉人从十三山逃到觉华岛等地去了。努尔哈赤已经派人骂过他一次了,可他也是没有办法呀,汉军战斗力差,而十三山有地利,他们的首领杨三武功好,为人义气,还懂些兵法,在汉民中威信极高。仅凭汉军的人数,又没办法将山团团围死,总会留有缺口,这样下去,一年也打不下来呀。

    努尔哈赤显然不可能给他一年时间来打下十三山,李永芳绞尽脑汁,却没能攻下,只好用他最擅长的方法——策反。他派了部下混入十三山内部,结交十三山中有意投效后金的汉民,准备找机会作掉杨三,然后将十三山汉民一网打尽,他十天前派人进山,而这时,赵率教已经率军到了十三山附近。

    十三山上,杨三正在召集几个头目开会。虽然李永芳攻不下十三山,但十三山的日子也不好过,没有足够的兵器,食物也支持不了多长时间,唯一的凭借就是地利,杨三先说道:“这样下去,我们要改变策略才行,各位兄弟有什么好的建议,都来说一说吧。”

    “不管怎么样,我都是不会投降建奴的,我准备晚上下山,跑到海边找条路,游泳也要游回关内。”这是杨三的结义兄弟刘一刀。

    “一个人走不行,要走就要一起走,丢掉这里的兄弟姐妹们,于心何忍。”这是杨三的另一个结义兄弟张召云。

    “建奴势大,我们现在粮食又不足,如果不行,不如我们先假装投降,然后再找机会逃出去吧。”这也是杨三的结义兄弟毕麻子。

    “我哥说得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如先假投降,以后再说吧。”这是毕麻子的兄弟毕三。

    这时大家都把眼光投向杨三身旁的刘伯泽,他是个秀才,足智多谋,在十三山抗争的关键时刻毁家筹得大量米盐前来支援,深得杨三信任,隐隐是山中的二当家,他咳嗽了一声,缓缓说道:“投降是不行的,不管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人呀,是不能退的,退了一步就会想退第二步,退呀退呀就慢慢习惯后退了,建奴也是人,我们这么多人,最多一起死在这里,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想让我们汉儿剃发易装,做梦!”

    众人都赞道:“刘大哥说得太好了,头可以断,发不能剃,死了还要去见祖宗呢。”

    毕麻子也说道:“刘大哥一句话点醒了我,我一定要和建奴死拼到底。宁死不剃发。”

    众人都叫着“宁死不剃发”,杨三微笑着道:“大家伙儿都这么想就好了,至于粮食的事,我们还能支撑一段时间,我已经让李正去找王经略,算时间应该早就到了,很快就会有官兵来救我们的,大家再坚持一下就行了。先把自己的地段守好,不要让建奴有机可乘。”

    毕麻子回到自己的防区大剑峰,脸色阴沉沉的。毕三跟在后面进了房间,说是房间,其实不过是个草棚子。房间里有人,一个二十多岁的文士站起来,对着毕麻子行了一礼道:“不知毕游击这次可有收获?”

    毕麻子草草地回了个礼道:“李先生,杨三和刘伯泽都是死脑筋,想要和大金兵拼命呢,刚才我提议降了大金,差点露了馅。”

    文士笑了笑道:“我早对毕游击说过,他们是不会降的,为今之计,只有先下手为强,做了杨三几个领头的,到时大家都听毕游击的,事情可就妥了。”

第120章 攻山() 
这是李永芳派来的谍子李先成,他本来和毕麻子是熟人,知道毕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上山后他把李永芳的条件一摆出来,毕麻子一听可以封为游击将军,立即就动了心,他家九代都是平民,自然对将军这个称呼趋之若鹜,于是两人一拍即合。

    “可是我们人太少呀,能称得上是心腹的不过十多个人,我们大剑峰一共也才五百人,他们还不一定会听我的,如果要他们杀杨三,那是一定不会听我的的。”

    李先成阴阴一笑道:“毕游击其实是想多了,你以为大家都是拥护杨三,想和大金对抗到底吗?错,他们只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所以有一个杨三登高一呼,大家就应风景从,如果游击杀掉了杨三,然后说要带大家找一条更好的路,那他们也会听你的。”

    毕麻子将信将疑,李先成又道:“只要毕游击找机会做掉杨三,自然就会成为新的头领,那时有大金的帮助,你还怕什么?”

