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都御史邹元标厉声驳斥:“早就说过,失地丧城,功罪一体,你还想要推卸责任吗?”因这是皇帝所说,所以熊廷弼没办法反驳。

    接着熊廷弼又对“提审”他提出异议。邹元标接着说:“本职屡奉明旨,内云‘提审’,又有‘确审’字样,你竟然不理!今日必须进刑部下狱,是非自明,你不可抗旨。”

    熊廷弼不服,辩解说:“我奉明旨‘听问’,不是‘送问’,写得明明白白,怎能将我下狱?”

    两人争论多时,刑部尚书王纪接过来说:“你不肯进刑部,就叫锦衣卫旗尉陪你暂到天仙庵住一日,我们上奏皇上,请旨裁决。”

    熊廷弼无法,于是只好自请皇帝下诏逮捕他。

    审完熊廷弼,邹元标、王纪都带着客气的口吻说:“请王巡抚过来。”

    王化贞一进大堂,就长跪痛哭,说道:“我的苦唯有自己知道,一言难尽!”说着,从袖里取出一封信送上。

    邹元标、王纪都说:“你必须承认自己的罪过,将来一定还有重回朝班之日!”安慰了一阵,也没细审,就都站了起来,与王化贞“一躬而散”。

    朱由校问道:“这个邹元标、王纪对两人态度为什么大不相同,周应秋为什么没有说话。”

    魏忠贤小心回答:“回皇上话,邹元标、王纪都是东林党人,熊廷弼是楚党,王化贞也是东林党人,还是叶学士的弟子。周应秋不是东林党人,说话也不管用呀。”

    朱由校笑了起来,原来如此。看来自己上世的信息有误呀,这东林党人并不都是忠心耿耿的,明显的党同伐异,于是说道:“东林党人竟然敢如此肆无忌惮偏袒自己人,打击别党的人士吗?”

    “小的曾听人说,东林党的左光斗曾经说过一句话:若非同道,即为仇敌。”

    “呵呵,有意思,若非同道,即为仇敌。看来东林党是想一家独大,任何时候,一党独裁都是要不得的。你给我仔细查一下,朝中每个大臣是属于哪一个党的,我要搞多党合作,绝对不能让你一党独裁。”

    魏忠贤虽然听不懂皇上在说些什么,但至少自己要干什么还是听明白了的,所以行礼退出后,立即让人清理朝中大臣的党派归属,以便报于皇上。

    朱由校听了左光斗这句名言后,心里又犯了些思量,于是他召来王体乾,问道:”你查一下徐光启和孙承宗谁先中的进士。“

    王体乾躬身道:”圣上,奴婢记得两人都是万历三十二年中的进士。“

    朱由校奇道:”你每个人中进士的时间都记得清楚?这么厉害?“

    王体乾连连摇头:”奴婢只是对四品以上官员的资料做了一个统计,以备皇上随时查询。“

    朱由校道:”两人是同一年中进士,朕记得徐光启比孙承宗的官阶一直都高,为什么我要升徐光启当尚书内阁和大臣们都要反对,而孙承宗入阁反而没人反对呢?“

    王体乾低着头道:”奴婢不敢说。“

    ”恕你无罪,你说吧。“

    ”奴婢认为,内阁中大多是东林中人,朝中大臣特别是言官也是东林居多,而徐先生并不是东林人。“

    朱由校想来也应该是这样,他笑了笑道:”王体乾,你家里还有些什么人呀?“

    王体乾跪倒在地:”奴婢父母早亡,如今家中尚有一兄一弟,并侄子侄女等人。“

    ”有没有想过从侄子里选一个过继你的香火呀?“

    王体乾连连叩头:”皇上,奴婢做梦都想呀。“太监因为不能生育,所以很多大监都会过继一个儿子继承自己的香火,而明代太监想要收继子,必须要皇帝赐才行,当然偷偷摸摸的有,但那是得不到别人承认的。

