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明将土谢图汗封为远义王,札萨克图汗封为远安王,车臣汗封为远靖王。三汗都接受了大明的赐封,并都表示,自己将会派遣子侄到北京去朝见大明皇帝,奉上自己的贡物。

    陈奇瑜自然非常满意,大明现在要先巩固河套地区,一时没有足够的后勤能够支持对漠北的持续远征。而打了就走的风格其实并不能够起多大作用。所以漠北喀尔喀愿意与大明交好,在现阶段其实更符合大明的利益。

    而等到大明彻底击溃林丹汗,然后将铁路修到大漠附近后,那时候就由不得外喀尔喀了。听话固然好,不听话的话正好给了大明开战的借口。这就是近十年来大明的北方政策——远交近攻。

    陈奇瑜对三位汗王说道:“我大明皇帝陛下非常关心漠北蒙古兄弟的福祉,想与漠北蒙古进行各种贸易。只是路途遥远,所以想修一条铁路来连接两地,不知三位汗王觉得如何?”

    土谢图汗是三汗中人口最多的汗,他问道:“何为铁路?”

    陈奇瑜将铁路的图画拿出来给三位汗王看,并且详细地解释了铁路的作用。三位汗王面露难色道:“东西是好东西,只是这铁路要修起来,会不会太过费钱?”

    陈奇瑜笑道:“三位汗王请放心,这铁路修筑所需钱财,人力都由大明负责,只是要请三位汗王派人告诉各位牧民,铁路运行时人畜不能在铁路上,以免出现伤亡情况。”

    听说有这样的好事,三位汗王这才放下心来。又不要自己出钱又不要自己出人,一条铁路也只占那么一点地方。而铁路建成以后,对大明固然有利,对漠北蒙古也有好处呀。

    陈奇瑜拿出两张纸道:“这是内喀尔喀蒙古参与到京北铁路建设的协议书。外臣先给三位汗王读一遍,然后汗王可以让族中精通汉语的看一看其中的汉语意思,同时附着的蒙古文本也请仔细看看。”

    协议书用汉文和蒙古文书写,两种文字的意思一样,三位汗王在他读后拿过来仔细端详,发现协议中只规定了内喀尔喀蒙古有维护铁路沿线安全的义务,其它如勘测,修建都是由大明负责。这样的好事当然要签字呀。于是三位汗王在两张纸上都签了字,一张交于陈奇瑜,一张由土谢图汗收好。

    公事办完后,陈奇瑜对三汗王道:“我们听说此地离小海不远,小海在汉代叫北海,有一个伟大的汉人在此地牧过羊。所以我们想去那里看一下,不知可否。”

    土谢图汗笑道:“当然没有问题,今日请使者暂且休息吧,晚上会有节目欢迎使者。明日我们会让人带使者前去。等你们回来时,正好可以带子侄们去北京朝见大明皇帝。”

    晚上土谢图汗用盛大的篝火晚会欢迎大明的使者,使团里的人酒足肉饱回到帐蓬里后,土谢图汗又让蒙古女子来陪伴他们,被陈奇瑜拒绝了,而拉图鲁则是笑着将两个女子扯入了自己的住处。

    白健森笑道:“果然是蛮夷呀,竟然让侍妾来做这种事。”

    陈奇瑜道:“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在草原上生活本来就难,而打仗更是经常性的,所以蒙古男子少而女子多。而女子如果没有生下男性后代,在草原上也很难活下来。这样一来,便常常有这种习俗,一来是招待客人以示无私,一来是如果可以生下一个孩子也是好的。他们并无贞操观念,并不以为耻,所以不能用我们的观念来看他们的一些行为。”

    白健森道:“侍郎,一路以来,参谋部的地图大致是没有问题的。但在下官想来,来到这里的汉商较多,大家画的地图参照之下,便容易找出相对正确的地图。但后面这段路汉商应该很少走,明日起下官要带几个随从仔细考察地形,还要侍郎打好掩护呀。”