    毕麻子道:“做掉杨三,总要找个理由吧?李先生有什么好办法吗?”

    李先成笑道:“理由太好找了,就说杨三想用十三山的人邀功请赏,根本不管山下有大金的强兵,是想用大家的鲜血铺就自己升官的路,这样大家一定会乐于看到你火拼掉他的。”

    毕麻子仔细想了一下,这确实是个好理由,于是他让外面的毕三将他的心腹们叫了进来。

    一会儿,十五个心腹一起进了屋子,这些都是知道李先成的存在的人,加上李先成的两个从人,一共是十九个人。

    毕麻子说道:“明日我准备做掉杨三和刘伯泽,你们可否愿意和我一起进退?”

    众人自然异口同声地说道:“愿与毕大哥共进退。”

    毕麻子道:“我知道各位都是好兄弟,为了让大家能够齐心合力,今天我们都把发剃了吧。”

    这下众人倒不是一边倒地同意了,毕三用阴沉的眼神扫了一遍道:“我哥这个提议不是很好吗?难道还有人想三心二意,那可就别怪我毕三心狠手辣了。”

    这下没有作声的人不能继续沉默了,一个心腹说道:“剃发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是担心如果剃发了杨三就会发现,那时他有了防备,就不容易做翻他了。”几个没有作声的连连点头。

    毕麻子笑了笑道:“大家倒是不用担心这一点,李先生也是剃发了的,可是平时是看来出来的。”

    众人看向李先成,李先成笑笑取下头上的帽子,果然周围的头发全都剃掉了,只在后面留下了一条短短的丑陋金钱鼠尾,李先成又戴上帽子,说道:“只要有帽子或者头巾,都是看不出来的。”

    这下大家都没有办法,于是一起剃了头发,也许有些人心不甘情不愿,但既然上了这条船,那就已经没有其它的办法了。

    众人又一起商量明天的计划,毕三道:“明天是杨三巡视各峰的日子,一般都只有他和刘伯泽带着两个卫士,只要杀了杨三,刘伯泽又没有武艺,那就简单了。”

    李先成道:“杀了杨三后,就说他想用大家的命来让自己升官,先把大剑峰的人心聚集起来,这样就可以把十三山搞乱了,我会派人去找李额附,到时内外交攻,可一鼓而下。”

    计议停当,大家散去做准备不误。第二天早上,杨三和刘伯泽带着两个卫士开始了五天一次的例行巡峰。杨三忧心忡忡地和刘伯泽边走边谈,刘伯泽安慰道:“我们已经送信给王经略了,他总会派人来帮忙的。”

    杨三道:“刘兄不用安慰我,其实我们都知道,朝廷官员只顾着自己,到时候有没有人理我们还真不好说呢!”

    刘伯泽原来见惯了辽东官员的嘴脸,深知杨三的担忧不无道理,但这时只能继续安慰道:“新皇登基,总会有些新举措吧,我相信朝中总会有些人对辽民有些许怜悯之心的。”

    二人一路巡行,到了大剑峰,毕麻子已经在棚子里安排了十个武艺较高的心腹,由毕三带着,准备一举格杀杨三。他站在棚外迎接杨三一行:“三哥每次都亲自巡视,可真是辛苦了,先进来喝口茶吧。”

    杨三笑道:“各位兄弟跟着杨三一起受苦,杨三心里本来就过意不去,毕兄弟还这样说,可让我脸上挂不住了,茶就不喝了,就在这里看一下吧。”

    毕麻子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妈的不会说话乱说些什么,他笑道:“大剑峰上诸事,还要请三哥示下,还是先进棚子里来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