    ”好吧,你办事确实不错,朕赐你选一个侄子过继到你名下,承了你的香火。“

    王体乾激动得全身颤抖,为免君前失仪,他一直等到走出御书房很远以后,才开始放声大哭,那哭声中却偏偏有着那压抑不住的欢喜之意。

第106章 生日蛋糕() 
这一天,朱由校在皇后宫中吃过晚饭后,便要人拿象棋来,准备和皇后下两盘。围棋他是一窍不通,所以只能下象棋。皇后边下棋边笑着说:“明天是段妃生日,段妃想请陛下去她那里吃晚饭呢。”空气中都飘着浓浓的酸味,可惜朱由校闻不到。

    “哦,生日呀,我还不知道呢,皇后真是好样的,以后你们的生日都要提前告诉我呀,我好早做准备。”

    “陛下是要做什么准备呀?说来听听,臣妾也很好奇呢?”

    朱由校笑笑道:“这个皇后明天就知道了,我去做准备了,等会过来。”

    张嫣满面笑容,咬牙切齿地看着朱由校走了出去,决定今天晚上不让朱由校近身。

    朱由校却一点也不知道,他找来了御膳房的管事,和他说了半天,总算让他明白什么是蛋糕,至于作法朱由校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说在面粉里面加鸡蛋,然后象蒸馒头一样就完了,至于奶油什么的,确实没有,但是竟然有糖渍的水果,他吩咐要在蛋糕上面放上一些,至于蜡烛什么的就很简单了。

    等他回到皇后宫中时,张嫣已经睡下了,说是肚子痛。朱由校要传太医,张嫣说不要紧的,自己休息下就行了,请皇上去段妃处去睡吧。

    朱由校这才回过味来,皇后这是吃醋了呀,不过自己到底是做了什么事让皇后吃醋的却是不明白呀。于是吩咐就在这里睡,洗漱过后上床,搂过皇后问道:“宝珠是哪里不舒服呀?我来给你摸一摸。”

    张嫣不理他,转身背对着他,朱由校乘机用手轻轻抚摸她的腹部,这下张嫣一动也不敢动了。她极其敏感,朱由校早就知道,所以抚摸的地方就慢慢地向上移动,很快,肚子痛的张嫣肚子也不痛了,其它地方却痒了起来,这让朱由校得意非凡,两人翻云覆雨一番后,收拾停当,问她今天是怎么回事,干嘛吃起段妃的醋来了。

    “没有呀,臣妾怎么会吃段妃的醋呀!”

    “少来这一套,早说了,没人的时候不要臣妾呀什么的,要说我或者宝珠,到底是怎么回事呀,说!”说着一巴掌轻拍在她的臀部,打得她媚眼如丝,斜睨着朱由校,象要滴出水来。

    “我还没回过来,你不要诱惑我。老实交待。”朱由校慌了,连忙申明自己正处于无力交战状态。

    张嫣轻啐了一口:“每天不知道想些什么事。宝珠没有吃醋,只是想着明天段妃就有十六周岁了哟,宝珠还要等半年才到。”

    朱由校明白了,原来是说的十六岁才能准备怀孕的事。于是轻声安慰她,半年很快的,到时皇后一定会给自己生一个健壮的孩子的。总算把她哄睡了。

    第二天下午,御膳房的管事将蛋糕送来了。朱由校觉得很不错,赏了他银子,然后让人通知皇后和王良妃都去段妃宫中。

    估计两人应该都到了,他才亲自拿着蛋糕来到段妃处。三个人正在谈论皇上让她们聚在一起是要干什么,段妃红着脸说:“上次皇上说过娥皇女英的故事,难道是想?”其实上次朱由校说的是让她和王良妃一起三人睡一床,现在连皇后也叫来了,难道是四人一床?和王良妃三人一床倒是可以考虑的事,只是四人的话,皇后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这样想着,脸更红了。

    朱由校正好听到这句话,心里大喜。其实他也知道这个很难,因为皇宫中伺寑都是有记录的,这种情况下让他作出两人同时伺寑的事,会有大臣骂的。

    他慢步走进门,将蛋糕举起道:“当当当当,蛋糕来了!”然后放在桌子上。三个女孩盯着这个奇怪的东西,张嫣问道:“陛下,这个蛋糕是干什么的呀?”