    陈奇瑜笑道:“这个放心,明天带路的人先用钱收买试试,他们应该不会防住我们的,你带几个人说要在附近看风景就行了。”

    第二天拉图鲁辞别了使团,先行回内喀尔喀去了。陈奇瑜一行便由一名千夫长带着一百多人护送向北而去。陈奇瑜将一面小玻璃镜子送给了千夫长后,那千夫长恨不得将使团里的人当成活佛敬着,白健森想要干什么都行,甚至还派人带着白健森等人在各处逛着,反正又不急,汗王不是说要好好陪大明使者到处看看吗,那就当游玩了吧。

    这近一千里的路,一共走了十五天。白健森非常满意这一路的收获。这次回去后,从大明到北海的东线这条路就全部探明白了,只要回去时再选择西线,那到时两路出兵时两边的地图就都有了。

    现在控制小海的是不里牙惕人,他们属于漠西蒙古,也就是瓦剌人。外喀尔喀人不再愿意深入,陈奇瑜也不勉强。路线找到了,以后打过来自然可以看个痛快。

第504章 近攻() 
大明使团返回土谢图汗的驻地后,漠北三汗便要派遣子弟带着三匹白骆驼,二十四匹白马跟着使团往北京城去。

    陈奇瑜以东边道路太远不好走为由,让外喀尔喀人带路从东边绕过大漠回京城。蒙古人自然没有异议,于是东边的地图也被白健森重新修订了一番。

    到达京城后,三汗各自向大明皇帝献上一匹白骆驼,八匹白马,谓之九白之贡,并表示以后每年都进贡一次。在原来的历史上,漠北蒙古进贡后金时,也只是三汗一起行九白之贡,可见漠北三汗对大明的忌惮还在历史上的后金之上。不管怎么说,大明打败林丹汗可比后金快得多。

    而使者出使的这段时间里,对于察哈尔的渗透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奈曼是察哈尔八大鄂托克中第二大的鄂托克,他们的放牧地点靠近内喀尔喀部,所以孙承宗通过炒花结识了乌木萨特绰尔济喇嘛,然后给他开出了以后会大力支持其传教的承诺,要求他去说服奈曼部长衮楚克巴图鲁台吉。

    衮楚克巴图鲁台吉很快就被在奈曼部落中有很高威信的乌木萨特绰尔济喇嘛说服,愿意在恰当的时候归顺大明。而乌木萨特绰尔济喇嘛为了提高在孙承宗心目中的地位,便要衮楚克巴图鲁去说服敖汉部长索诺木杜棱及克什克腾部首领索诺木诺延也归顺大明。

    敖汉部长索诺木杜棱被衮楚克巴图鲁说服,他和衮楚克巴图鲁一起向林丹汗进言,希望林丹汗能够与大明讲和。林丹汗却很是硬气,即使知道在武力方面不是大明的对手,但还是拒绝了两人的提议。

    而克什克腾部首领索诺木诺延也拒绝了衮楚克巴图鲁的劝说,他对林丹汗忠心耿耿,林丹汗的决定就是他的决定,他不愿意背着林丹汗与大明交好。

    天启十年三月,经过一年的时间,从西安到鄂尔多斯的公路已经修完,而从大同到归化的大归公路也建设到了丰镇。丰镇往西便是归化城,往北便可以直接到达漠北蒙古。

    大归公路是为了修建直达漠北蒙古的铁路作准备的,这条铁路名叫京小铁路,从京城出发,到达大同后便一直向北,最后要通到小海边。

    现在大明的铁产量以每年四成的速度在增加,这相当于是两年多就翻一倍。而钢产量则是每年五成的速度增加,除了采用白土以外,兵器局还研究出了一些利用鼓风机增加氧气量的方法,而兵器局的铁厂现在不再负责炼铁,只是从民间的铁厂购买生铁后炼钢,自然使产量增加迅速。

    所以修建京小铁路的铁轨并不缺少,而大量的劳工和合理的管理使得人力也没有问题,但铁路经过的丰镇等地方离察哈尔的放牧之地太近,察哈尔人随时可以轻骑出动,然后杀人毁物后扬长而去,因此天启十年一月,大明对察哈尔部西边部落发起了攻击。

