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额尔克孔果尔一愣道:“我们各部落都已经派出兵力协助朝廷北征了呀?”

    熊廷弼笑道:“是呀,每个部落都出了一些兵力来协助朝廷,但是各部首领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呀。朝廷心里过意不去,当日虽然嘉奖了内喀尔喀部和科鲁沁部,但其它各部并没有得到赏赐,朝廷想要进行补偿,却没有适当的名义,所以便想了一个办法,不再要求各部落派兵协助近卫军,而是直接在各部落中招兵,每招一名蒙古士兵,便给部落里五元,然后这名士兵在军中一年,又给部落五元,这样部落里也便落下了一些好处。”

    额尔克孔果尔心想,自己出了一万兵力,只是因为比奥巴和炒花迟了一些,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只能看着他们俩的玻璃镜子流口水。如果按现在的价格,自己首先就可以得到五万元,然后每年又可以得到五万元,这样就不说奥巴他们赏赐得到的小镜子了,就算是那种等身的大镜子,也是想买几面就是几面了。

    当然,这样会不会对自己控制部下有什么妨碍呢?额尔克孔果尔在心里坚定地摇了摇头,难道自己还想和父汗一样统一蒙古吗?大明如此威势,没有把自己赶到贫寒的极北之地,这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他立即说道:“朝廷深恩,实在是让小汗佩服不已呀。”

    熊廷弼撇了撇嘴,这汉话觉得还是不怎么样呀,不是应该用感激涕零吗?他笑道:“济农愿意就好,这样做,朝廷也就不会让人在后面说厚此薄彼了。”

    额尔克孔果尔面孔微红,不过他本身就是红脸,倒是不虞被人看出来,连忙说道:“竟然有人这样诽谤朝廷,小汗与他势不干休。”

第581章 白城会议() 
熊廷弼也不戳穿他,只是笑笑。孙承宗道:“既然济农觉得这个办法不错那就好,朝廷就怕引起各部的不满,影响了汉蒙亲善的大事,所以才想出这样一个办法,让只要心向朝廷的便多得赏赐,才会让各部落的人都无话可说。”

    额尔克孔果尔问道:“我察哈尔部是真心归顺大明,愿意起全族之兵加入大明近卫军,请阁老在察哈尔部多征一些部队。”察哈尔位于其它蒙古各部与大明之间,如果想要反明,那便是四面皆敌,所以额尔克孔果尔想着既然不能造反,那还不如多出些兵力,这样可以多换些金钱来供自己消费,至于担心没有人看牛羊的问题,这根本不是问题,草原上真正放牧的倒是以妇人居多。再说,现在大明的粮食丰足得要溢出来了,草原上没有饭吃的情况几乎已经完全消失了。

    孙承宗道:“济农这样想,足见对大明的忠心。只是征兵之事要分批进行,察哈尔部多勇士,这是我们深知的,到时候多招些兵那自然没有问题。”

    熊廷弼连连点头:“济农放心,同等条件下,我们会优先征召察哈尔部的勇士的。”

    额尔克孔果尔这才放下心来,这时外面来报,各部落首领听说大明天使来到,在外面求见。孙承宗道:“既然都来了,那就麻烦济农找一个宽大的蒙古包,我们就把这消息一起告诉给各部首领吧。”

    额尔克孔果尔连道“不麻烦”,一边让人去收拾大的蒙古包,一边请各部首领进来。众首领均知汉家礼节,进来后有的作揖,有的抱拳,还有的小部落首领直接跪倒见礼。孙承宗和熊廷弼面带笑容,一一地和首领们述着闲话。

    不一会额尔克孔果尔的部下来报告蒙古包已经准备好了。孙承宗便道:“此地局促,我们一起去察哈尔济农准备的地方,也好商议一些事情。”

    众人来到大蒙古包内,孙承宗要请奥巴和炒花坐上座,两人连说不敢,一定要推孙承宗坐了主位。孙承宗推辞不过,便坐了上位,然后下面便分成两边,一边以奥巴和熊廷弼为首,一边以炒花和额尔克孔果尔为首。

    孙承宗等诸人坐定后,便开口道:“诸位首领大多都是老熟人,本阁部与蒙古诸部打过多年交道,知道蒙古人的特点便是实在,没有那些弯弯绕绕,所以我也就有话直说了。上次朝廷请蒙古各部落出兵襄助大明在西北方的征伐,结果大家都踊跃出兵,但听说有人对朝廷的赏赐不满呀。”

    奥巴和炒花是上次得到了赏赐的,自然不好说话,其它各部首领就坐不住了,额尔克孔果尔站起来道:“阁老,朝廷赏赐是有定数的,我等不敢有不满呀。”

    孙承宗笑道:“是呀,是不敢有,不是不会有。大家有意见,朝廷也能明白,也能理解。所以这次朝廷准备重新厘定蒙古出兵之事,换一种方式,让每个部落都能凭借出力的多少来得到适当精确的赏赐,请熊参谋长为大家说一下办法吧。”

    除了额尔克孔果尔外,其他人都盯着熊廷弼,张大耳朵,想着大明如何能够把赏赐适当而且精确地分给各个部落。适当他们倒是明白,大明说是适当的就是适当的,但是精确可就不是很容易能够做到的了。

    熊廷弼站起来,拱手一圈道:“熊老子是个粗人,与各位也相熟,要想精确地将赏赐分给各个部落,我们想了一个主意,要请各位一起参详一下。朝廷的意思是重新在蒙古各部落中招收兵员,加入到近卫军中。注意,不再是蒙古军队协助近卫军,而是蒙古人加入到近卫军中。之所以要这样,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个方面,是因为我们通过研究战争过程发现,近卫军与蒙古各部落军队的配合有些不大合拍,一个是擅长于奔袭的骑兵,一个是稳扎稳打的步兵,总参谋部收到了下面各个近卫军师的报告,都认为这样的配合太难,不如将骑兵打散后加入到近卫军中,重新组成新的建制,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蒙古骑兵的优势。”