    “这个叫生日蛋糕,就是过生时吃的。”朱由校详细地解释了蜡烛及阿拉伯数字的意思,以及整个仪式的过程,然后开始教她们唱生日歌,很快,“祝你生日快乐”的声音就在段妃宫中响起。

    许愿吹过蜡烛后,张嫣问道:“许的是什么愿呀?”段英脸一红,朱由校忙道:“不能说的,说了就不灵了的。”王婉笑道:“虽然段姐姐不说,我也知道是什么。”

    晚上朱由校就留在段妃宫中,段妃终于满了十六周岁,达到了皇上规定的可以怀孕的年纪,心里甜蜜蜜的,这一夜刻意逢迎,欢好过后又将腿曲起来,不让朱由校动她,朱由校问她是干什么,她羞笑道:“这是奉圣夫人告诉我们的方法,说是可以增加那个的。”

第107章 辽东与西南() 
王在晋出任辽东经略后,先带人视察了关外形势,然后给朱由校写了一封奏折,要求在山海关外八里的位置重新修一座城,也叫重城,用来抵御后金。

    而这时随王在晋出关的幕僚袁崇焕则直接向首辅方从哲上书,认为王在晋的筑城策略有问题,应该在宁远筑城,在奏折中他放出豪言:“给我兵马钱粮,一人独守此!”方从哲将两人奏折呈上,请皇帝定夺。

    朱由校先看了两人奏折,王在晋认为辽东耗费太多,这样下去会将国家财政拖垮,所以最好是将辽民迁入内地,这样会大大减少消耗。袁崇焕则认为在宁远筑城,布置从山海关到宁远的防线,再可以从宁远一直筑城到后金所占的辽东,用城将后金困死。

    不过朱由校对袁崇焕的那句豪言倒是有些看法,给你兵马钱粮,那算什么独守?意思是功劳归你一个人吗?然后就是用城将后金困死,那要多少钱呀,亲你知道吗?

    他先将徐光启找来,问了一下辽东历年所用经费,结果发现,从万历四十六年闰四月起至泰昌元年九月止共发过一千五十一万五千七百二十三两(明实录)。

    两年多时间花了这么多钱,而据徐光启所说,朝廷今年的财政收入还不到五百万两。

    朱由校询问徐光启的看法,徐光启迟疑一会道:”王经略之前任职为总理辽东户、兵、工三部侍郎,专门管理辽饷事宜。“

    朱由校心里有了底,徐光启也认可王在晋的策略。第二天朝会上,他将两人奏折交给大臣们讨论,不料大臣们大多以不了解情况为由,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倒是让朱由校高看了一眼,不过他仔细想了一想,也明白了,上次熊王之争让大家都有些害怕了,生怕自己支持的人最后出问题,即使不牵连到自己,也会影响到皇帝对自己的看法,好一群明哲保身的君子。

    这时,孙承宗出列,表示愿意去辽东亲自视察,看谁的方案更符合实际。朱由校本来已经决定要用王在晋的方案,但既然孙阁老自己要去,当然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

    今天还有更重要的事,就是西南策略问题。在解围成都后,秦良玉和鲁钦攻克二郎关、佛图关后,会合了南坪关的白杆兵,收复了重庆,杀死贼将张彤。然后又收复红崖墩、观音寺、青山墩等贼军重要据点,一直攻到永宁,奢崇明兵败逃往水西,天启元年十二月,秦良玉彻底平定奢崇明四川之乱。

    平乱后,朱燮元秦良玉鲁钦等人都上了奏折,从奢崇明叛乱的起因,过程到最后的处理方案,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三人一致认为,奢崇明叛乱,固然有其野心膨胀的原因,但当地官员对土司盘剥过甚,却是引起叛乱的最重要的原因。

    至于事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