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光启上前道:“陛下,掌握某项技能,并不一定需要知道原理的。象我们的钢厂,那工人只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就行了,而炼钢的原理要知道做什么呢?小学堂学习之后,便可以在钢厂先实习一段时间,然后就懂得了流程,自然就成为了一个合格的钢厂工人了。”

第456章 他们只是孩子呀() 
朱由校想到前世,自己读书的学校不是重点学校,有些普通班上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考上大学的希望,每天都在看,玩手机,谈恋爱中度过漫长的高中生活。当时倒没有细想,现在仔细一想也是呀,一个清洁工真的需要大学学历吗?对于一些不喜欢学习的人来说,让他学习其实是一种惩罚。

    他想了想说道:“可是,他们只是孩子呀。他们知道什么,为什么不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徐光启笑道:“陛下,孩子也是知道对错的。他们犯错,便是一步步地试探自己要做到哪一步,大人才会干涉追究。只要惩戒了一个孩子,这所学堂里至少十年之内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件。这对于提高我大明人的素质,是极为有效的。”

    朱由校道:“可是这个受到惩戒的学生这一生不就这样毁了吗?”

    徐光启答道:“开除或者劳动改造,并不会毁掉一个人。退一步说,在老师三令五申之下还要犯错的人,毁掉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放纵了他,很快大家都会跟着他来学,这样一来,毁掉的可就不是一个人了。”

    朱由校悚然而惊,作揖道:“谨受先生教诲。”这便是中国与西方最大的区别了。西方强调自由,而中国人却强调纪律之下的自由。朱由校一直认为,自由当然是好的,但是过度的自由,却会损害国家和民众。象美国人有烧国旗的自由,但他绝对不会允许大明人干出这种事情。

    徐光启连称不敢:“陛下宅心仁厚,是天下之福。但法律太过宽厚,便失去其引导万民的本意。另外老臣与内阁诸人都看过法学院的逻辑课本,都觉得这样的书不能只让法学院学生独享。大明人人都看过这本书的话,这纷争自然会少得多,行事自然会更加适宜和理性。如果陛下允许的话,臣等觉得可以将简本放入中学堂的教材中,正本可以当成各大学堂教材。”

    朱由校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朕看了译过来的一些西方书籍,觉得这讲道理的事,西方人也颇有研究,而且有些地方还走在了我们前面,便起心编了这样一本书,既然大家都觉得还行,那不如便麻烦几位先生斧正,编出适合不同学子的课本。”

    内阁中人自然欢喜,叶向高这方面有经验,便决定由他主编,由翰林院协助编写教材事宜。编好审定就印刷成为各级教材。

    朱由校又道:“朕觉得小学堂的教材中圣人之言还要加强,特别是现在商业更加兴盛,这信之一字,实在是商业的根本。所以下一学年的小学堂教材中,还要请叶师稍微添加一些才好。”

    这自然是对叶向高等人推崇逻辑的投桃报李,宣传圣人之言,是儒家最喜欢做的事,皇帝的话让大家都很高兴。古代人不喜欢商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觉得商人言伪,现在陛下这样做,可谓是一举两得,既宣扬了圣人的信,又约束了商人的伪。

    毕自严道:“陛下,去年税收中,农税因为减税太多,实际收入折钱大约为六百五十万元,商税大约为九百五十万元,这两项共计一千六百万元,一成便是一百六十万元,而今年税收预计会有大笔增加,达到两千万元,那一成便是两百万元。而户部去年年末时,便只有三百万的盈余。两百万如果只用于修建学舍,只怕还是太多。可否稍微减少一些,等以后财政情况好一点后再行增加?”

    朱由校摇头道:“不妥。军队的开支一直是大明税收支出的大头,朕要继续大规模地缩减地方军队,这上面可以压缩出一些钱来。而近卫军的军饷虽然是朝廷支出,但这几年朕准备以守为主,所以军费支出也应该是有限。而这两年在大修道路和疏通河道的基础上,都能够有三百万的盈余,那即使加上这一年两百万的教育费用,也可以保证今年年底保持盈利。教育之事,实乃国之根本,说是一成,便不可减少一分一厘。”

    毕自严道“陛下,今年农业部要大修培高田地,这一块增加的便要多于军费方面节约的。而且户部还要准备每年平价收购粮食的储备金,这可不是一点点钱就能解决的。现在教育部突然要用这么多钱,臣真的是有心无力呀。”

    朱由校道:“借呀?朝廷没有钱了,就找银行借呀,银行里钱可多的是。”

    毕自严睁大眼睛道:“陛下,朝廷向银行借钱?这成何体统?”

    朱由校道:“那有什么关系,又不是不还。而且借钱还可以用明年的税收做抵押,银行不用担心户部还不了钱。又有利息可收,朕不相信李之藻会不借你。”

    毕自严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这银行也是朝廷的,竟然给朝廷借钱,这算是怎么回事呀?他说道:“陛下,一年利息可是达到了三成六呀。”

    朱由校想了想道:“有两个办法。一是因为户部的借款是大额的,银行可以适当降低利息,一年一成二这是最少的了。第二种便是发行债券,债券可分为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甚至五年期都可以,你只需要设置比银行存款利息高一点就行了。”

    毕自严立刻道:“臣选第二种办法。”

    朱由校道:“那么这件事便需要和银行及印刷研究所合作了。印刷研究所已经研制出了稳定美观的五色套印,市面上没有办法仿制。这事你去找他们,不过朕有件事要先和你说明白,这债券发行起来会很爽,但还起来可不大爽,所以你要想清楚,量力而行,差多少发多少,不要滥发。”