    蒙古军队协助明军往西北去时,其实蒙古人很担心近卫军会把他们当成炮灰,而蒙古部落的首领自然也会有这样的担心。大明的官员和军官们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把蒙古人直接编入近卫军后,蒙古人才能真正地融入到明军中,而不会一直与明军格格不入。

    “第二个方面,各个部落出力的多少,一直只能有一个粗略的估计,这样使得朝廷在给予各部落赏赐时,可能就不容易做到面面俱到,从而引起有些部落的不满。这样一来,以后朝廷来衡量各个部落给予赏赐时,便只需要看两件事:一件是部落里面加入近卫军的人数,一件是各部落和卖给朝廷的牛马数目。以后的赏赐有了标准和量度,便不会再有贡献大的赏赐少,贡献小的赏赐大这样的错误出现,大家也就都会服气了。”

    农业部每年都要在草原上收购一批健壮的耕牛供给国内的农民使用,这些耕牛的收购价是由农业部统一制定的,称之为和买。因为农业部对耕牛的要求高,而且价格并没有商量的余地,所以有些部落便不大愿意将牛卖给农业部。现在把牛马数量作为赏赐的标准之一,等于是变相地对卖给农业部牛马的部落进行补偿,自然会让各部落头领满意。

    至于军队人数的赏赐,熊廷弼说道:“一个蒙古骑兵加入到近卫军中,朝廷会给予部落五元的赏赐,只要他继续在军,每年都有五元是给部落的。如果殉难,则有五十元补偿是给部落的。而加入近卫军中的蒙古骑兵,其家人在分配草场时享有优先权,其所有的赋税都免去,而大明军队在战争中争夺到的新草场,也会按部落中的军人数量,分配一部分给予部落,作为军人家属受到优待的赏赐。军人加入近卫军后,遇到灾害之时,他的赈济粮依旧算在原来的部落中,照人头付给。”

    这样的条件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一个参军,全家免税,这钱虽然首领得不到,但是朝廷还会给予新草场,这草场可是首领进行分配的。而且一年五元,看起来不多,但是人数一多的话可就不少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是稳定的财源,旱涝保收的。即使这个人战死了,还会有给部落的抚恤五十元,相当于十年的钱了。

第582章 招兵事定() 
炒花咳嗽一声问道:“敢问熊帅,这蒙古人加入近卫军以后的待遇如何,可是与汉军完全相同?”

    熊廷弼心中暗赞,这老家伙并没有被这大量的好处迷住了心智,首先便想到了蒙古人的待遇问题,难怪能够牢牢地控制住内喀尔喀部。

    他笑了笑道:“济农问得好。皇上一直教导我们要汉蒙亲善,汉人耕种,蒙人放牧,这才是天下应该有的景象,自然不会亏待蒙古兄弟。蒙古士兵与汉人士兵待遇完全相同,而且参军三年以上的士兵,只要愿意退役可以随时提出申请退役。参军五年以上或者是升职到旗长或者以上职位的,可以延长其服役期限到四十五岁。退役后会根据其军阶给予养老金直到去世。升职到营长或者以上职位的,可以一直服役,并在退役后安排其进入军队的其它部门,比如参谋部,后勤部,巡捕房,铁路巡捕局担任官吏。”

    炒花叹了口气,他老奸巨滑,自然明白这样会导致蒙古人中的精英慢慢地脱离部落,成为严重汉化的蒙古人。但是从军条件如此优厚,难道自己还能阻挡吗?又阻拦得了吗?不说朝廷那一边,就是自己部落里的年轻人,会如何看待自己的阻拦呢。

    他看向奥巴,正好奥巴也看了过来,两人交换了眼神,都微微地摇了摇头。大势如此,如果自己这些人敢从中阻挠大明的计划,那明天说不定部落的济农便会换人了。自己这批人已经老了,现在的年轻人见识过汉人的武力,再加上吃了几年饱饭,早已经没有了抢劫汉人的胆量,却把其他被汉人打得叫苦连天的部落视为弱鸡,这样也好,总还是要有些蒙古人要出头的,能够不再和汉人打打杀杀,去欺负那些异族,成为这个国度里面第二厉害的民族,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奥巴开口问道:“招兵是由部落招来以后送到近卫军中,还是由近卫军来各部落招收呢?”

    熊廷弼道:“现在各部落都有军队在支援近卫军,如果全部重新招收的话,确实比较麻烦,所以我们想和各位商量一下,采取折衷的办法,在当地的蒙古军队中先招收一部分士兵加入近卫军,没有被选起的士兵们则回到部落里面来。而同时我们也会在部落里面进行招兵,这样应该会减少时间,同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不知道各位头领有什么看法。”

    奥巴点了点头,其实他明白,既然大明费尽心机想要重新对蒙古军队进行征召,那当然不会由部落招来送到近卫军中,他问出口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答案,不过是存着万一的希望罢了。这样一来,朝廷就可以很容易地挑选出适当的士兵,而且部落对于被征召的士兵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小。因为能够被挑上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这样一来他们对部落的归属感又能剩下多少呢。

    孙承宗笑道:“皇帝陛下有一句话,汉蒙亲善是我大明的基本国策,不能容许任何人,任何势力来破坏。蒙古兄弟应该和汉人一样,成为保护大明的中坚力量,也会成为统治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大家一定要领会清楚。汉蒙亲如一家,则大明稳如泰山。”

    这话各部落首领爱听,而炒花等人则听出了话中那淡淡的威胁意味,大明是要将蒙古人纳人统治范围内,从根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