    满桂的西北军区已经回到了陕西,北方军区在总参谋部的部署下,组织了大明近卫军蒙军特别支队,从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中抽调了五千蒙古骑兵,以素襄为首领,充当此次行动的左翼。

    右翼是王佐民的一个师,中路是杜光亭的一个师。周遇吉已经被皇帝召回京城商量北方军区扩军事宜,所以此次战斗由杜光亭全盘指挥。

    杜光亭先派使者晓谕察哈尔西部的三个鄂托克,请他们向东方迁移五百里。这种要求自己遭到了三个鄂托克的断然拒绝,简直是开玩笑,向东五百里,便等于将察哈尔的牧场缩小了三成多,换谁也不可能答应。

    等到使者将察哈尔人拒绝的消息传回来后,杜光亭便下令开始进攻。王佐民攻击察哈尔部多罗特人,杜乐亭攻击苏尼特部落,素襄攻击阿巴嘎部落。三路同时攻击,使得察哈尔各部彼此之间无法支援,而林丹汗率领本部来支援,也只能选择中路的苏尼特部。

    杜光亭和王佐民的师都参加过收复河套之战,所以对蒙古人的作战方式很是了解。而兵器局在皇帝陛下的指导下,制造出了汽油,除了研制皇帝所说的内燃机以外,都运到了北方军区,准备在与察哈尔的作战中试用。

    杜光亭的部队在与察哈尔本部相遇后,便命令开始使用汽油弹。汽油被装有密封的小陶罐中,在察哈尔骑兵在一里地外准备冲锋时,士兵将汽油罐抛到阵前两百步处,然后迅速地跑了回来。

    察哈尔骑兵冲到五百步时,他们都将身子伏低在马上,躲避即将来到的炮弹和子弹,然而明军根本没有开炮。一直等到察哈尔骑兵冲到汽油弹处时,明军的火炮终于开火了。

    开花弹落地后,弹片击碎了陶罐,汽油被迅速地点燃飞散到骑兵和马匹身上。汽油中放了白磷,飞落到物体上后就会附着燃烧,一时间明军阵前已经成了一片火海。

    被火烧得四处乱窜的人和马,想要逃离这片火海,却莫名地倒在了地上。有些人逃了出来,但身上的火焰顽强地不想熄灭,传来一阵阵烤肉的味道。被烧死的蒙古人狰狞的面容,马临死时的惨嘶,使得整个场面象是人间地狱。

    杜光亭面色苍白,他也没有想到汽油弹竟然有如此威力。这根本就不能算是战斗了,这就是赤果果的屠杀。旁边的参谋李德林说道:“因为燃烧太过剧烈,没有被烧到的人也会因为缺少可以呼吸的空气而死亡,我们参谋部曾经做过实验,只要被烧到,除非立即跳入水中,否则最后只能被活活烧死。”

    杜光亭叹了口气道:“这种武器太过残忍,杀戮太过。希望察哈尔经此一役后会选择投降,免得我们徒增罪孽。”

    李德林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不过如果林丹汗还是选择对抗,那我们也只能继续杀下去,杀到他们不敢对抗为止。”

第505章 汉蒙联手() 
林丹汗的内心是崩溃的,上次在归化城外的失败让他很不甘心。逃回瓦察尔图察汉城后,他仔细地回顾了归化城的战斗过程,认为明军的火铳有威力小,瞄不准,发射速度慢,近战防护力差等缺点。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部下太过贪生怕死,明军的刺刀在肉搏战中竟然可以和蒙古骑兵斗个不分胜负,只能说明蒙古人没有尽全力。

    所以这次他已经计划好,让自己本部的亲信带头向前冲,冲过明军的火炮覆盖范围后,只要蒙古骑兵人数比当面的明军刺刀多,就一定可以逼迫明军与蒙古骑兵肉搏,从而让蒙古军占据优势。

    可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明军竟然会有这种奇怪的武器是他没有想到的,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