    毕自严道:“这个老臣倒是省得。只是这债券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朱由校想了想道:“这债券是为了帮助农民收购平价粮的,当然可以叫农业债券,这样你就要和杨涟的农业部合作了。如果你觉得是为了补贴教育经费的不足,那也可以叫教育债券,那你便要和杨鹤的教育部合作了。如何选,你自己决定吧。”

第457章 当官不如为娼,为娼不如从良() 
毕自严想了想说道:“如果叫农业债券,臣怕引起下面农民的恐慌,以为朝廷拿不出钱来收购平价粮,说不定有些不良商家就会屯积居奇,从而引起粮价震荡,不如就叫教育债券吧。”

    朱由校道:“你这样说朕倒是想到了一个问题,是关于屯积粮食的问题。现在我们不是有大量的余粮吗?只是这粮食的事,很大一部分是要看天时的,积高田地虽然会增加产量,但极端天气一样会使收成锐减甚至全无。现在粮食情况很好,但如果以后天时一有问题,便可能让那些奸商起一些不该起的心思,这事如何解决才好?“

    毕自严道:”严峻刑法,将那些奸商一个个抓起来,让他们知道,这样做的后果,看还有哪些人敢这样做。“

    叶向高道:”我们现在并没有规定不能屯积粮食,除非修改大明律。“

    方从哲道:”即使修改,也不能有什么作用。难道我们还能规定在缺粮时每个人能屯积的粮食数额吗?这个很难查呀。“

    徐光启道:”是呀,地主们惜粮不售卖,这个不能算是错,更不用说是罪了。臣觉得,要从两方面着手,一者仓库里要保证有足够的粮食,即使是马铃薯粉也行,饥荒之时,这东西确实有很大作用。二者便是交通问题,一般说来,饥荒时并不是全国都没粮,有的地方饿死人,有的地方却特产颇丰,所以只要调剂得好,是不容易发生大饥荒的。“

    孙传庭道:”徐师之言有理,灾荒起时,开仓放粮,然后紧急从粮食多的地方调集,其实并不会出现大饥荒。但是有一点很重要,那便是必须保证仓库里面确实要有粮?“

    朱由校听出了一些意思,说道:”这各处官仓中不都是满满的吗?孙卿的意思是报上来的不符?“

    众臣默然,良久后孙传庭咬咬牙说道:”陛下,官场有谚:当官不如为娼为娼不如从良。便是说这仓库管事,粮房管事,比当官可都要强得多呀。“

    朱由校看向各位大臣,见都不说话,自然知道孙传庭所说是真,而且大家早就深知。他压住怒气道:”孙卿,详细为朕解惑。“

    孙传庭身为兵部尚书,既然将这事抖落出来,便本来就存了铲除这一毒瘤的想法,现在皇帝询问,便将他平日所闻所见一股脑地倒了出来,以求引起皇帝的注意,从而找到一个稳妥的解决办法。

    原来库吏最客气的办法便是挪用库银放债生息,稍微心狠一点的便有以次充好乃至报损注销等种种手段,通过造假账将库房里的钱物侵吞私分。而当地的官员却一般都不敢动他们,因为逼急了他们,官员不但从当地库房支银便不方便,而且库吏可能会通过假账将亏空全部压到州官县官身上,自己一走了之。

    前元时便有过这样的例子,而正德年间浙江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件案子,所以后来的州县官老爷们就有了一个习惯,不管库吏的作为,而库吏一旦出事,还得设法为他们隐瞒,让他们想办法去填补亏空。

    而有些官员甚至便与他们沆瀣一气,从中得到好处,一切都只瞒着前来巡查的御史。而御史如果过于认真,便会遭到大家的痛恨,告状甚至直接行凶都曾经出现过,也使得一些御史胆寒,常常便是敷衍了事。

    而粮库之中更是猫腻奇多,在腾仓换粮之时,粮书便将好粮当成霉变粮食卖出,然后用次粮当成好粮买进。官吏接任时,粮食还是那么多粮食,但里面的货却已经变了。

    因为库管粮书如此油水丰厚,所以很多县中,小吏争为之。很多县都有库房旧例,一吏轮管两季,众吏因见是个利薮,人人思想要管,有些县中只能以公议的方式,搞出了个当堂拈阄的方法,而主官也不以为意,居然都认同此种作法。

    朱由校听到这里,怒气再也压制不住。劈头对魏忠贤骂道:”你管的好厂卫,竟然让这些油吏所欺,还好意思常常说控制甚严,天下无忧。“

    魏忠贤跪倒道:”圣上,奴婢有罪,请陛下责罚。“

    孙传庭忙道:”陛下,这此中之弊,便有许多是厂公所提供与臣的。厂公便是无法,才求得臣告于陛下的。“

    叶向高道:”陛下,厂卫之责,并不在库管粮仓之事,他们监督的是官而不是吏,所以这倒怪不得厂卫。“

    朱由校怒道:”何来此说,这天下不法事都可由厂卫管得,魏忠贤,扣你半年俸禄,以惩你之失。“

    叶向高暗暗叫苦,厂卫本来权职已经极大,现在皇帝竟然说天下之事都管得,这样一来,每件事都有厂卫插手,对文官可不利呀。可他一时也无法拿出理由来反对。

    魏忠贤自然是叩头谢恩。朱由校又接着说道:”户部负责,将天下各州县库房与粮仓均设为垂直管理,改制之前,户部将在厂卫协助之下,清理天下库房粮仓,大明律中不是有明确规定,贪污一百元以上即可判入狱,没收全部家产吗?按法律规定,开展全国的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